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SDH网络上传送以太网业务(EOS)具有巨大的优势.EOS能利用现有的SDH网络为以太网业务传送提供完善的OAM性能.在EOS系统中,透明传输以太网业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详细分析了时钟、故障传递、流量控制和自协商相关的透明传输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同时提出.  相似文献   

2.
电信级以太网中的链路高可靠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可靠性是以太网技术达到电信级要求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列举了与可靠性相关的以太网技术,包括以太网线性保护和以太网环网保护.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链路保护中的双向转发检测(BFD)协议,以及BFD协议在以太网线性/环网保护中如何进行故障检测.  相似文献   

3.
在SDH网络上传送以太网业务(EOS,Ethernet over SDH)具有巨大的优势。EOS能利用现有的SDH网络为以太网业务传送提供完善的OAM性能。在EOS系统中,透明传输以太网业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时钟、故障传递、流量控制和自协商相关的透明传输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同时提出。  相似文献   

4.
以太网的环路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网在局域网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城域网应用领域中仍需要解决网络环路的相关问题。根据不同的以太网应用领域,文章分析了几种环路检测的解决方案,包括生成树协议(STP)、以太网环路保护切换协议(ERPS)、环回检测和成环点定位技术。其中,成环点定位技术新颖实用,非常适合各种以太网局域网和城域网,对于以太网的运行和维护都有很大的意义。目前,全球的标准组织均正在积极对以太网环路检测技术进行标准化,随着标准的不断成熟,以太网的环路检测技术将逐步降低以太网的环路风险,提高以太网的可靠性,便于网络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处理器的以太网OAM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电信级的、高可靠的以太网,需要以太网支持运行、管理维护(OAM)功能。而网络处理器(NP)由于具有处理速度快、编程能力强的特点,在目前主要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因此,通过网络处理器实现以太网OAM功能是一种十分迫切的要求。在此,首先介绍了以太网OAM的相关标准、消息格式,然后对NP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进行了介绍,最后给出了一种基于NP的以太网OAM功能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为使以太网能更好地适应数据中心网络融合需求,需对现有以太网进行全面性能提升,以实现低延时、无损的增强型以太网。文章探讨了无损以太网关键技术:量化拥塞通知(QCN)、基于优先级的流控(PFC)、增强传输选择(ETS)、自动发现和能力交换协议(DCBX),并对这些技术的特点及协议兼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文章认为无损以太网技术是保障数据中心网络基础设施在处理网络流量过程中低延迟、无丢包的关键技术,将逐步为数据中心产品所支持。  相似文献   

7.
以太网接入技术在智能小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强  彭良福 《通信世界》2001,(32):38-40
目前,宽带接入技术主要有ADSL、HFC、以太网三种技术。随着我国宽带智能小区建设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始采用FTTB LAN的方式,即采用以太网 双绞线(UTP)综合布线来构建小区宽带网络。由于许多家用智能电器设备都提供了以太网接口,可以通过以太网实现家用电器的智能化管理控制。在新建的小区中,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采用以太网 双绞线(UTP)综合布线的方式来构建小区宽带网络。图1给出了基于以太网的小区宽带网络示意图。  相似文献   

8.
3.4高可用性测试 运营商以太网对于设备和网络的可靠性要求很高,要求达到99.999%的可用性和发生故障时50ms以下的保护倒换时间。传统以太网设备很难达到这个要求.所以在城域以太网设备上采用了很多高可用性技术来达到这个要求。在运营商以太网测试中,需要对设备和网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信业务和以太网技术的发展,用以太网作为下一代网络的传输汇聚层解决方案逐渐成研究的热点,目前被广泛看好的电信级以太网实现技术和标准的是PBT(Provider Backbone-Transport)技术.文章主要对PBT的网络结构、相关技术及其作为传输汇聚层解决方案的优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浅谈如何将VLAN技术应用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犹如戏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台。从传统的以太网(10Mb/s)发展到快速以太网(100Mb/s)和千兆以太网(1000Mb/s)也不过几年的时间,性能先进的千兆网技术其核心交换机采用三层交换机,它能很好地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本文着重介绍了VLAN的工作原理、优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110GbE帧结构IEEE802.3ae专业研究组在制定10GbE标准中,力图使10GbE技术既适合于LAN网络环境也适合于WAN干线网络环境。由于两者网络环境对于以太网技术要求不同,就其帧结构来说也有差别。LAN网络环境正是现行传统标准以太网技术所处网络环境。因此,10GbE技术运用于LAN网络环境其MAC帧结构与现行传统标准以太网帧格式相一致,并与传统标准以太网(10M、100M、1G)速率兼容,从而为现行传统标准以太网升级到10GbE以太网创造了便利条件。LAN网络环境10GbE物理层对于MAC帧的处理过程如下:当MAC需要发送数据时,首先将其帧送入物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基于嵌入式网络单片机的变电自动化通信视角,对其相关实现技术进行分析,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郑宏 《通信世界》2004,(14):48-48
经过半年时间的技术试验后,近日,长城宽带终于决定与美国World Wide Packets公司(简称WWP)就ETTS(以太网到用户)技术的合作与应用,签署了相关的协议。在本次合作中,长城宽带将在网络中广泛应用WWP公司提供的LightningEdge(tm)以太网接人解决方案,以增强长宽目前网络环境的承载能力,为长宽在宽带增值应用领域的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种千兆以太网控制器中VCO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以太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千兆以太网是以太网的一种 ,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体系 ,千兆以太网已成为组建局域网的首选方案。本文中所提出的 VCO(压控振荡器 )是千兆以太网控制器中 PLL (锁相环 )的一个部分。由于 VCO决定了控制器的工作速率 ,因此 VCO的设计是千兆以太网控制器设计的关键。本文给出了 VCO的电路仿真的结果与设计出的版图 ,并对电路与版图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中所设计的 VCO采用了 TSMC 0 .2 5μm CMOS工艺实现 ,中心振荡频率为 1.2 5 GHz,输出电压的幅度为 62 0 m V,版图的面积为 10 0× 10 0μm2。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宽带接入网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的市场要求下更新换代,目前主要的宽带接入网技术有DSL和以太网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有有源和无源技术,本文首先对于我国的宽带市场进行概述,阐述了我国宽带事业的发展前景。随后重点分析点到点有源以太网系统,无源光网络技术,APON和BPON等几类主要的宽带光纤接入网技术,对常用的技术进行论述,分析其大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宽带数据网络用户需求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基于以太网的城域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保护倒换、用户管理、QoS、安全以及对TriplePlay业务的支持能力等。北电网络(中国)有限公司公成、杜鹏所撰《运营商以太环网技术》一文提出的运营商以太网解决方案,具有环路拓扑自动发现与配置,环路冗余与故障切换,IPMulticast支持等特点,该方案的这些特点,克服了传统以太网的一些缺点,能够为运营商的网络带来更可靠的保护以及更大的收益,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代群众生活节奏速度正在不断加快,导致传统的家居和办公环境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加之智能化电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使得人们对于智能型楼宇系统越来越期待。尤其是现代以太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使得网络技术下的智能楼宇控制技术成为了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楼宇控制的效率。文章即是对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的智能楼宇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探讨了智能楼宇的概念,并就CAN和以太网技术下智能楼宇系统的方案设计进行了阐述,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下一代网络(NGN)和3G网络的大规模应用,传统的以电路交换为主的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逐渐转向以分组交换为主.在从传统网络向未来网络转换的过程中,时钟同步仍然是其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研究和分析了分组传送网(PTN)中应用同步的两种技术,即同步以太网技术和IEEE 1588 V2技术,并且阐述了其相关原理和在PTN时钟同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万兆以太网(10GbE)技术,着重讨论了其标准要点、网络构件、优越性能及其在各类网络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万兆以太网(10GbE)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将在通信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针对以太网存在节点时钟漂移、网络链路延迟、同步能力差等问题,文中基于RTEthernet协议的通信原理,构建了时钟同步系统的模型。文中研究了RTEthernet的组成、工作原理,考虑了影响实时以太网时钟同步精密度的三大因素:漂移率、网络传输延迟和时钟拜占庭故障,并基于此分析了原始的FTA时钟同步算法,发现它在拜占庭故障增多的情况下容错性能明显降低,进而引入“容错中值”的思想进行改进并提出了RTE-FTM算法。通过CANoe仿真平台,对系统(7个节点)中存在2个拜占庭故障与不存在拜占庭故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精密度损失率降低了3.1%,并由此验证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