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煤化工》2016,(1):57-59
为优化焦炭粒级分布,提高粒级大于40 mm焦炭的比例,进行了配煤结构调整试验。分析了太钢炼焦用煤基础结构,通过增加瘦煤和挥发分低、黏结性好的焦煤配比,优化了配煤结构方案,并进行了40 kg试验焦炉炼焦试验和7.63 m工业焦炉试验,将试验验证后的炼焦配煤方案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并进一步调整焦煤、肥煤、瘦煤配比后,所得焦炭中粒径大于40 mm的焦炭所占比例由70.62%提高到77.19%,冶金焦率由89.71%提高到89.91%,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八钢焦化厂利用40kg试验焦炉,在气煤粉碎细度大于90%的基础上,1#气煤配入量为40%~50%时,焦炭M40为75.2%~76.0%;2#气煤配入量为50%时,焦炭M40为72.4%~77.6%。基于试验结果,对该配煤结构进行生产试验,焦炭质量与试验  相似文献   

3.
炼焦配煤试验方案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产中19种煤进行了煤质分析和焦炭强度测定,以5群煤为基础,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配煤方案制定,确定4因素3水平正交表L9(3^4),对不满足配比之和100%的试验号,按因素的配比分配其差值量。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级差分析,排列了各煤种影响因素的次序,并揭示出各煤种配比对焦炭强度的影响规律,确定出最佳配煤方案。  相似文献   

4.
用多种技术指标对单种煤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并细化分组,通过实验室细化分组的炼焦试验数据,筛选出用于工业试验的配煤方案。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常规配煤炼焦生产工艺,通过细化分组配煤炼焦后,M40改善幅度较大,可提高1.5%~1.7%;M10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淮南谢一矿深部优质炼焦煤资源主要为肥煤和焦煤。为了充分合理利用本区优质深部煤炭资源,以该区4种主要炼焦煤为原料,采用正交法设计配煤方案,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炼焦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排列了各原料煤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结果表明:当配煤中气煤、1/3焦煤、肥煤、焦煤质量比为15:35:10:40时,焦炭的综合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6.
正为扩大炼焦煤源,降低配煤成本,济钢利用小焦炉试验-单孔试验-工业炉组试验这一试验平台对新开发的瘦焦煤LF进行了结焦性等相关的试验研究。从试验数据分析,当LF煤配量保持在10%~15%、瘦煤配量10%~15%时,焦炭的M40和M10改善明显;热态指标变化不大;焦炭假密度有改善趋势;试验期间配煤成本与基准相比约降低39元/t。在目前的配煤结构下,LF煤可替代10%焦煤进行配煤炼焦,焦炭质量保持稳  相似文献   

7.
碳化硅窑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淑珍 《中国陶瓷》1993,(3):29-32,44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研究了SiC颗粒级配、结合相用量及外加糊精用量对SiC窑具材料性能的影响。经试验确定取:SiC颗粒级配为粗:中:细=55:20:25,结合相用量19wt%,外加糊精3wt%。  相似文献   

8.
焦炭热性能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梅山焦炭反应性、反应后强度和配煤质量指标进行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焦炭灰分、配煤挥发分和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是影响焦炭热性能的重要因素,而焦炭的冷强度M40和M10与焦炭热性能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蒋胜  舒文东 《煤化工》2007,35(3):54-56
为了改善原配合煤黏结性较差的实际情况,在配煤中配加一定量云南一平浪煤取代部分矿务局主焦煤和瘦煤。试验结果表明:配加10%的一平浪煤后,配合煤黏结性增强,焦炭反应性降低6.5%,反应后强度升高7.9%;冷态强度参数M40提高1.95%,M10下降了0.95%。  相似文献   

10.
李庆奎  王慧春 《燃料与化工》2012,43(4):11-13,16
蒙古国煤储量丰富,价格低廉,黏结指数在50左右。为了合理使用蒙古国煤,降低配煤成本,利用40kg试验焦炉对其进行捣固炼焦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蒙古国煤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单独炼焦后焦炭反应性高,反应后强度低;在基础煤较好条件下,使用20%左右的蒙古国煤,可炼制M40≥80%、M10≤7%、CRI≤30%、CSR≥60%的焦炭。  相似文献   

11.
通过40kg小焦炉试验,探求了煤岩指数(CBI、SI)与焦炭指标M25、CSR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平均反射率R与机械强度M25、反应后强度的相关性明显。煤岩指数不仅可以预测焦炭的机械强度和反应后强度,还可以通过调整CBI值,使其接近最佳配比,为减少主焦煤用量,降低配煤炼焦成本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焦化固体废弃物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焦化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5kg小焦炉上进行配煤炼焦实验,在保证焦炭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分别用2.0%的焦油渣、焦粉、活性污泥替代肥煤、瘦煤、肥煤炼焦。通过正交实验,找出配煤比固定时废弃物的最佳添加量。添加1.0%焦粉、2.0%焦油渣和1.0%活性污泥时所炼制的焦炭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40kg试验焦炉对唐钢肥煤、瘦煤资源进行优化配比,找出不同质量肥煤和瘦煤配合结焦规律以及对焦炭强度指标的影响,从而确定肥煤、瘦煤最佳配比:肥煤38%,焦煤37%,1/3焦煤12%,瘦煤13%。实际生产后,焦炭强度M40由原来的80.4%上升到81.0%。  相似文献   

14.
任学延 《煤化工》2012,40(1):31-33
通过4 kg实验焦炉,分析了长焰煤配入粒度、配入比例及配煤结构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焰煤配入粒度以小于3.0 mm为宜,配入比例可达3%,在常规生产配煤结构中,可适当增加肥煤比例,从而减少长焰煤配入时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无烟煤配煤炼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生产中的5种煤进行了煤质分析和焦炭强度测定,以添加无烟煤为基础,采用型煤炼焦及正交设计进行配煤方案制定,确定4因素3水平正交表L9(3^4)。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排列了各煤种影响因素的次序,并揭示出各煤种配比对焦炭强度的影响规律,确定出最佳配煤方案。  相似文献   

16.
齐婳 《煤化工》2007,35(5):34-37
针对济钢焦化厂6#、7#焦炉焦炭M40下降约2%,相关部门对槽内煤质、配煤准确度、焦炉热工操作及配煤指标等系统进行了排查,确认了配用的瘦煤G值低导致配合煤黏结性不足是本次波动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配煤结构、提高配合煤黏结性、延长结焦时间等措施,使焦炭质量恢复到M40 84.0%的正常水平。并提出要建立焦炭质量波动预警机制,提高焦炭质量过程控制能力,加强操作、管理水平,以确保高炉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梅山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炼焦配煤生产数据,从单种煤指标的加和性分析开始,利用回归方法建立适合梅山自身特点的焦炭灰分、硫分、M_(40)、M_(10)、CRI和CSR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焦炭质量预测模型能够预测焦炭质量,优化炼焦配煤配比,满足生产需要,为稳定焦炭质量和降低配煤成本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焦粉替代瘦煤的配煤炼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煤岩显微分光光度计系统对焦粉配煤炼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了焦粉的配入量对配合煤的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及区间变化和显微组分变化的影响,结合小焦炉产品各项质量指标的变化,得到太原煤气化公司焦化厂焦粉的最佳配入比例为1.0%~1.7%,最佳粒度范围为<3mm占98%~100%、<1mm占78%~80%、<0.2mm占40%~50%。煤岩显微分光光度计系统的应用,不但促进了焦粉回配炼焦技术更加系统和精细,也保证了在焦粉配入后焦炭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