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业废水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毒性检测能直观地反映污染水体的综合毒性,是预测和控制化学物质污染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描述了生物毒性的种类及测试的意义,并从毒性测试的种类出发综述了国内外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的研究概况,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3.
石墨烯以其高的导电性、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电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介绍了近5年来石墨烯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研究进展,简单探讨了石墨烯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
在石墨烯上采用碳氢基链接枝的化学功能化法以提高石墨烯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其中分子动力学模拟(MD)用于确定单层石墨烯和石墨烯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模拟研究了石墨烯的碳链功能化对石墨烯基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界面热导的影响,探讨了接枝密度(碳氢链数)对石墨烯和纳米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水体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水质安全不断受到突发污染事故的威胁,常规的理化监测指标已不足以直接、全面地反映水污染状况,生物毒性监测技术顺应水质评价的需求而发展起来,应用于水质应急和预警监测。该文从细菌类、藻类、鱼类、水蚤类、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和微生物传感器五个方面介绍了生物毒性检测方法、机理及其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分析比较了现有的常用生物毒性检测技术方法的特点,其中发光细菌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简便、快速、灵敏、适应性强、无需专门的生物专业人员即可操作的特点,应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7.
8.
为了从微观层面解释仿珍珠层的增强机理,本文设计了一种石墨烯交错排布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纳米复合材料,从分子动力学基础上建立有限元力学模型,模拟研究了大尺寸下石墨烯的几何形状和排布尺寸对仿生石墨烯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拉伸和弯曲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对比宏观和微观尺度下模型的变形机制与性能变化的关系。最后,结合有限元仿真和实体实验方法研究了微结构对仿珍珠层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硬质层的形状、厚度、排列方式都会影响材料的强度。通过改变这些参数能够得到最优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10.
11.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探索了水-富勒烯纳米流体在石墨烯纳米孔隙中Poiseuille流动特性。从富勒烯的微观运动及团簇行为的角度出发,考虑了驱动作用力、富勒烯体积分数和电场强度对纳米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机理。发现较大的压力驱动作用可以弱化纳米流体中富勒烯分子的团簇效应;富勒烯体积分数的增加会提高纳米流体剪切黏性,并促进富勒烯分子发生团簇,还会导致纳米流体边界滑移速度的增加;石墨烯壁面上的电场强度的增大,会使富勒烯纳米流体的边界滑移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阐明了电场强度对纳米流体边界滑移的影响是石墨烯-流体界面作用强度变化、疏水单分子层的形成和富勒烯团簇的运动行为三者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生物质是指源于动植物的、具有碳固定能力的可再生资源。本文综述了计算机模拟在生物质转化中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生物质转化利用的主要技术,包括生物质气化、液化、物理转化、生物转化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辅助生物质转化研究的应用进展,包括基于热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的流程模拟Aspen Plus、PRO/Ⅱ,以量子化学为基础的分子模拟Gaussian 09w、Materials Studio,对多个参数交互作用效果分析并优化的条件优化模拟Design Expert等。同时,概述了全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神经网络模拟(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s)、数值模拟在生物质转化中的应用,最后对计算机模拟在生物质转化中的发展应用进行了展望,指出应继续研究贴合生物质转化过程,避免对真实过程简化的模型,同时进一步研究通过不同模拟的复合来增强模拟效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石墨烯因具备着超高的电荷迁移率,近年来在导电油墨领域备受关注,它赋予了石墨烯导电油墨优异的导电性能、耐腐蚀性以及耐候性等优点。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简要介绍了导电相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导电油墨的导电机理,着重介绍了石墨烯导电油墨的制备工艺,其中包含氧化还原法、机械剥离法、液相剥离法等制备工艺。综述了石墨烯导电油墨在能源、电子器件、功能传感器方面的应用。提出了石墨烯导电油墨未来研究的关键性问题,如石墨烯导电油墨分散稳定性问题、配方环保问题、氧化石墨烯(GO)导电油墨的还原技术问题等。最后提出,石墨烯导电油墨应朝着低成本、绿色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Jing Zhao Mengmeng Yu Cheng Qian Shijie Wang Zhaozhi Wang 《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2023,63(2):660-671
Nitrile rubber (NBR) is commonly used as a stator rubber for screw pumps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However, under high-temperature conditions, using NBR for long-term operations is difficult, since it is highly susceptible to a thermal-oxidative aging phenomenon that leads to its failure. In this study, the thermal-oxidative aging behavior of graphene and graphene oxide (GO) in an NBR composite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using simulated molecular dynamics at 298 K and 348 K.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Young's moduli of graphene/NBR and GO/NBR composite systems were enhanced by about 33% and 44%, respectively,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 That is, adding graphene and GO improved the resistance of NBR composites to elastic, bulk, and shear deformatio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slowing down the thermal and oxygen aging of rubber. Furthermore, the binding energy, mean square displacement, and free volume fraction of the NBR composite systems were analyzed. The abundant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in GO increased th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force between GO and NBR and effectively inhibited the migration of antioxidants 4020. Therefore, GO retards the thermal and oxygen aging of NBR composite systems mor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16.
A simulation scheme to assess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ampling of fuel peat is considered. The scheme provides a practical possibility to inspect all possible sources of variation and error. Test results from a district heating plant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17.
石墨烯纳米流体相变材料蓄冷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石墨烯高导热性能的特点,将石墨烯纳米流体作为相变材料有望提高蓄冷效率。本文对水基石墨烯纳米流体相变材料的凝固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焓-多孔度法追踪固液相界面,分析了石墨烯纳米片质量分数、蓄冷腔体尺寸和几何形状对凝固时间和相界面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变材料凝固所需时间随着石墨烯纳米片质量分数的增大显著降低,对于直径为72mm的圆形蓄冷腔体,质量分数为1.2%的石墨烯纳米流体相变材料与去离子水相比凝固时间降低了30.1%,与已有的实验结果相符;随着圆形蓄冷腔体直径减小,石墨烯纳米流体凝固所需时间显著降低,但石墨烯纳米片对凝固的强化作用减弱;在腔体等截面积的情况下,三角形腔体内凝固过程的相界面移动速率明显大于圆形和方形腔体、更有利于促进凝固过程,3种形状腔体内初期凝固都发生在腔体底部、凝固中期相界面形状与腔体本身形状相似、凝固后期相界面趋近于圆形。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各向异性粒子表面“补丁”的类型、数量、位置等因素进行设计和调控,研究了各向异性粒子的定向可控自组装。对表面修饰的球、棒等粒子的自组装行为模拟表明,其组装结构取决于粒子本身的各向异性及表面“补丁”的性质,并且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得到目标微结构。如果使用动态共价键将分子链接枝到粒子表面,可以得到具有动态响应性质及有序组装结构的“智能”材料。另外,基于生物分子螺旋结构的仿生设计,在粒子表面设计修饰上特定的互补的“补丁”对,得到了可调整螺距和半径的螺旋组装结构,可用于制备具有不同催化或光学活性的手性材料。这些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设计粒子表面性质,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目标结构和性质的粒子组装结构,极大地拓宽了纳米粒子、胶体粒子在生物、医药和光电器件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