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加入钒铁和钒氮合金生产HRB500钢筋的对比试验以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其V、N的强化机制。结果表明,采用钒氮合金生产的HRB500钢筋强度明显提高,细化晶粒的效果比钒铁的效果好,在钢中碳当量、钒含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加入的氮促进V(C、N)化合物的析出,而大量细小弥散的V(C、N)析出物是钒氮合金钢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保证生钢筋的力学性能合格,在钢筋中增氮且钒含量控制在0.05%~0.06%可使钢筋强度更高、性能更加稳定。因此,采用钒氮合金生产HRB500钢筋可减少钒的加入量,其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张越峰  刘伟  孟宪珩  关丛英 《轧钢》2002,19(3):16-18
介绍了承钢利用特有的钒资源优势研制生产抗震钢筋的过程。该钢筋按规格大小采用了不同的化学成分及加钒方法 ,并采用了合理的生产工艺参数 ,其研制成果在工业试验和工程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钒氮微合金化热轧带肋钢筋径向组织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丽  陈颖  陈其安  张旭 《轧钢》2006,23(3):25-27
通过用金相、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得出,钒氮微合金化热轧带肋钢筋肋部主要由细小的铁素体晶粒、片层较细的珠光体和少量离异珠光体组成;其基体组织是沿钢筋纵向呈明显条带状分布的铁素体和珠光体。同时,定量测量了铁素体条带密度、铁素体晶粒尺寸、珠光体体积分数及其片层间距沿径向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铁素体晶粒尺寸和珠光体体积分数在芯部反常分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金相显微组织观察、第二相的析出形貌分析、拉伸和冲击试验研究了不同卷取温度对钒氮微合金化热轧钢板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卷取温度为600℃时,钢的主要强化方式为细晶强化,组织分布均匀,晶粒最为细小,第二相析出物明显增多,获得了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铁素体晶粒尺寸为7.1 μm,屈服强度为497.5 MPa,...  相似文献   

5.
通过向钢中添加VN12合金冶炼了5种不同钒、氮含量的试验钢,将冶炼后的钢锭先锻成板坯,再热轧成7 mm厚的钢板.经化学成分对比分析,试验钢的平均钒/氮比约为4.42,即每增加0.01%的钒,可增氮约0.00226%.借助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的析出情况,结果表明,试验钢的组织均由铁素体和珠光...  相似文献   

6.
徐洪庆  路清祥  刘纯 《轧钢》2004,21(4):24-26
为生产高强度级别的 4 6 0MPa英标钢筋 ,济钢根据生产实际 ,进行了合理的成分设计和工艺设计。实践表明 ,利用钒微合金化并实施再结晶轧制工艺 ,能生产出综合性能优良的Gr4 6 0高强度钢筋 ,钒不仅能显著提高钢筋的强度 ,还能提高伸长率和强屈比  相似文献   

7.
氮化硅锰、钒氮合金生产HRB500E高强度抗震钢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昆钢采用氮化硅锰、钒氮合金开发HRB500E高强度抗震钢筋的应用研究和生产试制情况,对该工艺强韧化机理及效果、钢筋金相组织及夹杂物、焊接性能及时效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通过钢中增氮优化和增加细小弥散V(CN)析出量、细化铁素体晶粒,充分发挥了沉淀析出强化和细晶强化综合作用;所生产的钢筋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低应变时效性、良好的焊接性能及高低温拉伸性能等优点,综合性能指标优异;通过增氮降钒,钒氮合金加入量和常规钒氮微合金化工艺相比有所减少,生产成本同比降低30元/t材,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李军  李正荣  余腾义  王敏莉 《轧钢》2009,26(6):12-15
采用钒氮微合金化,通过钢包喂VT线*、Ca处理和热轧工艺控制等技术,攀枝花钢铁公司成功开发了450MPa级高强度耐大气腐蚀钢,并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用户使用结果表明,产品完全满足新型铁道货车的制造工艺要求,并已在全国各大车辆厂装车使用。  相似文献   

9.
杜东福  张光德  丰珠平 《轧钢》2009,26(4):60-62
结合凌钢工况条件,采用Nb,V复合微合金化开发了HRB500钢筋。基于成分设计和微合金元素溶 解度计算,确定了Nb,V含量分别为0.03%和0.01%,连铸矫直温度控制在1100℃以上,钢坯加热温度控制在1050-1150℃的生产工艺。试制结果表明,钢筋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微合金化对热轧钢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20MnSiNb和20MnSiV生产的HRB400热轧带肋钢筋的性能及组织,并结合生产实际,认为在炼钢过程中减少夹杂物、在轧制过程中提高控制轧制能力均能更好地提高HRB400热轧带肋钢筋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Q235普碳钢控轧控冷轧制HRB335和HRB400钢筋工艺中冷却速度和终轧温度对产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轧制和轧后控制冷却,采用Q235普碳钢轧制HRB335,HRB400钢筋的生产工艺是可行的,并提出了相关的控轧控冷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2.
利用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轧制温度(750~1100 ℃)对螺纹钢HRB40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变形条件下螺纹钢的变形抗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变形温度的提高,HRB400螺纹钢铁素体晶粒长大,占比降低。当变形温度在900 ℃以下时,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随变形温度的增加,硬度降低;当变形温度在950以上时,组织中出现贝氏体,且随变形温度升高,贝氏体含量逐渐增多,硬度逐渐升高。HRB400螺纹钢的变形抗力随变形量、变形速率的增加及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杨永 《物理测试》2014,32(3):28-31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HRB400螺纹钢焊后拉伸试验出现的接头断裂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接头处有部分未焊合是接头断裂的主要原因。通过严格执行焊接工艺,消除或减少影响未焊合的因素,能有效防止HRB400螺纹钢焊后拉伸接头断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华钢铌铁微合金化HRB400钢筋的工业试制情况,研究了钢筋的成分、微合金化工艺及性能,对试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决.  相似文献   

15.
 对HRB400(Nb)钢筋出现无屈服和延伸率低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中贝氏体含量较高是导致其出现无屈服现象的主要原因,而C、Mn含量同时偏高、冷却速度快又是贝氏体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对C、Mn含量以及冷却速度的控制,HRB400(Nb)无屈服现象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王明娣  陈伯瑜  孟祥  李辉  陈银莉 《轧钢》2015,32(2):82-84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硬度和拉伸试验测试, 分析了Cr含量对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高Cr钢淬透层深, 过渡层厚度、回火索氏体区域厚度均大于低Cr钢; 高Cr钢芯部与回火区域硬度亦大于低Cr钢, 且低Cr钢的过渡层不明显; 控冷钢筋的力学性能与回火索氏体区的比例、钢筋芯部的组织有关。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预测微合金钢热变形奥氏体动态再结晶组织与性能演变的元胞自动机模型.采用基于位错密度的动态再结晶理论,主要考虑动态再结晶的形核、晶粒长大,实现对动态再结晶过程晶粒形态、体积分数及晶粒尺寸的定量化表征及其演变过程的可视化描述,获得了位错密度及流变应力等参数.模拟得到的动态再结晶组织形貌及基于位错密度变化计算出的流变应力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19.
黄肇信  王广顺  王秀波 《轧钢》2001,18(5):25-27
为了满足建筑业对高强度、高塑性钢筋的要求,选用Nb进行微合金化,采用转炉冶炼和钢包底吹氩搅拌,以110mm×110mm连铸方坯为原料,用高速线材轧机生产出Φ6~Φ12mm小规格热轧带肋钢筋,其产品质量完全符合GB1499-1998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