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凝析气藏,由于其生产过程中地层压力逐渐降低,当地层压力降低至低于露点压力时,地层会发生反凝析现象,在地面产出物中除了会有天然气,还会有部分凝析油,本文主要探讨凝析油折算对凝析气井无阻流量的影响,并以此来指导凝析气藏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凝析油对苏里格气田开发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随凝析气藏开发的继续,井底附近地层压力下降,部分凝析油在地层中析出,造成储层污染和凝析油损失,但这都是基于有较高的凝析油含量的凝析气藏。由于低含凝析油对气藏开发影响较小和实验过程中数据难以采集、实验现象不易观察等原因,凝析油对低含凝析油气藏开发的影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通过污染检测试井和数值模拟预测,对低含凝析油的苏里格气田气井动态进行研究,证实在低含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井底附近存在凝析油的聚积,含油饱和度升高,但由于气藏凝析油含量特低,不会对该气藏气井生产造成明显污染。  相似文献   

3.
凝析油蒸发动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凝析气藏开采到压力降到露点压力以后,会在储集层中产生液态凝析油,凝析油饱和度常小于临界凝析油饱和度,凝析油黏度大会产生流度差异效应,往往导致凝析油滞留在储集层中。由于相平衡效应,会产生3种不同的凝析油蒸发动态情形:①压力低于最大反凝析压力后的凝析油蒸发效应;②保持压力过程中的凝析油再蒸发效应;③注入流体使地层压力上升过程中的凝析油反蒸发效应。在降压开采过程中,液态凝析油体积逐渐减小,这主要是由于整个压力衰竭过程中平衡气相的中间组分和重组分含量越来越少,为了达到相态平衡,液相中的相应组分重新分配到气相中,从而出现凝析油的蒸发现象。富凝析气藏常常采用注气开发,注入气体与原始凝析气藏流体进行组分交换,使凝析油在地下蒸发现象明显,注入干气不仅能蒸发凝析油中的中间烃类,而且也能蒸发C20 以上的重烃。实际凝析气藏在高注采比条件下,产出凝析油中较重组分含量增加幅度较大,说明当凝析油析出后,通过注气提高地层压力,可以将反凝析的重组分部分反蒸发而采出。图2表1参10  相似文献   

4.
变形介质凝析气藏油气相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形介质凝析气藏因储层岩石颗粒细、孔隙小,储层界面效应极为突出。同时,降压开采过程中储层变形作用明显,因而其相态特征不同于常规凝析气藏。考虑吸附、毛细凝聚和毛细管力等界面效应和储层变形作用对油气体系相态特征的影响,建立了变形介质凝析气藏油气体系真实露点预测模型和衰竭开采过程中气藏的反凝析液饱和度预测模型。将该模型用于Q69井的露点和反凝析油饱和度的预测,其计算结果表明孔隙介质界面现象和储层变形作用不仅会导致气藏的露点升高,而且会加剧地层反凝析作用。考虑孔隙介质界面效应和储层变形作用影响后,地层反凝析油饱和度比常规模拟方法的预测结果更大,并且储层渗透率越低、变形作用越大,地层反凝析油饱和度增加就越显著。因此,与常规凝析气藏相比,变形介质凝析气藏在衰竭开采过程中反凝析现象将提前,反凝析污染也将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5.
反凝析作用对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在开发中产生一定量的凝析油,含量约为10g/m~3,属于微含凝析油气藏,如果生产初期配产过大,那压力下降就会过快。在反凝析作用下,凝析油在近井地带析出形成多相流,堵塞微孔隙和吼道,导致气相渗透率降低,使得气井产量大幅下降,部分被封闭的天然气无法采出,层内凝析对储层的伤害有可能是永久性的。为此,通过对该气藏层内反凝析机理、层内凝析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室内试验.再使用新建立的三维数学模型对单井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气藏"三低"(低孔、低渗、低产)特征加剧了凝析液对储层的伤害。同时还分析了气井产能降低的根本原因.并对气井生产管理提出了建议:①在保护开采阶段,投产初期应合理配产,以低于无阻流量的1/5~1/8配产,尽可能延长露点线以上开采时间,使凝析油尽可能不在地层中析出;②在反凝析阶段,要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准确的相态图,要快速通过该阶段尽早进入蒸发阶段,使已经凝析出来的凝析油再次蒸发汽化,从而降低储层污染。该研究成果对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的科学开发以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裂缝-孔隙性凝析气藏是塔里木油田近年来勘探开发的重点,已发现的气藏普遍具有裂缝发育、埋藏深、凝析油含量高、反凝析损失严重等特点,常规的物质平衡方程用于该类气藏的注气效果评价存在明显不足。为此,从基本相态理论出发,结合常规物质平衡方法,建立了考虑毛细管压力影响的裂缝-孔隙性注气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可更加合理地预测裂缝-孔隙性凝析气藏注气效果。实例计算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受毛细管压力的影响,储层中反凝析液饱和度将增大;考虑毛细管压力影响时,所计算的注气开发凝析油采收率要比常规计算结果更精确;所推导的物质平衡方程能简便、准确地预测该类凝析气藏的开发动态,定量说明毛细管压力对凝析气相态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
谢军  李骞  涂汉敏  赵梓寒 《石油学报》2020,41(9):1109-1116
高含水致密凝析气藏具有储层低孔、致密、含水饱和度高的特征,在其开发过程中,当压力降低至露点压力以下,流体会发生复杂的相态变化,析出凝析油,形成油、气、水三相渗流,导致渗流阻力进一步增大。与常规凝析气藏相比,高含水致密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相态变化具有特殊性:①储层含水饱和度较高,水相会影响流体的相态变化;②由于储层致密、流体复杂,井底附近渗流阻力较大,压降漏斗陡峭,流体相态表现出强非平衡相态变化特征,这与常规凝析气藏平衡相变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室内PVT筒实验、长岩心驱替实验及非平衡相态理论,系统研究了高含水致密凝析气藏的相态变化特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水相会降低凝析气藏的露点压力,增大反凝析油饱和度;②凝析气藏存在"凝析滞后"现象,非平衡相变效应可降低凝析油饱和度;③针对受地层水影响较小的气井可增大生产压差采出更多的凝析油。针对特殊相变特征,研究结果可以为高含水致密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制定合理的生产压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凝析气藏近井地层油气产状及渗流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孔隙介质条件下凝析油气相态特征预测的相平衡模拟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牙哈等凝析气藏的露点、反凝析油饱和度等相态特征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将孔隙介质条件下凝析油气体系相平衡计算方法引入凝析油气渗流理论,得到了考虑吸附和毛管凝聚作用影响的凝析油气体系物化渗流模型,给出了考虑界面现象影响的凝析气井产能方程及描述凝析气藏近井地层反凝析油饱和度分布规律、气相相对渗透率分布规律、压降漏斗分布规律的数学模型。通过牙哈凝析气藏气井产能、反凝析油饱和度分布规律以及气相相对渗透率分布规律的预测计算,表明多孔介质界面现象的作用会加剧地层反凝析现象,产生附加的反凝析动态地层伤害,引起凝析气井气相相对渗透率和产能降低。  相似文献   

9.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降低到露点压力以后,不可避免发生反凝析现象.凝析液在井筒附近产生附加表皮系数,增加地层中液相的饱和度,降低气相渗透率,造成反凝析污染,从而使气井产能下降,影响凝析油、天然气的采收率.定量评价近井地带反凝析污染对气井产能的影响,对消除近井地带反凝析污染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吐哈低渗凝析气藏开发特点,现阶段采用水力压裂可以有效解除丘东气田反凝析伤害.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在开发过程中,当温度和压力低于临界凝析温度和临界凝析压力时会凝析出一定量的凝析油,属于微含凝析油气藏。凝析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其产量受温度、天然气产量、工艺等因素的制约,不同条件下凝析油产量波动很大,会造成预测值与实际生产值产生较大误差。本文结合苏里格气田中区、西区历年实际生产情况,从温度、天然气产量、工艺因素、化学因素及生产因素等方面加强了对凝析油产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为今后凝析油产量的预测及油气比参数的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低渗透气藏在我国已发现的气藏中所占比例较大;由于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影响,与常规高渗气藏相比,开发难度较大,尤其是对于凝析气藏.因此,考虑低渗透多孔介质对凝析气体系的影响对于提高我国低渗透凝析气藏开发水平有一定实际意义.此次研究主要分析低渗透多孔介质对凝析气体系相态特征影响.采用中原桥白气藏实际低渗透储层岩心和配置的高舍凝析油型(凝析油含量364 g/m3)凝析气样分别从实验、数值模拟角度研究衰竭过程中,多孔介质、初始水饱和度对凝析油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的影响,以及多孔介质对凝析气露点压力影响.研究表明:多孔介质中测试的凝析气露点压力高于PVT仪中测试值;对同一块岩心,采用相同的凝析气样品,随着初始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测得的衰竭至大气压下凝析油残余饱和度越小;衰竭过程中,多孔介质中凝析油流动及再蒸发较PVT仪中明显,凝析油残余饱和度低于PVT仪测试值.对于低含凝析油型凝析气,由于致密储层对凝析油的吸附作用明显,岩心测试的残余油饱和度值高于PVT仪测试值,因此,对于这类凝析气藏必须考虑凝析油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2.
凝析气液变相态微观渗流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层高压凝析气藏衰竭开发过程中,当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反凝析油会在井筒附近聚集,堵塞凝析气的渗流通道,降低凝析气相对效渗透率;当压力低于析蜡点压力时,蜡的析出会堵塞孔隙喉道使流动阻力增大损耗能量,降低产能。从实验和渗流理论上对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时反凝析过程中气液固的渗流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仿真微观可视化模型模拟了地层凝析气液固流动,直接观测了凝析油气流动特征,研究了凝析油气运移机理和流动方式,揭示了凝析油充填孔隙角隅和孔道、小孔隙充满连续流动、大孔道为溪状流以及凝析液为贴壁流和溪流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雅克拉-大涝坝凝析气田地露压差小,边底水能量弱.采用衰竭式开发极易发生反凝析现象.目前不能对凝析气藏生产过程中反凝析特征进行识别,从而影响深层凝析气藏的稳产期和最终凝析油采收率.为此建立了凝析气藏反凝析特征综合识别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11个能够反映凝析气藏反凝析特征的动静态参数.运用该方法,比较合理地解释了雅克拉、大涝坝凝析气藏不同于常规凝析气藏的生产特征,认为出现这种特征与生产初期反凝析液量少及产量高等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该气藏生产阶段及其生产规律.  相似文献   

14.
低渗凝析气藏开发有其特殊性和相当难度,要特别重视凝析气藏开发方式、储层改造技术,特别是水平井技术的研究,加强动态分析方法的研究。凝析气田在世界气田开发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凝析油气藏的高效开发一直是世界级难题。凝析气藏渗流凝析气藏在生产中表现出的产能递减现象,促使人们去了解储层中的真实流动状态。在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当井底流动压力降低到露点压力以下时,会发生反转凝析现象。反凝析液在生产井井筒附近迅  相似文献   

15.
凝析气藏随着压力、温度等热动力学条件的改变,凝析油气体系的组成及其物性参数也发生变化,发生相间传质和相态变化等物理化学现象,并且存在反凝析现象,降低气相渗透率,减少气井产能。该研究使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中的组分模型,结合新疆某凝析气藏X19井地质及油藏工程资料建立单井模型,研究凝析气井生产过程中凝析油饱和度的分布状况、井底流压变化规律,以及配产气量、渗透率、生产时间等因素对于凝析气井生产动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凝析气藏的开发过程中,当井底流压降到露点后近井带发生反凝析,形成的凝析油聚集区会降低凝析气井的产能.目前的凝析气藏产能方程通常采用产量修正后的干气藏产能方程或采用带有凝析气藏拟压力函数的产能方程.其中,干气藏产能方程未考虑凝析油聚集对凝析气渗流的影响,得出的凝析气井产能方程误差较大;凝析气藏拟压力函数方法求取拟压力函...  相似文献   

17.
中原油田白庙凝析气藏具有埋藏深,构造复杂,储层物性差,凝析油含量高的特点。采用衰竭式开发时,储层压力衰竭较快,当降到露点压力以下时,由于近井地带反凝析液的堵塞作用,凝析气有效渗透率降低,严重损害了凝析气井的产能。若采用循环注气开采,也难以获得经济效益。因此,根据白庙深层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地质特点,文章提出了以复杂结构井为主导的新型开发模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利用复杂结构井开发深层低渗透高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不仅可以提高天然气采收率,同时还能有效控制储层中凝析气的反凝析进程,提高凝析油的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水驱凝析气藏在已开发的气田中占有一定比例,其在开发过程中会出现凝析油析出的特殊现象,导致该类气藏水侵量的计算更加复杂。 凝析气藏作为一类特殊气藏,当气藏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流体中会出现反凝析液相物。 基于水驱凝析气藏的生产特征,推导出新型的水驱凝析气藏物质平衡线性方程, 该方程考虑了当凝析气藏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析出凝析油对水侵量计算的影响。 利用该方程绘制的生产指示曲线可方便、快速并准确地计算出水驱凝析气藏不同时期的水侵量。 实例应用表明,与其他水驱凝析气藏水侵量计算方法相比,该方法更简便、快捷,而且计算结果准确,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9.
在开发一个中等富气凝析油气藏时,出现油气井产量初期迅速下降,当气藏衰竭的产量又逐步上升的现象。油气藏组分模拟表明:生产早期,井筒附近的压力降到露点压力之下时就在井筒周围形成了凝析油环。环中较高的凝析油饱和度极大地降低了天然气的有效渗透率,导致气产量下降。等到整个气藏的压力降到露点压力以下时,整个气藏中都形成了凝析油,从而流进环中的天然气成为干气,这样就减少了环中的凝析油,使得天然气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20.
毛细管压力对凝析气体系相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当凝析气藏的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以后,凝析油会因为反凝析现象从气相析出,储层中同时存在气、液、固(指岩石)三相,对于气,液两相流体的气-液界面,由于界面张力的存在,将会产生一个曲面附加压力(称之为毛细管压力),在多孔介质中,由于孔隙半径小,因而毛细管压力应予以考虑,本文在建立了考虑毛细管压力的相平衡计算模型之后,针对一个实际凝析气藏,分别对其油气体系的毛细管压力,露点压力和恒组成膨胀过程中反凝析液量进行了相态模拟计算,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