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锅炉蒸汽吹扫对新建机组的安全运行意义重大。锅炉蒸汽吹扫有两种方式:降压吹扫和稳压吹扫。由于采用降压吹扫对系统要求低,易于实现,故汽包锅炉大多采用降压吹扫。但对汽包等厚壁元件来说,频繁的压力骤然变化是不利的。稳压吹扫在这方面的优点是突出的。在某厂调试期间成功实现锅炉稳压吹扫,丰富了我们的调试手段。  相似文献   

2.
应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200 MW多头螺旋管式换热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遗传算法以总传热面积和总压降为目标函数,以螺旋上升角、最内层螺旋管头数、螺旋管圈层数、螺旋管直径、径向节距、中心柱直径为6个决策变量,对某200 MW多头螺旋管式换热器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表明,2个目标函数间的Pareto解具有相互制约关系;Pareto曲线上总传热面积Az≤1 811.8 m2、总压降△pz≤0.711 1 MPa的点所对应的设计方案优于传统设计方案.该优化设计方法减小了设计者对经验的依赖性,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3.
高军 《内蒙古电力技术》2007,25(1):39-40,48
介绍了内蒙古首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余热锅炉蒸汽吹扫与普通燃煤锅炉吹扫方式的区别,以及蒸汽吹扫方式和吹扫参数的确定,指出蒸汽吹扫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同类型机组蒸汽吹扫可借鉴。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在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六期扩建工程中,为了确保锅炉蒸汽管道吹扫工作按节点进度完成,以保证11号机组按期投产发电,根据工程实际进展情况,采用了只使用单侧风烟系统(A侧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安全、高效完成了锅炉蒸汽管道吹扫工作,这种情形也是首次在工程中应用,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为在其他工程中应用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适用于太阳能光热电站蒸汽吹扫工艺,以我国首台100 MW槽式太阳能光热电站蒸汽发生器为研究对象,提出并实践了一种稳压吹扫工艺。吹扫工艺采用四阶段吹扫方式,每一阶段吹管系数进行单独计算,确保蒸汽管道的清洁。针对槽式太阳能光热电站蒸汽吹扫过程中出现的蒸汽预热器导热油与蒸汽侧温度偏差过大的问题,进行了蒸汽吹扫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吹扫工艺可以明显提高预热器入口给水温度,有效防止预热器出现温差过大现象,延长稳压吹扫的时间,既保证预热器设备的安全,又保证了蒸汽吹扫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包头第二热电厂2号汽轮机组燃油蒸汽吹扫系统进油的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处理,给出防止机组汽、水系统进油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蒙达公司2号机及3号机组调试过程中,采用了过热器、再热器串联吹扫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吹扫效果,比同类型机组采用二阶段吹扫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期.通过总结串联吹扫技术在蒙达公司的应用,对这种吹扫方式的应用效果及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锅炉高温过热器管泄漏原因,对现场采集的管样进行了宏观形貌检查、理化性能试验、显微组织分析及材料硬度测试。结果表明,锅炉高温过热器管泄漏原因为管道内氧化皮剥落,堵塞管道,引起局部过热所致。对此,提出利用高低压旁路,进行常态化蒸汽吹扫,以实现锅炉蒸汽管道内氧化皮受控剥落、有序排出,保证机组后期的运行安全。氧化皮常态化吹扫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可为同类机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在螺旋管内的对流换热性能进行模拟和试验研究。探讨了热流密度q、质量流量G、节距P、管内径d、螺旋半径R等流动、结构特性对流动传热的影响,并对各结构特性灵敏度做了量化分析;搭建了闭式循环的S-CO2测试平台,对螺旋管内S-CO2对流换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基于试验工况数据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对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出了S-CO2的传热关联式。该研究为S-CO2螺旋管式换热器的热力设计方法奠定了基础,并在核电及光热发电领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扬州第二发电厂2×600MW机组采用了蓄能降压法的蒸汽吹扫系统,为了优化冲管系统,减少冲管时间,将原设计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串联,使整个冲管系统分为两阶段,与三阶段方法相比,减少了冲管过程中的中间停炉改换临时系统。为防止吹扫中颗粒进入再热器,将临时管改为从冷再入口联箱前断开处接出。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将系统的膨胀死点定位后,采用了滑动导向以及限位支架。临冲门采用压力等级为900LB、DN600的液压控制焊接式闭阀替代以往的电动闸阀。并增加了消音器,改变以往直吹排放,造成噪音污染环境。在2号机冲扫时,还有计划地增加了停炉冷却过程,通过这些措施,减少了冲管次数,节省了工期,降低了费用,减少了噪音污染,使冲管取得圆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利用钛管做冷却器的独特优势,它具有最好的防腐蚀、抗泥砂磨损能力,并且可以利用海水或经过合格处理的再生水进行冷却。文章介绍了开发该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就氢脆问题作了较详细的陈述与评估。  相似文献   

12.
旷仲和 《电力建设》2008,29(8):77-0
在火力发电厂闭式冷却水系统中, 板式闭冷器入口前需要加装过滤器及升压泵, 而管式闭冷器不需加装。由于存在此差别, 从闭式冷却水系统整体看, 通过设备投资、运行耗能、维护管理等对比分析, 可以得出采用管式闭冷器的系统整体节能效果较好、系统比较简单、基建投资及检修维护管理费用较少的结果。要达到此结果, 设计优化选型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流动与传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枫  周明连 《发电设备》2001,(1):18-21,40
对不同壳程结构的管壳式热交换器壳侧流动的流型、流阻及其传热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 ,直挡流板的壳侧流道由于存在滞留区 ,流阻高且不利于换热 ,螺旋板的壳侧流道的Nu比直挡流板高 4 9.4 % ,而具有螺旋板和多孔介质组合的壳侧流道的对流换热系数比直挡流板高 79.5%。同时得到了最佳螺旋角为 4 0°,多孔介质的最佳孔隙率为 0 .985。图 9参 6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铝和铝铜翅片管式电机空气冷却器的传热和阻力特性实验研究。用线性回归分析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并得出两个关于传热系数与进风速度的关系式。由本实验研究给出的曲线和公式可供设计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5.
锅炉尾部受热面( 对省煤器来说,主要是管壳式换热器) 的积灰,严重地影响其换热效果,降低锅炉效率。为有效地进行其监测和预防,我们进行了锅炉省煤器积灰的模化实验研究,并进行了积灰热阻计算和正交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分析可知,该积灰热阻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为锅炉省煤器及工业管壳式换热器等的积灰在线监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图10 表3 参6  相似文献   

16.
何克强  胡仁海  周彦伟 《电站辅机》2011,32(3):10-12,39
电厂内各类管壳式换热器的使用环境相对简单,但工况复杂,对换热器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结合传统方式的换热管选材准则,提出将换热器的整体经济性作为管材的选择原则,并进行了分类讨论.为了精选合适的管材,尝试对管材进行寿命试验,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管材的选择中,为突破设计方法开展了可行性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7.
汪云程 《江西电力》2011,35(3):45-48
针对江西华能瑞金电厂一期工程2×350MW国产超临界直流锅炉起动调试阶段采用不熄火降压法吹管的情况,重点对2号炉吹管进行分析,并通过对1号炉和2号炉的吹管进行比较分析,对吹管中的一些关键点(如:吹管系数、吹管时间及用水量等)和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成功应用的经验可为类似的超临界直流锅炉蒸汽吹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铝制换热器的耐腐蚀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民  蒋金龙 《电器》2012,(Z1):269-276
本文探讨了铝制换热器在家用空调耐腐蚀性方面的问题,通过对铝制换热器腐蚀机理的分析,说明空调企业通过合理选材、完善工艺、加强检测和生产控制,铝制换热器耐腐蚀性能可以达到与铜换热器相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峰  覃兴文  汪年结  徐博  张子琦  陈江平 《电器》2012,(Z1):314-317
本文对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在家用空调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于相同的迎风面积,新型样件的内容积比传统微通道换热器降低了71%,系统充注量可降低28.3%,且系统性能基本保持不变。通过估算,若此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用于R290空调系统,并结合压缩机小型化和润滑油改进,有望将R290系统充注量降低到150g左右,可以满足欧盟IEC标准,使该状态下的R290空调达到无限制使用的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20.
制造换热器管束时,管子管板的液压胀接是常用的加工工艺。在液压胀接过程中,主要经历了管子管壁屈服、管子管板间隙消失、加压到最大胀接力和卸压等过程,胀接质量主要受胀接力、间隙、清洁度和胀接长度等因素的影响。以CPR1000项目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胀接工艺为例,对管子管板液压胀接工艺评定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胀接前及胀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为核电换热器设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