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层结构碳黑/ABS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单、双层结构碳黑/ABS复合吸波材料,并对其在8~12GHz频段内的吸波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两种结构以及不同组合双层结构的吸波效能。结果表明:双层碳黑/ABS的吸波性比单层结构有明显改善。双层结构设计参数对吸波性能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吸收层参数一定时,用5%碳黑/ABS作为变换层吸波效果略好;当变换层参数一定时,吸收层中碳黑含量30%,或者吸收层厚度增至6mm,双层结构的吸波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较佳的双层结构组合为:3mm厚含5%碳黑的变换层加6mm厚含30%碳黑的吸收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泡棉吸波材料加工精度低,尺寸不稳定,在使用过程中易吸水、吸潮进而腐蚀基材的问题,文中对多层复合泡棉吸波材料进行了应用技术研究。介绍了材料多层结构组成、覆膜工艺流程和覆膜尺寸变化规律,提出了以聚氨酯膜层体系代替氯丁橡胶膜层体系的改进方法。采用光谱分析法对2种膜层材料的离子成分以及吸波特性进行了对比测试,并通过环境试验验证了聚氨酯膜层体系的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改善后的聚氨酯膜层体系的环境适应性明显优于氯丁橡胶体系。该改进方法提升了该类吸波材料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吸波性能,利用原位聚合法和溶剂热法合成PPy@Fe_3O_4@MXene三元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合理利用各材料的吸波特性进行电磁参数的调控和阻抗匹配的优化设计,可以实现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优化提高。当PPy@Fe_3O_4@MXene三元复合材料在填料量为14wt%时,具有最佳吸波效果,该复合材料在匹配厚度为2.568mm时最小反射损耗值可达38.14dB,此时复合材料的相应带宽17.68GHz。该复合材料的成功制备为发展新型且高效的吸波材料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纳米铁/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和吸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有效防止家用电器的杂散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危害,设计并制备了纳米铁颗粒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和微波吸收行为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纳米铁颗粒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功效,吸波规律与铁粉添加量有关,但单一吸波介质无法满足阻抗匹配,需进一步研究其它吸波介质和复合介质的电磁匹配参数。  相似文献   

5.
超材料是一种人工复合材料,一般是由金属和电介质周期性排列的单元结构所构成,它具有天然材料不具备的某些特殊电磁性质。超材料的电磁响应不仅由它的构成材料决定,也与其谐振单元的微结构和排列方式有关。基于超材料设计的完美吸波器通过合理改变谐振单元的微结构参数和排列方式可以实现对特定波长的电磁波接近100%的吸收。超材料完美吸波器(PMA)具备设计灵活、响应可调、厚度小、吸波强等优点,通过设计合理的结构可以实现超宽带宽和极窄带宽,可以广泛应用于隐身材料、频率选择表面、太赫兹成像、智能通信、光电检测等领域。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PMA的研究近况与发展前景,以期获得对PMA更全面的理解。最后对PMA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多功能、结构简单的新型PMA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多向铺层碳化硅纤维吸波材料吸波性能方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由空间反射法测得了各向异性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根据多向交叉辅层纤维吸波材料的传输矩阵方程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对多向铺层碳化硅纤维吸波材料的层数和层间夹角对吸波性能方向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计算,此方法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实测值与计算值吻和很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吸波材料向工程应用方向发展需具备轻质和宽带吸波的关键需求,提出了一种有损谐振结构和功能化介质层调控的多层级复合异质异构吸波超材料,通过对介质层进行仿生结构化设计实现吸波超材料轻量化和宽带吸波性能。将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和银铜合金复合制备了特定电导率的复合材料,通过优化银铜合金重量比和复合材料的打印工艺实现了谐振结构电导率的精确控制。基于此,设计了两层有损谐振结构层来调控宽带阻抗匹配和欧姆损耗,利用双材料熔融沉积3D打印工艺实现了多层级异质异构吸波超材料的可控制备。所制备的吸波超材料等效密度为0.3 g/cm3,电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垂直入射条件下,吸波超材料在3.8~19.24GHz频段实现了高效吸波性能。同时,电磁波在横电波(Transverseelectric,TE)和横磁波(Transversemagnetic,TM)模式下、入射角在50°范围内时,吸波超材料都具有良好的宽带吸波性能。这种多层级异质异构吸波超材料的设计和制造方法为推动吸波材料向工程应用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隐身材料的特性,分析了吸波材料的吸波机制,探讨了吸波材料的分类,阐述了常见吸波材料的优缺点、国内外碳纤维吸波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碳纤维的主要应用领域,展望了碳纤维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结构型吸波材料及其结构型式设计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构型吸波材料(SRAM)既能承载又能吸波,是当代隐身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简要阐述了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并就结构型吸波材料的现行研究种类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其结构型式设计作了详细分析,最后探讨了飞行器隐身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物理共混法制备含有10%~100%(质量分数)羟基铁粉的稀土铈掺杂钛酸钡/羰基铁复合粉体吸波材料,利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仪(IR)等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PAN)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与吸波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共混均匀,且颗粒未出现团聚状态;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均较低;当羟基铁粉的质量分数为65%时,铈掺杂钛酸钡/羰基铁复合粉体吸收材料的回波损耗峰值最小,在低频范围内的吸波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