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饮用水源地"为对象,阐述了将水质自动预警监测、移动监测、实验室监测分析三种体系进行有机组合,构建张家港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立体化监测系统的原理和应用,结合饮用水源地突发水污染事件时预警、应急监测进行分析,提出了饮用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体系在突发水污染事件时的预警、应急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利》2014,(21):74-74
<正>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预警技术组成的综合在线自动监测体系,能连续、及时、准确地监测目标水域的水质及变化状况,系统可实时将仪器的测量结果、系统运行状况、各台仪器的运行状况、系统故障、仪器故障等信息自动传送到远程中心管理平台,还可接受中心管理平台发来的各种指令,实时对整个系统进行远程设置、远程校准、远程清洗、远程紧急监测等控制。系统可实现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能及时掌握水源水体水质状况,预报重大流域水质污染事故,在发生重大水污染时掌控水源水质状况,做到防范、解决突发水污染事故;还可以在发生原水水质污染时及时通报政府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城市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3.
黄浦江水源水质监控与预警系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源水质监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黄浦江水源在线水质监控与预警系统,讨论了预警平台系统的功能模块,选取了包含常规指标、有机指标和生物指标的在线监测指标,并对预警方法和三级联动监测体系进行了研究,最后阐述了监控与预警系统平台的开发及实现。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来水主要作为北京市生活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决定调水成败.长距离输水存在水质风险,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潜在的水源地水质风险、输送过程风险、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及水质差异影响等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水环境监测网络及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突发水污染事件预案及应急处置体系,提高抵御灾害及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加强本市调蓄池库水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外调水与本地水适应性生态研究等输水水质安全对策,以保障南水北调调水水质安全和水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5.
梁涛  牛晗 《给水排水》2020,46(7):144-148,153
根据基于健康影响、存在水平与去除效果建立的水源突发污染风险识别与监测管理方法,结合相关案例,从特征污染物的饮用水短期暴露健康风险因素入手开展水源风险评估,并提出了应急期和恢复期的水源水水质监测方案,可为相关地区开展水源水质监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水源长途输送过程中,水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较大变化,为了及时反映水质的变化并实现科学的动态供水,需要以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为基础建立水质监测管理系统。在此论述了供水水源长途输送水质监测管理系统的组成、软件模块结构、监测指标的选择,系统采用3种方式进行水源水质突变的预警,最后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主要难点。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水质保护环境风险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了其潜在的环境风险类型,指出危险货物运输引发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保护最大的潜在威胁。为切实保护好总干渠水质,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加强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提升应急监测能力,构建完善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预警监测和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环境及供水源污染状况日益严重,突发性水源污染事故频频发生。为减少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保障城镇居民的用水安全,有必要进行水质在线实时监测研究,实时了解城市供水水质状态,为进行供水安全监控预警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从而减少或避免某些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保障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水质在线监测水质在线监测信息是城市供水水质信息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实验室化验数据相比,水质在线监测数据虽然监测指标较少,但为全自动监测,无需人工干预,能大幅简化城市水质监测的工作度。此外,由于  相似文献   

9.
正饮用水水源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以太湖金墅港水源地水质为监测对象,研究了多源数据的融合方法和技术,建立了一套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为基础的数据在线分析对比系统,构建了适用的水质预警指标体系及水质短期、中期的预警模型,开发了一套多源数据融合的饮用水源地水质在线检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0.
《江苏水利》2014,(4):51-51
饮用水水源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以太湖金墅港水源地水质为监测对象,研究了多源数据的融合方法和技术,建立了一套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为基础的数据在线分析对比系统,构建了适用的水质预警指标体系及水质短期、中期的预警模型,开发了一套多源数据融合的饮用水源地水质在线检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1.
以跨区域引调水工程的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为例,介绍原水供应水质保障体系的建立在饮用水源预警和应急水质检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北江某水厂为例,讨论在常规工艺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历年水源水质数据,逐步建立针对浊度、氨氮等水源持续性污染时水厂的应对措施;制定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应对水源突发性污染,保证供水水质安全达标。  相似文献   

13.
以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灾害、5.12汶川地震灾害和2009年春旱灾害为实例,就各级政府及供水单位如何快速响应、科学应对农村供水突发事件、构建农村应急供水保障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包括预防、预警、信息、物资、人员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同时,对农村应急供水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应急供水水质和水量标准、水质监测、水源选择及保护、净化及消毒、管网修复及临时管网建设、公共取水点建设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选择高邮市高邮湖菱塘水源地为研究案例,探讨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方案。依据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将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分为4个等级,确定了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根据水源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突发水污染事件时应急工作方案,包括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应急调度以及保障措施,以期为水利系统处置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故风险分析与应急水源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故调查统计入手,分析了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故风险,对南京市地表和地下应急水源进行了分析,并考虑了特殊情况下的区域外应急调水,最大程度地降低突发事故的危害,维持南京市经济社会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6.
地质灾害发生后,可能对灾区水质产生重大影响。寻找安全水源,维护灾区稳定,水质应急监测工作意义重大。结合昭通市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灾害中水质应急监测实例,通过对昭通水环境监测分中心的应急监测能力分析,探讨了所选择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快速性、宽谱性、实用性、综合性要求等问题,提出了应急监测车、规范应急监测程序等配置方案,以加强昭通地区水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利用怀柔应急地下水源地区多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其地下水硬度、矿化度和硝酸盐离子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查明地下水质变化规律,提出水源涵养建议,为怀柔应急水源工程的稳定供水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珊溪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监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水源地,建立由水质监测系统与风险源监管系统有机结合的水质安全监控系统,是用水安全的重要课题。水质监测系统由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移动应急监测、实验室日常监测有机结合组成。风险源监管系统在各部门风险源监管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风险源辨识、监控、评估、预警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实行部门联系配合、信息沟通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宋为威  逄勇 《水资源保护》2022,38(4):182-188
针对城市内河突发水污染事件频发引起水资源及经济的巨大损失,提出了Hartree闭环河湖水质预警法,通过事件发生、溯源追踪、预警排查、预测分析、应急处理及恢复原状的处置流程,采取监测预警、水质巡测、河长App、模型预测、紧急抢修及警报解除的措施,提出了基于水污染溯源的快速响应及事故处理方法。以南京金川河水系为例,研究了水污染突发事件后污染物的溯源、响应及事故处理的流程,基于耦合模型计算,通过有无Hartree闭环河湖水质预警法和不同调水量浓度场对比,得到调水量与水质超标时长的相关关系,从方法效用上提高了处理该类事件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城市新区内水资源利用及水源保障等问题随着城市的扩张而愈加突出。以深圳市大鹏新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大鹏新区水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多渠道开源、水源布局优化调整、加强水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建设水源地预警监控体系以及完善水源地综合管理机制等新区水源保障策略。所提策略可基本解决新区内水源安全保障问题,完善水源地监测预警与安全应急机制,显著提高新区的应急水源储备能力,全面保障水源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