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皮革制品因为外观优雅、质地柔软、防静电、抗霉菌等优点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在人们生活中很多物品都是皮革制品,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要求提升因此人们对于皮革制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皮革制品的质量和各种性能控制实在皮革生产和检测过程中得以控制的,尤其是皮革检测。所以为了保证皮革制品的质量,人们对于皮革检测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因为现在人们对于皮革制品的各方面要求都提高了,所以皮革检测技术也需要不断改善,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于皮革制品的高要求,皮革制品才得获得更好的市场,才能获取更多的盈利,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皮革服饰的需求越来越大。面对商场中多种品牌、多种款式的皮革服饰,消费者一时难以准确地选择到自己满意、质量上乘的皮革制品。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些有关知识,并掌握一些鉴别皮革服饰的简单方法。 高档的皮革服饰,一般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对皮革感观、耐用性的要求提高了,另一方面,制革过程与皮革制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安全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近年来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不再只看重短期的眼前的利润,而逐渐转变为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来考虑问题。皮革化学品对提高成革质量、改进工艺、减轻污染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行业注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皮革制品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身着皮鞋、皮靴、皮衣、皮裤、皮背心、皮裙子的人越来越多,皮革制品和消费者的要求都在不断增长,质量受到保护者协会的监督。另一方面,半成品和成品皮革以及皮革产品都是在世界范围内贸易的商品,  相似文献   

5.
曾毓华 《皮革化工》2005,22(1):17-17
皮革制品由于其制造工艺以及皮革化学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体现出其天然、独特的魅力。作为制鞋和箱包及服装的制做材料,皮革是其它材料所难以替代的。然而日常生活经验告诉人们,皮革制品对于水乃至潮气都是敏感的。受潮或者直接与水接触,皮革制品将失去原先诱人的产品特色。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会越来越重视皮革和毛皮制品的内在质量安全。面临越来越严的六价铬防控政策、法规,主动寻求转型,行业企业要积极探索应用更加经济可行的无铬鞣制工艺技术,未雨绸缪、与时俱进,无疑是行业、企业共同的责任。】这几年中国皮革行业日子过得很不容易,先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包括皮革制品)加征高关税,拜登政府又继续全面遏制中国发展,紧接着又是三年疫情,导致产品出口订单转移,消费能力减弱,外贸依存度较大的中国皮革行业一度跌幅超两位数,2021年才开始缓慢恢复,及至今日大多数皮革企业尚未恢复元气。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共同探讨、寻找中国皮革行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伊朗制革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合资企业的出现为生产高质量的皮革创造了先决条件,同时,皮革制品的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品种不断扩大。目前,伊朗生产的皮革制品主要有皮革日用品、皮革服装、皮鞋等,其生产量不断上升。伊朗皮革业有生产企业二百余家,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德黑兰、霍拉桑、哈马丹等地区。出口产品以未加工皮(原料皮)为主,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皮革类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并且使用率也越来越高。皮革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检测部门及消费者的重视。本文是作者从事多年检验工作以来遇到的皮革产品质量问题,以及近年来一些国家级质检机构对皮革产品进行统一监督抽查所检验出的质量问题进行分类分析。总体来说,主要是皮革强力、皮革色牢度、皮革有害物质以及皮革异味等质量问题。作者从产生质量问题的根源着手,对皮革质量问题的分析深入浅出,目的是使广大消费者了解皮革制品的质量安全,从而选择更安全更质优的皮革产品来提高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
马卫明 《北京皮革》2006,(11):50-53
皮革制品是以皮革、毛皮为主料,以纺织品、塑料、橡胶等为辅料制作成的产品的总称,是人们所喜爱的生活用品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国防军需品。中国是皮革制品的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10.
王毅 《北京皮革》2004,(8):61-61
近几年来,中国制革技术进步很快,皮革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同时,一些新技术在皮革生产上的大量应用.无疑是对制革这一传统产业的革新.一些新颖的皮革新品不断涌现。从移膜革、印染革、数控冲孔革、激光雕刻皮革、镭射皮革、转移印花革到金箔皮革等.真可谓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纺织、印染、光学、计算机、珠宝工艺技术革命性地引入到制革生产中.大大丰富和革新了传统皮革的品种。同时.国内鱼皮、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皮革的开发成功。拓展了皮革的来源和风格.从而使我们在终端皮革制品的选材上更加得心应手。这些原材料本身内在品质的提高.对终端皮革制品如鞋业的品质提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人们对家装类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装饰皮革类产品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家居产品及软装内饰。8月26-2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上,"装饰皮革展区"成为皮革面料融入大家纺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家纺展带来的皮革面料已经不是传统的皮革制品,无溶剂、零DMF、水性皮革……环保与节能,已经成为新型皮革面料的标签,环保、健康的皮革面料带给大家居不一样的质感。  相似文献   

12.
<正>截止到2010年7月14日,真皮标志生态皮革2010年第二次产品抽样检测工作已经全部结束。本次对通过"生态皮革"认证的30家企业的31个产品进行了取样抽检,样品寄送国家皮革制品检测中心和英国BLC皮革检测  相似文献   

13.
毕波 《西部皮革》2015,(3):12-14
<正>皮革行业是传统产业,在皮革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节能环保问题,特别是制革产业的节能环保问题,关系着整个皮革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而通过真皮标志及真皮标志生态皮革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全行业的环保意识,而且保证了皮革生产与发展同环境保护相协调,有效地配置了社会资源,基本实现了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概况工业发达国家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皮革制品特别是皮鞋和皮革服装、手套等越来越发展为生活必需品,并且从品种、数量和质量上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天然皮革性能之优越,迄今尚无一种合成材料能比得上鞋面革和服装革的穿着舒适感,这就使皮革制品虽多次受到冲击和挑战,仍能保持作为高档产品的地位。同时,在与合成材料的竞争中,皮革也吸取了合成材料的长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经适应了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求,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日渐成熟,皮革制品及各类皮具图案类型逐渐丰富。皮革制品图案设计的种类丰富,有利于提高皮革产品外观的审美层次性,同时可以对中国花鸟画文化发展及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分析中国花鸟画的基本元素,提出了利用中国花鸟画元素融合于皮革制品图案设计中,以此解决皮革制品图案设计中的单一性。结论:以花鸟画元素图形提炼进行皮革雕刻图案装饰,从而提高皮革制品图案设计的艺术效果、增强其皮革产品的文化品位,进一步推动皮革产品外观造型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璐 《中国皮革》2022,(3):55-57,62
新时代给皮革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大幅降低皮革原材料需求量、国外不断减少皮革制品单量、销售业绩逐年下降.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皮革企业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推动皮革企业发展,必须要重点做好营销工作,以确保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文章从尽快落实技术升级工作、提升品牌意识、充分利用国家的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7.
皮革,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早期的皮革一直以棕黑色示人,色彩和种类单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生活日臻丰富的情况下,人们对皮革时装化的要求及对皮革制品的档次追求也愈加突出.不仅在色泽、色彩、皮质方面要求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2月25日,中国皮革行业协会苏超英秘书长、李燕萍主任在四川省皮革协会李开华理事长的陪同下对西部最大的皮革企业——四川乐山振静皮革制品有限公司进行了视察。乐山振静皮革制品有限公司董理长贺正刚先生和常务副总兼总工程师何晓兰女士热情接待了苏秘书长一行。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皮革中六价铬的成因和国内外对皮革产品中六价铬的限制情况,并对六价铬引起的我国皮革制品出口贸易风险进行了分析;重点概述了控制皮革中六价铬的技术现状及应对策略。结果表明:皮革中六价铬主要由加脂剂、pH值、光照和湿度等因素导致。由于六价铬的毒性,近年来许多国家和组织的法规和标准均对其进行了严格的限量,影响我国皮革制品的出口。从政府、企业和技术三方面联合防治六价铬的产生,可提高皮革产品的生态质量,避免绿色贸易壁垒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2月3日,工信部出台《关于制革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通过推广‘真皮标志生态皮革’,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制革产业发展,提高我国皮革制品品牌影响力;鼓励制革企业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组织的‘真皮标志生态皮革’认定工作,有关部门要给予取得真皮标志生态皮革认定的企业在信贷、技术改造等方面的优先支持。在国家政策的推波助澜下,真皮标志生态皮革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