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新的形势下,水土保持工作要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为中心,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以建设秀美山川为目标,突出预防护,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依靠科技,深改革,不断创新治理机制,中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持之以恒地推进水土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
3.
4.
怀化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情况怀化市位于湖南西部,于武陵和雪峰山系之间,西靠贵州省,是云贵高原的前沿,形成两峰夹一垅,“自西向东北倾斜的狭长地形。地理位置在东径108°47'13″—110°6'3″北纬25°52'22″—29°1'35″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小酷暑,冬小严寒,光照较好,雨量充沛,而且雨热基本同步。全市幅员2.76万km2,其中耕地面积357万亩,农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山地有八亩、构成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基本特征,全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5198.89km2,占总面积的19%,居全省之首。总人口482万。目前全市活立木蓄积量为5357万m3,居全省之首;有林…  相似文献   

5.
王晓  王福林 《人民黄河》1999,21(3):22-23
1概况榆林地区位于陕西省北部,西邻甘肃、宁夏,北连内蒙古,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南接延安地区,东西长309km,南北宽273km,土地面积43万km2,约占全省面积的20%。北部系风沙草滩区,面积占全区面积的42%,南部是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占全区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治理对象,并且着力于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开发了多重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在众多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工作则是重点,它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以及联系,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有效的含水土保持以及生态建设工作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完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农业措施三大措施为一体,形成综合体系,发挥群体防护效应。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无论是在治理措施上,还是达到的预期目标上都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我省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多大风,地形高低错落,地貌形态复杂。在这一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我省的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当前,在全省上下积极贯彻省委提出的“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战略思想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建设良性水生态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已成为摆在全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谢松良 《四川水利》2003,24(6):22-23
资阳市实施“环境兴市”战略,必须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只有从战略高度提高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狠抓宣传,增强全民的基本国策意识,加强领导,落实政府、部门目标责任,认真抓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园(区)、线建设和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才能改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推进资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闻喜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爱冬 《山西水利》2005,21(1):57-58
在对闻喜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全县水土流失成因,提出了闻喜县治理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生态修复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深化和发展。在综合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包括生态修复的潜力及驱动因子,不同尺度生态修复的布局,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及标准,以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环境效应等。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成效与经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文聪  高媛 《中国水利》2011,(12):62-64,76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费省效宏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近年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进展和成效,总结了实践经验,强调了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项目为例,在构建土石山区生态修复效益监测指标体系、划分生态修复措施类型的基础上,采用宏观遥感与微观实测耦合技术,对项目区内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类监测及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区域林草覆盖度明显提高;植被生长状况明显改善,生物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石质边坡生态植被毯防护坡面的水土保持效果,在某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软弱岩石边坡、碎石边坡段设置植被毯防护区和自然撒播草籽防护对照区,分不同时段对各区植被覆盖度、根系土壤根密度、崩解时间、地表径流量及土壤流失量等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参数进行了测定,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软弱石质坡面采用生态植被毯防护技术,可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优于直接撒播草籽护坡。该技术在同类边坡防护工程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史志刚 《中国水利》2012,(2):43-44,46
安徽省金寨县和霍山县认真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建设,在政策、机制、建设、管护等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之路,其修复成效和成功经验对全国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战略举措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生态保护的主导功能构建水土保持目标评价体系,上游提质增效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保护,中游兼顾水资源紧缺态势推行旱作梯田,多沙粗沙区淤地坝布局要科学论证、精准建设。构建全流域全覆盖的监测监控体系,对生产建设项目实施分类管理,提升监管效能,对生产建设项目外排泥沙实施最严格的管控,充分运用信用评价机制实施联合惩戒,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水土流失现状的分析,阐明了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水土保持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 2 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和自然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而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本文针对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 ,分析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成绩、经验及不足 ,提出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魏宏庆  潘竟虎 《人民长江》2006,37(11):61-62
两当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区位于甘肃省两当县北部,秦岭山脉西段的南坡断层下陷盆地边缘,通过对长江流域两当河上游进行生态系统调查,分析了在长江流域两当河上游进行生态修复的优势,提出了自然力与人工辅助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及建设模式,并应用遥感技术和地面人工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修复模式实施的效果做出评价分析,以期为陇南山地及长江上游制定区域生态修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福军 《山东水利》2010,(1):76-77,96
临朐县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同打造齐鲁生态第一县紧密结合,突出“四个重点”,即: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强化监督执法和水保监测;搞好“五个结合”。即同建设齐鲁生态第一县,林果强县。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和财政资金整合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