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对光老化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经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真皮成纤维细胞,并进行细胞传代,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细胞。实验分为3组:正常细胞对照组:未经处理的真皮成纤维细胞;8-甲氧补骨脂素(8-methoxypsoralan,8-MOP)/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对照组:用含50 ng/ml 8-MOP的培养基避光孵育细胞24 h,再以9 J/cm2UVA照射;8-MOP/UVA+染料木黄酮(0、1.25、2.5、5、10、20μg/ml)组:用含50 ng/ml8-MOP及各浓度染料木黄酮的培养基共同孵育细胞24 h,再以9 J/cm2UVA照射24 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细胞周期,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分裂和分裂后表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水平。结果皮肤成纤维细胞阳性率达99%以上;8-MOP/UVA+染料木黄酮1.25、2.5μg/ml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8-MOP/UVA对照组的112.6%(P0.05)和146.6%(P0.05),染料木黄酮的光保护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然而随着浓度的继续升高,细胞增值率逐渐降低,当浓度达20μg/ml时,细胞增殖率仅为8-MOP/UVA对照组的19.4%(P0.01),选择染料木黄酮的最佳保护浓度为2.5μg/ml;8-MOP/UVA对照组细胞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而8-MOP/UVA+染料木黄酮2.5μg/ml组细胞细胞周期则由S期进入G2/M期;正常细胞对照组、8-MOP/UVA组及8-MOP/UVA+染料木黄酮2.5μg/ml组分裂细胞表型占总细胞数目的比率分别为(99.7±0.58)%、(7.7±1.15)%、(57.7±3.5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MOP/UVA+染料木黄酮2.5μg/ml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水平均明显低于8-MOP/UVA对照组,而高于正常细胞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料木黄酮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除8-MOP/UVA所致光老化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近些年染料木黄酮的化学合成路线,简述目前以均苯三酚为原料合成染料木黄酮中间体2,4,6,4'-四羟基脱氧安息香的两种主要路线“一锅法”和“Heosch”法,及两种合成路线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刘潇  刘宁  张永忠 《化工学报》2010,61(11):3006-3013
以染料木黄酮和氢氧化钙为原料合成了染料木黄酮钙配合物,并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及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Fenton反应-邻二氮菲光度法和DPPH自由基方法分别测定配体与配合物清除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并且考察了它们的抑菌性质,测定了其抑制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李斯特氏菌的能力。结果表明:染料木黄酮以分子中的4位羰基O和5位羟基O与Ca2+配位而形成分子式为[Ca(C15H9O5)2].2H2O的配合物。在相同浓度下,配合物清除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明显强于配体,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仅略有增强。配体及其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李斯特氏菌、绿脓杆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配合物的抑菌性仅略高于配体。  相似文献   

4.
任勇 《医药化工》2008,(4):18-21
异黄酮是植物雌激素的一类,以大豆中含量最为丰富,主要有大豆苷原和染料木黄酮2种,它们结构与雌激素相似,为含有芳香环的非类固醇化合物。在心血管疾病、乳腺癌、更年期潮热、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和预防治疗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万小兵  王芊  陈亮 《广州化工》2012,40(9):75-76,82
以染料木素化合物为配体与铜、锌金属离子配位,合成出染料木素过渡金属配合物。利用红外、紫外光谱、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等方法,对染料木素及其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对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进行了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与染料木素配体的协同作用可提高其抗氧化活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溶剂挥发法和悬浮法制备了染料木素-盐酸水苏碱共晶,将其与PVP通过球磨法制得固体分散体,运用XRD等手段进行表征,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察了共晶及其固体分散体的溶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染料木素-盐酸水苏碱共晶与PVP形成固体分散体后,以无定型的形式高度分散在PVP载体中,染料木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有所提高;当染料木素-盐酸水苏碱共晶与PVP的质量比为1:5时,固体分散体中染料木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染料木素的2.4倍,有利于改善染料木素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7.
染料木素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以染料木素和L-氨基酸为原料,经过染料木素烷基化、氨基酸酯化、偶联3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标题化合物,并对8个标题化合物进行了1HNMR、HRMS和IR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染料木素结构修饰及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染料木素的糖苷化,烷基化,羟基化,酯化,磺化等多种修饰,并讨论了结构修饰对染料木素生物活性的影响,包括抗肿瘤活性,抑菌活性等。目前,染料木素的结构修饰及衍生主要集中在C-5位酚羟基,C-7位酚羟基以及C-8上,所得的衍生物大多表现出较母体结构更好的生物活性。该文总结了现有结构修饰的不足之处,并对染料木素结构改造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建立同时测定黄豆中黄豆苷、染料木苷、染料木素的RP-HPLC法,为豆类食品中以上有效化学成分的检测和合理食用提供参考。样品经80%甲醇超声提取15 min,采用Eclipse XDB-C_(18)(4.6 mm×250 mm,5.0μ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62.5∶3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0 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54 nm。以峰面积计算结果为黄豆苷、染料木苷、染料木素分别在0.5~32.0 mg/L,4.0~128.0 mg/L,0.1~16.0 mg/L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为0.999 9;测定黄豆苷、染料木苷、染料木素的高、中、低浓度精密度均<2.0%,三成分的重现性精密度分别为1.67%,0.06%,0.07%,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测定黄豆样品中黄豆苷,染料木苷,染料木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24.3,1 306.7,16.0μg/g。黄豆苷在其豆浆和豆渣中含量分别为黄豆的39.6%,23.2%;染料木苷在其豆浆、豆渣中分别为黄豆的53.5%,34.9%;染料木素在豆渣中含量约占黄豆的43.1%,而豆浆中因浓度低而未检出。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16,(11):2149-2152
介绍了染料木素自微乳系统、嵌段共聚物胶束、磷脂复合物、丙烯酸树脂纳米粒、环糊精复合物等复合微粒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染料木素复合微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建立同时测定黄豆中黄豆苷、染料木苷、染料木素的RP-HPLC法,为豆类食品中以上有效化学成分的检测和合理食用提供参考。样品经80%甲醇超声提取15 min,采用Eclipse XDB-C_(18)(4.6 mm×250 mm,5.0μ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62.5∶3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0 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54 nm。以峰面积计算结果为黄豆苷、染料木苷、染料木素分别在0.532.0 mg/L,4.032.0 mg/L,4.0128.0 mg/L,0.1128.0 mg/L,0.116.0 mg/L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为0.999 9;测定黄豆苷、染料木苷、染料木素的高、中、低浓度精密度均<2.0%,三成分的重现性精密度分别为1.67%,0.06%,0.07%,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测定黄豆样品中黄豆苷,染料木苷,染料木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24.3,1 306.7,16.0μg/g。黄豆苷在其豆浆和豆渣中含量分别为黄豆的39.6%,23.2%;染料木苷在其豆浆、豆渣中分别为黄豆的53.5%,34.9%;染料木素在豆渣中含量约占黄豆的43.1%,而豆浆中因浓度低而未检出。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22,(11):2149-2152
介绍了染料木素自微乳系统、嵌段共聚物胶束、磷脂复合物、丙烯酸树脂纳米粒、环糊精复合物等复合微粒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染料木素复合微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冯玲  何鹏  汤尧  彭游  焦艳晓 《广东化工》2022,49(2):15-17,43
染料木素与苯磺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染料木素-7-苯磺酸酯.利用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总还原力以及总抗氧化活性测定大豆多酚染料木素(GE)及其衍生物染料木素-7-苯磺酸酯(GB)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GE和GB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且呈量效关系,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为:GB>GE>Vc.  相似文献   

14.
汪焕心 《广州化工》2012,40(11):1-2
平时所说染料,是指能使纤维或其他物料相当坚牢地着色的有机物质,种类繁多。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或人造染料)。根据化学结构一般分为偶氮染料、靛系染料、蒽醌染料、硫化染料、芳甲烷染料、醌亚胺染料、喹啉染料、酞青染料、菁染料、亚硝基染料、硝基染料、羟酮染料和黄酮染料等。  相似文献   

15.
杨星  顾学斌  陶黎明 《浙江化工》2003,34(12):12-13
在定向筛选大豆异黄酮染料木素过程中,找到一株编号为2002—66的放线链霉菌,将其初级代谢产物之一分离提纯,并得到该纯样品。测试样品经紫外、质谱、核磁等图谱综合分析得知其为染料木素。本文主要阐述了染料木素的筛选及分离鉴别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染料木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以提高其体外溶出度,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溶剂与熔融法制备染料木素固体分散体,分别以共聚维酮(PVP/VA)、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和泊洛沙姆188(P188)选择最优载体,以15 min的累计溶出度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考察药载比、熔融温度及搅拌时间对染料木素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的影响,并进行验证试验。并对染料木素固体分散体进行体外评价。结果:染料木素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以泊洛沙姆188为载体、载体与原料比例6∶1、制备时间25 min、熔融温度75℃,此条件下,验证实验15 min溶出度为95.66%。结论:该制备方法可靠,且为今后对染料木素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瓜馥木和黄酮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评价抗肿瘤活性强度的指标,采用MTT法测定瓜馥木提取物和黄酮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5,6,7,8-四甲氧基黄酮、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的提取物均能显著抑制SPCA-1肺腺癌细胞、SGC-7901胃癌细胞、BEL-7402肝癌细胞和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水提取物只对K562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结论瓜馥木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联用,优选大叶千斤拔中染料木素和染料木苷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微波功率700 W的条件下,以染料木素和染料木苷得率为考察指标,对解析剂比、微波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5个因素进行均匀设计,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因素水平范围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 W,提取温度80℃,解析剂水用量7∶1 m L/g,微波时间120 s,液料比35∶1 m L/g,提取时间50 min。该工艺条件下,染料木素和染料木苷得率为1.380 4 mg/g。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省时高效、提取物品质好等优点。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联用是优选提取工艺的好方法,具有实验次数少、药材用量小、优选工艺可靠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珍贵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联用,优选大叶千斤拔中染料木素和染料木苷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微波功率700 W的条件下,以染料木素和染料木苷得率为考察指标,对解析剂比、微波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5个因素进行均匀设计,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因素水平范围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 W,提取温度80℃,解析剂水用量7∶1 m L/g,微波时间120 s,液料比35∶1 m L/g,提取时间50 min。该工艺条件下,染料木素和染料木苷得率为1.380 4 mg/g。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省时高效、提取物品质好等优点。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联用是优选提取工艺的好方法,具有实验次数少、药材用量小、优选工艺可靠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珍贵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秋亚  高锦红 《广州化工》2010,38(11):25-27
异黄酮类化合物染料木素具有明显的雌激素样作用、抗癌、防治骨质疏松、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活性。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对染料木素的结构修饰进行了综述,以促进其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