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分别在硅胶上负载杂多酸磷钼酸或硅钨酸得到改性硅胶。采用XRD、FTIR、低温N_2吸附-脱附和BET等方法对改性硅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改性硅胶吸附脱除模拟柴油中的苯胺或吡啶及其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硅胶及改性硅胶都具有无定形非晶态结构,且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孔体积几乎相同。改性硅胶对两种氮化物的吸附脱除效果均优于硅胶。苯胺和吡啶在改性硅胶上的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采用焙烧方法对改性硅胶进行再生处理的效果优于醇洗方法,并且对吸附吡啶后改性硅胶的再生效果高于吸附苯胺后的改性硅胶。  相似文献   

2.
以硅胶为吸附剂,以喹啉的十二烷溶液为模拟油,在间歇式反应釜中进行静态吸附实验,考察硅胶焙烧温度、吸附温度对硅胶吸附脱氮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焙烧法对硅胶进行再生。结果表明:硅胶具有较强的吸附脱氮能力,其最佳焙烧温度为400 ℃;在剂油质量比0.03、吸附温度20 ℃、吸附时间30 min的条件下对碱性氮质量分数为1 500μg/g的模拟油可以达到较好的吸附脱氮效果,脱氮率在70%以上;经多次再生,硅胶的吸附脱氮率仍在68%以上。  相似文献   

3.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在硅胶上负载w=5%的杂多酸磷钼酸或硅钨酸,采用XRD、FT-IR和低温N_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硅胶及负载杂多酸硅胶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硅胶及负载杂多酸硅胶都具有无定形非晶态结构,FT-IR结果未出现明显的磷钼酸或硅钨酸特征峰,硅胶和负载杂多酸硅胶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孔容几乎相同。负载杂多酸硅胶对模拟柴油中苯胺的吸附脱除效果研究表明,两种负载杂多酸硅胶的吸附效果均明显优于硅胶。303、323和343 K下吸附脱除模拟柴油中苯胺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苯胺在两种负载杂多酸硅胶上的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模型分析表明,颗粒内扩散过程不是吸附过程的唯一影响因素。采用焙烧和醇洗的方法对吸附后的负载杂多酸硅胶进行再生处理,两种样品的焙烧再生效果均明显优于醇洗,再生率可达89%以上。  相似文献   

4.
先用硅胶对大连石化分公司3号喷气燃料馏分油中的有色组分进行吸附,然后分别用二氯甲烷和甲醇两种脱附剂对已吸附有色组分的硅胶进行脱附,得到两种含有色组分的两种溶液.应用红外光谱和色-质联用分析法对富集的有色组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分析了不同时期喷气燃料馏分油的性质及其对颗粒白土吸附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连石化分公司3号喷气燃料馏分油中的有色组分主要成分为C8~C14醇类、酮类、苯酚、甲酚和多烷基酚类及一些多聚体化合物.脱硫醇塔前进料馏分油的性质差异很小,而脱硫醇塔后馏分油的性质变化很大,颜色显著加深.脱硫醇塔操作末期温度高而引起喷气燃料馏分中不稳定组分的氧化转化导致颜色变深.颗粒白土脱色处理赛氏色值高的喷气燃料馏分油明显比处理赛氏色值低的喷气燃料馏分油的效果要好.脱硫醇塔操作不当造成油品恶化是导致颗粒白土吸附脱色失活很快的主要原因.控制脱硫醇塔乃至蒸馏系统操作条件(特别是温度),对延长颗粒白土的使用时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磁处理对粘土吸附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光光度计测试研究了磁处理对钻井液中粘土胶粒表面吸附处理剂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粘土胶粒经磁处理后吸附处理剂的量增加。利用热力学理论解释了吸附量增加的内在因素,提出磁处理使钻井液体系熵减小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对于PTA装置废气吸附用硅胶的破碎,利用实际生产所用硅胶进行水分的吸附及干燥(脱附)实验。结果表明:吸附速率和干燥速率是影响硅胶破碎的重要因素。吸附速率越大,硅胶的破碎率越大;干燥速度大,硅胶的破碎率越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硅胶破碎机理,所得结果对生产中延缓和抑制硅胶破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商业硅胶负载聚乙烯亚胺(PEI)的CO2吸附剂,研究了该类吸附剂对CO2的吸附捕集性能,同时考察了尿素焙烧法对硅胶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焙烧法可以有效调变商业硅胶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由硅胶为载体负载PEI后制备的吸附剂具有良好的CO2吸附性能,当PEI负载质量分数为30%时,CO2吸附量最大值可达93.4mg/g;并且在8次吸附-脱附循环测试中CO2吸附量无明显变化,表明该类吸附剂具有良好的CO2吸附再生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8.
煤层气钻井废液无害化处理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层气钻井废液组成、特性及危害分析,结合煤层气开采钻井废液特点提出了应用高效脱稳混凝技术进行废液无害化处理方法.实验分析了钻井废液污染情况,优选了脱稳混凝处理剂、达标排放处理剂及处理工艺条件,并对处理剂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研究得到了处理煤层气开采中钻井废液无害化处理工艺流程、优化处理工艺条件.采用上述流程和工艺条件使污染指标严重超标的钻井废液经过处理后,其主要指标均能够达到GB8978 - 1996一级排放标准,实现了无害化处理.该处理工艺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效果好、处理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通过在硅胶材料(XFGJ)表面修饰不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制备硅胶基型吸附剂。采用变压吸附考察改性硅胶对CO2/CH4混合气体的吸附及分离性能。实验发现,担载1%质量分数BaCl2的XFGJ(1Ba-XFGJ)对CO2/CH4混合气体的动态吸附分离效果最佳,在0.5MPa,20℃时,1Ba-XFGJ的分离因子为9.55,与未改性的XFGJ相比分离因子提高了116%。采用低温氮气吸附脱附表征XFGJ及1Ba-XFGJ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发现BaCl2的引入能够增加微孔数量,有利于提高CO2/CH4的吸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XRD、FT-IR、低温N2吸附-脱附和NH3-TPD等方法对硅胶和变色硅胶进行了较详细的表征。XRD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硅胶和变色硅胶都具有非晶态结构。硅胶和变色硅胶的平均孔径分别为18.46 nm和1.80 nm,BET比表面积分别为437.86 m2/g和623.39 m2/g,孔体积分别为0.972 4 cm3/g和0.344 2 cm3/g。NH3-TPD的表征结果表明变色硅胶的酸性远大于硅胶的酸性。研究了氧化铝、硅藻土、硅胶及变色硅胶对模拟柴油中的喹啉的吸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变色硅胶吸附脱除喹啉的效果远远好于其它吸附剂,较强的酸性大大增强了变色硅胶吸附脱除碱性氮化物喹啉的能力。进一步研究了变色硅胶吸附脱除模拟柴油中的喹啉或吡啶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喹啉和吡啶在变色硅胶上的吸附等温线均属于S型;采用Freundlich(F型)和Langmuir(L型)方程对喹啉吸附数据拟合所得到的R值几乎相同,说明变色硅胶吸附喹啉的动力学符合L型和F型混合模型;对吡啶数据拟合所得Freundlich方程的R值远大于Langmuir 方程的R值,说明变色硅胶吸附吡啶更接近于F型模型。  相似文献   

11.
以异丙醇铝为铝源,硝酸为胶溶剂,使用油氨柱成型法制备出毫米级球形多孔γ-Al2O3。采用XRD、SEM、TEM、TG和N2吸附-脱附等方法研究了醇类溶剂对γ-Al2O3多孔结构的影响,并探究了球形γ-Al2O3对刚果红(CR)水溶液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处理溶剂的种类可影响球形γ-Al2O3多孔结构,介孔和微米大孔随有机溶剂分子的增大而增大;正己醇溶剂处理得到的球形γ-Al2O3在1 h对CR溶液吸附效果最好,异丙醇处理得到球形γ-Al2O3在4 h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正> 低分子醇类的分析是将汽油的水溶液抽提物在5呎×8吋(外径)的80~100目Porapak R 柱上,在柱温75℃、载气25毫升/分的条件下,以异丙醇为内标,用 FID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对于甲基叔丁基醚,当用气相色谱法时,先在硅胶柱上用吸附色谱法,从汽油中分出甲基叔丁基醚,然后用甲醇将其脱附,  相似文献   

13.
介绍用气固色谱的比保留体积来获得多孔固体吸附等温线和比表面积方法,同时用吸附参比法测定苯、环己烷和正己烷在氧化铝、硅胶上(60℃)的分子吸附表观截面积。苯最适用于硅胶、氧化铝、活性炭和色谱载体等物质的测定,测定结果与标准表面积比较相对偏差<5%。  相似文献   

14.
以层析硅胶为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金属镍负载量分别为1.4%,2.6%,3.8%,5.0%,6.2%的脱氮吸附剂;在实验室间歇式吸附装置上,考察在氮化物浓度为1 000 μg/g、吸附温度为120 ℃、油剂质量比60:1条件下,吸附剂的金属负载量对喹啉模拟柴油及吲哚模拟柴油的吸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当金属负载量为5.0%时,喹啉的平衡吸附量最大,当金属负载量为2.6%时,吲哚的平衡吸附量最大;喹啉和吲哚在吸附剂上的吸附明显具有多分子层吸附的基本特征。考察不同吸附温度下吸附剂对喹啉和吲哚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吸附温度为100 ℃和120 ℃时,吸附剂对喹啉模拟柴油的吸附效果较好,140 ℃时,吸附剂对吲哚模拟柴油的吸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氧化铝、硅藻土、硅胶及变色硅胶对模拟燃料中碱性氮化物(如喹啉、苯胺、吡啶)的吸附脱除效果,并对变色硅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变色硅胶的脱氮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吸附剂;变色硅胶具有典型非晶态结构,平均孔径、比表面积、孔体积分别为1.80 nm,623 m^2/g,0.344 2 cm^3/g;变色硅胶的酸性较强,极大增强了它吸附脱除碱性氮化物的能力;变色硅胶吸附喹啉和苯胺为Langmuir-Freundlich混合模型,吸附吡啶可归为Freundlich或Langmuir-Freundlich混合模型。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酰胺类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沅治  孙金声  苏义脑 《油田化学》2006,23(3):273-276,222
综述了丙烯酰胺聚合物(共聚物)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前言中指出了油气钻采领域应用这类材料的前景。扼要介绍了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的丙烯酰胺聚合物纳米微粒。重点介绍了丙烯酰胺聚合物/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原理,包括蒙脱土晶体的层状结构、有机化处理的蒙脱土和插层方法及近期合成的多种这类纳米复合材料如纳米复合材料型水凝胶、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等。最后介绍了专为油气钻采研发的3种纳米材料:乙酸铬交联聚丙烯酰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型水凝胶,可用于油田堵水调剖;具有核-壳结构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蒙脱土纳米微粒,可用作钻井液处理剂;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型凝胶,可用作钻井堵漏剂。图2参30。  相似文献   

17.
郭宝利 《石油仪器》1991,5(3):136-141,175
NX-01型页岩吸附测试仪是一种压力平衡式试验仪器,用于测定泥页岩样品的水敏特性、抑制性处理剂和钻井液的抑制性能,以评价钻井地层页岩的稳定性及有关处理剂和钻井液的抑制能力。本文介绍了这种新型仪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性能指标、试验方法、误差分析及结果处理等内容,并通过试验说明仪器的使用效果。该仪器的研制,为钻井领域地层页岩分析、抑制性处理剂的生产、选用及配比,提供了一种新的测试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超临界流体精密分离和硅胶吸附色谱相结合的分离方法,考察了南阳、南充两种地蜡的化学组成与结构上的差别,并为窄馏分地蜡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瑾  史云伟  杨景昌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0,39(2):101-103,118,85
本文以单层分散理论为指导,制备了SrCl2/SiO2吸附剂。对制备的样品进行XRD检测和氨吸附性能测试,研究了焙烧温度和担载量对氯化锶在粗孔硅胶载体上单层分散效果和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锶在粗孔硅胶载体上分散的适宜焙烧温度为500℃,其分散阈值小于0.3g/g;氯化锶在粗孔硅胶载体上的分散状况不同,其吸附特征也不同;单层分散效果好的吸附剂具有非常良好的吸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元醇类有机处理剂对钛白粉进行有机处理,通过分析钛白粉基础料的底相、亮度、分散性和消色力等指标,并进行应用性能测试,考察经不同的有机处理剂处理后的钛白粉在不同涂料体系中对其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三羟甲基乙烷(TME)处理后的钛白粉在涂料体系中,其分散性、遮盖力和光泽度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