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00t液压油缸在工作中,螺帽松动掉入油缸内,造成两处划伤.一处划伤长度520 mm,宽3 ~4 mm,深0.6~1.2 mm;另一处划伤长度240 mm,宽2~3 mm,深0.4~0.8 mm.再度工作时,高压油液从密封圈与缸壁划伤部位的空隙中泄漏,无法达到额定工作压力,为了尽快修复液压油缸,采用超金属修补剂进行修复.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这是不二越公司最近开发的涂层立铣刀。商品名为SG-FAX。主要特点:①与过去的立铣刀相比,齿数较多,齿沟微小,加工表面粗糙度大幅度改善。②刀柄较长,可用于深槽或深腔加工。③已实现系列化,齿形有短刃、中等刃和长刃等类型。④涂层为该公司新开发的复合涂层。与过去的TiN相比,使用寿命提高3倍。⑤柄部尺寸与立铣刀外径相同,这更便于进行深腔加工。⑥该立铣刀的SG-FAX型刀具直径为φ6~φ50mm,SX型和SLX型直径为φ16~φ50mm.  相似文献   

3.
于勤昭 《轴承》1992,(1):30-32
3M4640磨球机出厂时,只有随机装配的24沟分配器,而生产所需的6~10沟分配器尚无专门生产单位提供,我们依据随机装配的24沟分配器的外型及结构尺寸,参考有关资料,设计了3M4640磨球机6~10沟偏直角沟分配器。 1.磨盘沟槽位置的确定 3M4640磨球机砂轮内径360mm,外经800mm,为确保靠近砂轮内孔的第一道沟槽的强度,令第一道沟槽中心与砂轮内孔壁相  相似文献   

4.
一、柱塞偶件1.柱塞偶件的磨损特征柱塞偶件的磨损,主要集中于柱塞头部、过梁处、停供边及柱塞的进回油孔处。(1)柱塞头部。此处磨损最大,在接触面上有上深下浅、上粗下细的沟痕,磨损处呈乳白色,在光照下尤为明显。沟痕最大深度可达23-25μm,最大宽度为4~5mm,长度为10 mm左右。(2)柱塞头部过梁。此处的磨损较柱塞头部小,多呈梳状不深的细沟纹,同样上深下浅,上粗下细。(3)柱塞停供边。从斜槽上边缘向上磨损逐渐减小,磨损宽度为5mm左右,呈乳白色,同时停供边的棱磨钝变圆。(4)柱塞下部台肩。此处磨损很小,仅在台肩圆周上有短细纹。(5)柱塞套。磨损主要在进回油孔附近,且进油孔处比回油孔处大。进油孔的磨损部位在沿孔的中心线附近,上部磨损从孔上边缘开始向上延伸6~7mm,深24~27μm,下部从孔下边缘开始向下延伸4.5 mm,深15~17μm,磨损宽度较孔径大。  相似文献   

5.
针对05Cr17Ni4Cu4Nb汽轮机末级叶片材料,研究激光淬火后组织变化,确认硬化层深及沿层深残余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后组织明显细化,晶粒度能达到6~7级,硬化层深度大于2mm,硬化层内两个方向都为残余压应力,压应力层为2mm左右.  相似文献   

6.
图号:H82342材料:CT45代用材料:G5每台份件数:1 工序:锻~车~铣沟~划线~立铣~钳~外磨 施工略图 主要技术条件: 16A3对 45 同轴心线允差0.1公厘。 铣沟时允许铣去中40 上的一部份。 主要刃具: 48×41×10的花键滚刀。 注意事项: 两端顶尖孔必需精研与轴心线允差0.02公厘. 施工按卡略图 第一次按卡施工程序: 1.卡好找正後用正偏刀将端面车好。 2.用9.5公厘钻头钻孔钻35公匣深。3.用14公厘钻头磨成60°钻顶针孔。 第二次按卡施工程序: 1.卡好找正後用正偏刀将第二端面按公称尺寸车好。 2.用9.5公厘钻头钻孔钻60公厘深。 3.用里眼车刀…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介绍 MKS-9306高速钻头沟背磨床的微处理机控制系统及其设计思想。一、机床磨削加工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该机床是采用高速、快进、强力成型磨削方式的高效率自动钻头沟背磨床。磨沟砂轮线速度80~90m/min,最大切深2.5 mm,磨削进给速度0.3~1.8m/min,班产率:φ5标准钻头1000支,坯料硬度 HRC62。这样的磨削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Nd:YAG激光 脉冲MAG电弧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焊接参数对焊缝熔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热源焊缝熔深随电弧功率和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焊接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在相同参数下,复合热源焊缝熔深稍大于激光焊缝熔深而显著大于脉冲MAG焊缝熔深.对于不同焊接电流,光丝间距在0~3 mm内复合热源焊缝取得最大熔深,且取得最大熔深的光丝间距与焊接电流大小有关;复合热源焊缝熔深在离焦量为2 mm时取得最大值.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激光 电弧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激光功率不仅决定复合热源焊缝熔深,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焊接速度:MAG电弧也可提高Nd:YAG激光焊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9.
我厂在普通机床上成功地解决了孔长(73~86mm)与孔径(φ6mm)比大于10的精密小深孔(简称小深孔)的加工问题,孔轴心线的不直度1~2μ,不圆度和锥度为1μ,达到了部颁标准一级精度。加工过程分为粗加工、精加工及挠性抛光三个工序。今分述如下: 一、粗加工小深孔的粗加工,采用C620—3普通车床、麻花钻头和φ6D铰刀。 1.机床对准检查  相似文献   

10.
BC6063型牛头刨床工作台进给量有一种为:水平进给0.4~5.0mm(12级),垂直进给0.08~1.0mm(12级)。我单位使用这种型号刨床加工如图1所示的工件的齿形部分,工艺过程是:先用平面刨刀刨平面至尺寸,接着换齿形刨刀,利用工作台的水平进给进行分齿刨齿槽,经过往复几次的切深进给后,刨至所要求的齿深。该工件的齿距t为:3.2、4.0、4.8(mm)。齿距误差为±0.05mm,100个齿的累计误差为±0.2mm。齿长为300mm。  相似文献   

11.
选用PVD-TiAlN+TiN复合涂层硬质合金刀具高速铣削高强钢AISI4340,探讨了铣削参数对后刀面磨损的影响,并分析了加工成本。通过响应优化器得到具有95%置信度的理论最佳加工参数,采用Gilbert方法计算了加工成本,验证了该涂层刀具在高速铣削AISI4340时的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切削速度对后刀面磨损的影响最为显著,径向切深没有统计上的显著性,但径向切深在1~3 mm时,后刀面磨损随径向切深的增加而增加。PVD-TiAlN+TiN复合涂层硬质合金刀具高速铣削AISI4340钢在最佳切削参数vc=350 m/min,fz=0. 03 mm/z,ap=0. 6 mm,ae=4 mm条件下的刀具寿命为31. 30 min,估计加工成本为17. 35。该研究对高强钢的高效低成本加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动线组成] 本自动线适合小型球轴承(内圈内径φ10~φ30mm,外圈外径φ26~φ65mm)内外套圈磨超自动加工,主要由3MZ135自动轴承内圈沟磨床、3MZ203自动轴承内圆磨床、3MZ313自动轴承内圈滚道超精机、3MZ146自动轴承外圈沟磨床、3MZ326自动轴承外圈滚道超精机以及机外检测机和上料理料机等辅助设备组成.  相似文献   

13.
对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加工深孔,如果定做专用枪钻、BTA系统、DF系统等专门加工深孔的加工刀具,生产成本太高.文中采用带支撑减振装置的深孔组合镗孔刀具加工带有通孔φ50-120mm、长度为2~3m的小批量长轴深孔零件,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微深孔激光加工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副接触零件表面制造大量的微深孔,微深孔可以吸附与存储润滑油。主要阐述了激光加工过程中影响微深孔加工的因素。应用HGL-LCY300激光加工设备在滚轮表面打出了直径为Φ0.1 mm~Φ0.2 mm、孔深为1 mm左右的众多排列有序的微深孔。通过滚轮磨损实验初步表明:高副接触零件表面的微深孔能提升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5.
我厂的KM-15型拄塞泵,经两年使用,柱塞磨损严重,磨损的沟痕最长达120毫米,深0.7毫米,在填料处电有0.05~0.16毫米不等的各种沟痕,并产生椭圆现象,泄漏严重。为修复柱塞,我们采用了加保护套的办法.即选用Cr5Mo钢管(Φ106×10×520毫米)车制一个保护套(图1),于240~250℃炉温中加热保温30分钟,取出后套装在损坏后经精  相似文献   

16.
我厂在加工φ38.5~+_0~(0.3)mm内孔双槽工件时(槽宽3mm,切深O.6mm,间距6mm).精度难以控制。所以我们制造了切槽辅具,只需2~4min,  相似文献   

17.
φ6~φ12mm 精密深孔加工是“六五”期间重点攻关项目之一,要求达到的技术指标是:孔深与钻头直径之比大于10,加工后孔的尺寸精度在0.005~0.01mm 之内,粗糙度在 Ra0.8以下,同时生产效率要比现有加工方法,如枪钻等提高1倍以上。我们采用 DF 系统深孔钻的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深孔表面多母线粗糙度的检测,研制了一种便携式表面粗糙度自动检测装置.借助以ARM920T为核心的嵌入式模块,紧凑设计了对零部件深孔表面粗糙度实施多点自动检测的机电结构,给出了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嵌入式模块硬件电路接口、多点粗糙度综合参数的描述与计算方法等.该检测装置可对口径为Φ16~25 mm,长度为120~180mm的内孔表面实施多达24条母线、512点的自动检测.实际测试验证,该检测装置的极限误差<3%.  相似文献   

19.
我厂曾遇到图1所示小直径的深孔加工,零件长300mm,内孔为φ6_0~( 0.4)mm,材料1Cr18Ni9Ti管材,内孔表面粗糙度值R_α1.6,硬度3O0~350HB,该零件的孔径与长度之比为1:60,是典型的深孔加工。  相似文献   

20.
王宝忠  王伟 《一重技术》1994,(2):106-108,111
M16齿轮轴与M_t12人字齿轮轴是小松式压力机的两种关键件,为实现国产化而采用了34CrMol材质。为了达到沿齿沟中频淬火硬度HRc≥55、硬化层深2~3mm的技术条件要求,一重集团公司立项进行了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结构的感应器和中频埋油淬火工艺可以制造出符合技术条件要求的大模数锻造合金钢齿轮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