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呼育30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甜菜多倍新品种呼育301的选育过程。该品种是多倍体多粒型杂交种,其母本为四倍体双丰1号,父本为二倍体Bucianska-RP。呼育301号品种属于丰产型品种,有较强的杂种优质褐斑病、黄化毒病性较强的,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
宁甜303(N8423)是宁夏甜菜糖业研究所育成的一个适应性广泛、含糖高而稳定、根产量也较高、产出效益显著的多粒型普通多倍体新品种。两年区域试验,含糖比当地对照种苏垦8312高2.89度以上,产糖量高13.16%以上。含糖和产糖量各年各点均名列前矛,并表现耐根腐病和较耐丛根病。 相似文献
3.
甜研305是由双丰六号为转育父本、波兰的MS;为母本采用连续回交进行育性转移及筛选改良,经历七代后成系的甜菜雄不育多倍体品种。该品种的雄不育系的不育率高而稳定,一般配合力的效应值高,属丰产偏高糖抗病品种。该品种在黑龙江省、吉林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中,其平均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11.7%~20.9%、0.59~0.89度和15.8~29.7%,褐斑病发病率低1~1.5级。 相似文献
4.
甜菜新品种吉甜302以多粒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四倍体品系为父本,采取3:1配比杂交育成。该品种经1990-1992年省内品种区域试验,1992-1993年生产示范,该品种表现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块根产量,产糖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双丰309由四倍体双丰416的3个系号与二倍体双丰8号杂交育成,属于工艺品质优良的标准型多粒种多倍体品种。其糖汁纯度较对照品种双丰8号提高3~6个百分点,α-氨基氮含量低27.2%,钠含量低16%,糖份回收率提高5个百分点。该品种在黑龙江省甜菜品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中,其平均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比统一对照品种双丰8号(CK)提高10.9~11.5%、0.21~0.44度和12.9~14.3%。在全国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块根产量比当地对照品种提高13.3%,含糖率提高0.6度,产糖量提高18.9%。 相似文献
6.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中甜-工大321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甜菜新品种中甜-工大321(原代号为轻工糖F68)为标准偏高糖型杂交种,以四倍体For为母本,二倍体268中的三个系号(1:1:1)作父本,父母本按1:3比例杂交选育而成。在1999—2001年全国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中甜-工大321其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三年平均分别比对照提高-5.09%、1.76度、5.67%。2002年,在甜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中,中甜-工大321其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6%、1.63度、5.9%。该品种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块根品质优良且含糖高,适宜在新疆、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省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甜菜新品种吉甜205是由SB-102、SC-203两个自交系杂交而成的二倍体品种。该品种块根产量较高,含糖性状稳定,抗(耐)褐斑病能力强。在吉林省区域试验表现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范育一号提高10.2%,0.5度、13.5%,在吉林省生产示范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范育一号提高28.5%、0.5度、37.4%。是一个抗褐斑病能力较强、标准偏丰产型甜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双丰316号由四倍双体双丰415的多个系号与二倍体7208G杂交育成。属于工艺品质优良的多粒标准型多倍体品种。其糖汁纯度较统一照品种甜研301提高两个百分点,α-氮基氮含量低21.7%、含量低1%、钠含量低12.5%,糖份回收率高,增产增糖效果。该品种在黑龙江省 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其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比统一对照品种甜研301提高6.8%-8.7%、0.5%-0.42%和 相似文献
9.
多倍体甜菜新品种中甜──双丰319是由双丰416(母本)和双丰8号(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块根产量、含糖率较高,抗褐血病性强。在1993~1995年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中地对照品种平均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提高4.3%、0.5°S和8.28%。在1995~1997年黑龙江省生产试验中,块根产量、产糖量比对照提高10.8%和10.3%,食糖率持平。该品种品质优良,与对照品种甜研302比较,含糖率提高0.5°S,α—氨基氮、钾、钠含量分别低19.3%、31.5%和15.9%。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甜菜雄性不育多倍体杂交种中甜0-工农305的选育工程,中甜-工农305是以二倍体雄性不育系M212A为母本,从品系334-1群体中选育出的高糖,抗病四倍体品系TY451为父枰杂交而成,该品种在内蒙古河套地区甜菜品种两年区域试验和一年生产试验中平均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为51255kg/hm2,15.86%,8129kg/hm2,分别比对照提高11.2%,1.38度和21.7%,中甜一工农305适应性较强,较耐褐斑病,不耐丛根病,适宜在内蒙古河套地区种植,适宜密度82500株/hm2。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厂甜菜收购总量已超过计划总量的114.3%,甜菜保藏期要延长110天以上。为减少甜菜保藏损失,我们进行了暖甜菜保藏技术应用的研究,同时进行了试验示范。此项技术可使暖甜菜堆表面相对湿度达70%,堆内温度在0~5℃。经1991—1992两年的试验,暖甜菜保藏比常规保藏甜菜还原糖少增加0.085%,根重损失平均降低了2.48%,糖量损失平均减少1.88%。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甜菜冻藏长期保管的苫盖厚度做一可行性研究。试验堆苫盖12层草帘子2层农膜为5月中旬保藏堆的苫盖极限厚度,保藏极限时间为5月21日。其吨成本比原来降低3.00元。 相似文献
13.
14.
15.
在采种甜菜生殖生长期,于抽苔初期(4月中旬)用江苏省建湖农药厂生产的15%可湿性粉剂—多效唑,兑水浇根,能显著地矮化株型、降低株高、防止倒伏、增加结实密度、提高种球千粒重。亩施150克、200克和250克多效唑的种子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8.9%、17.6和12.8%。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甜菜含糖率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出气象要素对含糖率的影响权重及其适宜指标,用模糊数学方法计算了该区各地高糖度甜菜栽培的气候生态适宜程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初步研究了应用农药防治甜菜立枯病的防治指标。首先分析研究了甜菜立枯病对甜菜生产的危害,继而结合我国甜菜生产的实际情况,建议甜菜立枯病的药剂防治指标是病情指数为10%。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黑龙江省每年暖甜菜收购量约占甜菜总收购量的80%以上。为了减少保藏损失,我们进行了用双层塑料编织布苫盖暖甜菜的技术研究,同时进行了试验和推广。此项技术可使暖甜菜堆表面相对湿度达到75%以上,堆内温度与草帘苫盖相同,甜菜中的还原糖比草帘苫孟降低0.0078个百分点。经1985—1987年在省内17座糖厂的试验,暖甜菜用塑料编织布苫盖比用草帘苫盖,根重损失平均降低了1.33个百分点,每吨甜菜的糖量损失平均减少了1.49公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