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全球天然气市场遭遇低碳转型、新冠疫情以及乌克兰危机的轮番冲击,市场格局发生剧变。中国天然气市场改革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低碳转型明显加速,天然气市场变化显著。分析认为,新形势下中国天然气安全态势将逐渐好转,但依然面临国际贸易能力、定价话语权以及自身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在做好国内增储上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强化国际贸易能力、充分利用需求话语权,积极开展天然气外交。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供应安全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胡奥林  王小明 《天然气工业》2008,28(10):125-129
天然气供应安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然气供应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供气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政府和天然气生产、运输和销售企业及用户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和对策,预防天然气供应中断的风险。为此,诠释了天然气供应安全的涵义,介绍了保障供气安全的基本原则和部分国家的供气安全保障机制,最后结合我国天然气供需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应对策略:①制定确保天然气供应安全的法律法规或政策;②调整天然气价格;③实现天然气供应多元化;④建立天然气储备机制;⑤发展可停供气用户;⑥制定天然气供应突然中断或需求严重不足的应急预案;⑦加快天然气市场的改革与开放步伐,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为新兴的天然气进口国,进口量呈现快速增加之势。近年来,国内频现"气荒"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如何借鉴世界进口大国的天然气贸易经验,优化进口天然气的来源及渠道,保证天然气供应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全球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和产量均持续增长,储采比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预示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世界天然气供应量将充足;但是,由于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一方面使得区域天然气供需矛盾不断突出,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世界天然气贸易快速发展,呈现出贸易量快速增加、贸易形式多样化、贸易区域全球化、进口大国进口来源多元化等四大特征。通过分析全球天然气资源、贸易现状及特点,总结不同天然气进口国在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而提出了保障我国天然气长期供应安全的4条建议:①加快构建进口气源多元化体系,实现平稳均衡发展;②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推进贸易方式多样化;③加强战略储备建设,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开发力度;④坚持独立自主的能源安全战略,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应控制在50%以内。结论认为:天然气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只有保障其长期安全稳定供应,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预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述能源安全预警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明确了天然气供应安全预警分析的逻辑思路,通过对预警指标体系、预警界限、数据处理以及预警信号系统的探讨,初步构建了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预警体系,从而可以将全国各省市的天然气预警情况直观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国家有关部门及时掌握情况,适时作出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5.
全球环境下的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随着国内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扩大,进口管道气和LNG的规模将不断增大,国内天然气市场对外依存度也将逐步增加,由供气中断带来的供应安全风险逐步显现,天然气的安全、稳定供应面临极大的挑战。以亚太地区天然气供需现状和趋势预测为基础,重点分析预测了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天然气供应安全管理框架和保障措施建议,即必须通过政府、供气企业、用户三个责任主体构建完善的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系统应对挑战:①政府层面应加强能源政治与外交,完善天然气供应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天然气价格机制;②供气企业则需要加强国内资源的勘探开发,稳步引进海外资源作为补充,并加快管道、储气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③工业、城市燃气等用户则应配合解决天然气调峰问题,可自行建设储气调峰设施,在冬春季用气高峰期间或其他供气紧急状况时,确保平稳用气和输气管网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小丽9月23日在京表示,中国天然气供应正在形成由国产天然气、进口液化天然气、进口中亚天然气、进口俄罗斯天然气、进口缅甸天然气五种来源组成的多元化供应格局。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供应安全与政府责任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供应安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天然气供应企业及用户都有责任采取措施预防天然气供应中断的风险。以川渝地区为例,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政府在天然气供应安全管理中所应肩负的责任,并提出政府应建立天然气供应安全监管机构与天然气产业相关法规、加快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等建议,以切实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8.
潘大为  刘文俊 《油气世界》2006,(11):26-27,43
随着浙江省天然气供应规模的逐步扩大,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天然气资源安全的问题日渐凸显。  相似文献   

9.
张珺  谭金萍 《天然气工业》2020,(11):159-167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取得成果最为显著的领域之一,识别其投资环境对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影响因素,对于有效规避海外天然气投资失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首先构建了6大维度、26项指标的天然气投资风险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量化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31个国家的天然气投资风险变化,进而构建了包含9个指标的天然气供应安全(SSI)测度体系,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认为:①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31国的天然气投资应首要考虑资源潜力,其次应考虑商业环境、环境约束、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双边关系;②要积极关注沿线国家天然气投资风险水平的变化,在关注天然气投资目标国资源潜力和商业环境的同时,以经济和贸易合作为支撑点,开展天然气等能源合作,形成与沿线国家的战略能源合作伙伴关系;③在积极降低天然气国外投资风险、保障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同时,要突破技术障碍、提高国内天然气产量、降低对外依存度;④在新冠疫情爆发、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波动的环境下,更需要重视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天然气贸易和交易中心建设,联通俄罗斯、中亚五国、日韩、东南亚、澳大...  相似文献   

10.
赵俊平  李平  李珊梅 《国外油田工程》2008,24(5):52-54,F0003
液化天然气的需求者需要拓宽其购买市场,以尽量避免天然气供应中断带来的不良影响.可往往是供应商数量增加了,但是,中断天然气供应的几率也增加了.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拓宽运输液化天然气的地理范围.本文阐述了美国的天然气供应现状及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性不断增长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天然气供需矛盾较突出,供暖季天然气调峰保供压力较大。为此,在分析中国天然气储运设施调峰保供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资源、市场需求及国家能源改革政策等方面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综合调峰保供体系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天然气储运设施受制于地下储气库建库地质条件复杂、气田放大压差式调峰影响气田开采寿命、LNG调峰成本和安全风险较高、进口管道气存在着中断风险等影响因素,天然气调峰设施建设进度落后于市场发展速度,难以满足天然气调峰需求量的快速增长;(2)多种类型储气设施并存、多渠道资源供气是未来中国天然气调峰保供的常态,需要建立天然气需求淡季重储存、旺季强优化的调峰保供体系,以满足北方供暖区天然气需求量季节性峰谷差巨大的市场。进而提出了中国天然气调峰保供的应对策略与建议:(1)加快推进全国天然气输配管线建设,实现互联互通;(2)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天然气调峰设施;(3)大力发展地下储气库,使其成为天然气调峰的首要方式;(4)充分发挥LNG的调峰优势,适度发展LNG调峰设施,提升海陆四大能源通道的综合利用水平;(5)加大天然气供给侧保障力度,确保国产天然气的供应主体地位;(6)积极利用经济杠杆,采取不同的定价机制,确保供气安全。  相似文献   

12.
关于当前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然气供应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供应中断、严重不足或价格暴涨都有可能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众多方面造成影响甚至损害。天然气已成为我国的主体能源之一,其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关乎国家的能源安全。为此,对当前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新认识和审视天然气供应安全,提出构成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三个层次——物质安全、获得安全和共同安全。进而归纳总结出当前影响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主要问题:①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偏高;②国内天然气基础设施薄弱;③国际共同安全体系建设仍待加强。最后,着眼于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两个视角,提出了加强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措施:①加快国内天然气供应侧能力提升,提升国产气供应安全能力;②加快国内天然气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破解国内储运安全瓶颈;③促进国内天然气需求侧应急调峰能力建设,增强需求侧供应安全;④深化"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构建"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鱼骨图",全力提升外部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快速增长,2016年已达33.4%。在天然气进口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由于地理位置、经济环境、资源禀赋等的差异,中国从不同国家和地区进口天然气的风险并不完全相同。为此,以供应链为基础,构建了中国天然气进口风险指标体系,并使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进而计算了中国2011—2014年从不同国家进口天然气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14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陆上管道进口风险总体上小于海上进口风险;(2)从进口来源的角度分析,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的风险最大,其次是卡塔尔、也门、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结论认为:中国应从优化天然气进口来源、加强天然气运输通道安全、扩大海外天然气开发投资、培养天然气自给能力等4个方面着手,降低天然气进口的风险,从而保证天然气供应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十三五”期间中国天然气行业竞争态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三五”期间,全球天然气将进入供应宽松时代,“竞争”将成为天然气行业的主题,而价格是影响竞争胜败的核心要素。 为了降低生产商和进口商的销售压力和亏损风险、保障供需双方权益、维护市场健康发展,有必要分析当前行业竞争态势,研究不 同气源类型天然气的价格体系和价格走势。预测结果表明:随着国际油价持续振荡,LNG 与管道天然气之间的竞价关系将呈现周期 性变换。展望新的市场形势,提出了如下建议:①正视经济新常态下的市场,按照目前国内能源消费比重,天然气仍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②正确看待油价长期走势,销售价格低于开发成本是不可持续的经济现象;③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规避恶性竞争;④完善天然气价 格体系,实行天然气差别价格,避免出现因季节变化而供需失衡的情况。结论认为:相对缺乏灵活性的定价机制会给油气企业带来 巨大的压力,而天然气产业属于民生产业,稳定供应仍是第一要务;面对新形势,需要政企联合,完善天然气价格体系、维持供需 平衡,以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级政府的天然气"十三五"规划相继出台,以及相关部门对治理灰霾的愈加重视,天然气迎来了成为我国主力能源的战略机遇期。为此,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从供给侧、需求侧、价格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入手,预测了我国天然气产业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态势,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研究认为:(1)在供给侧方面,我国天然气产业需要达到可获得(Availability)、运得到(Accessibility)、用得稳(Assurance)、买得起(Affordability)、有责任(Accountability)等5个标准,打造5A级天然气产业链;(2)在需求侧方面,空气污染治理间接推动天然气消费量的增加,燃气发电有望成为消费量增长的主力,天然气交通的发展会为产业带来新机遇。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认为当前价格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短板制约了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在天然气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确保天然气在我国现代能源体系的构建中发挥主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21世纪初叶中国天然气勘探方向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21世纪初叶中国天然气勘探任务将极其繁重,全国需拿到8×1012~10×1012m3天然气地质储量,并为开拓出新领域作好准备。提出从战略高度考虑勘探方向定位的原则:①资源质量定位,21世纪头10年主攻方向应是常规资源,第二个10年应加强低级别资源(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的升级转化;②勘探程度定位,新区、新领域是我国增加天然气储量的主要方向;③资源分布定位,以西部、中部和海域为主;④大中型气田分布规律定位;⑤勘探效益定位。近年天然气勘探的三个新趋势(砂岩气田储量稳定上升,中生界和新生界增储比重增大,致密气藏开发前景看好)在今后选择勘探方向时不宜忽略。提出今后5~10年我国陆上天然气勘探继续发展的三大领域:①中、西部前陆盆地,包括6个发育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的地区(塔里木盆地的库车、塔西南,四川盆地西北缘,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准噶尔盆地南缘,柴达木盆地北缘);②三大克拉通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③东部陆内裂谷盆地深层。21世纪初叶主攻方向是西部三盆、中部两盆和海域;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天然气勘探应作为找油副业予以兼顾。图2表3参10(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我国聚焦于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天然气汽车产业因此遭遇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急需围绕我国现实基础及战略目标开展天然气汽车未来发展走向的研究工作。为此,基于资源禀赋、战略安全、减排目标及产业技术现状,系统分析了我国天然气汽车的未来发展定位、趋势以及面临的瓶颈,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清洁交通技术发展路线,形成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天然气等替代能源汽车协同发展的格局;②中长期内,天然气汽车仍将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保障能源安全的现实选择;③LNG商用车将是天然气汽车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中小城市CNG汽车的渗透率也将进一步提高;④我国天然气汽车产业目前还存在着政策不合理、标准不健全、续驶里程短、网点不完善等瓶颈。基于上述背景,提出以下建议:①明确发展地位,转变发展观念,完善政策扶持;②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强化技术创新;③推广高承压、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天然气气瓶;④依托现有加油站资源,支持建设各类综合能源补给站,完善重点区域网点覆盖。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南沿海发展煤制天然气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子航 《天然气工业》2009,29(10):117-120
随着近年来煤制天然气(SNG)技术的发展,国内呈现出积极开发SNG项目的热潮,但输送距离成为坑口建厂模式与天然气市场之间的巨大沟壑。通过在西部煤矿坑口建厂与在东南沿海地区建设SNG工厂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分析,认为沿海SNG工厂在价格和风险承受等方面更富竞争力,同时对于东南沿海地区掌握自主气源的意义重大。尤其对于国内石油公司而言,SNG相比在沿海建设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一种更为可靠的资源和价格对冲工具,而且沿海SNG项目在获取煤炭资源方式上有更多的灵活性。在提高经济性方面,资源与运输费用的长期锁定、褐煤的坑口提质处理都是必要的,但在污染物排放、废水处理及废渣利用方面,应进行审慎的风险评估和措施论证,确保其成为受欢迎的新型能源项目。  相似文献   

19.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储层的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储层稳定性是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开采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确保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的前提,目前相关的研究较少。为了分析降压法开采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过程中储层的稳定性,根据该海域水合物的钻探资料,建立三维水合物降压开采地质模型,采用非结构网格对模型进行离散;在综合考虑水合物开采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过程和沉积物变形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热—流—固—化四场耦合的数学模型;基于非结构网格技术,采用有限单元方法对模型求解,获得水合物降压开采条件下的储层孔隙压力、温度、水合物饱和度和应力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而分析研究了该海域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储层沉降、应力分布和稳定性。结果表明:(1)储层渗透率越大、井底降压幅度越大,沉降量越大,沉降速度越快;(2)开采过程中储层孔隙压力减小会导致有效应力增加,且近井处剪应力增加较明显,易发生剪切破坏;(3)储层有效应力的增加导致了储层沉降,沉降主要发生在开采的早期,开采60 d,储层最大沉降为32 mm,海底面最大沉降为14 mm。结论认为,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渗透率低,储层压力降低的影响范围有限,在60 d的开采时间内,储层不会发生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20.
安旭 《天然气工业》2018,38(9):139-144
近年来,中国北方冬季采暖季时常爆发大面积供气紧张,由于我国能源结构中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再加上近年“煤改气”项目的大范围落地实施,加剧了天然气供应的紧张形势。为了提高国内天然气供应的保障度,在分析近年频发天然气供气紧张危机成因和目前常见天然气储备方案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气态液化石油气掺混空气(以下简称空混气)作为调峰储备气源的方案,并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①储气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国内大量进口LNG的做法形成了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危机;②空混气可作为适合的天然气替代产品和调峰储备气源;③空混气具有建设投入少、维护简单,安全性好、不需要额外的燃气系统、地下管网与调压设施等可与天然气通用、可避免重复投资浪费,点供更加便捷灵活,可以实时启动”等优势和价值。结论认为:①空混气是切实可行的天然气调峰储备气源,管输气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合理考虑选择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空混气或者其组合作为储气气源;②未来能源发展应注重品种、渠道多元化,应从国家能源战略储备安全的角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燃气调峰储备要求,实现多气源、多气种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