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自20世纪60年代初在英国发现以来,全世界有不少食用霉变食品引起人类中毒的报道。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发病率在地区上的分布与当地粮油食品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程度有密切关系,在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癌发病率较高。我站在我省十个县市采集花生、花生油、玉米等样品137件进行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印度某地居民因食用发霉的玉米,一次死亡一百○六人.我国甘肃省康县的一个公社,亦发生类似事件,致使二百七十二名社员严重中毒.事后查明,制造上述事件的罪魁,就是隐藏在霉变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它是迄今所知最强烈的化学致癌物质之一,其毒性是敌敌畏的一百倍.梅雨季节,黄曲霉菌猖獗繁殖,大量污染花生、玉米、小麦  相似文献   

3.
一、了解黄曲霉毒素的重要性 自从1960年英国十万只火鸡因黄曲霉毒素中毒死亡事件之后,许多国家对黄曲霉毒素进行研究,特别是近十年对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毒性、代谢、作用机理、生物合成及防霉去毒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对粮食、食品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作了特定的限制。我国有关部门也极为重视,多次修改制定在粮食、食品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最大可允许限量  相似文献   

4.
<正>真菌毒素,又称霉菌毒素,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里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动物都有害。真菌毒素可通过饮食进入人或动物体内,引起人或动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进而损害机体,造成肝脏、肾脏及神经组织等的伤害。真菌毒素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1960年,英国10万多只火鸡因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而死亡,此事件发生后,真菌毒素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受全球气候变暖、干旱等因素的影响,食用和饲用农产品受真菌毒素污染的现象日趋严重,世界各地对于真菌毒  相似文献   

5.
霉菌毒素中以黄曲霉毒素B_1和红色青霉毒素对子代的影响较大.黄曲霉毒素B_1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一种物质,它主要污染粮食及油料,如玉米、花生、花生油等.黄曲霉毒素B_1可抑制人胚肺细胞的有丝分裂,并可使人的白血球染色体破碎,从而抑制其有丝  相似文献   

6.
饲料霉变泛指被真菌进一步污染的饲料所呈现的发热——结块——霉变的综合质变过程,同时伴随着饲料中某些养分的氧化作用的发生。饲料霉变后,不仅营养物质平均要损失15%。左右,而且部分产毒菌株所产生的毒素还会降低饲料的适口性。当动物摄食感染的霉变饲料时,会使生长缓慢,发育不良,但死亡率不高,若动物采食被真菌污染严重的饲料,则会中毒、甚至死亡。此外,残留在饲料和畜产品中的霉菌毒索还可能间接(或直接)传递给人。因此,饲料霉变所带来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7.
癌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已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动物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与饮食有关的致癌物质和食品如下: 1.黄曲霉毒素:它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与致癌性,它属于肝脏毒,可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主要产生于发霉变质的花生、玉米、大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糠皮和谷胚里,可渗到花生油里。该毒素在一般烹调加工条件下,不能被破坏,280摄氏度可以解毒。因此霉变的粮食不能吃,或经过挑选精加工去糠后食用。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属于常见的真菌毒素,是一种剧毒化合物,主要是指寄生曲霉和黄曲霉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高毒性次生代谢产物,多存在于霉变的玉米、大米、花生等作物中,会对食品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动物和人类的生命健康。本文就以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为依据,分析其检测的方法与措施,以期提高检测技术,确保粮油食品食用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查河北省玉米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情况,并对玉米的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从河北省不同玉米产地采集贮藏期的玉米样品92个,采用ELISA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对玉米样品进行黄曲霉毒素B_1检测并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黄曲霉毒素B_1检出率为84.8%,根据食品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的限量标准,符合食用标准的玉米占87.0%,符合饲用标准的占95.7%。冀中南生产区域玉米黄曲霉毒素B_1污染普遍,但整体污染程度较低。对于黄曲霉毒素污染超标玉米,应加强其安全性跟踪监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可以引起粮油作物的霉变,其产生的毒素能够污染粮食及其制品,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本文概述了黄曲霉毒素在产生、运输和调控阶段的分子生物学过程,重点对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方法,如:遗传育种法、物理降解法及化学降解法等进行综述,并对植物源杀菌剂控制前期毒素污染,以及干预吸收控制后期毒素污染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性极毒物质,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中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霉变的粮食制品中。黄曲霉毒素十分耐热,在烹调过程中不易被破坏,对人体及动物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有严重损害作用。在所有真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致癌性、污染频率均居首位,它在WTO确定的重点研究毒物中被列为首位。黄曲霉毒素B1简称AFB1。AFB1的原始检验方法为薄层色谱(TLC)法,此法必须直接使用标准毒素,经过多次薄层点样、展开,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有不慎接触或吸入毒素引发急慢性AFB1中毒的危险,许多检验人员对AFB1的检测存在心理…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_1的无损快速定量测定方法,用电子鼻对7级不同霉变程度玉米样品进行检测,并用理化分析方法分别测定霉变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与黄曲霉毒素B_1含量;在提取电子鼻响应信号的积分值作为特征参量的前提下,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不同霉变程度下玉米样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与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预测模型。同时,为了获得较为可靠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神经网络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对比分析了不同训练集、测试集构建的预测模型。结果发现在各预测模型的70组测试样本中,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的样本数量都在60个以上,最大相对误差控制在15%以内,从而证明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可靠性。该研究为实施玉米霉变毒素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林荣泉  周琼 《肉类工业》1997,(11):38-40
畜禽肉类食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佐餐营养佳品,但由于工业三废污染环境和各种化肥,农药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一定程度污染了饲料及因保藏不当引起饲料霉变导致性畜禽饲养中因误食有毒物质中毒的事故屡有发生。对此为确保广大消费者的食肉安全身体健康,必须加强对中毒畜禽的宰后检验与处理,严格把好卫生质量关。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黄曲霉毒素的性质及黄曲霉毒素在我国玉米中的污染情况.通过对目前玉米中黄曲霉毒素主要检测方法和降解方法的比较、分析,为今后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黄曲霉毒素是生长在食物及饲料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代谢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产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黄曲霉毒素有17种。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其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GB 2761-2011)规定,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中不得超过20μg/kg,大米、其他食用油中不得超过10μg/kg,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中不得超过5μg/kg。  相似文献   

16.
问与答     
《粮食与油脂》2001,(10):45
问:最近在广东粮食市场上出现“有毒大米”对消费者人体健康有何危害?应该怎样防 范?  答:最近在广东粮食市场上出现的“有毒大米”,又称“致癌大米”,为生霉大米,霉变后,大米染有霉菌(主要是黄曲霉)的毒性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其不仅可引起人畜中毒,还可诱发癌瘤(肝癌)。除黄曲霉毒素外,杂色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某些青霉毒素及镰刀菌毒素,也可引起人和动物中毒和诱发肿瘤。黄曲霉毒素耐热,一般烹调加工温度破坏很少,280℃为裂解温度,才完全破坏。黄曲霉毒素在水中溶解度较低。易溶于油及一些有机溶剂中…  相似文献   

17.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对我国部分地区饲料及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3种霉菌毒素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56份样品中AFB1、ZEN和DON检出率分别是87.8%、95.0%和98.3%,平均含量分别为11.2、689.0和1 855.2 μg/kg,说明我国部分地区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比较普遍。玉米、玉米副产物、配合饲料和粕类中ZEN和DON污染较严重,AFB1污染主要存在于粕类中,青贮料及发酵料中3种霉菌毒素的污染程度相对较轻,但污染范围较广,建议饲料生产企业应加强对饲料和饲料原料的品控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快速识别出仓储玉米是否包含霉变以及感染黄曲霉毒素的玉米颗粒,提出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基于感染霉菌的玉米颗粒表层会发生颜色褐变、发黑等特点,通过MATLAB对灰度图像二值化、区域填充、去干扰、连续膨胀等操作,统计出霉变颗粒数目;同时,基于感染黄曲霉毒素的玉米颗粒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会发出独特的黄绿色荧光(bright greenish-yellow fluorescence,BGYF)特性,通过对彩色图像进行增强、形态滤波、彩图二值化、去除干扰、图像连续膨胀等,统计出感染黄曲霉毒素玉米颗粒的数量。用4组共112粒玉米对所提方法进行检测验证的结果表明,霉变玉米颗粒的正确检出率达93.75%以上,感染黄曲霉毒素玉米颗粒的正确检出率亦可达87.5%以上,能够达到区分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模拟郑单958玉米霉变过程,定时测定了玉米霉变期间的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四种真菌毒素含量;同时,利用扫描仪器对霉变玉米的图像进行采集,提取了颜色特征参数;探讨了霉变玉米的颜色特征与带菌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郑单958在霉变期间不含有赭曲霉毒素,剩余的三种毒素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增大趋势,在试验结束时都远远超出了国家标准限量;玉米图像颜色特征参数R、G、B、I值整体呈降低的趋势,H、S值变化不规律;真菌毒素含量与R、G、B、I值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值较大,如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与B值的相关性系数达到了-0.913,真菌毒素含量与H值没有显著相关性,真菌毒素含量与S值呈现出了不同的相关性,如黄曲霉毒素B1与S值有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3,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与S值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我省盛产花生。花生榨油后的付产品花生麸也比较丰富。近年来,由于豆类较缺乏,有某些酱油厂利用花生麸作原材料来酿造酱油,供应市场。花生容易污染黄曲霉毒素,受污染的花生榨油后,相当一部份毒素残留在花生麸内,花生麸在存放过程中,如保存不当,受潮霉变,又会进一步受到毒素的污染。如果用这些花生麸酿造酱油,很可能使酱油成品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近年,有些地、市,县的卫生防疫站已在酱油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