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国内外味精行业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绝大部分采用的是等电点提取工艺,但是,经等电提取后所排弃的等电母液中,仍残留一定量的谷氨酸,我们为了将母液中残留的谷氨酸尽可能的提取出来或者使残留量减少到最低限度,还必须采用其它的工艺配合,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工艺条件,在保证谷氨酸的产品质量前提下,既提高了等电收得率,又减少高浓度酸性废液排放量和减少治理污染压力呢?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项新课题,为此,我们对谷氨酸发酵液采用高离子浓度等电提取谷氨酸新工艺进行了摸索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前言 目前国内使用的谷氨酸生产菌种,在正常的发酵条件下,谷氨酸发酵液的颜色是土黄色、或浅黄色;但当发酵异常时,往往会出现发酵液发红的现象,给提取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提取收得率和降低谷氨酸质量。关于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发酵液颜色发红的现  相似文献   

3.
<正> 众所周知,鲜味调味料——味精(L-谷氨酸单钠盐),现在主要是通过糖质原料的谷氨酸发酵来生产的。然而,如何高收率、高质量地从谷氨酸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则发酵液质量的优劣是一个关键的因素。特别是对于难以提取的异常发酵液,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保证和提高收率,这就直接关系到突破难点,稳定生产的全局。同时,关于异常谷氨酸发酵液的提取问题,也是长期以来许多本专业生产、技术人员和学者们所关注的课题之  相似文献   

4.
张立德 《发酵科技通讯》2004,33(2):14-14,11
在味精生产中,谷氨酸(指α-型谷氨酸)是生产的主要原料。但在谷氨酸发酵中,由于设备条件和操作技术水平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异常发酵液,该发酵液在等电点提取中,若不采取措施和精心操作,往往会形成β-型谷氨酸(俗称轻夫酸)结晶,不但不能直接利用,反而会使味精生产工艺复杂化和影响产品的数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利用电渗析法从谷氨酸发酵液中直接分离提取谷氨酸铵。通过模拟谷氨酸发酵液对提取工艺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实验,获得了如电流密度、料液与浓缩液体积比、循环流量等优化操作条件。采用优化条件对真实谷氨酸发酵液进行电渗析分离提取谷氨酸铵,当料室pH4.7左右可观察到结晶现象。通过补加氨水调节料室pH,可明显改善电渗析的整体效果,其中浓室谷氨酸浓度达到120g/L,回收率为78.8%。   相似文献   

6.
电渗析法从谷氨酸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电渗析法从谷氨酸发酵液中直接分离提取谷氨酸铵。通过模拟谷氨酸发酵液对提取工艺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实验,获得了如电流密度、料液与浓缩液体积比、循环流量等优化操作条件。采用优化条件对真实谷氨酸发酵液进行电渗析分离提取谷氨酸铵,当料室pH4.7左右可观察到结晶现象。通过补加氨水调节料室pH,可明显改善电渗析的整体效果,其中浓室谷氨酸浓度达到120g/L,回收率为78.8%。  相似文献   

7.
大家都知道,味精(L—谷氨酸单钠盐),现在主要是通过糖质原料的谷氨酸发酵来生产的。然而,如何高收率、高质量地从谷氨酸发酵液当中提取谷氨酸,发酵液质量的优劣是一个关键因素。特别是对难于提取的异常发酵液,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来  相似文献   

8.
谷氨酸发酵液除菌体提取谷氨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味精生产,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大多采用带菌体冷冻等电加离交法,由于发酵液中存在大量的菌体蛋白、悬浮物及其它杂质,给谷氨酸提取操作、提取收率、谷氨酸质量带来显著影响,且废水含高COD、高BOD等严重污染环境的物质,又给废水治理带来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9.
在以淀粉为原料发酵生产谷氨酸中,国内一般采取盐酸盐法、离子交换法、等电点——离子交换法和锌盐法提取发酵液中谷氨酸。在以甜菜糖蜜为原料发酵谷氨酸中,吉林范家屯糖厂和太原味精厂分别采用低温等电点法和离子交换法提取糖蜜发酵液中的谷氨酸,其回收率在70%,而国外采用去菌体浓缩等电点法和去菌体离子交换法,回收率达到90%以上。我们在开展甜菜糖蜜发  相似文献   

10.
谷氨酸是味精生产的主原料,也是整个味精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由淀粉质原料经过糖化后配以各种培养基(尿素、K、Mg、Mn、Fe生物素等)。经谷氨酸菌发酵后从发酵液中提取而得。 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的方法常用有盐酸盐法、离子交换等电点法、锌盐法、一次冷冻等电点法。我厂原用锌盐法提取谷氨酸,即利  相似文献   

11.
在谷氨酸提取过程中,由于采用菌种不同、发酵液质量不同,以及操作条件不同等因素,提取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差距很大。因此研究和解决影响提取因素,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PEG/磷酸钾盐双水相系统,从离心除菌后的发酵液中提取聚谷氨酸。研究PEG分子量、PEG浓度、磷酸钾盐浓度、磷酸钾盐缓冲液的pH值、发酵液加量和环境温度对聚谷氨酸分配系数和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显示聚谷氨酸富集于上相,当系统组成为24%(质量分数)PEG1500,23%(质量分数)磷酸钾盐,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8.0,发酵液的加入量为10%(质量分数)时,聚谷氨酸的分配系数达到31.7,上相收率为96.8%以上,自然分相时间小于5min。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EG/磷酸钾盐双水相系统,从离心除菌后的发酵液中提取聚谷氨酸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对发酵液中谷氨酸的提取分离中有等电点法、离交法、金属盐法、盐酸盐法、电渗析法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等电点—离交法。 此法由于发酵液中共存的菌体蛋白质、残糖、色素、其它氨基酸、有机酸等使谷氨酸结晶纯度低,谷氨酸收得率低(50~70%),因此,为提高发酵液中谷氨酸的提取率,并考虑经济效益,必须探讨新的提炼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序言 目前我国味精生产中,谷氨酸提取多数采用一步冷冻等电点法提取,发酵液谷氨酸含量6.5—8.0%的提取收率,一般可达75—78%左右,由于该工艺较为简单,应用厂家颇多。 我厂在93年用该工艺进行了生产性试验,投入发酵液总量729吨,采用不同的温度,不同流加速度、不同的出料部位,可连续等电点提取罐数对异常发酵液及末道精制母液的提取,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了谷氨酸发酵液对谷氨酸提取工艺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用膜过滤除菌方法对染菌发酵液有较好的提取效果;发酵周期控制在30~34h;发酵液放罐残糖控制在0.6%以下;发酵结束后要及时升温处理,升温至65℃。   相似文献   

16.
味精提取分粗提取和精提取两部分,精提取在很大程度上受粗提取效果的制约,而味精的前体物质是谷氨酸,故而谷氨酸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味精的品质好坏。目前,谷氨酸温敏型菌种在味精行业已得到普遍应用,发酵产酸有大幅度提高,但由于此菌种在发酵过程中接种量大,流加糖多,培养基蛋白类配料增加,导致发酵液中蛋白类杂质增加,进而导致谷氨酸收率偏低,目前只有89%左右,且增加后续精制难度。为提高粗提取收率,改善产品质量,首先在等电结晶前对谷氨酸发酵液用碟片式离心机和超滤膜两种设备组合去除蛋白类杂质,然后在谷氨酸转晶前添加活性炭吸附杂质。结果表明:在谷氨酸结晶前增加去除蛋白的方法,可以使谷氨酸纯度提高0.6%,味精纯度提高0.4%,谷氨酸提取收率提高1.5%,味精精制收率提高1.3%,达到了优化味精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谷氨酸发酵感染杂菌和噬菌体,导致发酵液色泽深、发灰、发红、有异味,并因噬菌体的溶菌作用,致使发酵液胶体物质均多,发酵液粘度大,泡沫多,残糖多。采用等电点、锌盐法工艺提取时,易形成α-型结晶,谷氨酸与菌体难以分离,造成提取困难,尽至分离不出谷氨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了谷氨酸发酵液对谷氨酸提取工艺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用膜过滤除菌方法对染菌发酵液有较好的提取效果;发酵周期控制在30~34h;发酵液放罐残糖控制在0.6%以下;发酵结束后要及时升温处理,升温至65℃.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物传感仪法测定谷氨酸发酵液含量,由于此法反应产物有铵根离子(NH4+),而发酵后期样品中NH4+浓度高达20g/L,产生逆反应,使发酵液检测结果偏低,导致提取出现收率超百现象.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建立一种除NH4+法检测谷氨酸发酵液中谷氨酸含量的新方法,并对仪器进行线性校正,将发酵液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使NH4+祛除...  相似文献   

20.
谷氨酸结晶的质量及收率,随着发酵液的变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作为提取在某种程度上讲,除了发酵给提供好的条件外,自身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谷氨酸的质量和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