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去年以来,温州制革业规模因环保问题急剧萎缩,不少企业面临关闭的窘境。  相似文献   

2.
陈万日 《北京皮革》2007,(11):57-57
近几年来,国产制革机械获得了高速发展.不管是产业规模.还是技术提升和企业实力的发展壮大,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随着制革业新一轮扩张热的完成,中国制革业的发展正进入一个拐点,开始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加上国家对皮革等行业进行产业政策大调整,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制革业的发展速度开始放缓.这对制革机械及皮化等上游产品的需求影响甚大。另外,尽管中国制革业新一轮扩张时,带动了制革机械业的快速发展,但也留下了一些隐患。特别是一些企业的低水平扩产和不少企业问的低水平重复生产.使中国制革机械业企业数量过多,而规模和实力却又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从去年开始,中国制革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在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出口增速下滑、资金环境趋紧、生产要素价格提高、金融海啸等种种不利情况下,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革行业,从上游的原料商,到中游的生产商,再到下游的贸易商,处在制革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无不感受到了冬季的寒冷,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已处于停产甚至倒闭的边缘。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中国制革业陷入困境,二十多年来高速发展的黄金岁月一去不复返。特别是从2006年皮革新政开始,中国制革业所遭受的打击一波接着一波,屋漏偏逢连夜雨,各制革企业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5.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温州就是中国著名的牛皮革生产基地,牛皮革重镇瞿溪素有“皮都”之美誉。随着中国制革业的风云变幻,近几年温州制革业的群体优势已失去往日风采。1995年前后,温州有牛皮制革企业五六百家之多,以原皮交易为主的浙江皮革市场也在业内闻名遐尔。而如今温州的牛皮制革厂只有一百多家,生产较为稳定的只有三十多家。生皮市场也已风光不再,正常经营的仅仅100家,生意好一点的也只有三十多家。  相似文献   

6.
杨帆 《西部皮革》2014,(6):55-55
<正>据温州商报报道,"中国皮都"水头从2004年开始对制革行业进行整治整合,如今整治暂时画上了"句号"。据平阳县水头镇政府、水头皮革基地管委会信息,由原1200多家制革企业经过十年整治整合最终重组而成的8家企业,上周已正式使用新建或利用原厂房改造的标准厂房开始试生产。因制革企业众多而被称为"中国皮都"的水头,2003年鼎盛时期,全镇大小制革企业发展到1200多家,用于生皮加工的滚筒式转鼓达3300余只,年  相似文献   

7.
河北制革业在全国来说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多层次,各种类的制革企业都普遍存在,几乎是中国制革技术水平和污染状况的缩影。总体相当于世界先进制革国家80年代的水平。中国制革行业多为中小企业,大型制革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0%,  相似文献   

8.
张小平 《北京皮革》2007,(12):27-27
南海皮革机械在经过多年的循序渐进式发展之后,终于顶住了国外同行的猛烈冲击,不但稳住了阵脚,而且整体已走向成熟,并开始具有国际竞争力。由于南海制革企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与制革业发展的产业链逐步增加,仅仅几年的时间,南海制革新建项目相继上马,给不甘落后的南海皮革机械带来了新的市场。在南海制革业发展之前,生产制革机械的企业几乎没有,但随着南海制革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南海相继出现了皮革机械生产企业,而且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9.
到了新世纪,也是中国的“十五”期间和中国加入WTO后最初的过渡期,中国制革业在保持产品质量整体提升和产能进一步提高的较好趋势下,企业经营实际上陷入了更糟糕的境地,行业问题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在此期间,国有集体制革企业基本上已经失去了行业的话语权,大多进入到体制改革或命运判决的最后一锤定音时期。而经历市场风雨洗礼后,顽强成长起来的一大批民营制革企业,在经济实力、企业规模、内外销营销经验方面都已日益成熟和完善,他们的影响和能力也越来越大,开始有能力对外资制革企业提出挑战,也开始杀入一度被外资企业独占的皮革来料加工和皮革进料加工国际贸易,与外资企业争饭吃。  相似文献   

10.
段广涛 《北京皮革》2006,(12):51-51
近几年,无论是海关严打皮革业走私贩私.还是今年的皮革新政剑锋所指.多年来以外资占优的广东制革业都首当其冲。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环保监管越来越严,处罚越来越重.且制革业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各地.经济总量在各地的经济指标中所占的比重不大.所以制革业在广东各地并不被当地政府重视,当然也就不会像某些地区那样得到政府的关照,因此,制革业在广东基本上是因市场需求而发展的。可由于上面提到的种种原因.再加上目前全国各地有很多地方在大力争取珠三角的产业转移,这就使广东的制革企业一定程度向其它地区转移。但这并不会使广东制革业元气大伤,或者说是巅峰期已过。相反.由于真皮包袋、真皮沙发和真皮皮鞋等皮革制品生产企业云集,广东整个真皮制品产量在全国遥遥领先.还有不少真皮服装出口加工企业也集中在此.对于正在兴起的汽车革来说,广东正在迅速发展的汽车工业,同样会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在终端制胜的今天.我想任何一家制革企业都不会对广东轻言离去。就是现在所谓的迁移出去的制革企业,我们看到,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离开,而只是做了一些公司长远发展战略的调整。他们的重心,或者说是公司的运营总部.实际上仍然留在广东。他们只不过是通过生产策略的调整,进一步强化或保障在广东市场的优势。所以说.广东在中国制革业中的地位,非但不会削弱.可能反而会进一步加强。这从一些更有实力、更有技术优势的制革企业仍然首选广东投资生产的现象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张润华 《北京皮革》2009,(10):26-27
河北制革业历史悠久,在全国制革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中低档产品居多”是市场对河北制革业的总体评价。特别是河北省内的无极、留史都是以小制革著称,企业规模小而数量众多,多是正处在转型期的家庭作坊式小制革企业,污染严重,耗能较高,从2007年开始就被彻底禁止生产,2008年,一些环保不合格的中型制革企业也被“拉闸限电、拆除设备、封存原料、封门关停”,这些整改措施几乎使当地制革企业遭受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2.
欧洲意大利大力支持制革工业,将提供1000万欧元补贴用于企业数字化生产和产品创新前不久,意大利参议院预算委员会投票通过了永久禁止动物皮草养殖的条例。从2022年1月1日起,意大利禁止饲养毛皮动物,并计划在2022年6月之前关闭意大利剩余的10个毛皮动物养殖场。作为修正案的一部分,意大利禁止养殖水貂、狐狸、浣熊和龙猫等毛皮动物,所有活跃的养殖场将于6月30日之前关闭。意大利已成为第16个禁止皮毛养殖的欧洲国家。意大利经济发展部长奥尔盖蒂(Giancarlo Giorgetti)近日宣布,将向意大利制革行业企业提供1000万欧元的补贴,目的是通过引进数字化生产工艺和产品创新,支持制革园区企业的投资项目,以提升行业的竞争力。Giancarlo Giorgetti表示:意大利制革行业在意大利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制革行业与很多行业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鞋类、家具行业到汽车行业都涉及到制革业。获得补贴的资格有一定限制,项目必须符合总成本在5万欧元~2000亿欧元之间的标准,且主要用于行业研究或者实验室创新等相关活动,最终的目的是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2006年国家对皮革行业政策做出大调整起,到如今深陷全球经济危机,高速发展了近三十年的中国制革业,现在正面临严峻地挑战。整个行业企业大面积停产、减产,还有一部分企业支撑不住被迫倒闭,能够过得去的制革企业比例仅占10%。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打压,令整个行业处于一片迷惘之中。形势到底如何发展,国家对制革业的最终态度会如何,我们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4.
王曼霞 《北京皮革》2004,(12):14-16
中国制革业自改革开放以后伴随时代洪流蓬勃兴起,经历了多次关键性的转折和风波。在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国有企业被民营企业全面取代后,国内制革业的发展达到鼎盛,然而,由于盲目发展和扩张过度,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产制革业一直在低谷徘徊,突出表现在企业数量比最繁荣时减少了一半以上。古语云,物极必反,进入2004年,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制革业发展的又一个大好机会已经到来。机遇是客观的,能否把握则需要业内人士的主观行为和态度,站在这个不进则退的十字路口,中国制革需要为此次酝酿已久的大跨越式发展做好许多准备。  相似文献   

15.
从产量上来说,中国已是全球第一制革大国,已基本卜确立了世界制革中心的地位。虽然如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制革业也在快速发展,但在可预见的将来,他们都难以撼动中国在全球制革业所处的中心地位,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制革业仍呈强劲发展的态势,尽管这一状况是在全国皮革企业数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发生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一大批小制革厂的倒闭、关门,代之而起的是新一代规模大、起点高、更规范的现代制革新厂的不断涌现,这已成为中国制革业今后总的发展趋势。所以中国的制革总量不仅不会减少,反而还会增加,产品档次也会更上:一个台阶,也就是说,中国制革业已开始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正向制国强国的目标发起有力地冲刺。也正因为如此,近几年来,作为原皮出产大国,我们越来越感到原料皮不够用,现在,全球的原料皮都在大量地、通过不同途径销往中国,北美的、南美的、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是中国制革史上发展最困难的一年,经济危机导致的市场萧条和环保重压下的企业停产,令中国制革业遭受双重打击。不管是国际贸易纠纷和摩擦、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还是国内越发沉重的环保压力,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制革业过去粗放式的、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走到了尽头。企业面临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制革业实际上已经开始被迫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2009年是中国制革业的转折年,与制革业相关的领域在这一年里都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年多前,笔者曾预言中国制革业将充满变数,这种预言不幸竟早早地到来了。从去年下半年起,海关对皮革行业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强,皮革化工走私、原料皮走私贩私、成品革走私贩私等案件接连不断。如果说去年还只是针对大陆内资企业为主的话,今年则扩大到了在大陆投资的港台制革企业及外资制革企业。这些案件直接对中国制革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造成重大影响和沉重地打击,温州、上海及广东沿海地区尤其突出。在广东南海、东莞等地,一些著名的制革企业被处以重罚,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甚至被追究了刑事责任。相关的企业,有的被课以重罚后元气大伤,有的被查封后部分或全部资产拍卖,  相似文献   

18.
古语云,物极必反,经过漫长的低潮期(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一直状态低迷),中国制革业在2004年终于完成了一个提升,至少从发展势头和在整个皮革行业中的地位来看,制革业已经成为接下来政府、协会、企业本身等几方面鼎力扶持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力求将中国制革业水准再拉上几个台阶。如果说2004年里是各方一齐用力完成了这样一个宣言,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四川革业经历了火爆一疲软萧条瘫痪复苏,这样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如今处于复苏期的四川制革业,无论是从制革企业的所有制构成,还是企业的产品结构,都和以往有了根本不同。回顾四川制革业若干年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四川因猪皮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的制革工程技术人员,加之拥有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这个招牌,故四川与山东、河南、浙江等省事实上成为中国的制革大省。早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制革业似乎已进入一个瓶颈阶段,特别是环保瓶颈,已经成为悬在各制革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有关制革生产的一些新项目,特别是囊括前工段水场处理的,各地环保部门的审批越发严格,不管是沿海,还是内地,能拿到环保口项审批许可的越来越难、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