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种制剂及其防治组合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5,(6)
[目的]筛选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有效药剂,降低施药量和施药次数。[方法]利用叶盘漂浮法测定5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菌毒力,并对不同制剂组合田间防效评价。[结果]双炔酰菌胺对黄瓜霜霉病菌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为0.482 5 mg/L;在春秋2季黄瓜田间防治中,250 g/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与60 g/L甲壳胺水剂交替施药组合效果显著,药后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47%和73.27%。[结论]250 g/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与60 g/L甲壳胺水剂交替施药组合与常规施药相比,施药量降低20%~30%,施药次数减少2次,且对黄瓜安全。  相似文献   

2.
盛国柱  才秀华  张炜 《农药》2012,(10):752-754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水溶性壳聚糖及铈配合物对黄瓜幼苗抗病性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用0、25、50、75 mg/L的水溶性壳聚糖及铈配合物处理黄瓜幼苗,通过病情指数和4种酶活性考察对黄瓜幼苗抗病性的诱导作用。[结果]25、50 mg/L具有诱导抗病性的作用,且50 mg/L诱导抗病性的能力强于25 mg/L;75 mg/L产生抑制作用。[结论]水溶性壳聚糖铈配合物的诱导能力大于水溶性壳聚糖;50 mg/L壳聚糖铈配合物对黄瓜幼苗抗病性诱导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
张睿  许辉  唐剑锋  王红艳  王开运 《农药》2013,(8):596-598
[目的]明确氟醚菌酰胺对黄瓜霜霉病的作用方式和控制效果。[方法]采用叶盘漂浮法进行室内保护和治疗毒力测定。[结果]氟醚菌酰胺保护和治疗EC50值为6.70、15.06 mg/L,而氟吡菌胺为7.66、9.68 mg/L。田间发病初期,25%氟醚菌酰胺悬浮剂375 g/hm2(制剂用量)喷雾后10 d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达98.29%。发病后连续使用2次,间隔10 d,防效达97.74%和83.59%。1 687.5、562.5、270、135、67.5 g/hm2(制剂用量)的氟醚菌酰胺药液喷雾对黄瓜幼苗安全。[结论]氟醚菌酰胺可用于生产实践中黄瓜霜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吡唑酰胺类新化合物F12-1的生物活性及作用特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盆栽植株法、灌根法、点滴法等对新化合物F12-1的杀菌谱、保护活性、治疗活性、持效期及内吸传导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F12-1杀菌谱较窄,对黄瓜霜霉病既有保护活性又有治疗活性,其EC90值分别为2.91、4.37 mg/L,对黄瓜霜霉病的持效期大于10 d,无内吸传导性。[结论]F12-1对黄瓜霜霉病菌表现出良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且持效期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5.
胡伟群  朱卫刚  张蕊蕊  陈杰 《农药》2012,51(1):73-74
[目的]研究噻唑锌和嘧菌酯复配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杀菌活性,对防治黄瓜霜霉病具有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孢子悬浮液接种法测定,2者按6种不同比例混配后稀释成5个质量浓度进行喷雾处理,24 h后接种黄瓜霜霉病菌孢子悬浮液。[结果]噻唑锌和嘧菌酯对黄瓜霜霉病的EC50值分别为817.46、2.93 mg/L;2者以3∶2、2∶5、2∶7混配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结论]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增效作用,2者以3∶2混配为最适配比。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2019,(11)
[目的]为筛选出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安全有效药剂,分别选用5种生物农药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探讨不同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0%多抗霉素WP 2次药后7 d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80.34%,0.3%丁子香酚SL 2次药后7、14 d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分别为67.11%和77.38%,2种药剂的防效均分别优于对照药剂250 g/L嘧菌酯SE和100 g/L氰霜唑SE以及其他处理药剂。[结论]10%多抗霉素WP和0.3%丁子香酚SL可作为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理想药剂,2种药剂在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发病前或初期,与其他保护性药剂轮换交替使用,以延缓其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农药》2016,(5)
[目的]通过对黄瓜霜霉病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筛选出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好抑菌效果的药剂。[方法]利用叶盘漂浮法,测定11种杀菌剂及3种复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毒力,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1种单剂中双炔酰菌胺、嘧菌酯、多抗霉素对黄瓜霜霉病的EC50值均小于1 mg/kg,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双炔酰菌胺和多抗霉素混配质量比为5∶1时,EC_(50)值为0.28 mg/kg,增效系数为2.35,研究表明2种药剂混配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结论]36%双炔酰菌胺·多抗霉素SC用量在625 g a.i./hm2时对黄瓜霜霉病防效最为突出,可作为田间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8.
4种杀菌剂对湖南省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磊  张松柏  张德咏  张胜平  彭静  刘勇 《农药》2012,(9):680-682
[目的]明确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对湖南省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方法]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4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甲霜灵、霜脲氰、嘧菌酯、烯酰吗啉)对湖南省不同地区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结果]湖南省黄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霜脲氰、嘧菌酯、烯酰吗啉的毒力(EC50)分别为15.613~17.266、10.313~13.465、3.834~5.444、9.122~9.915 mg/L。[结论]湖南省黄瓜霜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抗性倍数较高,其他3种杀菌剂抗性倍数均较低;但是嘧菌酯相对毒力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种杀菌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发现具有生物活性新化合物。[方法]以2,6-二氯吡啶(1)为起始原料,经肼基化、环合、水解和酰氯化反应,生成中间体1-(6-氯-2-吡啶)-5-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氯(6),化合物6与取代苯胺(7)反应,制得14个含氟吡啶联吡唑类未见报道的目标化合物。[结果]通过1H NMR和LC-MS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0 mg/L质量浓度下,目标化合物对黄瓜霜霉病菌、黄瓜白粉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部分化合物对黄瓜霜霉病菌、黄瓜白粉病菌、黄瓜灰霉病菌抑制率达85.0%以上。[结论]此类含氟吡啶联吡唑类化合物有较好的抑制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苯菌酮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苯菌酮是巴斯夫公司开发的一个二苯酮类的新型杀菌剂,对各类白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采用常规生测方法研究了苯菌酮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和作用特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苯菌酮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防治效果.预防活性的EC50、EC90值为2.0、6.1 mg/L,治疗活性的EC50、EC90值0.14、2.1 mg/L;对黄瓜白粉病的持效期为7~10d,但在植株叶片之间不具有内吸传导性.  相似文献   

11.
几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8,(11)
[目的]通过室内活性和田间药效研究,筛选出有效防控葡萄霜霉病的杀菌剂。[方法]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测定氟吡菌胺、丁香酚、嘧菌酯等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结果] 97%氟吡菌胺EC50值为0.35 mg/L,在质量浓度为2 mg/L时,田间防效达到90%以上,99.97%亚磷酸活性较差。[结论] 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均有防治作用,氟吡菌胺和嘧菌酯可作为防控葡萄霜霉病的有效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2.
苯醚菌酯·霜霉威复配新型杀菌剂,经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苯醚菌酯·霜霉威以质量比1:20混配时,该组合物对黄瓜霜霉病具有很高的杀菌活性.田间试验初步结果表明组合物在1000~250 mg/L剂量下,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在93.0%~73.6%之间.苯醚菌酯·霜霉威的作用机制虽然不同,但2种有效成分组合在一起,对黄瓜霜霉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能有效延缓抗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对烟草青枯病有防治效果的诱抗剂及混配剂,为防治烟草青枯病寻找有效的药剂及方法。[方法]对烟草植株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诱抗剂单剂和诱抗剂与链霉素的混剂48 h后,采用茎基部穿刺法对烟草接种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置于光照培养箱内培育。[结果]200 mg/L壳聚糖处理的烟草在接种烟草青枯菌后7 d诱导抗性效果达79.17%。50 mg/L苯并噻二唑(BTH)与100 mg/L链霉素混用后增效系数为139。[结论]壳聚糖在50 mg/L时就有较好的诱导烟草抗青枯病效果;BTH与链霉素混用后增效作用明显,可作为防治烟草青枯病的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14.
葡萄霜霉病的生物药剂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宝燕  王培松  王英姿 《农药》2014,(11):853-855,858
[目的]为葡萄霜霉病防治提供安全、高效的生物药剂。[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5种生物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毒力和药效。[结果]0.3%丁子香酚SL、1.5%苦参碱AS、0.5%小檗碱AS、3%多抗霉素WP及2%蛇床子素EC的EC50值分别为0.70、11.67、11.85、34.17、34.59mg/L;丁子香酚3 mg/L、苦参碱25 mg/L、多抗霉素60mg/L、小檗碱25mg/L的田间防效均在80%以上。[结论]0.3%丁子香酚SL、1.5%苦参碱AS、3%多抗霉素WP、0.5%小檗碱AS可作为防控霜霉病的有效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5.
《农药》2017,(7)
[目的]研究6%抗坏血酸水剂对刺梨白粉病的诱导抗性。[方法]采用抗坏血酸水剂处理刺梨后接种刺梨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sp.),通过调查病情指数,确定诱导最适时间、最适质量浓度以及叶绿素含量,分析抗坏血酸水剂诱导植物产生抗病能力。[结果]质量浓度60 mg/L的抗坏血酸水剂对刺梨植株诱导处理后第3天表现出最佳诱导抗性,诱导效果61.45%,叶绿素含量增长率75.11%。[结论]抗坏血酸水剂能有效诱导刺梨植株对白粉病产生系统抗性,提高植株抗白粉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农药》2016,(6)
[目的]研究不同微量元素浸种对玉米戊唑醇种衣剂药害的缓解效果。[方法]选用硫酸亚铁、硫酸锰、硼砂、硫酸锌、钼酸铵、硫酸铜、硅酸钠7种微量元素于不同浓度下分别将玉米种子浸种8 h,晾干后再结合戊唑醇种衣剂以药种比1∶125拌种,于玉米播后10、14、21 d采样测定幼苗生物量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戊唑醇种衣剂以药种比1∶125拌种,玉米植株药害明显。7种微量元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硫酸亚铁、硫酸锰、钼酸铵、硫酸铜、硅酸钠能明显增加受害植株的株高和单株鲜质量(地上部分),硫酸锰处理株高相较于戊唑醇处理增加了4.5 cm,提高了45%;硫酸亚铁、硫酸锰、硼砂、钼酸铵能明显增加受害植株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降低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结论]硫酸亚铁、硫酸锰、钼酸铵浸种质量浓度分别为200、400、200 mg/L时对玉米戊唑醇种衣剂药害缓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孙慧  李秀颖  孙芹  王宇  盛志  李丹  李旭  胥维昌 《农药》2015,(3):183-184
[目的]为降低氟吗啉的使用剂量,提高药效,降低抗药性风险,研究4种生物活性物质壳寡糖、鼠李糖脂、菌株SY-FX-69发酵液、菌株YD-14发酵液对氟吗啉的增效作用。[方法]通过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试,确定该4种活性物质对氟吗啉的增效效果。[结果]供试活性物质中的壳寡糖、菌株SY-FX-69发酵液、菌株YD-14发酵液对氟吗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以活性菌种YD-14及SY-FX-69发酵液增效作用最为明显。[结论]YD-14及SY-FX-69发酵液同氟吗啉共同使用能增加氟吗啉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并能促进黄瓜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唑胺菌酯混剂对小麦白粉病及黄瓜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及田间药效,为防治2种病害提供合理使用依据。[方法]通过室内盆栽及田间试验方法开展试验。[结果]室内盆栽试验显示:25%福美双·唑胺菌酯SC和25%百菌清·唑胺菌酯SC对小麦白粉病EC90值分别为4.89、5.66 mg/L,对黄瓜白粉病EC90值分别18.07、18.11 mg/L。田间试验显示:25%福美双·唑胺菌酯SC和25%百菌清·唑胺菌酯SC在500、250、125 mg/L有效剂量下对小麦白粉病的平均防效为97.91%、92.17%、83%和98.23%、91.37%、81.66%;在400、200、100 mg/L有效剂量下对黄瓜白粉病的平均防效为89.03%、79.59%、66.21%和86.31%、79.08%、63.6%。[结论]25%福美双·唑胺菌酯SC和25%百菌清·唑胺菌酯SC对小麦白粉病和黄瓜白粉病有很好的活性。25%福美双·唑胺菌酯SC和25%百菌清·唑胺菌酯SC对小麦和黄瓜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农药》2015,(8)
[目的]研究杨凌霉素对小麦、水稻、稗草和反枝苋的除草活性。[方法]培养皿内处理2 d或3 d后测定种子萌发数和幼根长度;盆栽处理15 d后测定幼苗鲜质量;AFLP处理小麦幼根基因组DNA后统计图谱条带。[结果]杨凌霉素对种子萌发和幼根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稗草种子萌发和小麦幼根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强,EC50值分别为26.20、20.90 mg/L;但对幼苗生长的防效均低于30%;基因组DNA多态性显著提高,且与药剂浓度存在明显的剂量关系。[结论]杨凌霉素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15,(10)
[目的]明确烯酰吗啉与喹啉铜混剂对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综合防治作用。[结果]室内联合毒力试验结果表明,烯酰吗啉与喹啉铜混剂在5∶1~1∶5配比范围内,对黄瓜霜霉病表现出显明相加作用;田间试验,当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混合发生时,用作保护剂,相同质量浓度下,烯酰吗啉与喹啉铜混剂的综合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单剂。[结论]烯酰吗啉与喹啉铜桶混在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混合发生的田块应用,具有很好的综合防治效果。该技术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