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3月8日,国内最大的20万m3 LNG储罐—江苏LNG项目二期工程T-1204储罐一次升顶成功,标志着中国石油大型LNG储罐建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T-1204储罐是江苏LNG二期工程新建储罐,采用落地电伴热式承台,为全容式混凝土储罐,圆筒形外罐直径86.4 m,高44.2 m;圆拱形钢质罐顶总重约1 000 t,顶部中心距罐内地面56 m;储罐有效罐容20万m3,是目  相似文献   

2.
正6月28日,昆仑能源有限公司所属江苏LNG项目二期工程T-1204储罐水压试验顺利完成,经测试各项数据均优于设计指标,标志着中国石油大型LNG储罐建造国产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T-1204储罐是江苏LNG项目二期工程新建储罐,也是国内首座20×104m3全容式混凝土LNG储罐。储罐采用落地电伴热承台,圆筒形混凝土外罐直径86.4 m、高44.2 m,内罐直径84.2 m,为国产Ni9钢和低温保冷材料制造。罐顶为圆拱形钢质结构,顶部中心距罐内底面56 m。  相似文献   

3.
在大型LNG全容式储罐建造施工中,穹顶钢结构的气顶升是储罐建造最关键的工序,其难点在于如何选用合适的工装机具,采用何种密封结构。文章介绍了深圳大鹏和江苏16万m3LNG全容式储罐穹顶气顶升密封装置的结构形式及使用效果。在深圳大鹏LNG储罐穹顶气顶升密封装置结构形式的基础上,江苏LNG储罐穹顶气顶升的密封结构做了三项改进,改进后的密封装置显著提高了对储罐混凝土墙壁的顶紧力,降低了对储罐混凝土墙壁平整度的要求,在气顶升过程中大大减少了风压损失。  相似文献   

4.
随着LNG行业的发展和需求量的增加,国内外均在大量建设大型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和天然气液化厂,而LNG混凝土全容罐作为一种安全性非常高的存储设施被广泛使用。作为LNG全容罐混凝土外罐罐顶浇注和内罐吊顶保温层支承的穹顶结构是LNG储罐建造中的一项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天津LNG全容储罐为例介绍穹顶结构的建造工艺。  相似文献   

5.
江苏LNG接收站扩建工程T-1205,T-1206两座20万立方米的储罐于2019年12月先后顺利完成气顶升作业,比目标工期提前20天,为内罐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此次升顶的两座20万立储罐墙体预应力设备、材料第一次实现国产化,单台储罐比进口材料节省成本35%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储油罐的安全运行,研制开发了一套储油罐温度场监测系统,应用该系统对5×10~4m~3、10×10~4m~3大型浮顶储罐在冬季和春季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储罐顶部、底部及罐壁附近存在低温区域,中心油温较高且较为均匀;进油对罐内油温有加热作用,受其影响,罐内温度最低点出现在进油口最远端;表层油温受环境条件影响显著,冬季温度最低;夏季随环境温度升高,罐底温度低于罐顶。  相似文献   

7.
1.国内外大型储罐的发展现状 (1)国外大型储罐的现状。在原油储库的建设中,对同储量来说,单罐容积越大建罐成本越少,投资就越少,也易于管理。因此国际上的储罐越建越大。据了解,目前国际上最大的储罐有拱顶罐、内浮顶罐容积达10×10~4m~3,其拱顶的设计采用的是铝网壳结构技术。外浮顶罐的最大容积已达到了20×10~4m~3。最大锥顶罐5×10~4m~3。目前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仍在不断的研究更大型的储罐技术,包  相似文献   

8.
本期导读     
<正>研究探讨RESEARCH DISCUSSION LNG全容罐包含金属内罐和预应力混凝土外罐两层罐体结构,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低温LNG液体储存在内罐中,在泄漏工况下,内罐中的LNG液体将与外罐内侧接触,此时外罐内外壁之间产生巨大的温度差,此温差需作为外罐结构设计的输入数据。《大型LNG储罐泄漏工况下外罐温度场分析》一文,基于LUSA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2D轴对称实体单元对20万m3LNG储罐的混凝土外罐进行温度场分析,分析中考虑了保冷材料导热系  相似文献   

9.
浅析全容式LNG储罐干燥置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容式液化天然气(LNG)储罐一般由预应力混凝土外罐和低温钢制内罐组成,操作温度约为-162℃,内罐用于储存LNG,预应力混凝土外罐能够阻止LNG蒸发气扩散,并能够在内罐出现泄漏时包容泄漏出的LNG。为了防止在储罐充装LNG时液位计或罐内泵等部件发生冻结现象,需要将LNG储罐内部空间干燥到特定露点值。另外,正式投用之前的LNG储罐内部空间的氧含量必须置换到特定水平,以防止在充装LNG过程中形成可燃性环境。需要进行干燥置换的内部空间包括内罐空间、罐顶空间和环形空间(包括罐底保冷层),通过向罐内通入干燥惰性气体,采用爆破置换法或活塞效应置换法,使内部空间水份含量和氧含量都达到LNG安全储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建立大型LNG储罐预冷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储罐低温气体预冷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储罐冷却过程中物理场的变化规律以及低温气体入口流量。结果表明:(1)大型LNG储罐预冷时,罐内气体温度最先降低,罐底比罐顶、罐壁最先冷却;(2)根据规范中对储罐预冷温降速率的要求调控低温气体的流量,提出五阶段LNG储罐逐步冷却方法,得到了不同阶段低温气体的入口流量。  相似文献   

11.
16万m^3 LNG储罐罐顶气顶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6万m^3 LNG全容式储罐目前是国内、国际上LNG接收站存储系统常用的储罐结构型式。其中罐顶的气顶升工序是储罐施工的难点之一,安全风险高。文章论述了16万m^3全容式LNG储罐罐顶气顶升的工艺原理、顶升方案的设计方法及操作要点,介绍了罐顶气顶升工艺的关键技术,包括平衡导向系统、密封装置系统、供气系统、配重系统、罐顶固定装置等,并对罐顶气顶升的主要步骤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全容式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罐顶空气顶升的平衡装置设计、安装要求以及顶升过程中的控制要点,并以5×10^4m8。LNG储罐为例,系统介绍了其平衡装置的计算和顶升中的操作要领。该系统在建造过程中采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爆炸载荷对大型全容式LNG储罐结构影响,以某项目160000m3储罐为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搭建LNG储罐精细化模型,加载等效静力爆炸荷载,仿真分析储罐混凝土穹顶和墙体结构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等效爆炸荷载对混凝土墙体和穹顶产生一定影响,但并非储罐控制工况。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LNG储罐罐顶冷接管的结露问题,以预应力混凝土全容式LNG储罐的顶部进料管为例开展分析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罐顶冷接管局部温度场分析模型和储罐建设地气象条件的冷接管局部结露概率及程度的判断方法,并采用该分析模型对影响冷接管结露的一些参数进行了系列化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建造地温度越高、湿度越大,罐顶冷接管越易结露;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大气对流传热系数、增加保冷套管与大气环境接触的长度,能有效降低结露概率。  相似文献   

15.
16万m^3LNG混凝土外罐施工控制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结合福建16 万m3LNG混凝土外罐现场施工实例,分别从混凝土承台、墙体、罐穹顶施工以及预应力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详细介绍了16万m3混凝土外罐施工中的控制要点,为以后混凝土储罐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全容式LNG储罐是目前国内LNG接收站普遍采用的罐型,LNG储罐储存低温液体,内外温差大,罐体结构复杂,温度场分布对储罐的结构设计影响大。以国内某LNG接收站的全容式储罐为例,通过对储罐底部、罐壁和顶部结构及传热过程的分析,建立了罐体各部位温度场计算模型,利用ANSYS软件计算得到了LNG储罐罐顶、罐壁、罐底的温度场分布,并分析了计算结果。储罐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储罐绝热层与内罐体接触部位热应力影响;同时应优化储罐底部的结构,有效降低罐底漏热量。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东京瓦斯公司于1995年11月投运了一座200dam~3大型LNG地下储罐。该罐建在横滨市矶子区,其直径为68m,储存高度为55m,罐顶露出地面,与周围环境协调。该罐有以下特点:①采用高强度混凝土;②设计压力高;③储存液在地面以下,没有地面防液堤,可有效利用土地。该工程历时47个月,总工程费用约190亿日元。  相似文献   

18.
LNG全容罐遭受外来飞行物冲击分析是大型LNG预应力混凝土全容罐外罐设计考虑的重点和难点。将冲击动力学和LUSAS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通过规范公式验证方法,分析计算了20×10~4m~3LNG预应力混凝土全容罐罐顶遭受外来飞行物冲击所造成的局部效应,验证罐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并为类似全容罐安全性及可靠性的分析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福建LNG接收站储罐为全容式低温常压混凝土顶贮罐,须依照相关程序对储罐进行静力学水压试验以监测储罐的承重能力,并同时对储罐进行气压测试。针对静力学及气压测试试验中出现的进料管受压、罐壁和罐底留有较多杂质、设备生锈点多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内罐内管线底部应与内罐相通以防管线受压,增加罐内壁清洗后残留氯分析检测点以重点检测罐壁、罐底残留物,以及用干燥空气对罐内进行吹扫以降低内罐焊缝生锈可能性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20.
某炼油厂的50 000 m~3浮顶储罐浮盘内部实施结构改造,该浮顶储罐具有漂浮在贮液表面上的浮动顶盖,浮顶与罐壁之间有环形空间,环形空间有密封装置,使罐内液体在顶盖上下浮动与大气隔绝,以减少储液的蒸发损失,该浮顶罐的结构特殊,体积庞大,安装改造工作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