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5,1995,2005年TM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利用ERDAS、GIS软件,对鄱阳湖湿地数量结构和空间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对湿地景观斑块分维度、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反映出的特征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5年,鄱阳湖湿地及周边景观类型数量结构中,滩地、水库坑塘、林地和草地减少最为显著,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旱地明显增加;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分析,鄱阳湖湿地景观分维数和优势度减少,多样性和破碎度增加。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基于不同年代的遥感数据,系统分析了1993~2004年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演变情况.结果表明:①湿地面积总体上变化不大,景观破碎化水平相对较低,湿地景观保持着一定的自然状态;②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强,斑块数量急剧增加,破碎化指数、斑块密度显著增大,景观破碎化程度提高;③湿地结构和组成发生了变化,人工湿地面积急剧增加,自然湿地面积减少;④芦苇湿地斑块急剧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减少,说明芦苇湿地生态功能降低,湿地质量下降.⑤黄河水沙资源变化、人类活动干扰是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根本动力和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斑块密度、斑块平均面积、斑块平均形状破碎化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形状破碎化指数4项景观格局指数,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从景观和像元层面探索了1995~201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结果表明: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湿地面积呈现波浪状增长,其内部湿地类型变化较剧烈;②4项景观格局指数均表明研究区湿地呈越加破碎的变化趋势:③MSPA的分析结果与景观格局指数相一致,研究区湿地以"核心区"形态为主。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景观破碎化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区域景观格局优化、土地合理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与RS下的1990—2015年塔里木河流域LUCC及景观格局时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北干旱区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等问题,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以Landsat卫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解译数据分析了研究区199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5年研究区土地类型变化综合动态度3.16%,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明显,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动态度依次为耕地(2.11%)、建设用地(0.64%)、水体(0.06%)及未利用地(0.002%),林地(-0.25%)与草地(-0.21%)面积25 a间持续减少。耕地的持续扩张导致流域内草地和水体斑块个数成倍增加,斑块破碎化程度进一步加剧:通过对遥感解译数据、公开统计面积及相关普查成果等多源数据的比较印证,得出2015年塔里木河流域较为准确的流域耕地面积37 531 km~2,25 a间流域耕地面积增加12 940.92 km~2。研究成果为未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管理等决策提供基础信息支撑,对我国西北干旱区土地利用管理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城镇化深刻影响着城市热岛效应、大气环境、生态质量等诸多方面,是目前城市生态学和景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采用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景观指数,分别从全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尺度研究了2000~2010年成都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并对中心城区扩张导致的新旧城区景观格局变化及破碎度进行了对比,最后结合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政策因素,分析了成都城市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期间,成都市的景观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建设用地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其比例由5.65%上升至10.39%;耕地面积比例由61.41%下降至53.90%,但仍然是成都全市域的优势生态系统,比例维持在50%以上;中心城区城镇化景观变化更加明显,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增加了13.41%,是中心城区的优势景观类型,耕地比例相应减少24.14%。人口规模的增加、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发展政策的变化是导致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城市景观格局与水文效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时相TM/ETM+影像,运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对蚌埠市景观进行分类,解译得到1989年、1995年、2003年和2007年土地利用专题图。采用景观指数法、转移矩阵法,分析了蚌埠市景观格局与城市水文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蚌埠市城市水文效应特征明显;耕地破碎化程度较低,连通性好,利于涵养水分和农业发展;建筑用地增加并有集中趋势,地表径流量增大;城市供水能力保持平稳,人均用水量相对减少,城市水质偏差。为此,调整城市景观格局,有利于改善城市水文状况。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汉江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结构特征和驱动因素,基于遥感数据,分析汉江中下游流域2010~202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及景观格局变化,采用支持向量机法,分析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及其景观破碎度、多样性变化和斑块形状等,从不同角度探讨该区域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在自然和人文因素驱动下向着更均衡、更多元化的方向演变,集聚的大型景观类型倾向于被其他景观分割、离散,由单一景观的优势格局演化为更丰富多样的区域景观格局分布;在类别水平上,耕地和草地景观斑块形状破碎化程度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景观形状指数(LSI)和斑块密度(PD)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汉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丹江口水库库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ENVI5.0软件对丹江口水库区域1987年、1997年、2007年、2017年4个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通过景观格局指数研究分析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受人类活动和政府政策影响,丹江口水库库周耕地面积波动幅度较大,裸地面积出现了大幅度下降,林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在经济建设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景观的空间格局指数变化较明显,丹江口水库及周边区域的整体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化,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破碎化程度提高;政府政策和水库蓄水是丹江口水库库周景观格局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豫西黄土丘陵区是河南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复杂而剧烈的人类活动干扰下,土地覆被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随之带来水土保持功能的改变.而目前豫西黄土丘陵区土地覆被与水土保持功能的特征关系缺乏数据和理论支持,影响了水土保持部门准确掌握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制约了相关应用研究并影响水保措施的实施.此研究通过对... 相似文献
10.
使用地理信息软件、遥感软件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对杨峪河上游南沟小流域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南沟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规律.坡耕地和乔木林地占流域景观面积比例较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游,而林地和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流域中下游地区.景观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异规律,流域上游地区景观结构简单,形状规则;中下游区域景观破碎度大,结构复杂,形状不规则.多样性、均匀度随高程梯度较平稳,优势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如何能长期持久使塔里木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一直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为此,对塔里木河流域综合规划发表一些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及其与地下水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区域为研究区,分析该地区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及其与地下水的相关性。利用2000—2008年每年8月份的MOD13Q1数据及2000年的E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监督分类技术,对研究区不同时期的土地覆盖进行了划分,对比分析了2个不同时期(2000—2004年和2004—2008年)的土地覆盖变化。结合研究区昌马灌区地下水监测资料,建立植被指数与地下水埋深的Pearson相关模型,计算了植被指数和地下水埋深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地下水的埋深区间和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相关系数具有一定差异;天然植被与地下水埋深有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确定赣江流域的典型年,基于SWAT模型,对典型年份赣江流域蓝绿水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设置多种气候与土地利用情景,定量分析了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内蓝绿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972年、1998年和2014年分别为赣江流域的干旱年、湿润年和正常年;湿润年的蓝水量最为丰富,是干旱年的2.01倍,绿水量的变化相对稳定,干旱年绿水系数最高,是湿润年的1.44倍;土地利用变化对蓝绿水的时空分布影响较小;气候变化情景下蓝水量、绿水量分别增加了75.52mm和30.65mm,绿水系数减小了2.33%,共同变化情景下蓝绿水变化趋势与气候变化情景大致相同,表明气候变化对流域蓝绿水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15.
伊犁喀什河流域生态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分类方法。结合遥感.对喀什河上的景观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喀什河全流域山地景观的优势度显著大于绿洲景观的优势度。山地草原草甸景观具有最大的景观优势度.其次就是山地林地景观。对于绿洲景观.农田和水域景观是优势度最高的.其次就是河谷草地与河谷林地景观。在整个喀什河流域中,山地草原草甸景观是优势景观。对喀什河流域上游区域来说,山地景观依然是优势景观,山地草原草甸景观具有最大的景观优势度。其次就是山地林地景观与山地裸岩景观。总的来说。喀什河流域中有植被覆盖的景观类占绝对优势,这反映了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6.
Quantify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impacts that land use/cover change (LUCC) have on hydrology at basin scal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shed ecosystems, water resources, and land management.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regional model. The Min River watershed was divided into 236 sub‐basins, and simulations show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noff in each sub‐basin with GIS‐based image displays. We set five scenarios to investigate the negative hydrological effects characterized by reductions in the water yield. From 1995 to 2004, the effect of simulated mean annual runoff caused by LUCC was ?12.61 m3/s and the climate variability caused ?67.61 m3/s. From 2005 to 2014, the hydrological effect caused by LUCC was ?2.38 m3/s and the climate variability caused ?58.53 m3/s. The elevation, Shannon's diversity index, largest patch index, and interspersion and juxtaposition index were all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ub‐basin outlet flows (adjusted R2 = 0.572) using multivariat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Redundancy analysis further proved that the reduction in grassland has led to a decrease in vegetation dominance while large increase in cultivated and residential lands has led to a higher degree of landscape richness and fragmentation, which has caused the reduced water yield. The restoration of grassland vegetation, as well as urban and agricultural water usage should be the primary focus of flow recovery.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湖泊萎缩及干涸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为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生态环境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开始对塔里木河流域实施综合治理工作,自2000年到2013年5月底,已先后向塔里木河下游"绿色长廊"实施了14次生态输水。基于大量相关文献及塔河官网数据,分析博斯腾湖的输水作用、开都-孔雀河下泄水量变化、水头历次到达大西海子水库以下距离变化等。研究表明:①博斯腾湖出水量与孔雀河下泄水量成正相关,博斯腾湖对于大西海子水库下泄水具有重要作用;开都-孔雀河输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阿克苏河等3源流和干流输水量逐步提高,但在枯水年份的下泄能力有待提高;②大西海子水库向下游累计下泄水量41.64×108m3,10次将水输到台特玛湖,台特玛湖水量显著增加,结束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断流近30年的历史,有效改善了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研究方法,简述了塔里木河干流的演变历史、河床特性及河道变化,分析了塔里木河干流河床演变原因,探讨了水闸设计与河床演变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塔里木河干流水闸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缺少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不仅制约了流域可转让农用水权的优化配置,而且影响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发展转型与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首先从理论上确定了塔河流域未来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内涵、价格构成与价格形成的准市场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的计量依据、计量内容与计量方法,构建了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模型,计算了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结果表明:塔河流域粮食作物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平均为0.53元/m3,经济作物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为0.60元/m3,经济作物完全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为0.85元/m3;水资源稀缺度高的叶尔羌河流域和塔河干流下游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