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啤酒高度浓度发酵后稀释酿造工艺进行探讨,主要讨论了高浓糖化、发酵和稀释过程及控制措施,结果表明,采取适合的啤酒高浓度发酵后稀释酿造技术,能有效地提高旺季产量、设备的利用率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2.
啤酒酿造的传统方法是将糖化后的麦汁在常规浓度下(如10~12%麦汁)进行发酵,得到含乙醇4~5%(v/v)的啤酒。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尤其是在不需要增加糖化、发酵设备的条件下大幅度增产,可采用高浓度发酵工艺,然后在啤酒过滤工段将发酵成熟的高浓度啤酒用脱氧碳酸水稀释到正常浓度。用高浓度酿造法可使生  相似文献   

3.
范广璞 《酿酒科技》2005,(11):68-69,72
利用高浓度酿造稀释法酿造全麦芽啤酒,采用过滤后稀释法进行生产试验;定型麦汁浓度为14%左右,稀释率为27.3%。试验酒质和传统全麦芽啤酒相比,质量相当;结果证明,利用高浓度稀释法改造中小型啤酒厂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超高浓酿造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啤酒中试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啤酒酵母F为原始菌株,以氦氖激光-氯化锂复合诱变,配合高浓驯养,最终得到一株能较好适应超高浓发酵的高浓啤酒酵母菌株,连续8代驯养,其各项指标均优于原始菌株.研究该菌种的超高浓度酿造(18~20°P)的糖化、发酵及过滤后稀释工艺,进行了超高浓发酵的小试和中试实验(100L).并对超高浓酿造稀释啤酒(12°P)进行了理化指标测定及感官品评,结果表明,超高浓酿造啤酒酯香明显,口感清爽,口味纯正.  相似文献   

5.
高浓酿造是采用高浓麦汁发酵,之后进行稀释的啤酒酿造技术,该方法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被广泛应用于啤酒生产中。虽然高浓酿造技术基本发展成熟,但仍存在发酵周期长以及后稀释造成风味不平衡的问题。由于高浓麦汁的特性,会导致发酵不彻底、发酵缓慢以至于延长发酵周期。该文分别从原料、发酵条件、菌株质量方面对高浓酿造啤酒发酵周期影响因素作了综合阐述,并对解决发酵周期长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提供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6.
70年代(TheBrewer1997,No.2)美国推出了“高浓发酵、后稀释工艺”,采用高浓度麦汁进行发酵,在过滤前用充CQZ的无菌水稀释成12“BX或以下浓度的啤酒[1]。高浓发酵具有提高生产率、节约能源、啤酒风味和稳定性好、提高设备利用率的优点[2]。R.McCaig等对啤酒高浓酿造已进行了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在我国,华光啤酒厂于80年代首先推出了高浓发酵后稀释工艺,现在已有许多厂家采用,目前国外关于高浓发酵的麦汁浓度已达到30“BX左右。但是,高浓发酵随着麦汁浓度的提高,酵母对浓度的适应性发生变化,如对影响发酵的各因素控制不当…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啤酒原料的大幅涨价以及消费者口味的改变,国内大多数啤酒厂已采用高浓发酵后稀释工艺,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低浓度啤酒。与常规酿造相比,高浓发酵后稀释的优势在于,它可在不增加糖化、发酵设备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啤酒产量,节约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然而,该工艺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如稀释后的低浓度啤酒泡持性较差、口味太淡、风味不协调等。本文主要分析了上述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后修饰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浓发酵后稀释工艺被越来越多的啤酒厂所采用,市场涌现出大量低浓度啤酒.高浓发酵后稀释工艺与常规酿造相比,具有可在不增加糖化、发酵设备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啤酒产量的优势.但高浓发酵后稀释工艺也存在明显缺陷,如稀释后的低浓度啤酒泡持性较差、口味较淡、风味不协调等.该文分析了上述缺陷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后修饰等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浓糖化后稀释啤酒技术,即采取提高麦汁糖化浓度,发酵后用处理水稀释制备啤酒的方法。它可以使发酵设备能力提高25~30%,产量增加四分之一以上。高浓糖化后稀释制备的啤酒,风味独特,口味纯正,保质期长,因此在实践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一麦汁浓度控制及稀释比例选择酿制高浓度啤酒,首先必须制备高浓度麦汁。高浓度麦汁控制在多少度为宜?这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河北省邯郸市啤酒厂自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啤酒酿造主要原料和辅料的嘌呤、几种常用大麦麦芽总嘌呤在107-131mg/L,小麦麦芽总嘌呤为大麦麦芽的50-60%;酿造用辅料玉米淀粉、糖浆和大米的总嘌呤7.5mg/L。发酵过程中酵母代谢与利用游离态嘌呤,发酵完毕后啤酒总嘌呤下降27%。采用低麦芽比,同时增加小麦麦芽用量,并采用高浓酿造后稀释的工艺,能显著降低啤酒总嘌呤。25%的麦芽比,采用全小麦麦芽酿造啤酒(稀释后折8度)总嘌呤18 mg/L。啤酒后处理工艺中,添加粉末活性炭对啤酒嘌呤吸附效果较好,总嘌呤去除率能达到65%。  相似文献   

11.
基于酿造成本的考虑,啤酒生产高浓稀释以及快速发酵日渐流行,作为酿造者对于随之而来的诸如泡沫、麦香、饮后上头等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啤酒饮后上头的原因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2.
概述啤酒高浓度发酵系先制备高浓度糖化麦汁,发酵后再加水稀释,使其达到所要求的浓度。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基础上可提高啤酒质量,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我厂决定对高浓度啤酒稀释新技术进行试验性生产。高浓度发酵稀释工艺,我国已有多家啤酒厂采用,但我厂的发酵工艺是采用比利时阿托瓦的快速发酵法,发酵周期只有十二天。因此,作为高浓度发酵应用到快速发酵工艺中,对我厂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性生产。以下是我厂进行试验的一些情况。l高浓度糖化麦对制备糖化制备14”BX麦汁,高浓发酵后稀释成12吧X啤酒。试验选用优质麦芽,辅料为大米.各料的液化采用耐高温a一淀粉酶(丹麦NOVO公司生产)。在糖化工艺方面,与正常…  相似文献   

14.
一、高浓度啤酒稀释技术的定义概括地讲,高浓度啤酒稀释技术就是在糖化生产高浓度麦汁,经过发酵和后酵贮藏,在啤酒灌装前加入稀释水,使之达到希望的原麦汁浓度和酒精含量。此项技术是目前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虽只有十余年的历史,但已被很好地消化吸...  相似文献   

15.
李玉梅 《酿酒》1993,(3):71-74
成品啤酒分析对成品啤酒分析表明,本实验生产的啤酒的pH值都高(表6、7),12°P全麦芽控制发酵啤酒pH值为4.64,24°P麦汁发酵后的稀释酒pH值为4.91,这是由于稀释用水碱度高造成的。高浓度发酵稀释啤酒的5天强制富尔马进浊度随原麦汁的浓度增加而降低,这表明该啤酒的物理稳定性增强(表6、7)  相似文献   

16.
对高浓度酿造后稀释啤酒生产中稀释前后 ,以及稀释酒和非稀释酒的可凝固氮、pH值、苦味质、溶解氧进行了测定比较。重点研究了这些因素对酒的品质、风味和保质期的影响 ,并利用计算机对试验数据进行了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处理。  相似文献   

17.
郝晶心  李学国  张朴 《啤酒科技》2002,(3):39-39,41
[概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率先推出稀释啤酒,现在北美和北欧一些国家已将高浓度酿造稀释法作为通常的生产技术。在美国啤酒行业的应用范围已达70%以上,而且国外对这项技术的研究仍在向纵深发展。我国在八十年代初由上海华光啤酒厂推出高浓后稀释工艺,目前我国不少啤酒厂家开始采用高浓后稀释工艺,而且生产稀释啤酒的设备也已实现了国产化,高浓后稀释在我国将来的啤酒生产中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由于高浓度酿造,使麦汁浓度达到16~20oP,经酵母发酵后再用无菌、脱氧的碳酸水稀释到正常的成品啤酒浓度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啤酒厂原有设备的生产能力,也节约了人工和各项能源消耗,实在不失为一种有经济实效的生产技术。由于高浓度麦汁会对啤酒酵母的代谢活性和生长繁殖造成某种程度的影响,如渗透压、代谢产物如乙醇、二氧化碳、脂肪酸和酯类,同时也会造成酵母同化氨基酸和氧的效率降低。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相对传统浓度发酵时较高的发酵温度和麦汁通气量,而重要的是要适当提高啤酒酵母的添加显,而且应随着麦汁浓度的提高而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发酵高浓度啤酒冲稀,是目前发展啤酒生产的一项多、快、好、省的新兴技术。几百年来,国内外酿造Pilson型浅色啤酒的麦汁浓度都是以12°B为标准。近年来,丹麦有研究该项工艺技术的专利报导,国内上海两家啤酒厂生产14°B特供啤酒。发酵高浓度啤酒的工艺技术主要是: 1.高浓度麦汁的制取。  相似文献   

20.
任璐  王莹钰  杨沫  蔡天娇  雷宏杰 《食品科学》2018,39(14):119-124
探讨在24?°P高浓啤酒发酵过程中8?种氨基酸(Met、Phe、Trp、Arg、His、Ile、Leu、Lys)的不同添加量(分别为原麦汁中相应氨基酸含量的0.5、1?倍和2?倍)对酵母生理特性、发酵性能和啤酒色值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氨基酸的补充可显著提高麦汁发酵度、乙醇产量,促进酵母生长,提高酵母活细胞率,改善啤酒色值。其中,补充1?倍氨基酸的高浓麦汁发酵性能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发酵度、乙醇产量、最大悬浮酵母细胞数和发酵结束时的酵母活细胞率分别提高了6%、17%、11%和10%。添加氨基酸的高浓酿造啤酒经稀释后,啤酒色泽依然鲜亮,且添加1?倍氨基酸酿造而成的啤酒经稀释后色差(ΔE)最小,色泽最接近青岛纯生啤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