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结合某工程中基桩承载力的高应变动力检测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情况,通过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对比,验证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的准确性,并根据对比结果及高应变检测的拟合计算参数,找到了受检桩承载力与按勘察资料计算的承载力出入较大的原因,为解决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同类问题提供了参考经验,对不断提高基桩检测的质量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应变法是一种常用的基桩检测方法,可同时对基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其检测结果的计算分析有赖于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和详细的相关资料。本文对高应变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对一些典型的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探讨高应变法在基桩检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程建设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基桩高应变检测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高应变检测操作方法较为简单,并且周期短,速度快,其不仅能够提供基桩单桩承载力的极限值,同时还能够对桩身的完整性与承载力进行评价。基于高应变检测法的功能性,本文结合实例针对高应变检测发在打入桩现场快速检测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工程实例,为了准确测定桩侧、桩端阻力分布情况,对基桩进行了动静载测试及高应变动力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用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确定基桩承载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李国胜 《建筑结构》2020,50(7):118-129
由于有关规范对基桩检测的规定不完全相同,容易造成混乱。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中有关基桩检测规定进行比较,对高、低应变检测方法及其适用情况进行分析,对桩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归纳,对静载试验加载量及桩身纵筋配筋问题进行探讨。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基桩应进行试桩,丙级的基桩一般可不试桩;高应变法检测基桩承载力和低应变法检测基桩完整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钻芯法钻取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一般低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基桩承载力静载试验检测的最大加载量在不同情况下取值不同;需考虑负摩阻力的基桩承载力静载试验检测的最大加载量应考虑中性点以上部分桩侧摩阻力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应变法对太原市某工程混凝土灌注桩进行了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并与该工程静载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高应变法对基桩承载力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王耀禧  张旭辉 《山西建筑》2005,31(17):63-64
对实际工程基桩进行动静对比试验,验证Q-S曲线呈缓变型特征大直径灌注桩不宜采用高应变法检测其竖向抗压承载力,即是对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相应条文说明的数据补充。  相似文献   

8.
吴春莲 《建筑》2008,(23):43-44
对基桩承载力作低应变辅助静载荷试验,同时结合静载荷试验以丰富检测分析的信息量,提高对静载荷试验曲线的分析能力,为基桩低应变检测桩身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主要应用静载试验法、高应变法检测基桩承载力,基桩自平衡法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基桩承载力检测技术,在许多大型的工程项目上已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本文基于自平衡测试技术,根据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仙桃段两根桩基的静载荷测试报告,对试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桩顶等效荷载位移曲线分析,桩周岩层侧摩阻力与位移关系、桩侧与桩端阻力分担比等。研究结果表明,试桩承载力位移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动静对比来取得高应变动力检测中实测曲线拟合法的有关参数, 能够较准确地测试出在相同施工条件和工程地质中其他基桩的单桩承载力.而利用高应变Case法则能够准确分析桩身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高应变法模拟Q-s曲线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某静压桩工程试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高应变动力试验结果,结合其桩身材料特性、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发挥性状的分析,对高应变动测模拟Q-s曲线误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高应变动测计算的Q-s曲线和静载试验实测结果相比,在荷载较小时高应变动测计算的沉降较大,在荷载较大时高应变动测的沉降较小。高应变试验模拟计算结果与静载结果的不同,与其测试分析中采用的桩身材料和土阻力的数学模型有关。高应变动测分析时假定桩身是弹性的,但实际桩身混凝土是非线性的,使得高应变动测模拟计算的Q-s曲线产生了一定的误差;而高应变动测分析中土静阻力弹塑性的假定与实际土阻力发挥性状的不同,以及高应变测试时桩产生的位移较小,是高应变动测模拟Q-s曲线误差的主要原因,在采用高应变动测模拟Q-s曲线时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应变法速度时程曲线在桩底的反射情况和力的时程曲线可判断桩底持力层岩土承载性状,并应用曲线拟合法分析承载力,以此进行桩底持力层岩土状况监控,在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层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检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对灌注桩试桩分别进行了高应变冲击试桩试验和单桩轴向抗压静载试验,并对动静载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试桩静载试验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桩侧摩阻力先于桩端阻力发挥,且桩端阻力随桩端位移的增加表现出硬化特性; 桩侧各土层达到极限摩阻力所需的桩土相对位移差异较大,且摩阻力随相对位移的增大分别呈理想弹塑性、双曲线型和软化模型变化; 桩端持力层强度越高,冲击试验实测桩底速度信号负向反射越显著; 桩端持力层强度越低,实测桩底速度信号正向反射越显著; 高应变拟合分析的承载力普遍低于静载试验,而拟合分析的桩顶位移远小于静载试验单桩极限承载力对应的桩顶位移; 极限端阻力随桩岩阻抗比的增大而增大,且桩端持力层存在有效阻抗面积; 所得结论对于提高拟合分析土参数及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层状地基中单桩轴向荷载传递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桩侧土和桩端土分别采用三折线荷载传递软化模型和三折线全塑性荷载传递模型 ,利用土力学及弹性理论导出了一套完整的确定层状土中桩轴向荷载 沉降关系的解析算式。同时 ,利用株洲地区桩侧摩阻力及深井试验测定的土工计算参数 ,通过本文方法对某工程试桩进行了计算对比 ,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当吻合 ,从而表明本文公式是可在工程上应用的  相似文献   

15.
宋和平  李培振 《结构工程师》2007,23(5):58-61,65
利用压桩试验所得的Q-S曲线,反推沿桩身分布各层土的力学指标.其步骤是:首先利用所选定的沉降计算方法,确定与指定沉降相应的荷载对各层土力学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然后,利用此敏感性的分布特征,调整各层土力学参数,以拟合所选Q-S曲线的位移-荷载关系.如此反复迭代,直至由所得的各层土的力学参数计算的沉降曲线达到拟合实际Q-S曲线的精度为止.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研究软土的软化现象,对软粘土进行了一系列的动三轴试验。在软土动力三轴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最大动剪模量的计算公式,对软土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建立了考虑频率影响因素的经验公式。同时,给出了振次曲线的动态参数的拟合公式,计算分析了软土的动态参数,并验证了该公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考虑频率影响因素的计算公式能更准确地计算出动态参数,提出的曲线拟合计算公式对不同地区土的适用性较好,可以推广使用,便于进行理论分析以及工程运用。  相似文献   

17.
桩基动测试验的应力波与打入阻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小直径钢管桩的室内试验和较大直径的钢管桩现场试验。文中对沉桩贯入过程中动测成果的桩身应力波及打人阻力进行了综合分析。本文对于在桩尖土质、桩帽、施工方式等因素影响下,在现场对桩的的动态性状进行判释有较好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速列车通过小跨度桥梁时列车活载对桥桩的影响分析来获得动力加载参数,进而对位于软粘土地层中的钻孔灌注桩进行了轴向循环荷载长期作用下的动力试验,测试和研究了循环荷载长期作用下桩的动位移幅值、桩顶沉降、桩身轴力、桩侧动摩阻力和单桩极限承载力等参数的发挥和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列车循环荷载长期作用下,灌注桩的桩身轴力发生了局部调整,砂性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具有增强效应,淤泥质粘性土的桩侧摩阻力具有退化效应;列车循环荷载对软土地区单桩的承载能力和桩基的工后沉降影响甚微,但会使单桩竖向刚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实体模型的基桩动测曲线ABAQUS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索一种可靠的基桩动测曲线数值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基桩动测曲线做进一步的分析。文中介绍了基桩动测原理,分析了实体模型数值模拟的必要性。应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桩土实体模型,计算得到相应的模拟曲线。归一化对比模拟曲线与模型桩动测曲线,发现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ABAQUS模拟出大量数据,为进一步结合小波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一组在杭州湾北侧滨海软土地基上进行的挤扩支盘灌注桩与普通直杆灌注桩静载荷试桩的成果资料对比分析,探讨了新型挤扩支盘桩在上海滨海软土地基上的适宜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在一定厚度的粉性土和砂性土层中设置支和盘所形成的挤扩支盘桩,可以获得比普通直杆灌注桩更高的单桩承载力。荷载试验变形曲线表明,支盘桩在软土中的破坏形态表现为缓变型。文章同时按不同地区现行技术规程所建议的单桩承载力估算公式进行了承载力计算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