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解决现有空气源热泵除霜时由于能量来源不足而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空气源热泵蓄能热气除霜的新方法,并对其实验流程进行设计.完成实验台的搭建以及常规热气除霜与蓄能热气除霜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蓄能热气除霜的实验流程是可行的,可以有效缩短除霜时间150s左右;提高吸气压力180kPa左右;恢复供热的时间也明显缩短;其除霜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除霜.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除霜系统的除霜过程动态特性及性能,开展了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除霜系统的实验研究,并与传统逆循环热气除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空气源热泵逆循环除霜相比,相变蓄能除霜可使系统的除霜时间减少至少4 min,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吸排气温度、功率及室外机平均壁温回升速度均明显加快;相变蓄能除霜可使除...  相似文献   

3.
以天津地区为例,通过模拟用户24 h供热水和供暖情况,研究空气源热泵在冬季频繁除霜工况下供热水和采暖的运行特性,分析供热水和采暖性能间的相互影响。非除霜时段,热泵制热量受供热水影响缓慢下降;供暖的同时大容量供热水,热泵制热量剧烈上下波动;供暖、供热水与除霜运行相重合时,除霜对热泵制热量影响占主导;系统实际供暖负荷受对外供热水情况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除霜过程中不同蓄热模式下的系统特性,在人工模拟环境下,对不同的蓄热模式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串联蓄热模式下,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和温度分别稳定在0.38 MPa和1.65 MPa以及-6.9℃和75.0℃,而并联蓄热模式和单独蓄热模式下吸排气压力低至0.12 MPa和1.16 MPa,排气温度高达122.5℃。串联蓄热模式下,相变材料在蓄热过程中很好的完成相变,室内机出风温差达到18.0℃,压缩机耗功达到825 W。因此,串联蓄热模式下系统压力和温度等特性最为稳定,且蓄热过程时间较短,对室内供热影响最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小型空气源热泵的结霜除霜损失分析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型空气源热泵的结霜除霜进行分析,针对京津地区的气候环境条件,提出了相应的损失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空气温湿度对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除霜系统除霜过程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室外环境温湿度对系统除霜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变蓄能除霜可以有效保证除霜过程压缩机吸气压力035 MPa以上,高于系统低压保护设定值;温度一定时,随着室外空气湿度的增大除霜所需时间和除霜能耗逐渐增加;空气相对湿度一定时,除霜时间和除霜能耗随着空气温度的降低先增加后减少,其中-3 ℃工况下除霜时间最长和能耗最大.温湿度对除霜系统动态特性具有重要影响,相变蓄热器可有效提高空气源热泵除霜过程系统运行的可靠性,-3 ℃工况可选为设计除霜用相变蓄热器最不利工况.  相似文献   

7.
空气源热泵蓄能热气除霜新系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空气源热泵在除霜时室内环境热舒适性恶化、机组除霜可靠性差等问题,基于能量的时空合理利用理论,将相变蓄能装置引入到热泵系统中,提出空气源热泵蓄能热气除霜新系统.把热泵平时高效运行时的余热转存到蓄热器内,使之作为热泵除霜工况下的低位热源,从根本上解决了热气除霜时能量来源不足的问题.介绍了空气源热泵蓄能热气除霜实验台,对传统热气除霜系统与蓄能热气除霜新系统的除霜特性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充分表明了蓄能热气除霜新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空气源热泵在低温高湿环境下运行制热工况时,存在其室外空气侧翅片管换热器表面结霜这一难题,无数国内外学者投身于热泵除霜研究,尤其针对具有改造简单、除霜效率高、不需外加辅助热源等诸多优点的逆循环除霜.文中围绕性能优化对比实验研究、性能优化数值模拟研究、控制策略优化研究等三方面,对既有空气源热泵逆循环除霜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结霜工况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对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冬季结霜工况的研究是推广机组应用的关键,并指出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建立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结霜工况的模型,以此对机组的运行工况进行分析,进而是对机组进行仿真,优化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采用一高性能电液控制系统的振动实验台的动态性能,文中运用现代控制论和键图理论,建立了其液压系统在动态工况下的状态方程并进行了隐式Eula仿真。仿真表明该电液控制系统的使用率高达300Hz、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特点,对其工程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南华大学土壤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夏季制冷运行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测得了热泵运行前土壤原始温度分布,测试了热泵机组连续和间隙运行时,管壁处土壤温度变化情况,埋管侧进出口水温的变化情况以及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原始温度为19.77℃,与连续运行相比,间隙运行下管壁处土壤温度降低了2.3℃,埋管侧进出口水温分别降低了2℃和2.3℃,单位管长深换热量提高了25%。  相似文献   

13.
针对空气源热泵工作时能效比会随着气温下降而明显降低的问题,在空气源热泵上增加了一级蓄热装置。在MATLAB下对单级蓄热器空气源热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增加蓄热装置可以平衡空气源热泵的能效比。以太原最冷月统计24 h平均温度为前提,模拟蓄热器在不同质量的蓄热材料、不同长度的蓄热管和放热管下的不同表现。仿真结果表明,最优换热材料质量为170 kg,蓄热管为30 m,放热管为8 m。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工作过程的分析,结合具体工程,阐述了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中的节能优势以及水源热泵的优缺点,并分析了水源热泵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性能,试验样机采用了新流程的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了在寒冷地区采用该流程的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效率.实验验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以在-18℃以上的室外低温环境中满足寒冷地区冬季供暖需要.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变形、接触的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了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压缩机密封结构的二维轴对称模型,据此对影响密封性能的各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上下法兰张开间隙、密封槽槽口倒角半径、密封槽深、密封槽宽等典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下法兰张开间隙对最大接触压应力和剪应力的影响较大,而密封槽槽口处倒角半径对剪切应力影响不大,密封槽深、密封沟槽宽度对密封面最大接触压力的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解决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冬季运行时空气侧换热器表面结霜问题,提高机组的综合运行性能,延长机组运行时间,方法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微分方程。并进行离散求解.结果分别计算了不同地区不同工况下.采用不同翅片间距、翅片管管径、管间距时,结霜速率、霜的密度、霜的厚度、空气侧压降及换热量等随时间的变化.不同工况下,空气侧换热器的结构参数不同,对机组性能的影响也不同.结论增大翅片间距可以延缓结霜,但对于不同湿度的地区,翅片间距应取不同的值.  相似文献   

18.
对影响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应用的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负荷特性、周边环境及场地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宜应用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空气源热泵热水供应是一种高效的建筑节能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共建筑卫生热水供应系统。研究了热泵机组的出水规律和用户的用水规律,通过建立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数学模型,对不同名义制热量的热泵机组进行经济效果综合评价,寻找最佳的技术经济点,为设备选型与计算、储热水箱最佳容积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空气源热泵的性能,同时更好地满足煤矿井口防冻特殊工艺要求,将空气源热泵与热管技术相耦合,使用小压比热泵机组搭建了空气源分体式热管-热泵供暖系统实验平台。该耦合系统中蒸发器和冷凝器两端均采用相变传热的方式,并对其进行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性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耦合供暖系统即使在0 ℃左右的室外条件下,耦合机组的系统制热性能仍可达到4.5以上,远远优于传统空气源热泵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