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贾国栋  刘国树  汪海 《金属学报》2004,9(4):382-385
目的:研究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盐酸埃他卡林(Ipt) 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灌流消化法分离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 观察Ipt 对BAEC 分泌内皮素-1(ET-1)、前列环素(PGI2)和一氧化氮(NO) 的影响, 同时观察Ipt 对培养的BAEC 胞浆游离Ca2+浓度的影响。结果:在Ipt 浓度为10-6 mol·L-1及以上时, 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培养的BAEC 合成分泌ET-1, 并在Ipt 10-5 mol·L-1及以上时促进NO 的合成分泌, 同时在Ipt 浓度为10-4 mol·L-1及以上时, 显著地增高BAEC 胞浆游离Ca2+浓度。结论:Ipt 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合成分泌ET-1 和促进NO 的合成分泌, 从而使ET 和NO 的平衡状态得到改善;尚能增加内皮细胞[ Ca2+] i, 有利于内皮细胞合成NO 增加, 从而增强内皮介导的舒血管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自由基引发血管收缩的机制, 并通过血管静息张力的变化探讨三羟基异黄酮和17-β雌二醇对自由基缩血管效应的影响。方法: 制备猪冠状动脉血管环, 固定于恒温肌槽内, 待平衡后, 加入各种药物观察血管张力的变化。结果: 内皮完整的血管环在O2·-作用下产生明显的收缩, 去除内皮后无明显反应。1 μmol·L-1三羟基异黄酮对O2·-引发血管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0.01, n=16),1 μmol·L-117-β 雌二醇无明显作用。H2O2 使去内皮血管环产生明显的收缩作用, 对内皮完整的血管环缩血管效应不明显, 30 μmol·L-1三羟基异黄酮可明显抑制H2O2 的缩血管作用。结论: 三羟基异黄酮可明显抑制O2·-和H2O2 的缩血管效应, 其作用明显强于17-β 雌二醇。  相似文献   

3.
戴忠  胡长平  吴铁  戴滨  林熙 《金属学报》2005,10(5):532-536
目的: 研究合成的 口山 酮化合物 3, 4, 5, 6-四羟基 口山 酮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离体大鼠心脏采用 Langendorff法灌流, 停灌 30 min 再灌 30 min 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左心室插入水囊导管, 记录左室内压(LV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 和心率(HR), 定时收集冠脉流出液, 测定冠脉流量(CF)和肌酸激酶(CK) 活性。心脏灌流结束后心脏称重,计算单位心脏湿重的 CK 释放量。心肌组织制备匀浆,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 TNF-α含量。结果: 预先 给予 3, 4, 5, 6-四 羟基 口山 酮(30、100 或 300Μmol°L-1) 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损伤, 减少CK 的释放和心肌组织 TNF-α的产生。结论: 3, 4, 5, 6-四羟基 口山 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TNF-α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血管的直接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Powerlab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依那普利对去甲肾上腺素(NE) 和KCl预收缩的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舒张作用, 观察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 10-4 mol/L) 和吲哚美辛(10-8 mol/L) 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在内皮完整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 依那普利(10-9~10-4 mol/L) 对NE(10-5 mol/L) 或KCl (20 mmol/L)引起的收缩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去内皮后, 依那普利的舒血管作用显著减弱。在内皮完整的血管环, L-NAME (10-4 mol/L) 和吲哚美辛(10-8 mol/L) 对依那普利的舒血管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依那普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此作用具有内皮依赖性, 与内皮产生的NO 和前列环素(PGI2)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普罗布考对受损内皮细胞增殖和再生内皮细胞功能修复的影响。 方法 分别采用MTT 比色法和PCNA 免疫组化法测定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所处增殖状态;以兔胸主动脉血管环对乙酰胆碱舒张反应和内皮细胞分泌NO、PGI2 的能力评价内皮细胞功能状况。 结果 LPC 作用24 h可导致内皮细胞增殖显著受抑及分泌NO、PGI2 功能受损, 不同剂量普罗布考(20, 40, 80 μmol·L-1) 可促进LPC 损伤的内皮细胞增殖(55.5 %, 59.3 %,72.2 % vs 31.7 %, P <0.01), 同时提高血管成型术后兔胸主动脉血管环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66.63 %vs 25.95 %, P <0.01), 并修复LPC 损伤的内皮细胞分泌NO、PGI2 的功能(P <0.01)。 结论 普罗布考可促进受损内皮细胞增殖和再生内皮细胞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靶向内皮细胞α7 受体的新化合物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通过计数血管的分支点数,观察16种靶向内皮细胞α7受体的新化合物对于在体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与结论: 化合物13、14在1~100μmol·L-1浓度范围内,既没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也没有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在浓度为1000μmol·L-1时,对CAM的血管新生有促进作用。化合物5在浓度为100和1000μmol·L-1有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而在浓度为1和10μmol·L-1时,则对血管新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萘哌地尔衍生物(BWYJ) 对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对其血管活性进行机理探讨, 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 /AM 负载的培养家兔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观察该药对NA 、5-HT 和高钾所致的[Ca2+] i 的升高的影响。结果: Fura-2 /AM 负载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实验中, 静息时各浓度的BWYJ 对[Ca2+]i 无明显影响, 但其对NA 和5-HT 所引起的血管平滑肌[Ca2+] i 增加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不影响高钾所致血管平滑肌[Ca2+] i 的增加。结论: BWYJ 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α1 受体或5-HT2A 受体,抑制这些受体中介的钙内流, 从而抑制细胞内Ca2+的释放, 使血管平滑肌[Ca2+] i 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醋柳总黄酮(TFH) 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 的影响。方法:采用新一代钙荧光探针Fluo-3/AM 检测在高钾、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II(Ang Ⅱ) 刺激下单层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改变, 并与传统的钙拮抗剂Verapamil (Ver)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TFH(100 mg·L-1) 对静息状态的血管平滑肌细胞[Ca2+]i 无明显影响;TFH(60 ~ 100 mg·L-1) 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高K+ 去极化引起的[Ca2+]i 升高, 与Ver 作用相似, 但弱于Ver;TFH(80、100 mg·L-1) 对NE、Ang Ⅱ通过受体介导引起[Ca2+]i 升高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无细胞外Ca2+存在下, TFH(80、100 mg·L-1) 对NE 引起的[Ca2+]i 升高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结论:醋柳总黄酮通过对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和受体操纵型钙通道双重抑制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水平, 这可能是醋柳黄酮产生舒血管降压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盐酸埃他卡林(Ipt) 对小动脉的作用特性及其药理学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尾动脉螺旋状血管条和主动脉离体血管环两种组织, 对比观察盐酸埃他卡林对大、小动脉扩张作用的药理学特性, 并且利用膜片钳技术观察盐酸埃他卡林对大鼠尾动脉平滑肌细胞钾电流的影响。结果: Ipt 在10-7 ~ 10-3 mol·L-1 范围内对KCl 预致收缩的大鼠尾动脉血管条产生剂量依赖性舒张反应, 且具有部分内皮依赖性, 但对主动脉离体血管环无明显的舒张反应, 该作用在高血压状态时显著增强, 能被ATP 敏感性钾通道特异性阻断剂格列苯脲阻断, 并且对大鼠尾动脉平滑肌细胞的钾电流具有显著增强作用。结论: 盐酸埃他卡林具有选择性舒张小动脉作用, 具有ATP 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的主要药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木犀草素对叔丁基过氧化氢致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制备大鼠胸主动脉环, 观察木犀草素对叔丁基过氧化氢所致血管张力变化的影响;再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 观察木犀草素对其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细胞活力的影响, 并用 RT-PCR 检测 eNOS 和COX-1 mR-NA 的含量变化。结果: 木犀草素能够浓度依赖性地对抗叔丁基过氧化氢导致的血管舒张功能损伤及细胞损伤作用, 且浓度依赖性地减弱叔丁基过氧化氢对内皮细胞eNOS mRNA 表达抑制的影响。结论: 木犀草素是一种有效的舒血管物质, 它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并可能通过维持eNOS 活性等血管内皮途径舒张血管。  相似文献   

11.
盛瑞  刘国卿 《金属学报》2001,6(4):330-333
目的 研究9-(4-乙氧羰基苯氧基)-6, 7-二甲氧基-1, 2, 3, 4-四氢吖啶盐酸盐(EDT) 对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离体培养的PC12 细胞, 用连二亚硫酸钠造成缺氧/复氧损伤模型, 用NaCN 加缺糖造成拟缺血损伤模型, 通过MT T 微量比色、培养介质LDH 活力测定研究EDT 对两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 在10-8~10-6 mol·L-1范围内, EDT 浓度依赖地降低两种损伤所致培养介质内LDH 的释放, 增加MTT 比色值, 同时10-6 mol·L-1 EDT 对两模型的保护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 48 h 达效应平台。结论 EDT 对PC12 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醇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人HBV DNA 转染的细胞株2.2.15 细胞作为研究对象, 以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干预, 同时设立阴性对照、3TC 阳性对照, 观察乙醇对HBV 表达和复制影响, 并检测细胞内抗病毒基因MxA 的表达情况。结果:乙醇能够加强培养上清液中乙肝表面抗原、e 抗原以及细胞内核心抗原的表达, 而3TC 组三种抗原均无明显影响;Southern 印迹显示, 乙醇于200 mmol°L-1时明显加强HBV DNA 的复制, 3TC 于2 μmol°L-1 浓度时则明显抑制HBVDNA 的复制;乙醇于40 mmol°L-1 时, MxAmRNA 表达显著加强, 3TC 于2 μmol°L-1 时MxAmRNA 亦明显表达增加。结论:乙醇能刺激乙肝表面抗原、e 抗原以及核心抗原的表达, 同时细胞内抗病毒基因MxA表达亦增加, 可能与乙醇非特异性增强细胞内酶的活性, 加强细胞内合成代谢有关;乙醇可以促进HBV 复制, 但机制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 观察吡格列酮对高浓度葡萄糖与去甲肾上腺素共同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影响, 进一步推测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性心肌肥大的可能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分组给药后, 用显微镜目镜计数心肌细胞搏动的频率;用Lowry' s 法测心肌细胞的蛋白质含量;用[3H] leucine 标记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的合成;利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测心肌细胞的体积。结果: 吡格列酮在1 ~ 10 μmol·L-1 浓度对25. 5 mmol·L-1高糖与1 μmol·L-1去甲肾上腺素联合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蛋白含量、蛋白合成及体积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肥大的效果比1 μmol·L-1 维拉帕米更为显著;同时观察到10 μmol·L-1吡格列酮同1 μmol·L-1维拉帕米一样有抑制心肌细胞搏动的作用。结论: 吡格列酮能有效抑制高糖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作用于PPAR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米帕明(Imi) 对培养大鼠神经细胞缺血和谷氨酸(Glu) 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 15~ 18 d 胎龄的大鼠神经细胞, 用连二亚硫酸钠消除培养基中的氧, 合并培养基缺糖模拟细胞缺血性损伤;加入Glu 模拟兴奋毒性损伤, 测定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变化, 观察缺血和Glu 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及 Imi 的保护作用。结果: :缺血及 Glu 引起神经细胞明显损伤性变化, 死亡率升高, 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含量升高, 细胞匀浆中丙二醛生成增加, 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明显减少。Imi 10-8 ~ 10-6 mol·L-1能不同程度地减轻上述损伤性变化。结论: :Imi 对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及钙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胡国胜  黄先菊 《金属学报》1999,4(2):143-146
目的 研究1-(2, 6-二甲基苯氧基)-2-(3, 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DDPH)对多种介质引起的豚鼠离体肠道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 肠道平滑肌实验法。结果 不同剂量的DDPH 可非竞争性抑制磷酸组胺、氯化乙酰胆碱及Ca2+的作用, 使量效曲线非平行右移, 最大反应压低, 其pD2'值分别为4.0、3.8、3.9。DDPH 还可抑制K+所致肠道平滑肌收缩, 但作用较维拉帕米弱, IC50 值分别为2.7μmol·L-1 和0.7 μmol·L-1结论 DDPH通过非竞争性Ca2+拮抗作用使豚鼠回肠平滑肌松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长春西汀注射液对实验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磷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过氧化物建立小鼠TIA 模型, 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长春西汀, 诱发2 次TIA 后隔日断头取血测定血浆中溶血磷脂酸(LPA) 和酸性磷脂(PA) 的含量。结果:实验对照组的评分为7.090±0.696, 给予0.7 mg°kg-1°d-1 长春西汀后, 评分为3.576±0.569(P<0.05) 。TIA 组小鼠血浆中LPA 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两组分别为6.305±0.190 和2.170±0.123 μmol°L-1 。长春西汀可逆转这一变化, 为4.523±0.406 μmol°L-1 。TIA 组小鼠血中PA 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两组分别为9.100±0.185 和3.801±0.257 U, 而长春西汀组中PA 可降至6.972±0.247 U 。结论:实验性TIA 样小鼠出现血浆LPA 和PA 水平的异常。长春西汀有逆转作用, 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王睿  陈騉 《金属学报》2004,9(11):1226-1230
目的: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的甲苯磺丁脲和代谢产物浓度的方法,并用于研究甲苯磺丁脲人体代谢过程。方法: 固相萃取净化和富集样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和尿中曱苯磺丁脲和代谢产物的浓度。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Waters Spherisorb 5 μm Phenyl 色谱柱(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0.02mmol·L-1 pH 3.3乙酸钠缓冲液(28:72),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用该方法测定10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500 mg曱苯磺丁脲后血清和尿液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浓度,应用3p97计算其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血浆曱苯磺丁脲线性范围为2~lOOμmol·L-1 (r=0.999),回收率为105.1%~103.9%。尿液羧基曱苯磺丁脲、4-羟基甲苯磺丁脲和甲苯磺丁脲的线性范围为 2~50 μmol·L-1 (r=0.999)、1~50 μmol·L-1 (r=0.999)和 1~50 μmol·L-1 (r=0.999),回收率为 98.8%~100.1%、95.4%~103.5%和97.7%~106.6%。各样品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均矣15%。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500 mg甲苯磺丁脲的 AUC0-∞ 为 2644.6±472.8 μmol·h-1·L-1,Tmax是 1.4±0.6 h,Cmax是235.8±47.3 μmol·L-1,t1/2为 6.9±2.1 h,MR0-24=277.5±125.6。结论: 甲苯磺丁脲及其代谢产物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甲笨磺丁脲的体内过程研究。甲苯磺丁脲代谢产物主要经尿液排出。  相似文献   

18.
邹军  王虹  冯丹 《金属学报》2005,10(2):180-18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 [Ang-(1-7)] 对血管紧张素II(Ang II) 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4 组:对照组, AngII 组, Ang-(1-7) 组, AngII+Ang-(1-7) 组。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的HUVECs乳酸脱氢酶(LDH) 漏出;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HUVECs 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 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 II(0.1 μmol°L-1)显著增加HUVECs LDH 漏出(P<0.01)、ET-1 分泌(P<0.01) 和HUVECs 凋亡率(P<0.01), 显著减少NO 的含量(P<0.05);Ang-(1-7) 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了Ang II 的促LDH 漏出、ET-1 分泌、增加细胞凋亡等作用, 同时明显促进HUVECs 的NO 释放;单用Ang-(1-7) 对HUVECs 无明显影响。结论:Ang-(1-7)可抑制Ang II 所致的体外培养HUVECs 损伤, 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铁铮  王凤学  罗军  陈伟 《金属学报》1999,4(2):104-107
目的 对比研究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将经原代培养成活4d 后的大鼠心肌细胞分为5 组, 每组6 孔。包括对照组, 小剂量(HL, 3×10-3mol·L-1)与大剂量(HH, 3×10-2 mol·L-1)羟丁酸钠组和小剂量(KL, 1×10-5 mol·L-1)与大剂量(KH, 1×10-4 mo l·L-1)氯胺酮组。各组均于实验开始后8 h 终止反应, 评定心肌细胞搏动功能、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测定心肌细胞酶及电解质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KL 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明显加快(P<0.05), 而KH 组减慢(P<0.05)。细胞形态学亦有相应变化。KH 组LDH 和AST 释放量增加(P<0.05), ALP 活性下降(P<0.05)。而HL、HH 组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各组间电解质变化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高浓度的氯胺酮具有直接的心肌抑制作用, 而低浓度的氯胺酮却有正性变时性和变力性作用。无论低浓度或高浓度的羟丁酸钠, 均未见心肌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