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轨道电路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控制系统,轨道阻抗是轨道电路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采用有限元法求解无砟轨道阻抗,其求解属于三维开域问题;同时考虑到导体趋肤效应,直接采用有限元分析时,存在模型剖分规模巨大、求解收敛困难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阻抗分解的方法,将无砟轨道阻抗分解为内阻抗和外阻抗,其中内阻抗利用无钢筋的二维有限元模型求解,外阻抗利用钢轨电流均匀分布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求解。由此避免了同时对多个小尺寸单元的剖分,降低了剖分规模。以位于大地上方的单根导体阻抗的求解为例,分别采用阻抗分解法及解析法计算导体阻抗,两者计算结果相对误差小于2.5%,从而验证了阻抗分解法的正确性。应用阻抗分解法计算了山西中南部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的阻抗,给出了该段无砟轨道在各频率下的阻抗取值范围。两组实测数据随频率变化趋势与计算结果一致,且符合阻抗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消除直流电流表内阻不等于零对直流电流测量准确度影响的原理,提出了无内阻的直流电流表——直流电流补偿器的原理电路图及一些要求。  相似文献   

3.
当进行电气试验时,为了满足测试要求,除对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和仪表量程提出要求外,还必须考虑仪表的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一般总是希望电压表或功率表电压电路的内阻尽可能高些;电流表或功率表电流电路的内阻尽可能低些。否则的话,在某些场合由于内阻影响造成的测量误差,远较仪表准确度等级不够或量程选择不合适造成的测量误差要严  相似文献   

4.
张文海 《微特电机》2006,34(2):45-46
直流稳压电源的面板上都接有负载电流表。但这种电流表准确度不高,仅作指示用,不作测试用。或者是准确度较高的数字电流表,但因量程单一,也不能作测试用。故外部线路必须串接一只测量电流表,作为电流测读用。但电流表的串入,会给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带来问题。直流稳压电源之所以稳压性能好,是由于它的内阻趋近于零,  相似文献   

5.
伺服结构和应用技术(3)──伺服系统用放大器及其应用(Ⅱ)2电压源驱动与电流源驱动2.1驱动电源和电子环驱动电机时,一般多用内阻(或阻抗)为零的电压源驱动.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电子环的可靠性不断提高,对电子环的应用不断增大.用内阻(或阻抗)无限...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模拟均衡器带宽和增益无法同时满足的问题,采用电感峰化技术和负阻抗转换器来进行高频操作,通过使用有源电感器实现电感峰化技术进而拓展带宽,同时采用由交叉耦合晶体管构成的负阻抗转换器将电容转换成负电容抵消输出端电容,在保持直流增益的同时提高了峰值增益。基于SMIC 130 nm的工艺库对电路进行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均衡器工作在1.8 V电源电压下,可以对6.375 Gbps速率下高速传输系统中严重损耗信道进行良好的补偿,眼图的水平张开度达0.85 UI。  相似文献   

7.
本介绍了一种可以方便,快捷地测量出导电溶液的电导值的测量仪,给出了原理,实用线路及以常见导电溶液的实测曲线,这种测量仪采用了集传感器与振荡器于一体的一种负阻抗变换器L-C振荡器,因此线路结构紧凑,简单,灵敏度也很高。  相似文献   

8.
《蓄电池》2017,(2)
目前,直流放电法和交流输入法是内阻测量中最常用的两大方法。这两类方法在计算蓄电池内阻的过程中,都需要将蓄电池内阻等效为简化模型进行求解。将广义合成阻抗的思想应用于蓄电池内阻模型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笔者利用广义合成阻抗可以得到满足类型的任意大小的等效阻抗这一特性,来模拟蓄电池内阻,并用Multisim对广义合成阻抗模拟内阻进行仿真,并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测量大于两回平行线路的零序阻抗,通过数学推导,证明目前国内所采用的三种方法(感应电压表法、多回电流表法、单回线电流表)的理论基础相同,其测试结果可靠,并同样准确。同时还指出平行线路条数变化,零序阻抗均需重新测试。  相似文献   

10.
在低压微网孤岛运行模式下,传统下垂控制受线路阻抗特性的影响难以实现良好的均流效果。在控制环路增加虚拟阻抗可以抑制系统环流,但传统虚拟阻抗会增大逆变器的输出阻抗,导致输出产生电压降落,且由于系统阻抗阻性部分的影响难以将系统矫正为纯感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虚拟负阻抗"的控制策略,采用虚拟负电阻来抵消系统阻抗中的阻性部分,使逆变器保持较低的输出阻抗,减小系统输出电压的降落,再结合虚拟电感使其更趋近纯感性,改善环流抑制效果。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双逆变器并联运行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选用正负极体系相同、结构设计不同的两款电芯,比较不同的结构设计对锂离子电池内阻、倍率性能、功率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增加极耳数量改变电池结构设计,电池的交流内阻值降低约一倍,相应电池倍率放电时的中值电压升高,温升降低;极耳数量增加、交流内阻降低的锂离子电池相应的直流阻抗也越小,在10%~80%放电深度(depth of dis cha rge,DOD)的区间内,同一交流内阻的锂离子电池直流阻抗变化不大;与直流内阻的变化趋势一致,交流内阻小的锂离子电池的功率较强,在深DOD区间内,锂离子电池的功率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以淘汰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内阻测试仪测试法、直流阻抗法、短路电流与内阻水平法、交流阻抗法分别进行内阻测试,结果表明:内阻测试仪测试法最简单,可以在线测量,但是系统误差最大;直流阻抗法和短路电流与内阻水平法可避免较大的人为误差,并且能够清楚地显示电池内阻在不同SOC下的变化情况,但是只能在离线状态下测量,其中,短路电流与内阻水平法测试是在大电流放电下进行的,对电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交流阻抗法测试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各部分动力学过程产生的阻抗,但是只能测出某一荷电状态下的电池内阻变化,并且测试相对复杂且受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高频无极灯稳态工况下的阻抗,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测量,结合数据处理获得阻抗,并对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首先归纳比较了无极灯在稳态工况条件下的3种等效模型,确定选用Babat模型处理实验数据。然后根据目标阻抗的基本特点,基于Nerone等人的测量方法,搭建了改进的实验平台,对不同功率下无极灯的输入电压、电流进行了测量。结合实验结果和Babat模型,计算得到目标阻抗。对阻抗数据的分析表明:随着功率增加,等离子体阻抗逐渐减小,无极灯电磁耦合系数逐渐增大;无极灯的动态阻抗在低功率下呈现出负阻抗特性,在高功率下则由于集肤效应加剧呈现出正阻抗特性。上述结果支持了Eckert关于无极灯在高功率下具有正阻抗特性的结论,否定了Shinomiya关于无极灯绝对负阻抗的论断。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力作动器类恒功率负载引起的负阻抗效应,提出采用负阻抗补偿法来解决电力作动器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并且进行补偿器设计方法的研究。首先通过推导电网输入导纳得出稳定判据。然后比较常用增大电容法与负阻抗补偿法,分析两种方法对电能品质的影响及稳定性问题,并比较补偿器参数的改变对干扰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比例系数对电网性能的影响。再通过仿真和实验对带有补偿器的作动器系统进行系统性能的验证。结论表明改进型负阻抗补偿法可以在满足系统快速性的同时,采用相对小的电容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负阻抗补偿法对大扰动问题仍然适用,同样可以改善电能品质。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铅酸蓄电池欧姆阻抗与极化阻抗的实际意义,以及内阻在放电、浮充状态下的变化,研究了铅酸蓄电池内阻在后备电源检测中具体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获得退役电池在梯次利用过程中的健康状态,以退役三元锂离子电池单体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无损、快速的动态阻抗测试方法,通过测试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动态阻抗,建立合适的等效电路模型,对动态阻抗谱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表明,电池的欧姆内阻和电荷转移内阻与健康状态成负相关,弥散系数与健康状态成正相关,感抗与电池健康状态无直接...  相似文献   

17.
电流互感器是工厂配电和电气控制设备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在使用维修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否则出现事故将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笔者曾碰到过一事。厂里的维修电工因一只电流表头不能正确反映电路中的电流,而将其换下。由于电流衰串接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在换上新表头时发生触电事故。许多人以为是电工操作不小心触上明线所至,其实不然。 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特点是二次绕组所接负载阻抗很小,而电流表头的内阻一般也很小,因此二次电流I_2的数值很大,相  相似文献   

18.
《电世界》2005,46(4):47-47
定值分流器的电阻非常小。例如一只300A,75mV的定值分流器,其计算阻值仅为0.25mΩ,所接电流表其实是以300A为满刻度的75mV量程的毫伏表,相对于上述电阻,任何毫伏表的内阻都会大得多,因此,两只这类的电流表完全可并接在定值分流器上进行测量,且正常情况下指示值应相同。  相似文献   

19.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链路延时效应使系统阻抗在高频段呈现负阻尼特性,可能导致与交流线路分布电容相互作用产生高频振荡。现有抑制策略中,附加低通滤波器等有源阻尼策略对运行工况和延时时间变化的适应性较差,无源阻尼策略适应性较好但面临功率损耗较大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建立考虑完整控制环节和延时效应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交流阻抗模型,通过阻抗分析法分析高频振荡的产生原因,其次提出基于无源阻尼的高频振荡抑制策略及参数设计方法,最后通过抑制效果分析和功率损耗比较证明所提高频振荡抑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振荡抑制策略可适应延时时间的变化,实现高频振荡的有效抑制且基波功率损耗低。  相似文献   

20.
从导纳的角度研究了多台并网逆变器并联运行的低频谐振问题。由于软件锁相环的影响,基于LCL滤波的并网逆变器输出导纳在低频区域存在负阻尼,而随着并联逆变器台数的增加,并网逆变器和感性电网阻抗所构成的阻抗网络的谐振频率降低,当位于低频区域时,输出导纳的负阻尼特性容易导致系统不稳定。为了消除负阻尼,抑制低频谐振,在电流指令值中引入电网电压前馈,并在对输出导纳其它频率特性影响最小的基础上,推导出前馈补偿系数的最小理论值。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负阻尼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