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未成年人肥胖是饮食、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未成年人肥胖率逐年增长趋势令人担忧。食物成瘾作为肥胖流行的原因之一,其对未成年人身体及心理造成的危害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科学界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未成年人食物成瘾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未成年人食物成瘾的评估方法、形成机制、预防及治疗措施,并探讨未成年人食物成瘾的未来研究方向,此外,借鉴我国饮食文化、习惯和结构,为预防未成年人食物成瘾,保障未成年人饮食健康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2.
食物成瘾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某种食物产生过度依赖与过度进食等相关行为特征,近年来已被认为是影响欧美发达国家肥胖症、暴食症、糖尿病等发病率持续升高的关键原因,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食物成瘾的概念、诊断标准,综述了食物成瘾的病理机制、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食物成瘾对我国食品界的启示,为预防食物成瘾,保障公众健康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食物成瘾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林 《食品科学》2015,36(9):271-278
食物成瘾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某种食物产生过度依赖与过度进食等相关行为特征,近年来已被认为是影响欧美发达国家肥胖症、暴食症、糖尿病等发病率持续升高的关键原因,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食物成瘾的概念、诊断标准,综述了食物成瘾的病理机制、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食物成瘾对我国食品界的启示,为预防食物成瘾,保障公众健康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过多摄入动物性高能量食物,是引起人体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原因。植物性食物中包含较多的化学活性物质,对预防心血管、肿瘤等慢性疾病有重要的预防作用,合理素食可以维护人体正常代谢,促进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肠道菌群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菌群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宿主的营养代谢和健康。肠道菌群的组成与功能受宿主生理状态、遗传、饮食习惯、年龄和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膳食是影响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最为重要且较为迅速的因素。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资源,杂粮、杂豆和果蔬等食物含有的膳食纤维和多酚等物质已经被证明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能够发酵膳食纤维,代谢后释放维生素以及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并选择性地促进一些肠道有益菌的增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宿主健康。此外,大部分酚类物质也在肠道中被肠道菌群代谢分解后进一步提高酚类物质的生物利用率,从而改善宿主生理状态。本文围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资源如杂粮杂豆以及水果蔬菜等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展望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代谢性疾病预防与治疗或膳食干预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肠道微生物群驻留在胃肠道中长期与宿主共生,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代谢性疾病是以物质代谢异常为基础的症候,物质代谢异常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紊乱,因此,代谢性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群有密切联系。本文以肠道微生物群为研究基础,通过查阅与代谢性疾病相关的治疗方法,分析肠道微生物群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总结代谢性疾病食疗与药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通过探讨膳食纤维和中药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发现膳食纤维和中药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共同调节作用,为日后研究膳食纤维与中药结合使用以防治代谢性疾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冲调谷膳粉、多种谷膳粉、辅助降血糖营养粉及燕麦β-葡聚糖棒等4种调节血糖保健食品的血糖生成指数(GI),为患有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患者食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2名健康志愿者,于服用25g葡萄糖粉后0、15、30、45、60、90、120min各测其血糖水平。按同样方法,于不同天进食含25g碳水化合物的4种受试食物,分别测定7:00血糖水平。以葡萄糖为参照物,根据Wolever方法计算各食物的GI值。结果:冲调谷膳粉的GI为37.7±19.0、多种谷膳粉的GI为53.0±27.2、辅助降血糖营养粉的GI为38.7±20.9、燕麦β-葡聚糖棒的GI为56.7±28.2。相比葡萄糖,进食4种受试食物的血糖曲线均较低平。结论:4种调节血糖保健食品均为低GI食物,患有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可以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在餐饮企业中,造成客人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有3种情形。1.餐厅过失而造成客人的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这是指餐厅在提供食物时,或因疏忽没有发现,或已经发现食品被污染、变质,而没有预见到会造成客人的食物中毒或引起食源性疾病,或已经预见到却不予重视,以致客人食用这些食物而发生中毒或引起食源性疾病。2.由于餐厅外部原因而造成客人的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血糖应答是指食物对血糖水平变化的影响,能够反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的消化代谢状态,因此食物血糖应答的测定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指导以及低血糖生成指数产品的研发过程等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最权威的测试食物血糖应答的方法是人体测试.此外,动物试验和体外消化模型由于具有简便易行、成本较低以及可大量测试食物原料等优势,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研究宁夏5个社区居民的营养标签核心营养素摄入情况,分析核心营养素与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相关情况,为代谢性疾病的预防提供健康教育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取1 053名18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测。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H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性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居民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代谢综合征、肥胖等,患病率分别为4.0%、28.3%、50.4%、2.4%、1.6%、38.3%、13.3%,通过单因素的卡方检验发现,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在性别、年龄构成、婚姻状况、文化程度4个因素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H检验显示,代谢性疾病在核心营养素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社区居民代谢性疾病的因素分别为性别、年龄构成、吸烟、低钠、高钠、低脂(P<0.05)。结论:血脂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较高,且营养标签核心营养素低脂标识是患代谢性疾病的保护因素;低钠、高钠是患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建议通过营养标签的通...  相似文献   

11.
营养性疾病发生是营养素失衡的体现,是体内一类或几类物质代谢异常的结果,尤其是与饮食中脂肪、糖类、蛋白质等密切相关的脂质代谢、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等。因此,以营养性疾病的代谢物着手,运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找到丰度改变有统计学意义的内源性代谢物从而探明其代谢异常的机制,是寻找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的有效方法。本文就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营养性疾病的代谢特征以及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在营养性疾病动物模型和营养干预等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寻找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的有效途径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肠道屏障功能异常与肥胖等一系列慢性代谢性疾病相关。Akkermansia muciniphlia是一种肠道黏液层降解菌,与肠道屏障功能关系密切,其丰度在部分代谢性疾病临床病例和动物模型中变化显著,提示该菌可能参与代谢,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明确和归纳。本文从A. muciniphlia与肠道黏液层、代谢疾病以及肠道免疫关系这3 个角度,综述了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试图探讨该菌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通过饮食预防慢性代谢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天然苯甲酸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品中的苯甲酸除了来源于人为添加外,还天然产生于一些食物中.食物中的天然苯甲酸来源于植物或微生物.植物中的苯甲酸及其衍生物主要存在于一些浆果,香料及核果中,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有两种合成途径,一是经苯丙氨酸次级代谢生成,二是由莽草酸/分支酸转化生成;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生的苯甲酸常存在于发酵食品中,且多出现在乳制品中,主要有三种合成途径,一是经马尿酸生成,二是苯丙氨酸代谢,三是苯甲醛氧化.到目前为止,对食品中天然苯甲酸的合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文章综述了天然苯甲酸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成果及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食物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现况,作者确定检索词优化后用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Topic检索。在线分析文献一般特征,CiteSpace软件分析网络聚类共现特征,描述性分析关键文献。2020年文献大幅增长;发表最多的期刊为食品类,国家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国,学科以精神病学、营养与食品学为主。前沿关键词包括food addiction、gut microbiota、food insecurity等,不同引文聚类之间有此消彼长现象。抑郁症风险因素包括炎症饮食、进食障碍、超重、代谢综合征和COVID-19等,压倒性结论为健康饮食对抑郁症有正面影响。发达国家在本领域领先,创伤性大事件推动了研究进展。研究前沿为食物成瘾、食物不安全和肠菌。研究范式从狭窄视角向宏观转移,饮食有望成为重要的抑郁症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营养代谢疾病是营养性疾病和代谢障碍性疾病的统称。随着奶牛产奶量的不断上升及高能饲料的开发利用,奶牛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奶牛营养代谢病是指奶牛所需要的某类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造成的疾病。而代谢障碍是因为奶牛机体内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致使体内环境紊乱而引起的。其主要包括糖、脂肪及蛋白质营养代谢病、矿物质营养代谢病、维生素营养代谢病及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等。  相似文献   

16.
国家大豆行动计划最早起动的是学生豆奶。在即将开始实施的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中的国家大豆产业计划,豆奶和学生豆奶是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可以预期,我国的豆奶产品在第十个五年计划将大幅度快速增长。豆奶产品作为工业化规模生产的食品,和其他工业化生产的食品一样,要注意食品的安全性,特别要防止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在卫生学上的定义是指人进食含有致病微生物或有毒有害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食品的安全性研究的范围包括防止食物中毒,但范围要大得多,比如包括进食某种食物后对人的代谢的长期影响,作为食物资源养殖的动物、种植的植…  相似文献   

17.
提到偏头痛,许多人马上会想到神经性疾病.但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在美国,10~20%的偏头痛是由食物引起的,即食物过敏性偏头痛.这些偏头痛有的完全是进食某种食物引起的,有的是进某种食物后又遇一些其他因素,如紧张和疲劳等后才发病的.  相似文献   

18.
食物过敏是免疫性疾病,也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国内外对食物过敏原及消减方法研究较多,本文介绍了应用超高压技术消减水产品过敏原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我国低过敏性水产品深加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人体血尿酸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食物可以影响血尿酸水平.本文综述食物与人体血尿酸水平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褐藻膳食纤维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和防治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方法:以褐藻膳食纤维、糖脂代谢、肠道菌群、慢性代谢性疾病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结果:褐藻膳食纤维通过减少糖脂摄入量,抑制糖脂的吸收,促进糖脂排泄等影响机体的糖脂消化吸收能力,调节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从而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预防其诱导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结论:褐藻膳食纤维对调节糖脂代谢和肠道菌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为褐藻膳食纤维在调整机体代谢和防治代谢性疾病方面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