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夏的午后,阳光和树枝合谋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吉林市北京路松北一区某居民楼,一处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内,一个身材微胖的女子正在剪裁布料。剪刀过处,"嚓——嚓——"声均匀而结实。女子身边几件未完成的旗袍,被阳光镀了一层幽光。女子是刘淑芬,吉林省非遗——满族旗袍传承人。清朝末年,刘淑芬的爷爷为宫廷做纯手工旗袍,后来将手艺传给她父亲,家中虽有6个兄弟姐妹,唯有刘淑芬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我爷爷用左手,我父亲用左手,我也用左手。"这个略显神秘的巧合,  相似文献   

2.
2010年4月18日,离上海世博会开幕还有12天。在上海武夷路,一个个穿行在街头的女子似从月份牌上走出来的一般,都身着一袭曼妙的旗袍,仪态万方,风情万种。她们是去参加迎世博活动——"玉兰绽放世博年,海派旗袍展风采"。2010个身着旗袍的佳丽汇聚一堂,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展现着上海女人的独特魅力。盛会结束,一位优雅的、精气神十足的花甲妇人获得了"海派旗袍文化大使"的称号,她就是让月份牌上的美女走出来的"旗袍皇后”——李霞芳。  相似文献   

3.
2010年4月18日,离上海世博会开幕还有12天。在上海武夷路,一个个穿行在街头的女子似从月份牌上走出来的一般,都身着一袭曼妙的旗袍,仪态万方,风情万种。她们是去参加迎世博活动——"玉兰绽放世博年,海派旗袍展风采"。2010个身着旗袍的佳丽汇聚一堂,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展现着上海女人的独特魅力。盛会结束,一位优雅的、精气神十足的花甲妇人获得了"海派旗袍文化大使"的称号,她就是让月份牌上的美女走出来的"旗袍皇  相似文献   

4.
那年的花香     
香烟广告上的旗袍美女尤如经久不散的花香,历久弥新。犹如歌剧掌灯提裙走下高台,灯灭后,遍地民谣民国时,惯于上袄下裙的汉族女子喜欢上了旗袍,在西方人文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对旗袍络绎不绝的改良旗袍瘦了,"大拉翅"没有了,高底鞋不见了虽然少了点尊贵架式,但更亲切、随和、妩媚,似乎什么样的女子,它都会以相应的美虚席以待一忽儿旗袍短至膝上如五言绝句;一忽儿旗袍一曳千里如史诗长卷;一忽儿旗袍的中式立领高得想要一亲旗袍主人香颊的人几乎得凭梯登临;一忽儿旗袍的开衩如芝麻开花节节攀升……当时的守旧人士时旗袍的变化大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北阀战争时  相似文献   

5.
袁倩  石茜 《中华手工》2014,(5):84-86
<正>在云南艳阳高照的天空下,一个穿着旗袍的女人用任性的调子打造心中理想的客栈,占领属于自己的一片江湖。午后的果然大理客栈,十分静谧。一个40开外、身着绿旗袍的女人被一群人簇拥着走进来了,她高声地说着话,说到激动处,哈哈大笑,挎包上绣制的那朵鲜艳的牡丹也随之颤动。一个30开外的女人迎出来,佯怒道:"姐,你又带这么多人来?"穿旗袍的女人叫石茜,人称"女侠",两年前,她毅然辞掉百万年薪的工作,来到大理,开了这家叫"果然大理"的客栈。而在不远的洱海,有她新近开的第二家客栈——洱语。放弃高薪,去做一个终日折腾的客栈老板娘,  相似文献   

6.
倾城之恋     
旗袍女子,倾国倾城。百年沧桑,繁华散尽。多少香艳,多少故事,就在裙袍与髻发里,写入了那段流水时光。旗袍承载着一种文化,记录着一种工艺,沉淀着一种情结。正如台湾旗袍大师杨成贵先生所说:"旗袍不是完全的古典,更多的是一种资源,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苏醒,一种怀旧情绪的放任。"而作为一种无法替代的时尚文化,这份"中国式性感"流传至今,仍在继续演绎。  相似文献   

7.
正当刨削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刨花艺术便出现了。它运用材质自然的纹理为木材赋予新的生命,为童年带来无穷乐趣,也为艺术家带来创作灵感。"意到剪到,剪随意走,下剪准确,憋住呼吸。"还没说完,柳云霞右手的剪刀对着左手的一小片刨花"嚓,嚓"两刀,一片叶子的轮廓就出现了。"制作刨花画最重要的是手稳,眼尖,有耐心。"  相似文献   

8.
那年的花香     
王东 《中国搪瓷》2013,(9):91-91
犹如歌剧掌灯提裙走下高台,灯灭后,遍地民谣民国时,惯于上袄下裙的汉族女子喜欢上了旗袍,在西方人文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对旗袍络绎不绝的改良.  相似文献   

9.
<正>工匠精神是一卷经文,浩荡在滚烫的血液之中,工匠精神是绵延的火种与云朵,站在群山之巅,拔节出东方与西方的桥梁,收集雨后深情的彩虹,如今,在墨线垂直舞动的空间里,虽年与时驰,意志并未随岁月消磨,他虔诚地仰望星空,继续探索科技之光的纯粹,为大地余晖的壮丽收获丰收的勋章。——题记一“父亲是我爷爷唯一的儿子,我是我父亲唯一的儿子。所以,家人尤为关注我的成长。小时候我喜欢躲在另一所房子里看‘闲’书,一天,  相似文献   

10.
正倾城一词,源自一段古老美丽的诗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来被引申形容女子艳丽无比。貌压全城。倾城网,便好比这样一位让人魂牵梦萦的佳人。2007年,倾城网创办,这是一个以旗袍为主题元素的网络交流与分享平台。10年过去,网站从华服品牌、旗袍文化会馆、旗袍学院等频道,逐渐开展线下旗袍学习班、摄影班等,让人们在满足对"东方美"遥远想象的同时,又让传统旗袍文化与女性礼仪知识走入生活里。  相似文献   

11.
泉城济南,芙蓉街。街南口,一尊《老残听曲》的铜雕塑,让人未入老街就能感受到芙蓉街的文化魅力。芙蓉街里有各式老建筑,除了最引人注目的文庙,芙蓉街里还有芙蓉泉,名气虽比不上趵突泉,但同属七十二名泉;芙蓉泉对面有一家以手工缝制旗袍著称的老字号,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玉谦旗袍店"。  相似文献   

12.
李科 《中华手工》2009,(8):20-23
在广东潮州饶平的一处偏僻乡村,当其他小孩都在外面玩耍时。童年的刘权辉却守在—个小木楼的火炉旁,双手沾满了颜料,一边看着父亲用木炭熔炼黄金,—边帮父亲研磨陶瓷色料,父亲做的釉料叫做甲红、乙红。  相似文献   

13.
倾城之恋     
旗袍女子,倾国倾城。她是清末皇室的格格紫薇,她是张爱玲笔下的自流苏,她是满腹才情的陆小曼,她是仪态万方的宋庆龄……从旗人之袍到民国国服,旗袍不断改良和创新,越改越精致,越改越多姿。走过百年沧桑,繁华散尽。多少香艳,多少故事,就在裙袍与髻发里,写入了那段流水时光。  相似文献   

14.
石茜:搜房网云南公司总经理语录:"旗袍就是我的战袍,每当不知穿啥出席的场合,我一定挑旗袍上身!它既安全又出彩,对中国女人而言,是最美的礼服!"王熙凤的旗袍点开石茜的新浪微博,标签里除了"地产"外,最赫然的即是"旗袍控"三字。说"控"并不夸张,打开她的衣柜,各色妖娆的旗袍整整挂了两面壁橱,单袍、夹袄、衬绒短袍、丝棉、小花、素格、织锦,满满的  相似文献   

15.
正家庭是我们成长的第一空间,良好的家风如春雨,润无声……儿子的一篇回家作业《家风是什么》,开启了我的思考,同时也让我想起我家的家风——行孝、行善、勤俭。从小,父母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尊敬老人。小时候,我的父亲因常年在杭州工作,母亲和我们三姐弟留在萧山,照顾我家最多的是外公外婆和阿姨。父亲每次回家总是要抢着做些农活,用父亲的话说,帮着家里人分担就  相似文献   

16.
正我喜欢穿旗袍,但不满意旗袍上粗糙单调的盘扣,正是因为这个"不满意",我选择成为盘扣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把我30岁之后的人生,都钻入扣眼里了。但我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有一个非常团结的团队,在我们钻研盘扣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时,是员工募捐出资金,一起肩并肩扛过的。  相似文献   

17.
薄技防身     
小时候,做中医的父亲希望我继承衣钵,长大后能悬壶济世。可惜少年时觉得当个医生没意思,长大后应该出去干一番大事业。父亲用最朴实的道理教导我:“有一门技术哪个朝代都不会吃亏。”长大后读《水浒》,才深刻感觉到父亲那种价值观可能在中国人中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正1973年,我出生在中国钧瓷之都——神垕镇,儿时记忆都停留在泥巴和瓷器上。父亲是瓷镇上有名的装窑工,每天放学都要去瓷厂给父亲送饭,看陶瓷工人操作各道工序。当时最喜欢的是手绘,对于在陶瓷上画花感到很神奇。1991年高中毕业后,我随母亲招工到神垕镇办瓷厂——东风瓷厂上班。当时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研学手绘。车间主任说,你先从最基础的改格学起,再学手绘。改格,就是在碗口上画一条标准线,干了一年后才开始学手绘。我表哥张国建是镇上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姑娘     
光圈 《中国搪瓷》2011,(5):78-78
中国姑娘不是某个女子,而是一个女子经营的小店。小店名字来源于年轻的大卫·鲍伊和同样年轻的伊基·波普一同创作的一首歌曲《CHINA GIRL》。小店原来是一个酒吧,却全然没有声色场所的喧嚣。小洲村,这个岭南水乡最后的"小桥流水人家"浸润了"中国姑娘"婉约的气质。因为是从一个音乐酒吧开始,墙面上贴满了海报和唱片封面。射灯照到之处,尽是复古气息。  相似文献   

20.
2013年8月18日,在"福人德"17周年庆典上,林金銮身着一袭素雅的印花旗袍,脖子上佩戴着一条精工巧作的五彩珊瑚项链,将她的气色映衬得格外好。她说:"与珊瑚的千年修行相比,福人德的17年历程只是一段很短的时光。五彩珊瑚的美有待我们共同去发现、去挖掘、去表达。"作为把珊瑚从台湾带到祖国大陆的第一人,林金銮被盛赞为中国的"珊瑚皇后",她一手创办的"福人德"珊瑚品牌经过17年的发展,已福满中国、红遍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