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控制网最优设计中,将点位优化时的选点范围近似为矩形,讨论了当测量控制网网形设计中控制点选点范围的不规则多边形的点位最优化设计问题,以最优化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设计了一套在迭代过程中动态确定单维搜寻区间,单维搜寻时采用0.618法的控制点点位优化迭代算法,可获满意的计算效率,并在算法上使点位优化处理的方法更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普通双管正激变流器因占空比受限于50%而影响效率以及不利于宽电压输入范围的缺点,提出一种采用新颖谐振复位技术的不对称双管正激变流器(DSFC).和普通双管正激变流器相比,该新颖变流器在保持了低开关电压应力的同时,具有仅在普通脉宽调制(PWM)控制方式下即能将占空比拓宽至50%以上的能力;在不改变原有变压器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增加一个结构简单同时又成本低廉的辅助电路,该变流器则可在所有情况下实现主开关管的软开关.该新颖变流器非常适合应用于高电压、宽范围输入的场合以作为高效低成本的绿色节能电源.一台规格为200~400 V宽范围直流输入、48 V/5 A直流输出、最高转换效率可达95.3%的通信电源样机,验证了所述变流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逆变弧焊电源的效率及改善功率因数,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开关逆变弧焊电源,整流电路采用三相功率因数补偿来改善电源的功率因数,逆变电路通过增加辅助开关管使变压器漏感的能量有规律的储存和释放,从而实现各个开关管零电压开通ZVS和零电流关断ZCS,降低了开关管在导通与关断时刻的损耗。通过对该新型电路的建模和分析,得出主电路参数,并对参数进行Saber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开关管导通与关断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之间的交叉区域明显减少,即实现了软开关技术,降低了开关管的损耗,提高了逆变弧焊电源整体的效率。该研究解决了传统的逆变弧焊电源存在的开关损耗大,占空比丢失等缺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遗传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而出现早熟,将具有良好克服局部极值能力的鱼群行为与遗传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遗传算法,并对全终端网络可靠性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与文献中遗传算法相比,改进遗传算法表现了良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软开关发展中多关注主开关管的软化、而忽略对辅助开关管的软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量交换式带有源缓冲电路的全软开关Boost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论述了其实现降低整流二极管反向恢复损耗、实现主开关管和辅助开关管均为软开关的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电路拓扑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使谐振软开关逆变器控制电路简化,提出了电感换流非谐振软开关PWM DC/AC逆变器.分析了其工作特点,并给出了其主要参数设计方法,实验证明了该电路能较好地实现软开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系统(UPS)中,采用备用电池供电的升压直流-直流(dc-dc)变流器所存在的输入输出增益比和效率不能兼顾的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高效高增益升压推挽式隔离型电感-电感-电容(LLC)软开关串联谐振变流器.该变流器中的所有功率半导体元件均能实现软开关.通过工作在升压(Boost)模式下获得的高输入输出增益可有效减少变压器匝比,提高转换效率.内部驱动电路因基于推挽电路的结构而得以简化,该变流器适用于UPS电源系统中备用电池的能量升压转换场合.描述该变流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特性后,给出其拓扑的各种变化及变形结构,并用一台容量为600V·A的双路输出样机验证了该变流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电流型软开关并联谐振推挽直流/直流变换器的基本特性,给出了在一个开关周期不同时段内通过开关管的电流和电压的表示式及临界周期的概念,研究了开关周期与谐振电压的非线性关系;制作了实验电路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和验证。结果表明,变换器有良好的零电压软开关特性和负载特性,较高的功率转换效率和较低的电磁辐射。只要在小范围内调整开关频率,即可得到性能良好的稳压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运行时转矩脉动、噪声和振动比较大的缺点,从电机结构尺寸和参数优化设计方面,阐述了使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噪声和振动降低的方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复合气瓶优化设计方法,利用ANSYS的APDL语言建立了与全缠绕复合气瓶力学特性尽可能一致的有限元模型,实现了气瓶封头段螺旋缠绕层的变厚和变角度,并按照美国DOT-CFFC设计要求对复合气瓶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气瓶的容重比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于超宽输入范围的变拓扑LLC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拓展新能源并网的输入电压范围,提出一种全桥LLC (FBLLC)和半桥LLC(HBLLC)相结合的变拓扑电路.当输入电压低,采用FBLLC模态;当输入电压高,采用HBLLC模态.通过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全数字控制,电路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在HBLLC和FBLLC之间切换.这种变拓扑电路完全不增加额外器件,单纯依靠软件控制,控制简单,在拓扑切换上采用一种新的控制策略来尽可能优化效率.与传统LLC对比,分析和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变拓扑LLC使输入电压范围能够拓展1倍.通过一个最大和最小输入电压比为4的对比试验,分别采用变拓扑LLC和传统LLC,结果表明:采用变拓扑电路,其整体效率能提升约3%.该拓扑适合应用于超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场合,如风力、光伏发电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传统双管正激变换器工作占空比不能大于50%以及零电压开关(ZVS)难于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ZVS有源箝位双管正激变换器.该变换器在传统双管正激变换器的基础上添加了辅助开关管和饱和电感,利用有源箝位的复位方式使高频变压器的复位条件得到改善.在分析主、辅开关管一个开关周期中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得到了变换器各工作阶段的等效电路,并推导了电路关键参数优化选择的约束条件.研究表明,该变换器克服了传统双管正激变换器的缺点,适用于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场合.变换器的变压器磁芯的复位电压可以大于输入电压,所有的开关管都实现了ZVS,在不同的负载条件下变换器都达到了较高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3.
脉冲压缩磁开关串联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小功率脉冲电源串联磁开关的铁心总体积与能量损耗,分析了磁开关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推导了单级磁开关铁心体积的计算表达式。在分析影响磁开关铁心体积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所有磁开关铁心材料相同、串联系统总脉冲压缩比一定的情况下,按串联磁开关系统铁心总体积最小原则的优化和按系统铁心总损耗最小原则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充电站选址定容对配电网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考虑配电网负荷波动和电压偏移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优化规划模型.首先,综合考虑投资运营者成本和用户成本,构建充电站的投资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以及用户成本总和最小化的优化模型.其次,在配电网约束条件下,建立配电网的网损最小、负荷波动率最小以及电压偏移指标最小的评价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与Voronoi图联合求解,得到充电站的站址和容量,并选择出对配电网影响最小、总成本较小等综合最优的方案.最后,将规划区域内交通网络和电网信息相结合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全桥LLC谐振变换器交错并联(FBLLC-SP)系统的效率,且使其理论损耗与实际运行损耗更贴近,对比Cascode型GaN HEMT向系统引入单体增强型GaN HEMT,并将其寄生参数引入到损耗模型中,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单移相(SPS)开环控制和三移相(TPS)双闭环控制的FBLLC-SP系统精准损耗模型;给出最佳...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基于浮地工作模式的爆闪灯,该爆闪灯采用MK6A11P单片机控制,通过专用芯片HV9910组成浮地模式的Boost变换器给浮地电容充电,并由分压电阻检测浮地电容的电压,以此控制PWMD端的电位实现对频闪管的控制.实验证明,这种爆闪灯可在40~250 V的宽电压范围内稳定工作,且因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有望替代现有在48、110、220 V电压下工作的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力需求的快速发展及对电压/无功协调控制提出的更高要求,提出最优二级电压控制策略.阐述了二级电压控制的基本原理,按照二级电压控制的基本要求,建立了离散二级电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控制策略上,采用在线寻优的方法对控制区域进行协调控制.通过对New England 10机39节点系统进行数字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并得出二级电压控制可以有效改善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ATM交换机信令适配层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详细分析消化BISDNⅠ系列建议基础上,文中简述了BISDN协议参考模型和ATM交换机组成与功能。在给出信令适配层分层结构的前提下,分析了各子层功能块的功能,较详细地介绍了特写服务面向连接协议SSCOP的功能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具体工程中对高压隔离开关智能化的需求,利用各种传感器,设计了一种基于ARM智能化高压隔离开关的控制器.应用到高压线路智能组件柜中,使高压隔离开关基本具有自检测、自诊断和自控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直放站性能,提出工作于2 010~2 025 MHz频率的射频同步开关的工作机理与设计方法.设计中采用的关键技术是双PIN管串联,深度偏置和1/4波长阻抗变换器.为验证所提概念的正确性,在印刷电路板平台上制作了射频同步开关原型.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射频同步开关性能较好,传输通道内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隔离度达到50 dB,信号的插入损耗小于1.5 dB,射频同步开关的承受功率达到5 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