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稀土学会,中国计量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主办,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承办的“第12届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于11月16日至21日在福建武夷山市举行。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共同举办的全国磁性材料新应用讨论会于9月13日至18日在江西星子县举行。会议代表来自全国72个单位共117人。会议共收到论文报告74篇。。其中大会报告4篇,分组报告54篇,资料交流16篇。通过这次会议,了解了我国目前磁性材料应用的动态,检阅了我国磁性材料新应用的成果,交流了磁性材料应用的经验,讨论了应该重视的一些新的磁性材料以及一些新的应用方向。这对于磁性材料的发展以及扩大磁性材料的应用范围必将起到促进作用。从这次会议反映出目前我国磁性材料应用的基本状况是:老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和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学会共同举办的全国磁性材料新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9月13-18日在九江召开。为了及时报导和交流,本刊将会上交流的有关论文摘要集中在本期上发表。需各篇论文全文者,可来函编辑部委托复制。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华医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磁学与磁性材料会议,将于1983年11月召开。这是全国磁学与磁性材料领域的学术盛会。会上,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及广大科研、教学、实验、生产、使用方面的技术人员,对基础理论、工艺发展、材料制备、特性测试、器件设计、应用问题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会议论文将反映自1979年第四届会议以来在磁学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欢迎全国从事理论、教学、科研、医学工程、设计、实验和生产的人员踊跃投稿,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真空学会委托上海市真空学会和真空物理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真空与表面仪器学会,将于1985年10月下旬在上海分别与日本真空学会和日本真空技术株式会社举办中一日双边真空与表面分析学术会议和日本真空技术展览会。学术会议上将有中-日双方在真空与表面分析方面的学术界知名人士的十余篇邀请报告,报告内容牵涉到真空物理、薄膜和表面分析在许多领域上的新进展。这次会议已经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广泛兴趣。展览会上将展出真空获得、仪器仪表、阀门管道、以及真空技术在许多方面的应用设  相似文献   

6.
应日本电子材料技术协会会长牧野昇和副会长坂本光雄先生的邀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和上海市仪器仪表学会联合组团于1991年4月21日赴日本东京等地访问。代表团由4人组成: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所长、仪表材料学会副理事长陆椿年高级工程师,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仪表材料学会副秘书长张德武,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所长、上  相似文献   

7.
美国从1955年起每年11月份召开一次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即所谓的3M会议)。日本于1969年召开第一次应用磁学讲演会以后,最近(1971年10月)在名古屋又召开了一次应用磁学讲演会。今年(1972年4月份)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应用磁学会议。现将这三次会议发表的有关永磁的论文情况列于下表(单位:%):(表见p.28)  相似文献   

8.
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上海磁钢厂等单位联合邀请日本粘结永磁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前委员长、日本钟渊化学株式会社电子材料开发研究所主席研究员浜野正昭工学博士,于5月28日在上海市嘉定举办《日本专家粘结永磁学术讲演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于一九八三年七月廾日至八月十八日在哈尔滨电表仪器厂举办了首届“磁路设计原理”训练班。参加学习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仪器仪表,磁性材料,机械军工等方面的28个单位的39名学员。学习讨论的主要内容有:与磁路有关的磁场和磁性的基本理论;磁路形式和磁路定律:磁路设计中常用的磁性材料和使用问题;较详细地讨论了永磁磁路、空心电磁路和带铁心电磁路的设计和计算原理。  相似文献   

10.
会议动态     
2003深圳国际磁性材料及设备、技术展览会同期举办“磁性材料在电子产业中的新应用”主题研讨会2003SHENZHENMAGNETICMATERIAL&RELATINGEQUIPMENTANDTECHNOLOGYEXHIBITIONINTERNATIONAL地址:广州市寺右新马路5号华友大厦802室邮编:50600电话(TEL):020-3759900837599573759959传真(FAX):020-375995联系人:张汝奎先生陈苇小姐http://www.zz-exhibition.com主办单位(SPONSORS):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协办单位(CO-SPONSORS):全国磁性材料与器件行业协会全国磁性元…  相似文献   

11.
四年一次的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于1983年11月1日至6日在江苏省常熟市召开,来自全国一百八十多个单位的四百五十多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顾问委员会成员、磁学界的老教授、老专家潘孝硕、郭贻诚、褚圣麟、载礼智和柯成等自始至终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外贸部部长李强应邀在大会上讲话,他强调了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勉励全体代表要重视自己的创造力,要有勇气,要讲科技道德,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为祖国四化大力协作。本届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金属学会、物理学会、计量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等六个学会联合主办。这次大会收稿520多篇,最后录用了320篇。这些论文涉及的内容十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10月21日,国家核电仪器仪表产业计量测试联盟成立仪式暨核电仪器仪表计量测试技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工程院叶奇蓁院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张益群副司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韦平副主任、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陶永华副局长,以及国家核安全局、上海市核电办公室、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和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负责人出席会议,共同见证联盟  相似文献   

13.
文彬 《材料导报》1989,(6):8-14
磁性材料是用途极为广泛的仪器仪表材料,又是电子技术中关键性的、不能取代的、用量最大的一类材料。它是军工、机械、汽车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应用的“基础材料”。由于对磁性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推动了对其更加广泛的研究与开发。早在我国春秋时代  相似文献   

14.
序号展会名称时间地点电话及联系人1中国国际工业控制自动化及仪器仪表 (东莞 )展览会 8月 16~ 19日东莞 0 769-2 3 8192 7钱小姐2洛阳惯性技术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 (征文 ) 8月 18~ 2 0日福建省武夷山市 0 3 79-3 3 2 65 83赵同森3第三届中国国际磁性材料及生产应用展览会  相似文献   

15.
磁性材料     
40291 0 1977一1978年国外磁学进展综述-(李国栋),一《磁性材料与器件》,tgvg,灿2,47一68 本文扼要介绍1977一1978年间国外磁学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若干新的较重要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1980年12月5日在东京召开了Fe—Cr—Co磁性材料一从基础到应用一特别研究会。会议由日本未踏加工技术协会、日本金属学会·磁性材料研究会、粉末冶金协会、日本电子材料协会四个协会联合发起召开。 Fe—Cr—Co磁性材料是以日本东海大学金子秀夫教授(东北大学名誉教授)为中心研制出的新型磁性材料,它具有与至今广泛应用的 Al—Ni—Co系磁性材料同样的磁特性,但是由于现在世界性的资源不足,Co量少便成为严重问题,这种含Co量少的新材料,加之又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于1982年3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的第三次理事会和会刊编委会联席会议。出席会议的理事、编委和学会秘书共计39人,占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王润理事长主持了这次会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副局长李六平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会上仪表材料学会秘书长樊文通同志作了1982年学会工作的总结报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办公室胡鼎昌同志传达了中国仪  相似文献   

18.
唐逾  卢利平 《功能材料信息》2010,7(3):I0011-I0011
<正>【本刊讯】(记者唐逾卢利平)由中国物理学会磁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市科技局承办的"第六届全国磁性薄膜与纳米磁学会议"于6月1日至4日在宁波市金港大酒店召开。  相似文献   

19.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代表团应日本电子材料技术协会会长牧野升先生和副会长坂本光雄先生的邀请,在团长、仪表材料学会副理事长、机械部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所长樊文通同志的率领下一行三人,于1983年10月31日至11月14日到日本进行了访问。11月1日代表团出席了在东京都立工业中心召开的日本电子材料技术协会第20届秋季讲演大会,并在会上做了题为“中国仪表材料的现状与课题”讲演和宣读了题为“弹性后效的快速测定——弹性试验机的扩大应用”技术论文。中国仪表材料学会代表团出席讲演大会和在会上的报告  相似文献   

20.
《材料导报》2013,(13):80
2013年6月3日至5日,第二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国际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一起分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检验检疫仪器应用技术分会联合主办,围绕"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技术支撑和手段,推进和提高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