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荣朱毅 《山西建筑》2014,(13):246-247
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内容的文化内涵进行了研究,包括道德思想、敬天思想、阴阳五行、数的单位等,揭示出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真正文化内涵,并探讨了中国建筑装饰中文化内涵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原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多元性与建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 《中外建筑》2000,(1):25-26
本文作者从把握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入手,分析文化的多元性特点,在论述文化的多元性对建筑发展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当代中国建筑面临的多元文化影响的问题,并建议深入分析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特征,从建筑的层次性出发探索不同类型的建筑发展的不同道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建筑规划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追求建筑的现代化、时尚化的同时,对建筑自身的内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在建筑规划设计中。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析,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规划设计的影响,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着重从建筑布局的伦理秩序、建筑功能的伦理精神两方面对中国传统建筑功能的伦理性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发掘和把握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体育建筑文化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红雨  张力 《新建筑》2002,(2):62-64
探讨了体育建筑多层面的文化内涵,阐释了中国传统体育建筑独特的文化基因,提出了文化的力量与支持是体育建筑发展和创新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6.
记忆,不仅对社会,对学术发展及文化传承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05年11月,在罗哲文先生的指引下,我们考察了在抗战时孕育中华学子、培育华夏学术的千年古镇——四川李庄.因为研究四川李庄的缘故,让我走近了中国营造学社;因为研究中国营造学社李庄建筑贡献史的需要,我又走进了已有70年历史的中国文物研究所.岁月如梭,令人感触良多,但我以为最不该忘却并传承的是建筑文化长河中的精神血脉,因为只有这些才能不断地为今日城市及其建筑注入无比丰富而细腻的文化内涵.那么,什么是2006年最重要的中国建筑记忆呢?我以为至少有两件,但核心应围绕"中国营造学社"来展开.  相似文献   

7.
张学栋 《华中建筑》1999,17(3):140-140
1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建筑,中国建筑艺术──贯想静心回溯中国过去千百年来建筑艺术的历史轨迹,会发现这样贯想与不断反思的意义在于透过中国建筑的历史,通过对实物形态的评品和批判,获得其所孕含并呈现的中国不同时期的精神、文化内涵。无论是功能的、结构的、材料的、工艺的、技术的以及手法的、语言的、符号的,还是规则的、制度的、历史的、文化的、心灵的,总之,对一切实物表现和兰图构想,进行合乎其演衍、流变,发展脉络的理性把握,显得十分重要!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力求在不断回归与超越、突破与限定、冲突与协谐中,发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渊远流长,传统建筑文化便是其中的一支。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越来越成为中国建筑设计师关注的问题。文中评述了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及民族传统对中国建筑的深远影响,最后讨论了传统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启示,并列举了传统文化与中国建筑结合起来产生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赵彬  王健  赵海波 《建筑节能》2006,34(2):51-52
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渊远流长,传统建筑文化便是其中的一支。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越来越成为中国建筑设计师关注的问题。文中评述了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及民族传统对中国建筑的深远影响,最后讨论了传统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启示,并列举了传统文化与中国建筑结合起来产生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文化产生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有5000年的文明史,有90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2亿人口,56个民族,各民族的建筑文化,各具特色,一般所指中国建筑皆以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对其他民族建筑影响较大的汉族建筑为代表。 中国建筑产生发展至今已有七千多年,世代相传,积淀了丰富的文化技术经验,形成了一种独特建筑体系。不幸传到19世纪后期,开始受到外来建筑文化的冲击。现已岌岌可危,行将被外来建筑文化所代替。  相似文献   

11.
王婉晶 《城乡建设》2008,(10):62-64
数千年锤炼的中国传统礼制文化思想是最具人类社会性,最强调社会秩序的.受中国传传礼制文化思想影响,中国传统建筑形成了内涵丰富、成就辉煌、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  相似文献   

12.
徐宗戚 《建筑》2012,(14):16-18
新形势下,中国建筑创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机遇,中国建筑师应该以探索立足于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建筑道路为己任,为繁荣中国建筑文化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这篇论文从深层次挖掘,阐述了中国建筑文化圈中的易学架构。文章根据“形而上者为之道,形成下者为之器”的易学哲理,论证了“道”,“形”、“器”,三个层次的文化内涵,从而推出由八卦演绎出的建筑文化抽象符号。又从“风水文化”中找出影响中国传统建筑模式的导源仍在易学架构之中。  相似文献   

14.
百年回首,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经历过光荣,也饱受失意。随着西方文化在近代军事、经济和宗教等力量作用下传入中国,中西方建筑文化由相遇到冲突、选择,使中国传统建筑秩序失之平衡。虽然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秩序在文化整体上有着更多的相似,但具有革命性的现代建筑文化则需要打破一切,它的冲击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形式,还包括相应的政治、经济、生活、价值观念等。正因如此,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一直处在传统与创新、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双重困扰之中。这样的文化危机时代,也正是历史的转折时期,天将降大任于当代建筑师,建构中国建筑新文化和新秩序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要求。 1、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确定 在当代的时空背景下,对中国建筑文化进行确定,显得异常困  相似文献   

15.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大陆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直接继承发展了1930年代以来在学院派与官式建筑传统之外探寻现代中国建筑道路的思想新芽,系统呈现了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主流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全面碰撞融合的理论图景,亦成为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之余绪在现代中国建筑理论探索中的映射,具有多重重要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本文将发掘本时段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余绪与现代建筑社会属性多重交叠下的理论探索,论述其对“复古思潮”的抨击抵抗及其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理论内涵,呈现其从“型造人”到“建筑文化自觉”的启蒙主义理论建构演进目标,总结这一群体及其理论建构作为现代中国建筑发展图景重要组成的意义与价值,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16.
霍光 《建筑师》2007,(2):73-75
文章认为“华侨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一个相对独立、极富特色的类型。文章扼要地介绍了“华侨建筑”的类型、美学特征和思想文化内涵,并进一步指出:研究“华侨建筑”对丰富中国近代建筑的内容,深刻认识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外建筑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洪哲雄 《山西建筑》2008,34(4):57-58
从传统建筑的物质文化属性、精神文化属性、艺术文化属性三方面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的关系,以从传统建筑的演变过程中探索出继承及发展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由湖南大学(建筑系、设计研究院、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华中建筑》、《南方建筑》杂志杜、长沙市土建学会联合举办的“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6日至8日在长沙岳麓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设计科研及出版界的专家学者60余人。会议继承了我国书院“会讲”的优良传统,发扬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就“建筑与文化”这一广阔领域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如:建筑文化的内涵及其表现,传统文化与当代建筑发展,东西方文化的比  相似文献   

19.
赵艳君 《山西建筑》2006,32(23):62-63
探讨了体育建筑多层面的文化内涵,阐释了中国传统体育建筑独特的文化基因,提出了文化的力量与支持是体育建筑发展和创新的内在动因,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体育文化及体育文化内涵。探讨了体育建筑以物质栽体的形象综合反映出体育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文化心理,分析了体育建筑内涵的重构:文化内涵的有机重构、生态内涵的有机重构、科技内涵的有机重构,展望了在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融合下我国体育建筑的高艺术化、高生态化、高智能化和高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