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低聚葡萄籽原花青素(oligomeric 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P)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法,BCA法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内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1×10-5 mol/L Iso能明显诱导心肌细胞肥大,GSP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Iso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抑制细胞内ROS的生成,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GSP对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具有明显的逆转作用, 其机制至少部分与抑制ROS生成、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drenergic receptor, β1-AR)是心脏肾上腺素受体的主要亚型,也是许多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靶点。大量研究显示β1-AR激活GS-AC-cAMP-PKA经典信号通路调控心肌兴奋-收缩偶联。近年新发现,除经典调控通路外β1-AR还参与偏向激活通路,通过级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产生有益的心脏效应,并可通过与β-arrestin相互作用调节多个miRNAs的表达,进一步调控心肌效应基因,参与心肌收缩等生理过程。心肌β1-AR偏向激活通路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心肌调控信号的新机制,而且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 renol, Iso)对 大鼠,心肌纤维化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空白组)、异丙肾上腺素组(Iso组),每组10只。Iso组经皮下注射Iso 后,对两组行组织学观察心功能、胶原容积分数(CVF)、胶原蛋白含量和血浆中血管紧张素II(Angll)、一氧化氮(NO)浓度的测定。结果: 与空白组相 比,Iso组心肌细胞间有大量胶原增生, 心功能有所降低,CVF、胶原蛋白含量和Angil含量增加,NO含量降低,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和心室收缩压(LVSP)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Iso能促进大鼠,心肌纤维化和相关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 GL) 的两个差向异构体α-GL 和β-GL 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其特征。 方法 运用HPLC-UV 法检测小鼠单次iv α-GL 或β-GL 53 mg·kg-1后5、15、30、60 和180 min 时体内各组织脏器中的药物含量, 比较、评价两者的分布差异及特征。 结果 α-GL 和β-GL iv 后分布迅速,除血外, 肝中含量最高, 肺、肾、脂肪、心、卵巢、肠、脾、睾丸、肌肉中药物含量依次减小, 脑中最低;肠肝循环的第二峰现象出现在30 min 时;α-GL iv 后早期肝含量显著高于β-GL, 血及其余组织脏器药物含量明显低于β-GL 或与其相近;随时间的延长药物含量迅速降低的同时肠浓度渐高, 至180 min 时α-GL 各组织脏器(除肠外) 药物浓度接近或低于检测限, β-GL 则仍维持较高浓度, 是峰值的30 %~ 70 %。 结论 小鼠iv α-GL 后在体内呈肝分布特异性, 转化成GA 的速率高于β-GL, 无组织蓄积;而β-GL 在体内分布广泛, 代谢较慢, 有蓄积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甙的新剂型——洛泰(血塞通粉针剂,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微量异丙肾上腺素(ISO)恒速静注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模型,动态观测Ⅱ导联心电图S-T段的变化,以ST段降低及ΣST为指标反映缺血程度。结果 静脉注射洛泰50,100mg·kg-1,对ISO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中以100mg·kg-1组对心电图的改善作用较明显。灌胃给予洛泰对ISO诱导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也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作用,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改进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具有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快捷有效、易掌握、耗费药品少等优点,适宜于初筛药物。同时实验结果提示静脉和灌胃两种途径给予洛泰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吗啡依赖戒断时大鼠脊髓和脑干μ受体和κ受体 mRNA 表达以及毒蕈碱受体拮抗剂 、 NMDA 受体拮抗剂和 NOS 抑制剂对这些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以β-actin mRNA 为内标检测μ受体和κ受体 mRNA 的表达水平 。结果 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μ受体 mRNA 表达明显升高,纳洛酮激发大鼠戒断反应 1h 后μ受体基因表达降低,4h 后接近正常组,而脊髓和脑干κ受体基因的变化与μ受体基因表达趋势相反 。鞘内注射 PKA 抑制剂 Rp-cAMPs 和蛋白磷酸酶抑制剂 calyculin A 可以明显减少脊髓和脑干中μ受体和κ受体基因表达,而 PKA 激活剂 Sp-cAMPs 则无明显影响;经 NOS 抑制剂 l-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处理后,脊髓μ受体和κ受体基因表达明显减少,经毒蕈碱(M)受体拮抗剂甲基东莨菪碱处理后,脊髓μ受体和脑干κ受体基因表达也明显减少,而脊髓κ受体和脑干μ受体基因表达变化不明显;经 NMDA 拮抗剂 MK801和 M1受体拮抗剂哌拉唑嗪处理后,脊髓和脑干μ受体和κ受体基因表达较戒断 1h 组无明显差异 。脊髓和脑干中β-actin 基因表达各处理组之间没有差别。结论 吗啡依赖和戒断动物脊髓和脑干中μ受体和κ受体基因表达发生改变,M受体拮抗剂和 NOS 抑制剂在吗啡戒断反应时减少μ受体和κ受体基因表达可能是它们有效控制吗啡戒断症状的机制之一 。 相似文献
7.
阿片类药物是至今最有效的镇痛药,但是长期应用会产生药物耐受,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μ阿片受体和特定的激动剂结合后会出现内吞。研究发现,μ阿片受体是否内吞与耐受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加强μ阿片受体的内吞能够抑制受体耐受。不同的激动剂导致μ阿片受体内吞的能力是不同的;其导致耐受的能力和导致内吞的能力呈负相关。激动剂越容易引起μ受体内吞,就越不容易产生吗啡耐受。内吞的作用在于能抑制过度刺激μ受体而导致的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等兴奋性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内吞的μ受体也会很快回到细胞膜上,恢复和阿片类药物结合后激活抑制性GTP结合蛋白的能力。因此,对受体的内吞和其后迁移过程展开研究,可能为慢性疼痛的治疗找到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异丙肾上腺素心肌病模型心肌细胞肌浆网钙ATP 酶(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ATPase 2a, SERCA2a) 表达的改变, 以及新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皮下给予异丙肾上腺素(2 mg·kg-1·d-1)10 d, 治疗组动物在第6 到第10 天皮下给予CPU0213 (30 mg·kg-1·d-1)。各组动物颈动脉插管记录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压(LVSP),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 和左心室压力变化最大速率(±dp dtmax)。左心室心肌组织SERCA2a 的mRNA 及蛋白表达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测定。结果 异丙肾上腺素引起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明显下降, 同时SERCA2a 的mRNA 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CPU0213 显著提高SERCA2a 表达(P<0.05), 明显改善心功能(P<0.05)。结论 CPU0213 可通过逆转肌浆网钙调控蛋白SERCA2a 的表达下调, 使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功能下降得以恢复。本实验证明SERCA2a是β 受体过度激活引发心衰过程中的重要靶点。内皮素受体介导了β 受体过度激活状态下SERCA2a的表达下调, 是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心衰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β 受体阻滞剂阻断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可以有效治疗心衰, 是近二十多年来对心衰治疗产生的新认识, 也成为心力衰竭现代治疗的新策略。本文综述了β 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展,包括循证医学研究结果, 临床应用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神经元N受体α4β2亚型在激动剂持续作用下,功能失敏后再激活,以及宾赛克嗪的拮抗作用。方法: 在转染后稳定表达神经元N受体α4β2亚型的SH-EP1细胞株上,以烟碱为工具药,通过喷射给药,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进行研究。结果: 快速给予1mmol/L浓度的烟碱,可诱发一内向电流,该电流快速激活达到峰值后,在激动剂持续作用下迅速失敏至基线附近。当激动剂去除后可再次记录到一内向电流,该电流可被新型胆碱受体拮抗剂宾赛克嗪所阻断。结论: SH-EP1细胞株转染表达的神经元N受体α4β2亚型在高浓度激动剂持续作用下发生功能失敏,当激动剂去除后可再度激活,此再激活过程可被新型胆碱受体拮抗剂宾赛克嗪所拮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将45 只SD 大鼠分为3 组, 每组15 只。正常对照组, 不给予任何处理;异丙肾上腺素(ISO)组, 皮下注射ISO 20 mg·kg-1连续2 d;黄芩苷组给予ISO 后给予黄芩苷治疗。2 d 后测定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测定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测定心肌组织中p38mapk 的表达。结果: 黄芩苷组较ISO 组能明显改善大鼠的心功能, 增强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血清中LDH、CK 的含量降低(P <0.01), 并能降低血清中TNF-α的含量(P <0.01)。心肌中p38mapk 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 黄芩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这一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p38mapk 表达从而抑制TNF-α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新化合物哌芳安他(pivanampeta)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小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昆明种小鼠49 只, 雌雄兼用, 随机分成5组, 每组8 ~ 11 只, 灌胃给药, 共7 d。正常对照组及损伤模型组:按10 ml·kg-1 给予生理盐水, 每日2次;哌芳安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1, 5,25 mg·kg-1给予哌芳安他, 每日2 次, 自d 6 第1 次给药后0.5 h 内, 损伤模型组和哌芳安他高中低剂量组动物连续2 d 接受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onol,ISO), 每次剂量20 mg·kg-1, 每日1 次, 正常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NS), 每日1 次。各组动物于末次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或生理盐水后2 h, 采血测定磷酸肌酸激酶(CK) 及乳酸脱氢酶(LDH), 留取心脏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ISO 组血清LDH 及CK 水平显著升高(P <0.01), 组织形态学改变明显, 心肌细胞损伤严重。各哌芳安他用药组血清LDH 及CK水平较ISO 组有所降低(P <0.05), 组织细胞损伤明显减轻。 结论 哌芳安他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小鼠心肌缺血损伤有确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异丙肾上腺素(ISO) 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连续两天皮下给予ISO, 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观察红景天苷对大鼠心电图的影响, 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 肌酸激酶(CK)、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和丙二醛(MDA) 的含量, 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红景天苷(6. 0、 12. 0、 24. 0 mg/kg) 能有效对抗心电图T 波和J 点的升高, 显著降低血清中LDH、CK 和MDA 的含量, 升高血清中SOD的含量(P <0. 01, P <0. 05 vs 模型), 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P <0. 01 vs 模型) 。结论:红景天苷对ISO 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环孢素A(Cyclosporine A, CsA)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Iso) 诱导心肌损害和纤维化的改善, 探讨内皮素通路在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SD 大鼠给予Iso(2 mg°kg-1°d-1, s.c.) 10 d, 建立大鼠心肌损害和纤维化病变。CsA治疗组预先给予CsA (25 mg/kg, s.c.) 一次。结果:Iso 损害心肌, 引起心功能下降, 使左室心肌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 Hyp) 含量增高, 内皮素-1(ET-1) 及受体(ETA R)、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mRNA 和蛋白表达上调。CsA 明显改善心功能, 降低Hyp 含量, 减轻升高的mRNA 和蛋白表达。结论:CsA 改善Iso引起的大鼠心功能损害和纤维化, 与抑制内皮素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甲基黄酮醇胺(methylflavonolamine, MFA)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 用阿霉素(adriamycin, ADR)1.5 mg·kg-1, 隔日1 次ip, 共10 d, 诱导小鼠心肌损伤。所有受试动物给药前均描记肢体导联心电图,心电图异常的动物剔除。观察各组动物的心电图J点抬高、QRS 时间和Q-T 间期延长的程度、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血清磷酸肌酸激酶、血清乳酸脱氢酶用比色法测定, 超氧化物歧化酶用羟胺法测定, 丙二醛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结果: 阿霉素可使小鼠的心电图J 点异常抬高,QRS 时间和Q-T 间期延长, 小鼠血清CK 、LDH 含量增加, 表明阿霉素可引起小鼠心肌细胞广泛损伤, 阿霉素诱导小鼠心肌损伤模型成立。甲基黄酮醇胺能逆转ADR 效应, 能减轻小鼠急性心肌损伤时ECG 的异常变化, 降低血清LDH 与CK 含量, 使心肌损害减轻。同时, 阿霉素可以降低心肌组织中SOD 的活性, 增加心肌组织中MDA 的含量, 而甲基黄酮醇胺能增加心肌组织SOD 活性, 降低心肌组织中MDA 含量, 表明ADR 的心脏毒性是由于诱导心脏产生自由基所致, 而甲基黄酮醇胺则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来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结论: 甲基黄酮醇胺可明显减轻由阿霉素所致的小鼠急性心肌损伤的程度。甲基黄酮醇胺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deproteinized extract of calf blood, DECB) 对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培养的心肌细胞为模型, 在缺氧再给氧损伤细胞后, 观察心肌细胞活力及搏动频率的变化, 测定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的含量。结果:DECB 0.1 及0.3 g·L-1可以提高损伤后心肌细胞的活力, 提高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 并使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DECB 对缺氧再给氧损伤培养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阿魏酸乙酯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分对照组、模型组、阿魏酸4个剂量组、阿魏酸乙酯4个剂量组。过氧化氢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数量,用比色法测细胞培养液中过氧化物丙二醛含量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结果: 阿魏酸乙酯及阿魏酸不同剂量(2,4,8,16 nmol·L-1 )对过氧化氢损伤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过氧化氢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乳酸脱氢酶和丙二醛。相同剂量组的阿魏酸乙酯的作用强于阿魏酸。结论: 阿魏酸乙酯具有减轻过氧化氢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并且其作用强于阿魏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绞股蓝总皂甙(GYP)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idatively modifi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损伤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ovine aortic endothelial cell, BAEC)中加入oxLDL(终浓度为0.1 g pr·L-1)及GYP 低、中、高剂量组(5.0, 10.0, 20.0 mg·L-1), 培养24 h 后, 采用细胞毒试验、丙二醛(MDA)测定及细胞计数等方法, 分别对其贴壁细胞及培养液进行检测。 结果 ①细胞毒试验发现, oxLDL 对BAEC 的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63 %), GYP 组(10.0, 20.0 mg ·L-1)为9.14 %和6.56 %(P <0.01);②加oxLDL 组和GYP组BAEC 粘附的HL60 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1);③MDA 检测发现oxLDL 促进BAEC 脂质过氧化物生成, 并高于GYP 组和对照组(P <0.01)。 结论 绞股蓝总皂甙具有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损伤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β-淀粉样蛋白(Aβ1-42)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CM)对PC12细胞存活率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乙酰胆碱酯酶(AChE)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β-细辛醚(β-asarone)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将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CM(Aβ1-42 3.3 μmol/L)组、ACM(Aβ1-42 10 μmol/L)组、ACM(Aβ1-42 30 μmol/L)组,分别采用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Real Time Cell Analysis, RTCA)和MTT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的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PC12细胞BDNF、AChE蛋白的表达;其次,将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CM(Aβ1-42 10 μmol/L)组、β-asarone(18.5、55.5、166.7 μg/mL)组,RTCA法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PC12细胞BDNF、AChE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CM作用24 h,各组PC12细胞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CM作用36 h,ACM(Aβ1-42 10 μmol/L)组、ACM(Aβ1-42 30 μmol/L)组PC12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BDNF、AChE蛋白表达随Aβ1-42 浓度增加显著升高(P<0.05或P<0.01);β-asarone(18.5、55.5、166.7 μg/mL)能显著提高PC12细胞的存活率,β-asarone(55.5、166.7 μg/mL)组AChE表达相比于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β-asarone(55.5 μg/mL)组与模型组比较BDNF表达增加(P<0.05)。结论:β-asarone能抑制AChE的上调,对BDNF的表达有促进作用,提示β-asarone对神经元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