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1999年6月30日,黄河下游堤防查险报险专用移动通信网全线开通。黄河下游堤防查险报险专用移动通信网是专为满足下游堤防查险报险要求而建的。高悬于两岸地面、长达1400km的黄河大堤,有许多险点和薄弱环节,具有出险突然、发展快的特点。因此,及时发现险情,快速、正确地处置险情是堤防险情成功抢护的关键。查险报险专用移动通信网建成后,巡查人员发现险情后可迅即用手机向防汛指挥部报告,并接受抢险指示,为抢险赢得宝贵时间。该网建有28个基站,覆盖范围纵向为河南省孟津县黄河下游堤防的起点至黄河入海口,横向为两岸…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黄河下游工程现状和风浪险情发生原因,提出防风浪险情要以削减风浪对临水坡的冲力、增强临水坡抗冲能力为主要原则,对多种抢护方法优缺点及其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对比,探讨适应黄河堤防临河坡风浪险情的几种常用抢护方法(如挂柳防浪、挂枕防浪、土工织物防浪及土袋防浪等),旨在能够主动做好今后的黄河防汛抢险工作,确保黄河防汛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科学论证黄河下游放淤固堤宽度,通过分析黄河下游地质资料,发现下游堤防渗透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堤身土料黏粒含量少、土质不均匀,以及堤脚低洼,坑塘多,堤基存在浅层透水砂层。考虑到黄河下游堤防质量参差不齐,出险原因各异,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证放淤固堤宽度:一是对黄河下游堤防历史险情进行统计分析,黄河下游发生渗水、管涌等渗透破坏的情形,85%分布在距堤脚50 m以内,14%分布在距堤脚50~100 m范围内;二是借鉴国内外放淤固堤宽度的研究成果,黄河下游放淤固堤宽度应超过100 m;三是依据地质勘察成果,开展堤防渗流稳定计算,验证放淤固堤宽度80~100 m的效果。最终得出黄河下游较为科学的放淤固堤宽度为80~100 m。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近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整治是防止堤防冲决、减少堤防险情的关键措施。黄河历史上的河道工程都是在被动的情况下修建的,近50a来才逐渐有计划地开展河道整治,修建了大量的河道整治工程,并在防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河下游特别是游荡型河段的河道整治难度极大,因而在水利科研界一...  相似文献   

5.
李文家  李焯 《人民黄河》2019,(10):53-57
黄河下游堤防是华北平原乃至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生态安全的保障线。该堤防是在黄河下游改道后重建的,且随着河床淤积升高而加高。1999年后,为解决堤防质量差、堤基复杂、部分堤段高度不足等问题,从历史险情、各类加固措施效果、稳定和渗流计算、抢险交通需求等方面对堤防建设断面进行了论证。挖取黄河泥沙加固堤防,淤固体一般宽100 m,顶高比设防水位低2~3 m,十分重要的堤段与设防水位平,顶部栽植适生林;堤顶宽12 m,沥青碎石硬化,临河侧栽植30~50 m宽防浪林,按设计安全改建重要险工,概括为黄河标准化堤防。至2018年标准化堤防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形成了黄河下游防洪安全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堤防的安全涉及堤防本身、穿堤建筑物、河道整治工程等.黄河下游存在"二级悬河",而且堤防多为沙性土构成,平时大多又不偎水,堤身、堤基存在的隐患难以显露,一旦洪水漫滩出槽,将可能引起渗水、崩塌等险情,对堤防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有必要加强堤防安全监测预警工作.针对堤防隐患探测及安全监测、穿堤建筑物土石结合部渗水监测、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与监测、堤防安全评估等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兴利 《人民黄河》1998,20(12):15-16
1998年长江江是继1931、1954年大洪水之后,又一次全流域特大洪水。黄委会专家组赴长江参加抗洪抢险计25天,处理堤防渗水、管涌、滑坡等重大险情,并参加了九江段干堤堵口抢除。从长江各地抗洪抢险经验教训中,联系黄河防洪实际,反思了黄河堤防除工险段的保安全问题3,提出了完善黄河堤防防守责任制和防御堤防险情的建议与措施,并对黄河大堤可能决口堤段与堵口,防范问题提出了预案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1998年长江洪水是继1931、1954年大洪水之后,又一次全流域特大洪水。黄委会专家组赴长江参加抗洪抢险计25d,处理堤防渗水、管涌、滑坡等重大险情,并参加了九江段干堤堵口抢险。从长江各地抗洪抢险经验教训中,联系黄河防洪实际,反思了黄河堤防险工险段的保安全问题,提出了完善黄河堤防防守责任制和防御堤防险情的建议与措施,并对黄河大堤可能决口堤段与堵口、防范问题提出了预案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1防洪工程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堤防是防洪保安全的重要工程。鉴于堤防决口对公众造成的危害性,国内外对防御洪水的堤防大都设置了监视其安全运行的监测设备。在欧洲,长500km以上的堤防都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监测系统;长江堤防近年来新加固的堤段也设置了监测设备。黄河下游大堤堤基质量差,险点隐患多,工程质量先天不足,易发生渗水、管涌和滑坡等险情,按坝工标准,黄河堤防应列为病险坝。为了黄淮海平原上亿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确保黄河大堤不决口,建立防洪工程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本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淤背固堤就是利用黄河泥沙通过自流或机械方式引出,沉放在黄河大堤背河侧,以加大堤防断面、延长渗径、增强堤身的稳定性,对解决渗漏、渗水、管涌等险情有显著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堤防防御洪水的能力,为黄河下游的防洪争取了主动。但是黄河下游淤背固堤任务仍十分繁重,仅山东黄河100 km空白段没有加固,许多堤防薄弱堤段、险点险段尚未消除。尤其是宽河段淤区,由于工程设计、泵淤挖滩、淤区房屋拆迁以及地方群众干扰等问题致使部分淤区无法正常施工,一度制约着工程建设的进展,急待解决。1前期工作滞后影响施工进度1.1项目资金计划滞后…  相似文献   

11.
淤临河固堤技术,是黄河“拦、排、放、调、挖”综合治理方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黄河下游滩区已建灌溉引水工程和中小洪水泥沙资源,有计划地引水淤临固堤、淤滩改土,消除顺堤行洪险情,改善滩区生态环境,是提高黄河堤防和滩区的抗洪能力、减少洪水灾害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黄河下游滩区中小洪水引水放淤的实践,提出了引水淤临工程布置、控制应用和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12.
重点针对黄河下游堤防工程漫决、冲决、溃决失事破坏,通过分析影响黄河下游堤防安全的主要因素,构建了黄河下游堤防工程失事模式,提出了基于模糊贴近度和投影寻踪的溃堤模式识别方法,据此构造了黄河下游堤防主要溃堤路径,为黄河下游堤防隐患险点先后处理及采取相应工程措施等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河道整治工程是控制行洪和防止黄河堤防决口的重要工程。山东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由于工程基础薄弱、新修坝岸尚不稳定、根石探测和抢险手段落后等原因,在长期中常洪水作用下,险情不断,工程安全受到威胁。分析了中常洪水情况下山东黄河河道工程险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建立查险、报险、抢险运行新体系、加强工程巡查与观测、建设黄河下游窄河段河道模型等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陈银太 《人民黄河》1997,19(5):19-22
本文从黄河下游堤防工程现状和黄河下游“96.8”洪水出发,分析了黄河大堤存在的问题和目前的防洪形势,认为目前大堤的高度基本满足的防洪要求,堤防漫决的可能性较小,堤防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堤身加固。在分析各种堤防加固措施的作用后,得出机淤固堤是一种综合性的加固措施,对提高堤防的抗洪强度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黄河下游堤防加固的主要工程措施是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通过对这两种技术在黄河下游堤防加固中的情况进行对比,指出放淤固堤技术仍是今后黄河下游加固堤防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96.8”洪水可热变化特点及险情灾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景芍  曹常胜 《人民黄河》1998,20(5):16-17,27
1986年以来受长期小水作用形成的前期河槽的影响,“96.8”洪水期间黄河下游河势流路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在河势没有受到工程控制的河段,主溜摆动仍然较大,且工程出险较多,漫顶现象比较严重,堤防工程险民历史较大洪水比较,险情相对较少,洪水期间,黄河下游滩区几乎全部漫水,甚至连1855年黄河铜瓦厢改道形成的原阳、封丘、开封等地高滩也大面积上水,滩区群众受灾损失严重。通过对“96.8”洪水所造砀 险  相似文献   

17.
土工合成材料在渗水(流土)抢险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黄河堤防渗水(流土)险情,现场模拟抢护试验,总结分析了临背河采用土工合成材料抢护的技术措施及材料选型。现场试验表明,选用等效孔径为0.1和0.2m的涤纶长丝纺粘针刺无纺土工织物,抢护黄河堤防渗水(流土)险情是成功的。彩和软式排水管或土工织物在背河修筑导流沟或透水后戗,可有效解决黄河防汛抢险缺乏砂石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1370km长在临黄大堤在防洪工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堤防仍存在不少隐患和薄弱段,因而研究堤防溃口措施很有必要。黄河堤防溃口对策及措施虽然是根据黄河下游的具体情况研究出来的,具有特殊性,但也具有普遍性。分析了黄河堤防溃口的“裹,拦,导,分,堵,排,围”7个方面的措施,探讨了各项措施在其他江河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近期防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光楣 《人民黄河》1989,11(3):10-15
本文简论了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的险情分类、洪水分级,并对黄河下游不利河势及工程险点、险段、薄弱环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宏观方面预估了近期可能出现的各种险情,对防险措施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下游“96.8”洪水及河势工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6.8”洪水是1985年以来黄河下游的最大洪水,这次洪水演进速度慢,传播时间长,长河段出现历史最高水位。洪水期间,除缺少整治的河段外,河势没有发生的变化,堤防险情相对较少,但由于坝垛根石额大,河道整治工程出险多,滩区淹没面积较大,经过抗洪抢险、洪水安全入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