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为明确黄浦江上海市区段防汛墙防御能力,采用2012年防汛墙高程监测数据以及黄浦江防汛墙设计参数,利用蒙特卡罗法计算不同潮位下防汛墙漫溢概率以及远期海平面上升情况下的漫溢概率,提出防汛墙漫溢风险评价准则,并统计相应的漫溢风险。结果表明:现状防汛墙防御能力明显不足,如果再考虑到近年来黄浦江水位趋势性抬高及未来海平面上升,黄浦江防汛形势不容乐观;漫溢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市区段上游;黄浦江防汛墙漫溢风险不仅与防汛墙高程欠缺有关,也与不同岸段采用的设计潮位有关。 相似文献
4.
5.
为确保已投产运行水电站安全度汛,以梨园水电站为例,对运行期水电站防洪度汛工作中存在的超标洪水、地质灾害等环境客观风险,以及水库调度不当、泄洪行洪不可靠、结构安全异常和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主体管理风险进行辨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落实防汛责任、健全防汛制度、加强设施设备巡检维护以及提高应急保障水平等应对措施。措施实施后,实现电站自下闸蓄水以来的大坝等水工建筑物、库岸及工程边坡、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等安全稳定运行,防汛风险应对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6.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个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量大,工程建设需要跨越几个汛期,为了保障2009年汛期虹桥枢纽地区的防汛安全.通过开展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施工期河道排水方案的分析研究,本文提出了确保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安全渡汛的科学、合理、可行的临排方案.为保障工程建设实施安全度汛的对策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尼尔基水利枢纽施工期水文预报的内容、方法,包括围堰上下游断面水位、坝址流量、导流明渠进口水位,针对不同施工阶段,调整预报方案,并以实例说明水文预报在施工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介绍了三峡水利枢纽厂坝二期及三期工程内部监测仪器布置和质量控制措施、安装埋设方法以及资料整理分析方法等,简述了施工期内部监测仪器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及意义。为内部监测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水利枢纽建设过程需要采用降排水措施,主要采用明排+管井法降水.在围堰内采用明排法降水,基坑采用明排+降水管井综合降水,在汇水区域采用明排法,坑内采用管井法降水.可为类似工程施工降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松江河小山水电站和嫩江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期防汛工作的经验,介绍了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期防洪度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土石坝施工期抵抗洪水的能力较弱,汛期所面临的漫顶风险更高。为保证土石坝工程安全度汛,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不可避免地增大建设成本,安全与成本相互矛盾。针对该问题,结合土石坝施工期的特点,从安全与成本两个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引入G1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TOPSIS法计算各度汛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实现度汛方案的分析,选取最优方案。以某土石坝工程为例,选取了最优度汛方案,证明了该方法合理可行,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工程施工期的安全导是工程成败的关键之一,水情信息又是防洪决策的重要依据。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工程在建设中始终把防汛摆在重要位置。工程的防汛与水情监理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监理工程师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协助业主做了一些监督、检查、协调和服务工作,在主体工程开工以来的工程全面安全渡汛工作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对主体工程的防洪渡汛、施工场地的防洪以及施工期的洪水预报监理进行了总结,可供类似工 相似文献
13.
嫩江上的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是东北地区在建的最大的水利枢纽。本文介绍了工程现状及同期水文测验、围堰合龙期水文原形测验,并对测验成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简要叙述了辽宁省锦州市锦凌水库施工水流控制和防洪措施,通过对工程施工水流控制及措施方案的介绍,主要针对水库工程实施过程中在施工期控制水流设计上,根据流域洪枯水量悬殊的特点,利用导流等泄水建筑物,选择合理有效的施工导流方案进行相关分析,希望能够对类似工程施工水流控制及措施加以指导,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子洲县自然概况及防汛形势,对防汛预警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全县防汛预警建设目标和任务,并对防汛预警系统进行了设计,以提高全县防汛预警建设能力,为防汛抗洪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江垭工程施工期的防洪渡汛,直接关系到工程本身的安全,也关系到下千百成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发挥业主的主导作用,设计单位的技术优势及督促施工单位落实防汛措施,提高规划,科学决策,优化方案,确保了工程安全渡汛。1998年大洪水期间江垭水库削减洪峰流量60%,降低了慈利,石门,津市的洪水位约1.5-0.5m,取居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防汛工作是一项关系着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大事。本文主要以山东省菏泽市2010的防汛工作为例,对防汛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今后如何做好防汛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