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红堂 《山西建筑》2006,32(16):292-292
就二灰钢渣基层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并从二灰钢渣材料的配比、拌和、铺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指出了二灰钢渣的几个优点及其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二灰钢渣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二灰稳定钢渣道路基层在唐山市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军  杨大成 《市政技术》2003,21(4):253-254
通过对二灰稳定钢渣和二灰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中强度的比较以及用二灰稳定钢渣做道路基层的试验,阐述了粉煤灰和钢渣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李艳燕  刘景良  吴军 《山西建筑》2008,34(4):286-287
通过对二灰稳定钢渣和二灰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中强度的比较以及用二灰稳定钢渣做道路基层的试验,阐述了粉煤灰和钢渣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依托项目工程将掺钢渣混合料应用到路面面层与基层中,分别铺设SMA-13和AC-16钢渣沥青混合料面层试验段、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混合料和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碎石混合料基层试验段,并对试验段检测指标进行研究和跟踪评价。结果表明,试验路段相关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运营过程中路面无明显病害,验证了掺钢渣混合料在路面面层与基层应用中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将邯郸地区的煤矸石、钢渣和石灰按照一定配比制成混合料,采用均匀试验研究其用于路面基层的耐久性能,进行冻融循环和干湿循环室内试验,用Matlab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分析钢渣对混合料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5次冻融循环后,6组试件均出现了脱落和强度损失。混合料中各材料掺量对其抗冻性能有一定影响,随石灰掺量的增加,冻融后抗压强度和BDR值先提高后降低;随钢渣掺量的增加,冻融后抗压强度提高,BDR值无明显变化;15次干湿循环后,6组试件强度均提高,干湿循环后抗压强度与冻融后抗压强度规律基本相同;通过与二灰稳定煤矸石混合料进行对比发现,水化反应速率和本身物理性质是影响耐久性能的主要原因;纯钢渣浸水膨胀率小于2%,混合料后期膨胀率几乎不再增长,该混合料的体积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二灰钢渣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珍芳 《山西建筑》2006,32(15):300-301
根据钢渣的应用优点,通过两个试验段做室内和现场大量施工试验,研究了二灰钢渣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并总结了二灰钢渣的应用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的常规施工采用采用二灰碎石基层,存在养生期过长等不足,通过采用二灰碎石基层与沥青混合料面层连续作业施工,对二灰碎石的级配和含水量控制,以及利用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来提高二灰碎石基层的养生温度,可以加速二灰碎石基层强度的形成。现经室内、室外试验检验,证明此方法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8.
武建军  胡晓波 《山西建筑》2007,33(23):141-142
简要论述了二灰碎石作为半刚性基层材料性能试验的主要内容,同时对刘田路二灰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含灰量、压实度的检测进行了论述,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指出对二灰碎石应从原材料、混合料质量和施工质量进行一系列综合检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钢渣在道路基层规模化应用,总结了钢渣基层标准体系建设历程,分析了钢渣体积膨胀和重金属浸出风险,探讨了不同钢渣基层混合料(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碎石、石灰粉煤灰钢渣碎石)的路用性能,介绍了钢渣基层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已固化钢渣通过添加掺合料的方式可提高体积安定性,熔融钢渣采用工艺法和调质法从源头控制活性物质含量;钢渣存在重金属浸出风险,应强化钢渣原材料检测,开展专项设计避免雨水渗入基层;钢渣掺入基层混合料,总体上可改善力学性能,显著降低干燥收缩,提高抗裂性能,对水泥稳定钢渣碎石的抗冲刷与抗疲劳性能有一定的提升;钢渣基层应用处于铺筑试验段的探索阶段,后期应开展钢渣基多源固废材料、钢渣基层成套技术和钢渣应用政策保障体系等研究。  相似文献   

10.
赵俊平 《市政技术》2014,(3):37-39,43
在担下路建设过程中引入低碳生态型公路理念,成功运用了级配煤矸石、二灰煤矸石、温拌钢渣沥青混合料、煤矸石沥青混合料等低碳材料,实现了工业废料的再利用,节省了能源和资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水泥、消石灰和消石灰矿渣粉3种外加材料对乳化沥青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水泥乳化沥青胶浆与水稳碎石再生集料界面的微观结构,分析了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水泥对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劈裂强度、水稳性和疲劳寿命提高最大,消石灰矿渣粉次之,消石灰最小.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中除乳化沥青外,水泥或消石灰矿渣粉也具有明显的胶结材料的作用,但消石灰不具有胶结材料的作用.水泥和乳化沥青水化产生的水化产物,在提高水泥乳化沥青胶浆黏度的同时,能与再生集料上的旧水化产物直接黏结,增大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中水泥乳化沥青胶浆与再生集料界面的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12.
王志宏 《山西建筑》2007,33(7):175-176
根据《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的相关试验方法,对高钙粉煤灰与粉煤灰混合料的强度、模量、水稳定性等路用技术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其强度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高钙粉煤灰与粉煤灰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性能均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可作为各级公路的底基层或基层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钢渣的全粒度应用及提高利用率,小于等于3mm的细粒式钢渣可作为黄土路基稳定材料使用。设计对照组水泥稳定黄土和石灰稳定黄土,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和CBR承载比评价,以确定细粒式钢渣稳定黄土的可行性和最佳掺量。结果表明,随着钢渣掺量增加,钢渣稳定黄土的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佳含水率减小。石灰稳定黄土最佳含水率最大,钢渣稳定黄土最小。钢渣稳定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钢渣掺量增加而增大,10%钢渣掺量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3%水泥稳定黄土和6%石灰稳定黄土。水泥稳定黄土CBR承载比远大于钢渣稳定黄土和石灰稳定黄土,且黄土膨胀量最小,最大仅为0.14%,钢渣稳定黄土膨胀性最大,且随钢渣掺量的增大而增大,最大为1.2%。10%钢渣稳定黄土CBR大于6%石灰稳定黄土,10%钢渣膨胀量小于6%石灰稳定黄土,大于7%石灰稳定黄土。10%钢渣掺量可替代6%石灰掺量稳定黄土路基,综合分析选择10%作为最佳细粒径钢渣稳定黄土掺量。  相似文献   

14.
二灰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多年来二灰碎石基层在潍坊市城市道路中的应用,结合2006年荣获"中国市政工程金杯奖"的北海路工程,介绍了二灰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a new type of lime–fly ash–phosphogypsum binder was prepar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s of lime–fly ash binder which was a typical semi-rigid road base material binder in China. The modified lime powder had much higher activity than ordinary quick lime or slaked lime powder, it was the best alkali activator to prepare lime–fly ash–phosphogypsum binder. The optimum formulation of this binder was consisted of 8–12% modified lime, 18–23% phosphogypsum and 65–74% fly ash. The parallel experiments shown that lime–fly ash–phosphogypsum binder had higher strength than ordinary lime, cement, and lime–fly ash stabilized soils road base materials, granular soils stabilized with this binder had higher later strength than that of lime–fly ash or cement stabilizing granular soil, it had higher early strength and steady strength development. The phosphogypsum hastened the pozzuolana reactions between the lime and fly ash, it reacted with lime and fly ash also, this reaction formed some AFt and the formation of AFt brought on a slight expansivity which could compensate the shrinkage of the binder. The pore structure of this binder was finer than that of the lime–fly ash, so the strength and performances of the road base material stabilized with lime–phosphogypsum–fly ash binder wa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ime–fly ash road base material.  相似文献   

16.
谢海洋 《山西建筑》2007,33(25):289-290
研究了掺不同剂量粉煤灰量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掺粉煤灰的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按30%等量取代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尤其是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石灰石粉等量替代水泥、等量替代粉煤灰或矿渣粉,试验研究了石灰石粉对水泥胶砂流动度和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作为掺合料在砂浆中掺入10%~30%数量的石灰石粉是完全可行的,与单掺粉煤灰相比,石灰石粉与粉煤灰复掺作为掺合料的效果较好;而与矿渣粉相比,石灰石粉与矿渣粉复掺作为掺合料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8.
以粉煤灰为胶结材料,以炉渣和特细砂为基料,生产出符合墙体材料要求的粉煤灰炉渣空心砌块。介绍了粉煤灰炉渣空心砌块的生产工艺与性能。  相似文献   

19.
马奎保  黎永皆 《山西建筑》2005,31(12):75-76
分析了膨胀土物理特性对公路工程的危害,介绍了膨胀土的石灰处治方法,同时探讨了掺石灰量的要素,并提出了石灰处理膨胀土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