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鸢尾黄素对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鸢尾黄素对肝星状细胞的Ⅰ型胶原、α-肌动球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剂(TIMP-1)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 鸢尾黄素能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中Ⅰ型胶原及活化标志α-SMA mRNA的表达,增强肝星状细胞中MMP-13 mRNA的表达,降低TIMP-1 mRNA的表达。结论: 鸢尾黄素既可以有效地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同时又能减少肝星状细胞胞外基质的合成以及增加胞外基质的降解,因而具有潜在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姜辉  高家荣  陈金锋  刘勇 《金属学报》2013,18(10):1116-1120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PNS(50、100、200 mg/kg)组和秋水仙碱(Col,0.1 mg/kg)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CCl4),每周2次,连续18周的方法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于造模第9周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溶媒,每天1次,连续10周。实验结束后,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的水平;同时取固定部位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胶原I(Collagen I)蛋白的表达,RT-PCR技术测定Collagen I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NS(100,200 mg/kg)不仅可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降低MDA含量,升高SOD、GSH水平,还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Collagen I的表达。结论:PNS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861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 传一代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复方861 作用48 小时, 以MT T 比色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作用。传一代细胞以10 mg/ml复方861作用48小时后, 以ELISA法、斑点杂交法检测胶原蛋白分泌及相应mRNA 水平的变化。结果 1.56~100 mg/ml 复方861(经0.45 μm 滤膜过滤)可使MTT转化率下降, 细胞增殖受抑, 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10 mg/ml 复方861 可使I 、III 、IV 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 水平及相应蛋白分泌量下降。结论 复方861 抗纤维化的部分机理在于抑制活化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合成, 从而减少胶原纤维在肝脏内的沉积。  相似文献   

4.
周爱玲  罗琳  茅家慧  朱燕 《金属学报》2004,9(10):1096-1100
目的: 观察苦参素预防及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l4 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SD 大鼠28 只, 随机分为4 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苦参素预防组、苦参素治疗组。实验10 周末, 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总胆汁酸(TBA)及谷氨酸转移酶(GGT); 光镜、电镜观察肝细胞结构和肝纤维化程度;RT-PCR 和蛋白酶谱法检测肝组织中MMP-2 mRNA 、MMP-2 蛋白的表达。结果: 苦参素预防与治疗给药均能明显降低CCl4 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 、AST 、TBA 及GGT 水平(P<0. 05,P<0. 01) 。苦参素预防组、治疗组大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 假小叶结构明显减少。苦参素预防组、治疗组肝细胞结构接近正常, Disse 间隙、肝细胞内胶原纤维明显减少, 且苦参素预防组肝纤维化程度轻于治疗组。苦参素预防组、治疗组肝组织中MMP-2mRNA 、MMP-2 活性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 05, P<0. 01) 。结论: 苦参素对CCl4 诱导的肝纤维化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其部分机制为通过减少MMP-2mRNA 、MMP-2 活性蛋白的表达, 促进细胞外基质(ECM) 的降解, 抑制ECM 沉积, 从而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支气管上皮MRP1 mRNA及蛋白水平变化及化痰降气方逆转的作用。方法: 采用烟熏复合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将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另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化痰降气方(生药 5.8 g/kg)i.g.治疗给药,2次/d,连续 15 d 后,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肺支气管上皮MRP1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化痰降气方治疗能明显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肺功能;COPD模型组MRP1 mRNA及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与COPD模型组比较,化痰降气方治疗组MRP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化痰降气方能逆转COPD状态下MRP1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降低,这可能是其治疗COPD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玲  王洪新 《金属学报》2005,10(10):1186-1189
目的: 探讨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 renol, Iso)对 大鼠,心肌纤维化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空白组)、异丙肾上腺素组(Iso组),每组10只。Iso组经皮下注射Iso 后,对两组行组织学观察心功能、胶原容积分数(CVF)、胶原蛋白含量和血浆中血管紧张素II(An­gll)、一氧化氮(NO)浓度的测定。结果: 与空白组相 比,Iso组心肌细胞间有大量胶原增生, 心功能有所降低,CVF、胶原蛋白含量和Angil含量增加,NO含量降低,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和心室收缩压(LVSP)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Iso能促进大鼠,心肌纤维化和相关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重组副腺病毒介导的大鼠星状细胞激活相关蛋白(stellate cell activation-associated Protein, STAP) 基因 转染对 大鼠肝 星状细 胞表达 间质肢原酶mRNA的影响。方法: 构建并制备rAAV/iSTAP病毒载体。链霉蛋白酶、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纯化SD大鼠肝星状细胞,转染HSC,用半定量RT-PCR法研究对肝星状细胞表达间质胶原酶mRNA的影响。结果: rAAV/rSTAP转染可提高大鼠肝星状细胞表达间质胶原酶Mma的水平。结论: 间质胶原酶与肝纤维化形成密切相关,rAAV/rSTAP转染可提高大鼠肝星状细胞表达间质胶原酶mRNA的水平,提示rAAV/rSTAP上调大鼠肝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抗纤维化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西红花酸(Crocetin)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建立乙醛诱导的HSC纤维化模型;用不同浓度的西红花酸(10-6、10-7、10-8 mol/L)对乙醛刺激的HSC-T6进行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羟脯氨酸测定检测HSC-T6胶原含量;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RK1/2、Bax、Bcl-2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Ⅰ型、Ⅲ型胶原蛋白、间质胶原酶(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基因表达。结果: 在一定浓度范围里,西红花酸能抑制乙醛引起的HSC增殖和胶原合成; 西红花酸诱导乙醛刺激的HSC细胞凋亡;西红花酸能增加Bax蛋白表达,降低乙醛刺激升高的ERK1/2、Bcl-2蛋白表达;西红花酸能明显降低Ⅰ型、Ⅲ型胶原、TIMP-1的表达,提高MMP-2的表达。结论: 西红花酸通过抑制乙醛诱导的HSC增殖和胶原合成以及促进活化的HSC凋亡起到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RK信号传导通路和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 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fibroblasts,CFb) 增殖及α1(Ⅰ) 型前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建立Ang 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采用四氮唑蓝(MTT) 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 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α1(Ⅰ) 型前胶原mRNA 及蛋白表达。结果:雷公藤甲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α1(Ⅰ) 型前胶原合成。结论:雷公藤甲素可以通过抑制Ang 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α1(Ⅰ) 型前胶原合成从而抑制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低剂量乙醇干预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4周组(DM 4w),糖尿病8周组(DM 8w)和乙醇+糖尿病8周组(EtOH+DM 8w)。造模8周后,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体比、心肌羟脯氨酸(Hp)含量,Masson染色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VF),Real-time PCR测定乙醛脱氢酶2(ALDH2)mRNA改变,Western blot测定p-JNK和JNK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大鼠相比,DM 4w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随病程延长,DM 8w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降低,心体比、Hp含量及CVF增高;ALDH2 mRNA表达下降,p-JNK/JNK增加(P<0.05)。与DM 8w组大鼠相比,EtOH+DM 8w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 低剂量乙醇可能通过增高ALDH2表达、抑制JNK表达,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损伤。  相似文献   

11.
汪燕舞  熊永炎  陈智龙  李莉 《金属学报》2004,9(10):1101-1104
目的: 探究辛伐他汀(simvastatin) 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二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2K1C-RH) 大鼠模型,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 组:假手术组、高血压组、辛伐他汀治疗组。术后4 周末,开始以辛伐他汀(5 mg·kg-1·d-1) 灌胃, 共8 周。测量大鼠收缩压(SBP) 、心肌总胶原容积分数、心肌胶原浓度以及CTGF 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高血压组的收缩压、心肌总胶原容积分数、心肌胶原浓度显著增加(P<0. 01), CTGF 表达上调(P<0. 01), 辛伐他汀抑制2K1C-RH 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发展和心肌组织中CTGF 的表达(P<0. 05) 。结论: 辛伐他汀能抑制高血压心肌纤维化, 可能与下调CTGF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姜黄素衍生物(Curc-OEG)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四氯化碳诱导形成大鼠肝实质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低剂量组(C组)、中剂量组(D组)、高剂量组(E组)、秋水仙碱组(F组)。除A组外,各组给予四氯化碳和橄榄油混合液皮下注射,2次/周,4周后B组给予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C、D、E组分别给予25、50、100 mg·kg-1·d-1的Curc-OEG尾静脉注射,F组给予0.1 mg·kg-1·d-1秋水仙碱灌胃。10周后测定肝功能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做肝脏HE和天狼星红染色;定量PCR法测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金属蛋白酶-13(MMP-13)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ALT、AST明显降低(P<0.05),羟脯氨酸及CollagenⅠ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MMP-13 mRNA明显上调(P<0.05),以及TIMP-1 mRNA明显下调(P<0.05),并且HE及天狼星红染色结果也观察到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Curc-OEG能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宋少刚  杨雁  陈敏珠 《金属学报》2001,6(2):111-113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物(TEA) 对体外肝星状细胞增殖和产生胶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IV 型胶原酶灌流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用CCl4急性损伤的大鼠肝枯否细胞条件培养基(KCCM)刺激肝星状细胞, 用3H-TdR 和3H-Proline 的掺入法分别检测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产生。结果 TEA (5 ~ 40 mg·L-1) 可明显降低由KCCM 刺激的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产生。结论 TEA对体外激活的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产生胶原有明显抑制作用, 该作用可能是TEA 抗肝纤维化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黄芪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用黄芪治疗CCl 4 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它对血清HA 、肝组织纤维化评分及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 黄芪组肝纤维化评分及血清HA 明显低于模型组,肝组织中ICAM-1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黄芪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抑制肝细胞中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余堂宏  贾汝汉  丁国华  熊燕  陈健 《金属学报》2004,9(10):1119-1122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对2 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霉酚酸酯治疗组。霉酚酸酯组给予霉酚酸酯(15 mg·kg-1·d-1) 治疗。13 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糖、血脂、血胰岛素;HE 及PAS 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及胶原(Col I 、Col Ⅲ) 的表达。结果: 霉酚酸酯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减轻早期肾小球肥大, 且不同程度降低肾组织CTGF 表达及Col I 、Col Ⅲ的沉积。结论: 霉酚酸酯对2 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 此作用可能与霉酚酸酯降低肾组织中CTGF 的表达, 减少系膜外基质的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西红花酸(crocet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 C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CFB,建立AngⅡ诱导新生大鼠CFB纤维化模型;MTT法检测CFB的增殖;羟脯氨酸测定检测CFB胶原含量;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Ⅰ型、Ⅲ型胶原蛋白、间质胶原酶(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27^kip1 (P27)蛋白的表达。结果: (1)在一定浓度范围里,crocetin能抑制AngⅡ引起的CFB增殖和胶原合成,并呈剂量依赖;(2)CFB G0/G1期百分率随crocetin浓度增加而增加,S期、G2/M期百分率和增殖指数随crocetin浓度增加而减少,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3)Crocetin能明显降低Ⅰ型、Ⅲ型胶原、TIMP1、TGF-β1的表达,提高MMP-2的表达;(4)Crocetin能增加P27蛋白表达。结论: Crocetin通过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和胶原合成起到抗心肌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分泌和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7.
马静  王虹  哈黛文  徐江 《金属学报》2004,9(11):1243-1247
目的: 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构及心衰发展过程中的改变,以及氟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探讨心梗后心衰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6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梗组和心梗他丁组,经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建立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手术24 h后心梗他汀组大鼠管饲氟伐他汀4 mg·kg-1·d-1,假手术组和心梗组大鼠管詞安慰剂。术后3 d、4周、8周检测大鼠非梗死区心肌MMP-2 的含量(Westem-blot 法)、胶原、TGF-β1的改变(免疫组化法),压力传感器记录左室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术后各时点非梗死区心肌的MMP-2含量,心梗组及心梗他汀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 <0.05),而心梗他汀组显著低于心梗组(P<0.05);术后各组各时点非梗死区心肌TGF-的表达的变化趋势与MMP-2相同;与心梗组比较,心梗他汀组术后4周和8周的心功能明显改善,股原容积分数(CVF)及 I/III 型脱原比值(Ratio of type I/HI)降低(P<0.05)。结论: 氟伐他汀通过减少非梗死区心肌MMP-2和TGF-J3,的含量,而减轻心梗后非梗死区心肌胶原网络的破坏及反应性胶原的过度沉积,从而子页防和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苦参素对2-乙酰氨基芴(2-AAF)诱发大鼠实验性肝癌的防治作用, 并探讨其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以2-AAF 喂饲SD 大鼠制备肝癌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苦参素腹腔注射,观察肿瘤生成状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蛋白的表达;RT-PCR 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 mRNA的表达。结果: 苦参素各防治组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明显低于模型组, 预防组肝表面结节数最少。苦参素各预防治疗组PCNA 和cyclinD1、CDK4 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1) 。结论: 苦参素有预防或延缓2-AAF 诱发大鼠肝癌发生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cyclin D1、CDK4 mRNA 和PCNA 蛋白的表达, 从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 抑制肝癌细胞过度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icroRNA let-7a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 ConA)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Con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采用尾静脉注射let-7a慢病毒表达质粒的方法,并在造模前 7 d 给予let-7a进行治疗干预。采用自动生化仪分析检测血清ALT变化;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HE染色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评价let-7a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血清AL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FN-γ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治疗组较模型组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炎症细胞明显减少(P<0.01, P<0.05)。治疗组小鼠生存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let-7a对Con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相关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和IFN-γ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土茯苓、泽泻以及车前子是否调节高尿酸大鼠肾脏尿酸转运蛋白-1(uric acid transporters1,URAT1)mRNA表达。方法: 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土茯苓组、泽泻组以及车前子组,每组8只。用氧嗪酸钾盐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土茯苓、泽泻以及车前子对高尿酸大鼠肾脏URAT1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苯溴马隆组、泽泻组、车前子组以及土茯苓组血尿酸值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1)。土茯苓、车前子与苯溴马隆组的URAT1 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结论: 土茯苓、车前子促进尿酸排泄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大鼠肾脏URAT1基因的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