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约记者张庆第五届全国面点专业(山西面食)高级研修班7月上旬在太原结束,来自上海、无锡、内蒙古、秦皇岛、沈阳、北京等地的面点大师们不仅领略了“面食王国”的浩瀚品种,而且感受了一回“杂粮王国”的制作精髓,真正体会到“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的独特魅力。本届研修班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山西面食培训中心承办。学员中有星级宾馆的老总,面点专业的教师以及多年从事面案工作的大师,培训中心针对本期学员的职业特点,邀请著名的“山西面食”大师讲课,在课程设置上,将山西传统面食制作工艺与创新品种作为主题,精选高…  相似文献   

2.
“天下面食,美在三晋。”这是人们对山西面食的赞誉。山西面食培训中心创办一年来,曾先后成功地举办了六届全国面点专业高级研修班。来自上海、内蒙古、秦皇岛、沈阳、无锡、北京、武汉、天津、安徽、扬州、青岛、新疆、河南、山西等地及中共中央直属办公厅招待所的200余名面点大师们不仅领略了“面食之乡”的浩瀚品种,而且感受了“杂粮王国”的制作精髓。真正体会到“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的独特魅力。正如南菜专家宋宪章在诗中讲的“天下面食数太原,山珍海味难比鲜;味压神州南北地,舌上泾渭天上天。”  相似文献   

3.
为了弘扬中国面食文化,向世界展示山西面食的高超技艺,由山西面食培训中心制作的大型《中国·山西面食精品》电视系列示教片于2003年10月1日开拍,经过3个月紧锣密鼓的拍摄,于2004年1月和大家见面了。本片(VCD版)是山西省烹饪协会、山西面食培训中心、中国面食网站联合首次向国内外烹饪界以及大众推荐的大型电视系列示教片,它全面反映山西面食特点及实际操作过程,体现了面食的精品水平,是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水平和收藏价值的极佳版本。制作阵容国内首次出版发行最全面、最详实、最具参考价值的山西面食精品示教片。由近百名山西烹饪大师和…  相似文献   

4.
《烹调知识》2008,(1):64-64
山西面食培训中心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从2005年10月9日升格为山西盛世餐饮旅游技工学校。我校以培养复合型、适用性技术人才为宗旨,实行专家治校,名师执教,封闭管理,开放办学。校内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自办的专业网—中国面食网。餐饮专业还被山西省烹饪协会确定为省属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5.
编读热线     
编者的话:看了“山西面食培训中心”的来信及两位学员的学后感言,颇多感慨。中心对本刊的感谢,只不过是该培训中心的谦让溢美之词。实际上,本刊仅仅起到了一个传媒中介的广告作用,谈不到什么功劳和成绩,而真正付出辛劳的,恰恰是“山西面食培训中心”。据我们的观察和了解该中心  相似文献   

6.
山西素有“面食之乡”的美誉。台湾张起钧教授在《烹饪原理》一书中赞誉山西是个“面食王国”。日本明星株式会社社长八源昌元先生1983年在太原看了面食表演后惊称:“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太原。”今年9月1日,中国首届国际面食节又在太原隆重开幕,引起了国际烹饪界热烈反响,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国内十家知名餐饮企业纷纷报名设台参展。到底山西面食具有何等魅力得以让世界如此垂青呢?笔者认为,山西面食大致有以下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不愧为面食之乡”,日本明星株式会社社长卜厚晶元先生在考察完山西面食后给了这样的评价。的确,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至少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盛产麦面,杂粮丰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给养麦、莜麦、  相似文献   

8.
山西人爱吃醋,国内外闻名;山西人爱吃面,举世人皆知。古今中外,晋人主食乃面食,以花样多、品质高、影响大而颇为出名,故海内外早有“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的说法。东到娘子关,西到黄河边,南到风陵渡,北到雁门关,一般家庭妇女都能以面食为原料加工数种面食;许多山西汉子有时在客人面前也会显露一手面食“绝”活。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迄今至少有两千年的文化传统。且在中国独树一帜,又博采众长,集其大成,南北贯通。四川的“担担面”,兰州的“清汤牛肉面”,上海的“阳春面”,  相似文献   

9.
通告     
《烹调知识》2003,(8):55-55
山西面食培训中心是经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创立的山西省乃至全国的惟一一所股份制面食培训学校,同时也是山西省烹饪协会培训中心,山西新纪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山西省技师定点培训单位。担负着全省、全国各地市县烹调师、面点师、服务师、楼面经理以及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任务。 为了弘扬山西饮食文化,让世人更多地了解山西,认识山  相似文献   

10.
由山西面食培训中心主办的山西首家厨师俱乐部成立大会暨首期厨师人沙龙会2003年11月15日下午3时在山西面食培训中心二楼隆重举行,参会人数达110多人,省城顶级面点名流刘志娟、雷玉龙、张德  相似文献   

11.
沐林 《烹调知识》2001,(1):14-15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素有“面食之乡”的美称,而太原又为山西面食的“窗口”。太原面食从古至今,集并州、阳曲、祁县、太谷、寿阳以及全省各地之大成,发展至今有“一样百吃”之誉,成为我国面食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远古,人们的主食品种统称为“饼”。西汉刘熙在其“释饮食”中称:“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又称“蒸饼,汤饼……主属皆随形而名之也。”就是说按照它们的形状和烹制方法而叫做蒸饼或汤饼。因此,面食除面糊外,馒头叫蒸饼、笼饼;面条叫汤饼、索饼、水引饼。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山西人以面食为主食。山西因面食花样多、品质优、技艺精,而享有“中国面食之乡”的美誉。面食哺育了山西人健康的体魄,也造就了山西人做面食的一套绝活。东到娘子关,西到黄河边,南到风陵渡,北到雁门关,一般家庭妇女都能以面食为原料加工数种面食;许多山西汉子有时在客人面前也会显露一手面食“绝”活。  相似文献   

13.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自东汉以来就有“煮饼”、“水溲饼”之说。到了明代中期成化、弘治年间,逐渐形成了接近现代的面食品种。当时进入帝都府第的贡品佳肴中就有山西的炸酱面、鸡丝面、蝴蝶面、萝卜面等,时称“都门佳品”。山西面食在中国饮食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素有“山西面食甲天下”之美称。山西人称面食为“面饭”,素以花样繁多、制作精细、味道可口、别具特色而驰誉中外。单从种类来讲不下几十种:有擀面、溜尖、拉面、拨面、刀削面、抿蛐、猫耳朵、油揪片、沾片子、圪托、转面……千姿百态的面食,加上各种调料的拌和,…  相似文献   

14.
山西是面食之乡,不仅历史悠久做面食的原料多,做法也是各不相同;红面、莜面、豆面、白面,荞面;剔的,拉的,削的、搓的、切的、煮的、炒的、蒸的……“世界面食看中国,中国面食看山西”果不其然。  相似文献   

15.
若曦 《中国食品》2014,(5):64-65
美极之旅的第二大站,来到了素有“面食之乡”的山西省太原市。“天下面食,尽在三晋”。山西的面食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而在特色面食的掩盖下,晋菜往往会被忽视,所以本期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同样美味、多种多样的晋菜,当然也少不了山西面食。  相似文献   

16.
晋菜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山西文化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国烹饪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它的面食文化,更是中国乃至世界烹饪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2001年11月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美食节暨新菜系展示评定会上,晋菜跻身于中国“新八大菜系”之列,引起业内人士和餐饮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注重传承与发展,在保护传统晋菜的基础上,力求有创新发展,是新一代晋菜工作者必须承担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7.
邢尚新 《烹调知识》2010,(12):40-42
“晋山晋水晋人家,晋莱晋韵晋文化”。晋菜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晋莱虽不在八大菜系和十大菜系之列,但近年来晋菜也越来越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关注。山西面食,历史悠久,迄今至少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且在中国独树一帜,又博采众长,集其大成,南北贯通。海内外旱有“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张明生 《烹调知识》2004,(11):27-28
一民以食为天,作为面食的故乡———山西,很久以来在全国乃至世界倍受赞誉,有句话说的好,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从有史料记载的东汉算起,经过1 000余年的发展,山西面食在制作上逐渐形成了擀、揪、切、压、拨、煮、蒸、炒、炸等多种方法。山西面食素有“一面百样吃”之誉,做法、吃法多样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比拟的,普通的面团在山西人手中可以做出拉面、削面、刀拨面、转面、漏面、猫耳朵、剔尖、流尖、擦蝌蚪、抿曲、揪片、搓鱼等近百种花样,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声誉传遍海内外。在2004年山西太原举办的第二届国际面食节上,参会…  相似文献   

19.
谈起面食,人们都会想到山西。因为“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嘛!可是,您要是到苏州看看,大街小巷,历史悠久的专业面馆到处可见,而且食客众多。就是不在饭口时间,面馆的生意一天之内也从未间断。“面”在苏州人生活中的地位,使我这个来自“面食王国”的山西人深感吃惊。在苏州,如果您走进茶馆,听苏州的老年人聊天,议论最多的就是苏州“一碗面”,哪家的味道好,哪家的浇头崭,众说纷纭。而议论苏州一碗面的这些老苏州几乎每人每天都要吃上一碗面。苏州面馆为什么几百年长盛不衰呢?靠的是一个“特”字兴店。陆长兴总店的爆鱼面、分店的香…  相似文献   

20.
山西素有“面食之乡”的称誉.多少年来,勤劳俭朴的山西人民,总是用自己特有的风味面食款待亲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