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微波泡沫干燥树莓果浆传热传质特性,以树莓为原料,采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方法,研究干燥条件对物料温度、含水率以及介电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微波泡沫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过程。结果表明:微波泡沫干燥树莓果浆过程中,干燥初期,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因子均增大,使得物料吸收的微波能增大,果浆温度由室温上升至70℃,含水率无明显变化;干燥中期,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因子先增大后减小,因此物料吸收的微波能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果浆含水率由90%降至40%,温度变化不明显;干燥后期,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因子均减小,物料吸收的微波能减少,果浆含水率缓慢降至15%左右,温度继续升高。微波泡沫干燥方法可有效提高高粘度果浆的干燥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杏脯的干燥效率及产品品质。方法:分别用转盘式微波炉(RMD)和微波对流耦合干燥机(MCD)干燥杏脯,考察微波功率、微波发射方式、切分程度及物料是否转动对杏脯干燥特性、焦化率、色值、感官品质及复水特性的影响,并与传统热风干燥(HD)进行比较。结果:与HD的1 040 min(16块)和840 min(48块)相比,微波干燥显著缩短干燥时间,不同微波干燥条件下所需的干燥时间为40~400 min;脉冲比越大或功率越高或物料尺寸越大,干燥所用时间越短,在MCD中控温微波干燥耗时最长。无论是在RMD还是不控温MCD中静态干燥,杏脯均出现严重的烧焦现象,焦化率为17%~100%,物料转动时焦化率高于静态干燥的,而在MCD中控温静态干燥避免了物料的烧焦现象,且MCD中控温静态干燥的杏脯色值和感官评价最接近HD的,复水比与HD仅相差3.45%~5.17%,获得最高的感官评价分(87.2分)。结论:MCD中控温静态干燥可以作为杏脯的高效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南疆骏枣为研究对象,通过红枣介电特性参数的变化来检测其品质,研究红枣样品在 3 个干燥温度(55、 60、65 ℃)处于表面压力值为 0.01 N 左右和射电频率为 10 kHz 下的介电特性参数变化规律,引入电感 LQ、电容 CD、电 阻 RQ、复阻抗 ZQ 和复阻抗 ZD 这 5 个介电特性参数作为红枣品质检测的评价指标。分析红枣的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 与介电特性参数的变化关系,论证并指出红枣的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对其品质的影响,最后得出适合快速在线检测 红枣品质的最佳干燥工艺为:干燥温度 60 ℃和红枣介电特性参数的复阻抗 ZQ 值。进一步探讨在红枣干燥过程温度 为 60 ℃下其初重对介电特性复阻抗(ZQ)值的影响,得出红枣初重值越大其特性复阻抗(ZQ)值变化越趋于稳定。该研 究可为红枣产业无损检测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红枣干燥工艺优化、生产与示范提供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微波干燥槟榔的特性及其对品质的影响,以新鲜槟榔为试验样品,以热风干燥为对照,对槟榔干燥曲线和复水曲线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槟榔总酸、总糖和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10低功率微波干燥的复水品质比P30高功率微波好,同时,营养成分也得到了较好地保留,因此,P10低功率微波干燥是未来可以替代热风对槟榔进行干燥的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工业化微波干燥槟榔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黄燕  程裕东  梁凯 《食品科学》2009,30(21):16-20
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两种干燥方法对橙皮进行干燥。从干燥速率、温度分布、持水力、吸脂性和外形5 个方面对橙皮的干燥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处理后样品的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干燥至相同的水分含量所需时间长短为: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热风干燥温度分布均匀,微波干燥中心温度高于边缘温度;微波功率和热风温度对橙皮持水力、吸脂性和外形影响明显;低热风温度和微波功率能得到较好的持水力和吸脂性,热风温度越高,橙皮干样质构越不均匀,边缘越卷,微波功率越高,成品越不均匀,收缩越大。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较优的雪莲果粉的干燥方式,以色泽、堆积密度、休止角、吸湿性、结块度、溶解时间、持水能力等为指标,比较了热风干燥(HA)、真空干燥(VD)、冷冻干燥(FD)、热泵-微波联合干燥(HPD+MW)和热风-微波联合干燥(HA+MW)5种干燥方式对雪莲果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FD所得雪莲果粉色泽最好,堆积密度、休止角、吸湿性和结块度最低,溶解时间最短,持水能力最低;VD雪莲果粉品质仅次于FD;然后是HPD+MW和HA+MW;HA雪莲果粉品质最差。综合考虑雪莲果粉品质、系统能耗和干燥效率,VD为雪莲果粉的最优干燥方式。该研究可为雪莲果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稻谷的微波干燥特性及品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微波功率下洋葱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与热风干燥相比,微波干燥所需时间短,在119W和231W条件下干燥时间分别是80℃热风干燥时间的0.35倍和0.125倍;当微波功率大于385W时,洋葱发生褐变,且功率越高,褐变越严重;功率为119W和231W时,洋葱基本不发生褐变。复水实验表明:功率为119W和231W时,洋葱的复水比高,其复水比分别为4.87和4.67。洋葱微波干燥过程主要处于恒速期,其数学模型符合Page方程。  相似文献   

9.
玉米微波干燥特性及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玉米热风干燥中存在的问题,运用自制的微波干燥试验测试系统,采用不同的质量比功率和加热时间及配套的工艺流程,研究了玉米微波干燥特性及干燥条件对干后品质、能耗的影响,分析了微波干燥玉米过程中单位质量功耗、温度、平均失水速率与玉米籽粒发芽率、爆腰率和淀粉得率的关系,确定了影响微波干燥玉米的工艺参数和玉米微波干燥的最优工艺流程。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微波干燥主要处于恒速干燥阶段,应用微波技术既能快速而经济地对玉米籽粒进行干燥,又能保持其种用价值,且能改良其品质。  相似文献   

10.
食品的介电特性在食品干燥过程中的在线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标准蔗糖、新鲜胡萝卜、葱、蘑菇和生菜为原料,研究干燥过程中原料电特性参数电容和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0℃温度下热风干燥几种新鲜蔬菜,其水分含量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到一定的水分含量后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电容的变化趋势与水分的变化相同,质量不变时电容也趋于恒定,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说明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可以用检测相对应点的电容值来计算,从而实现在线、无损监控食品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11.
小麦微波干燥特性及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小麦热风干燥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微波试验装置,通过选择不同的干燥功率和加热时间及配套的工艺流程,研究了小麦微波干燥特性及其对干后品质和能耗的影响,并优化了其干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微波干燥主要处于恒速阶段,不同品质指标对微波处理反应不一样,小麦籽粒的发芽率和SDS沉降值对微波处理强度的反应比较敏感,可以分别作为小麦热损伤的指标和小麦品质变化的检测指标,小麦微波干燥能耗主要受平均干燥速率影响。  相似文献   

12.
曾鑫海  王薇 《食品安全导刊》2022,(20):155-158+171
水果从结果到成熟再到腐败的过程中,其风味会不断发生变化,如何甄别品质优越的果品对于果农选种育种、建立优质品牌形象以及消费者获得良好消费体验十分重要。近年来,无损检测技术以其无损性、快速性在果品检测方面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有X射线检测、近红外光谱法、高光谱成像技术、太赫兹光谱技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声学特征检测、光学特征检测以及介电特性分析法等,而微波介电技术以其无损、快速、精确的优点在评估水果品质方面得到广泛研究。本文综述了基于介电特性测定果品品质的原理、基于介电特性的无损检测方法以及各技术的适用场景、优缺点,分析了无损检测的重要性以及微波介电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一种同轴探头网络分析仪技术和混合方程的途径研究微波加热馒头的介电特性。测量馒头在不同密度下的介电特性值,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介电特性与频率的关系,通过比较馒头介电特性混合方程计算值和测量值,得到Bottcher方程适用于计算馒头的介电常数,Landau and Lifshitz,Looyenga方程用于计算馒头的损耗因子。研究频率范围915~2 450 MHz、含水率范围40.12%~48.50%(w.b.)和温度范围25~100℃下馒头介电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馒头的介电常数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损耗因子随着频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很缓慢增大的趋势;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均随含水率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馒头微波加热的穿透深度随着各影响因素的增加而减小,且在25~100℃温度范围内,915 MHz和2 450 MHz微波加热馒头最大厚度分别不超过12.82 cm和10.62 cm。  相似文献   

14.
比较微波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以及真空冷冻干燥对橄榄果粉外观色泽、物理特性、营养成分及微观结构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橄榄果粉色泽较佳,具有较高亮度和最低的红绿度,最接近鲜食橄榄绿色色泽;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所得果粉吸油性较低,吸湿性较高,热风干燥的果粉堆积密度和溶解度均最高,真空冷冻干燥的果粉堆积密度最低...  相似文献   

15.
果蔬原料含糖量的差异容易影响干燥过程并对产品品质产生影响.文章通过对两种典型的高糖菠萝蜜和低糖胡萝卜果蔬原料在微波真空干燥下的干燥特性与品质特性的研究,探讨了预冷冻处理对果蔬干的干燥特性(干燥速率和干基含水率)和品质特性(膨化率、硬度、脆度、组织结构、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果干相比,在干燥前期,预冷冻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北方特色蔬菜的介电特性与其主要品质:糖度、水分、色泽、硬度之间的数学关系。本研究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干燥过程中胡萝卜、辣椒在0~3 500 MHz范围内275个频率点下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子,并测量了干燥过程中胡萝卜、辣椒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水分、色泽和硬度等参数。结果表明,介电特性与其理化品质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利用介电常数检测干燥过程中蔬菜的理化品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研发蔬菜理化性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微波功率密度(η=3.31、4.43、5.59 W/g)和间歇比(PR=1、2、3)对肉鸡翅根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肉鸡翅根微波间歇干燥过程主要为恒速干燥过程,含水率及干燥速率的变化受微波处理条件影响显著(P<0.05)。肉鸡翅根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受微波条件影响显著(P<0.05),η=3.31 W/g、PR=13的Deff为2.713的Deff为2.710.84×10-7m2/s,η=4.43 W/g、PR=10.84×10-7m2/s,η=4.43 W/g、PR=13的Deff为3.513的Deff为3.511.1×10-7m2/s,η=5.59 W/g、PR=11.1×10-7m2/s,η=5.59 W/g、PR=13的Deff为(4.443的Deff为(4.441.35)×10-7m2/s。对比分析8种干燥经验模型的回归统计结果,确定Page方程为最适干燥模型(平均R2=0.995 8,平均χ2=0.000 3),可准确预测肉鸡翅根微波间歇(PR=1、2、3)干燥过程的含水率。不同微波处理条件的比能耗ES为13.481.35)×10-7m2/s。对比分析8种干燥经验模型的回归统计结果,确定Page方程为最适干燥模型(平均R2=0.995 8,平均χ2=0.000 3),可准确预测肉鸡翅根微波间歇(PR=1、2、3)干燥过程的含水率。不同微波处理条件的比能耗ES为13.4817.97 MJ/kg,间歇比对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功率密度(P<0.05)。微波间歇处理可降低样品纵向收缩率(LSR)、提高外观的完整性;在相同功率密度下,间歇处理所得剪切力值均低于连续处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比分析了3种微波(MVD,1.5、2.0、2.5 min)时间与热风(HAD)60 ℃联合干燥对茉莉花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燥阶段茉莉花水分下降较快,从而加速了茉莉花热风干燥阶段水分下降。微波-热风联合干燥茉莉花水溶性浸出物、羟自由基抑制能力、氨基酸总量和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HAD组;MVD2.0+HAD和MVD2.5+HAD组茉莉花的色泽、总挥发性成分以及典型性香气成分苄醇、α-法尼烯峰面积均高于HAD对照组,说明MVD1.5+HAD和MVD2.0+HAD 2种干燥方式能较好的保留茉莉花典型性香气;电子鼻分析中LDA分析可很好地区分微波-热风联合干燥茉莉花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综合分析MVD2.0+HAD干燥的茉莉花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9.
真空微波干燥对小米、山药营养与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小米、山药作为主要原料,研究真空微波干燥温度、承载量对干燥速率、色度、复水比和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干燥温度为50℃,小米、山药干燥速率较高,复水比适宜,分别为5.70、5.30 g/m L;色度较好,ΔΕ分别为12.36、11.39;当承载量为300g时,小米、山药干燥速率较高,复水比适宜,分别为3.32、2.93 g/m L;色度较好,ΔΕ分别为13.48、12.41;小米中胡萝卜素、山药中多糖损失较少,分别为0.052、0.59 mg/100g。  相似文献   

20.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常用来生产高品质的冻干白蘑菇,但其能耗大、干燥时间长的缺点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与传统冷冻干燥技术相比,微波冷冻干燥可节约干燥时间和能耗,同时可保持其冻干产品的特点。微波冷冻干燥过程的质热传递现象极为复杂,其过程的预测对干燥过程的控制至关重要。此外,目前国内外对于微波冻干过程的传热传质模拟都未考虑物料介电损耗因子变化会导致其微波吸收特性的改变,故模拟结果都不甚理想。本文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对白蘑菇介电特性进行精确测定,得出白蘑菇介电损损耗因子相对其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较为通用的升华-冷凝模型对微波冻干过程质热传递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白蘑菇微波冻干试验验证,表明考虑了介电特性的微波冻干质热传递模型可对物料温度分布进行较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