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新庄煤矿副井井壁初期破裂注浆治理施工方法及所取得的效果,阐述了井壁破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车集煤矿主井井壁破裂情况,指出了井壁破裂的原因。通过分析论证,确定采用开卸压槽法治理井壁破裂。在卸压槽内安装钢结构井壁可缩接头,使卸压槽可压缩率提高1倍左右,大大提高了治理效果。开切卸压槽后,井壁稳定,未再出现变形破坏现象,达到了预期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的目的是通过注浆法治理井壁效果的实测分析来研究注浆法治理井壁破裂的机理。文章列举了我国注浆法治理井壁破裂的典型事例,分析了事例中注浆所引起的井口及周侧表土抬升的原因.深入研究了注浆引起井壁变形的机理.弄清了井壁破裂的真实原因,并通过地面注浆法与壁后注浆法治理井壁破裂效果的分析.揭示了注浆法治理破裂井壁的本质在于它的堵水效应。这一结论不仅为煤矿企业及相关的科研单位正确地制定注浆方案,节约治理成本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立井井壁破裂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摘 要:通过对埋深在井壁内的传感元件对井壁应变状态进行长期监测,获取大量井壁应变演化数据,对井壁破裂前-破裂中-破裂后的不同层位、不同方位应变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井壁破裂前后的应变演化规律,指出井壁濒临破裂时,应变累积速率加快;井壁破裂过程中由于应力的重分布使得应变出现一定程度的释放;破裂后井壁应变逐渐累积;不同层位、方位传感器实测应变释放量与井壁破裂程度及距破裂点的距离有关。该研究成果对于预测评估井壁安全状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立井井筒预防性治理过程井壁应变规律分析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壁破裂问题一直比较棘手,深厚表土层中预防性治理井壁破裂的工程经验并不多见,本文以某煤矿主井为例分析了深厚表土层立井井壁地面注浆加固过程中井壁的受力特点,得出了表土段地面注浆加固治理过程中井壁的应变观测结论即加固治理抑制了井壁竖向附加力的增长,总结了深厚表土层井壁地面注浆加固治理工程的经验,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立井混凝土井壁在第四系底界位置破裂是我国黄淮海地区典型的井筒地质灾害之一。兖州矿区某矿回风立井具有井壁破裂的典型地质条件。2015年8月,发现该井筒井壁应变监测数据异常;随即现场查看,确认井壁发生了破裂。参考兖州矿区多达13个立井井壁破裂治理经验,该井筒井壁破裂治理采用了"加固+卸压"的治理思路,具体采用了"开卸压槽+井壁井圈加固+壁后注浆加固"的综合治理方案。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理,避免了安全事故发生,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井壁破裂过程的应变实测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埋设在井壁上的应力应变自动监测系统,通过大量监测数据历时曲线比较,分析了某矿井筒井壁破裂过程中不同层位应变的历时变化情况,对井壁破裂前期和破裂过程中的应变演变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井壁破裂演变过程中应变特征,指出井壁濒临破裂时竖向应变积累速率加快,井壁破裂时井壁应变出现“跳水式”的释放,井壁破裂释放期持续10~15 d,释放的量值大小和井壁的破裂程度以及距离破裂点的远近相关。  相似文献   

8.
地层加固法治理井壁破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介绍井壁破裂机理及常用治理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地面注浆地层加固法治理井壁技术的机理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王文明 《建井技术》2008,29(2):28-29
介绍了杨村煤矿主井井壁破裂第4次治理方案及施工工艺。经此次治理后,井壁一直较为稳定,从而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地面与破壁注浆治理井壁破裂灾害的工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葛晓光 《煤炭学报》2002,27(1):41-44
对黄淮地区厚松散表土层覆盖区矿山坚井破裂的治理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地面注浆与破壁注浆方法应用于井壁破裂治理工程中的基本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根据工程实例,对两种方法的实际效果开展了分析研究,证实了注浆法的良好效果;采用弹塑性轴对称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别对正常状态(不注浆),破壁注浆和地面注浆3种条件下的井壁纵向应力进行了模拟计算,从力学机理上指出破壁法的缺陷,提出地面法的可行性及其工程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深厚表土中圆筒形冻结壁和井壁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保障深厚表土层中冻结法凿井的冻结壁和竖井井壁 (简称两壁) 在施工和生产中的安全和可靠性,基于深厚表土层中井壁破裂灾害的机理,探讨两壁的力学模型和方程,用解析分析的方法,对井壁三维应力σz,σt,σr的求值及其在强度理论中的位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土段井壁要承受自重和竖直附加力,这是深厚表土段井壁发生破裂灾害的主要原因,也是与岩石段井壁受力的根本区别,因而在深厚表土段"两壁"需按三维空间进行设计;必须把竖向应力σz和环向应力σt分别作为控制因素进行设计计算和核算.为减小竖直附加力,在井深大于200 m时,井壁结构设计宜采用井壁竖向可缩装置.  相似文献   

12.
沉降地层破裂井壁修复治理工程设计原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针对立井井壁的破坏机理,提出了修复治理破裂井壁的设计原则,同时给出了破裂井壁注浆参数的确定方法、表土层沉降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卸压槽和槽钢加固结构的设计方法。应用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地修复治理了15个破裂井壁,实践证明此项成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不均匀侧压力对井筒受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井井筒所受的水平侧压力沿井筒周边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井筒井壁可能出现拉应力,这对混凝土井壁来说是很不利的,因而有必要求解分析井筒的受力状况。论文通过对井筒的弹性分析,判断不均匀受压下井壁的受压受拉状态,推导了井壁刚好不出现拉应力时井壁厚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保大海则煤矿井筒冻结施工安全,通过对井壁受力和温度进行信息化监测,获得外壁竖向钢筋应力和井壁横截面温度,并对外壁竖向钢筋应力与温度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壁竖向钢筋应力随着井壁温度的变化可以分为6个阶段,应力与温度呈负相关性,在温度极值处应力也相应达到极值;监测期间外壁竖向钢筋处于安全状态;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外壁竖向钢筋应力与温度的相关系数为0.921 6~0.969 9,井壁浇筑完成后,外壁竖向钢筋的84.78%以上应力可以由温度应力来解释,温度应力是影响外壁竖向钢筋应力的主要因素,其中约束温度应力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自生温度应力是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曙光煤矿井底车场小煤窑遗留采空区支护的特点和难度,提出采用注浆加固、高强度锚杆、再配合预应力锚索支护方案。矿压监测结果表明,该支护方式满足了井底车场巷道小煤窑遗留采空区支护,为现场解决了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支护。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丁集煤矿特殊的地层条件,为防止井壁在冻结壁融沉和地层疏水沉降时发生破裂,在井壁设计时采用竖向可缩性井壁结构,并提出了一种新型冻结井可缩性井壁接头形式.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表明:在竖向附加力作用下,该接头具有良好的竖向压缩变形特性、很强的抗侧压能力和可靠的防水、防漏性能,并且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丁集煤矿的三个立井井筒.  相似文献   

17.
钻井法凿井泥浆再生调制与废弃处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钻井法凿井是通过深厚冲积层最可靠的竖井施工方法.钻井法凿井中泥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泥浆劣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泥浆再生调制和废弃泥浆处理的方法,并对废弃泥浆处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应从污染物的产生源头治理泥浆污染,对已经产生的污染源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以达到最佳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钻井法凿井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立井井筒过含水老巷的特殊情况,结合长期矿山施工经验,提出了采用水下定点注浆堵水、强化支护和壁后注浆加固围岩等办法对井筒进行注浆加固.该次老巷注浆堵水从工作面接近老巷顶板3.5 m处开始准备,到堵水结束共耗时6.7 d,消耗水泥340 t,水玻璃180 t,填入骨料17 m3.采用该方法进行注浆堵水后,老巷段和上下井壁无任何异常,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井筒冻结壁强制解冻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冻结法凿井后冻结壁面临快速解冻的需求,将强制解冻理论与思想应用到井筒冻结壁快速解冻问题上。以冻结法凿井后的井筒冻结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井筒冻结壁强制解冻的特点及关键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采暖锅炉产生高温热水并与盐水进行热交换,采用“二级循环”模式进行井筒冻结壁快速解冻的方法,对强制解冻参数进行了计算并设计了相应的强制解冻系统。强制解冻监测数据表明,强制解冻系统稳定可靠,且方法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强制解冻参数计算简便,基本能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20.
长城矿业公司基建副立井出现了严重的井壁破坏,造成井筒建设停产.通过分析,认为井筒通过7号煤小窑采空区是井筒破坏的主要原因.为此有针对性地实施了"密集井圈 卸压槽 壁后注浆 锚杆加固"为主的抢险工程,井筒目前正常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并且丰富了井壁破坏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