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疏水层析法复性重组人γ-干扰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怡新  潘海学  姚善泾 《化工学报》2005,56(6):1076-1080
重组人γ-干扰素(rhIFN-γ)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形成包涵体.利用疏水作用层析(HIC)法对rhIFN-γ 进行复性.采用了等尿素梯度和线性尿素梯度两种复性方法,考察了线性尿素梯度下尿素梯度长度、尿素终浓度、流速和上样量对rhIFN-γ复性的影响.在优化的线性尿素梯度复性条件下,尿素浓度在10个柱体积内从6 mol•L-1下降到2 mol•L-1,流速为1 ml•min-1、上样量为0.568 mg时,rhIFN-γ的活性收率比稀释复性法提高6.5倍,蛋白质量收率为36%,比活达1.9×108 IU•mg-1.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γ-干扰素包涵体稀释复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稀释法研究了重组人γ-干扰素包涵体复性条件,如温度、pH值、蛋白浓度、复性液中脲浓度,同时对加样操作方式进行了考察,得到了较为适宜的复性条件.结果表明,脲能有效地抑制复性过程中蛋白质的聚集,合适的脲浓度随复性蛋白浓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大,在4℃、pH值8.0、脲浓度1.0mol•L-1、蛋白浓度0.1mg•ml-1及脉冲加样操作方式等条件下,复性后重组人γ-干扰素的活性为2.39×105 IU•ml-1,比活达2.21×107 IU•mg-1.  相似文献   

3.
渗透剂对酿酒酵母细胞增殖、形态和存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亚军  姚善泾  吴天星 《化工学报》2004,55(7):1150-1154
为了揭示渗透作用机制,考察了氯化钠、山梨醇、甘油和聚乙二醇(PEG600)等4种化合物对模式生物S. cerevisiae细胞生长、形态结构和代谢的影响.24 h细胞培养结果表明,渗透剂的抑制作用与其浓度的增加一致,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下降.高渗环境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趋于球状.细胞生长动力学表明,0.5 mol•L-1氯化钠显著延缓耗糖速率,降低比生长速率,延长细胞指数生长期;0.33 mol•L-1PEG600对指数生长期的细胞无显著影响,但缩短了细胞平衡期.在生理可接受的渗透强度内,与对照组相比较,0.5 mol•L-1氯化钠和0.33 mol•L-1PEG600不影响最终残糖水平和生物量浓度.  相似文献   

4.
史广泉  李琳  董晓燕  孙彦 《化工学报》2004,55(8):1313-1318
研究了流加操作与稀释添加耦合辅助高浓度变性还原溶菌酶的复性,建立了相关的过程动力学模型.利用三态复性的过程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获得了较好的拟合效果.利用模型分析了复性过程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两者耦合可在较低的盐酸胍浓度(1 mol•L-1)存在下使较高浓度的(5 mg•ml-1)变性溶菌酶获得80%以上的复性收率;并且发现添加剂乙酰胺的辅助复性作用与盐酸胍相同,降低盐酸胍浓度,适当提高乙酰胺浓度即可使聚集体生成速率常数最小,酶的复性收率最大;但甘油与盐酸胍具有协同作用,只有在适当的盐酸胍浓度下添加甘油才可获得理想的复性效果.  相似文献   

5.
亚硫酸盐强制氧化传递与化学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湿法烟气脱硫的过程中,吸收塔底部发生的反应主要是亚硫酸钙和空气或氧气之间的气液传递与化学反应过程,根据双膜理论模型,分析了该反应的吸收机理,用一种图像边界识别的方法分析亚硫酸盐强制氧化气液反应.在没有催化剂或固定钴离子催化剂浓度时,SO2-3存在临界浓度0.328 mol•L-1.当SO2-3的浓度低于0.328 mol•L-1时,过程为双膜控制,SO2-3的反应级数为1;当SO2-3的浓度大于0.328 mol•L-1时,过程逐渐变为气膜控制,SO2-3反应级数为0.当固定SO2-3浓度时,催化剂钴离子的反应级数则受到气液传质的影响,分为几个阶段,且反应级数不同.  相似文献   

6.
摇动床反应器是由日本NET株式会社研发的一种新型的附着生长污水处理工艺,本文将A/O法应用到摇动床反应器中,研究了A/O摇动床对石化废水的生物脱氮效果,考察了硝化液回流比和进水负荷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O摇动床对石化废水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在进水COD浓度、NH+4-N浓度、硝化液回流比和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400~600 mg•L-1、20~40 mg•L-1、2.5和26.1 h时,出水COD、NH+4-N和TN浓度小于40 mg•L-1、1.0 mg•L-1、7.0 mg•L-1,COD去除率、硝化率和反硝化率分别达到90%、95%和70%.  相似文献   

7.
周笑鹏  白姝  孙彦 《化工学报》2005,56(1):130-134
采用孔扩散模型, 模拟不同盐浓度和不同蛋白质初始浓度条件下,吸附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动态吸附曲线并获得孔扩散系数;考察了离子强度和溶质浓度对蛋白质在阴离子交换剂Q Sepharose FF中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质的孔扩散系数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在氯化钠浓度小于0.10 mol•L-1的范围内,蛋白质的孔扩散系数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盐浓度增大到0.15 mol•L-1时又有所降低,表明存在着一个最佳的离子强度,使蛋白质的孔扩散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8.
对硝基苯胺臭氧化反应动力学和吸收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停流光谱法研究了T=298 K,pH=2.1~6范围内对硝基苯胺与臭氧在水溶液中的臭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降解1 mol的对硝基苯胺需要4 mol臭氧,对硝基苯胺臭氧化总的反应是二级,对臭氧浓度和对硝基苯胺浓度分别为一级.臭氧化反应速率常数随溶液pH值的增大而加快:在T=298 K时,当pH值从2.1变化到6,总的反应速率常数从6.17×104 (mol•L-1)-1•s-1增大到1.55×106(mol•L-1)-1•s-1.为了验证其适用性,进行了臭氧在搅拌釜中在对硝基苯胺溶液中吸收过程的模拟.采用Matlab软件求解吸收过程的质量平衡方程,模拟了吸收过程中臭氧和对硝基苯胺浓度的变化,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80%的对硝基苯胺降解之前,模拟值和实验值能很好地一致.  相似文献   

9.
金属卟啉仿生催化绿色合成对硝基苯甲醛的新方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佘远斌  范莉莉  张燕慧  宋旭锋 《化工学报》2004,55(12):2032-2037
对硝基苯甲醛是应用非常广泛的重要精细有机化工中间体.针对目前对硝基苯甲醛生产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金属卟啉类仿生催化剂代替常规催化剂,以清洁廉价的氧气/空气代替环境污染严重的化学氧化剂,以甲醇-碱性介质代替设备腐蚀严重的酸性介质,研究了一种能在30~50 ℃、0.5~2.0 MPa、反应6~12 h的温和条件下,催化氧气液相氧化对硝基甲苯绿色合成对硝基苯甲醛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及T(o-Cl)PPMn催化剂:6.0×10-5 mol•L-1;NaOH 浓度:1.8 mol•L-1;45 ℃、1.6 MPa反应10 h下,对硝基甲苯的单程转化率可达到83.0 %,对硝基苯甲醛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可达87.9 %和73.0 %.  相似文献   

10.
盐酸介质中吐温-60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木冠南  李向红  屈庆  周俊 《化工学报》2005,56(11):2150-2156
用失重法及电化学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60对冷轧钢在1.0~8.0 mol•L-1盐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结果表明:吐温-60对冷轧钢在1.0 mol•L-1盐酸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其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盐酸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吐温-60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但主要是抑制阴极反应. 通过吸附理论和动力学公式求出了相应的吸附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详细讨论了缓蚀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郭学军  陈甫华 《化工学报》2005,56(9):1757-1764
用球形棉纤维素作载体,研制成了一种新的吸附剂:载铁(β-FeOOH)球形棉纤维素吸附剂,并应用于地下水砷的去除.柱实验表明,吸附剂对As(Ⅲ)和As(Ⅴ)的去除效果均明显优于相关文献中报道的吸附剂.采用含砷为500 μg•L-1的地下水为柱实验进水,空床接触时间分别为4.2 min和5.9 min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新卫生标准(10 μg•L-1),吸附剂去除As(Ⅲ)和As(Ⅴ)的穿透体积分别达2200 BV和5000 BV. 如采用含As(Ⅲ)和As(Ⅴ)各为250 μg•L-1的地下水为柱实验进水(总砷为500 μg•L-1),空床接触时间5.0~5.2min时,按照现行中国饮用水砷最高允许浓度50 μg•L-1的卫生标准,3次过柱穿透点的出水体积分别达7000 BV、6000 BV和6700 BV.吸附剂可以用2 mol•L-1NaOH洗脱再生,再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许淳淳  王紫色  王菊琳 《化工学报》2005,56(12):2373-2379
采用金相、显微激光拉曼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研究了仿古铸铁在模拟土壤介质(0.06 mol•L-1 NaCl+0.03 mol•L-1 Na2SO4+0.01 mol•L-1 NaHCO3溶液)中的腐蚀形态、腐蚀产物的形貌及其生长和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在最初的34 h内,铸铁发生铁的选择性腐蚀,在试样表面留下许多白色圈状的Fe(OH)2沉淀,圈内则是分散状的Fe(OH)2;浸泡120 h时,观察到试样表面有一层深绿色的腐蚀产物,其组分主要为GR(Cl-)(化学式为Fe3Fe(OH)8Cl•2H2O)和GR(SO2-4)(化学式为Fe4Fe2(OH)12SO4•2H2O),绿锈表面呈黄色;约288 h后,腐蚀产物呈现分层,内层主要由黑色结晶状的FeO和Fe3O4组成,外层主要为疏松多孔的砖红色γ-FeOOH,后者是铁器表面的一种有害锈.  相似文献   

13.
青铜在土壤中局部腐蚀过程的化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菊琳  许淳淳 《化工学报》2004,55(7):1135-1139
用模拟闭塞电池法(O.C.)对青铜文物在模拟土壤溶液(0.028 mol•L-1NaCl + 0.01 mol•L-1Na2SO4+0.016 mol•L-1NaHCO3)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清楚地演示了青铜局部腐蚀过程中环境介质离子、阳极腐蚀产生的阳离子等物质的迁移、富集和沉积规律,得出铜的溶解因子fCu随通电时间的变化关系,即从最初锡的溶解速度大于铜的溶解速度逐渐演变为铜的溶解速度大于锡的溶解速度.闭塞区内的阳离子明显地向主体溶液中迁移.  相似文献   

14.
林可霉素发酵液组合连续絮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明  邵琼芳  李静  曹露  高浩其 《化工学报》2006,57(3):630-635
用组合连续絮凝法及容器实验絮凝法对林可霉素发酵液进行絮凝分离研究.容器实验絮凝法结果显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分离效果优于壳聚糖和草酸,其最佳浓度为70 mg•L-1,此时絮体沉降速率比用草酸时高24%,过滤速率高31%.组合连续絮凝法是对容器实验絮凝法的改进,其实验路线为:泵和管道输送发酵液→絮凝剂和发酵液在混合器中混合→絮凝柱连续流动絮凝→分离器固液分离.絮凝柱流量1 L•min-1,平均停留时间10 min,pH为3,温度20℃,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浓度70 mg•L-1.结果显示:组合连续絮凝法比容器实验絮凝法的沉降速率提高46%,过滤速率提高67%.该结果为工业发酵液高效过滤分离及高效离心分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石晓庆  王锦  张倩 《化工学报》2009,60(4):1017-1021
为了改善膜生物反应器(MBR)的脱氮效果,考察了不同溶解氧浓度(DO)、曝气/停曝时间对MBR工艺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可能性以及对膜污染的影响。第一阶段采用5 min/1 min的间歇曝气模式,改变DO,在2、3 mg•L-1时出现了亚硝酸盐氮的积累,相应的总氮的去除率较1、4 mg•L-1时高,但最高值仅接近40%。第二阶段DO控制在2 mg•L-1左右,改变曝气/停曝时间,在10 min/5 min时,亚硝酸盐氮积累率最高,总氮去除率也最高,接近70%;同时发现亚硝酸盐氮的浓度过高(在6 mg•L-1左右)会降低脱氮效果。说明改变DO与曝气/停曝时间均可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但后者效果更为显著。另外,DO过低(1 mg•L-1)、过高(4 mg•L-1)时,膜污染均恶化;曝气率越低,停曝的时间越长,膜污染越严重。  相似文献   

16.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及其微观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稳定的Span80-Tween80/异辛烷/AM-H2O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用电导法考察了不同HLB(亲水-亲油平衡)值下电导率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正丁醇、氯化钠和乙酸钠对微乳液体系电导率变化的影响规律.采用TEM、AFM、DSC、激光纳米粒度仪等手段测定了聚合前后微乳液的粒子形态、粒度和粒度分布.结果表明:HLB为5.4时,体系的电导率变化较小,正丁醇浓度为25 g•L-1时电导率几乎没有变化,形成的微乳液较为稳定,而且增溶的水相也比较多.当氯化钠浓度为50 g•L-1或醋酸钠浓度为25 g•L-1时会增加体系的稳定性.对该体系聚合,可以得到相对分子质量(MR)为5.64×106、固含量为32%的聚合物乳液.所制备的聚合物为球形、单分散的准纳米材料,粒径(D)在140 nm左右.反相微乳液聚合的聚丙烯酰胺(PAM)的比表面积为21.684 m2•g-1,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93℃.  相似文献   

17.
郑毅  郑楠  吴松刚 《化工学报》2006,57(2):353-358
采用吸附与交联相结合的方法固定化米曲霉脂肪酶.脂肪酶固定化的参数条件:载体为硅藻土、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6 h、pH值为7.0 KH2PO4-NaOH缓冲液、缓冲液离子强度为0.03 mol•L-1、给酶量为900 U•(g硅藻土)-1、交联剂为0.5%戊二醛、交联的时间为1.5 h,所得固定化酶酶活力为247 U•(g载体)-1,蛋白载量为25 mg•(g硅藻土)-1,水解鱼油操作半衰期为264 h.固定化脂肪酶富集鱼油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的最适条件是:温度38 ℃、油水比为1∶1、加酶量为150U•(g油)-1、反应转速为200 r•min-1、最佳富集时间为24 h.在此工艺条件下鱼油中EPA由3.0%提高到7.0%,DHA由4.3%提高到14.5%,EPA+DHA由7.3%提高到21.5%.  相似文献   

18.
银表面分子自组装膜的防腐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金红  王怡红  郭志睿  顾宁 《化工学报》2004,55(10):1674-1677
用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在银电极表面制备了自组装单分子膜,研究了该组装膜在0.1mol•L-1NaOH溶液中对银的防护作用.通过极化曲线、接触角及俄歇电子能谱等方法对组装膜的极化电阻、腐蚀电流及表面状况进行了研究表征,得到了最佳MPS组装液浓度为0.1mmol•L-1和最佳组装时间为6h下的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极化电阻和缓蚀率等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硫酸电解液中,用阳极氧化法在纯钛表面制备了纳米多孔TiO2薄膜,并通过光沉积法进行了载银修饰。采用XRD、SEM对薄膜的形貌与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电流密度、电压和电解液浓度等对生成的TiO2薄膜光催化灭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薄膜由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组成。随电压升高,金红石型的含量逐渐增多,微孔孔径增大,在电流密度为150 mA•cm-2时,分别由120 V时的19%和93 nm增加到180 V时的96%和283 nm。电流密度的适当增大和适量的载银修饰有助于提高TiO2薄膜光催化灭菌性能。在1 mol•L-1硫酸溶液中,140 V/150 mA•cm-2条件下制备的TiO2薄膜,经3 g•L-1硝酸银溶液中载银修饰后灭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在硫酸电解液中,用阳极氧化法在纯钛表面制备了纳米多孔TiO2薄膜,并通过光沉积法进行了载银修饰。采用XRD、SEM对薄膜的形貌与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电流密度、电压和电解液浓度等对生成的TiO2薄膜光催化灭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薄膜由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组成。随电压升高,金红石型的含量逐渐增多,微孔孔径增大,在电流密度为150 mA•cm-2时,分别由120 V时的19%和93 nm增加到180 V时的96%和283 nm。电流密度的适当增大和适量的载银修饰有助于提高TiO2薄膜光催化灭菌性能。在1 mol•L-1硫酸溶液中,140 V/150 mA•cm-2条件下制备的TiO2薄膜,经3 g•L-1硝酸银溶液中载银修饰后灭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