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IUCN伞球自然保护系统中,中国的风景名胜区在人口、体制、资金、文化、利益主体、地域关系上有很多独特性,风景旅游游憩与社区发展是当前风景名胜区面临的众多矛盾的直接动因,对保护与发展适宜度缺乏科学评价标准是目前众多矛盾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之一;从基于审美价值的规划理论方法走向基于自然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游憩价值等全面的综合规划与管理.是实现风景区可持续管理的关键,也是对风景科学与风景区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深化.可持续管理制度是保持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动态平衡的重要机制,游憩适宜性评价、生态影响评价、社区可持续性评价、可持续管理规划、风景动态监控系统是风景区日可持续管理的5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背景及保护培育规划的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引出生态资源评价及生态敏感性分析应用于风景名胜区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通过评述与分析国内外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公园的生态资源及生态敏感性研究现状,构建了较国内现有研究更加科学、客观的基于生态资源评价结果的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分析方法。此方法可以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判断矩阵的校核得出特定风景名胜区生态资源受到破坏与威胁的程度及其敏感性,对于风景名胜区生态保育规划中优先和重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的确定、保护策略与措施的制定,以及风景名胜区性质功能的定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煜辉  卢峰  孙国春 《中国园林》2006,22(12):37-41
风景名胜区是不可再生的国家资源,风景名胜区规划是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的重要途径。针对重庆市唁斯特峡谷型风景名胜区规划,从景观生态战略的角度出发,思考“资源保护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协调”、“范围划定宏观原则及微观分区方法”、“游赏路线组织“等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便对风景名胜区从规划规范到实施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发展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解决现实中的迫切问题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许可 《规划师》2024,(2):153-160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风景名胜区作为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保护地,其规划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展开研究有利于探索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径、提升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水平。因此,以罗田大别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从风景资源评价、现状分析,以及空间布局规划、资源保护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等方面对其规划实践展开详细的论述,以期为相似地区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快速步入休闲时代之时,荟萃着自然风光之美与历史人文之胜的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面临着城镇化、全球化的巨大挑战.着眼于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以风景名胜资源与当地居民的生存竞争为切入点,剖析了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困境根源.在此基础上,通过人居和谐的视角反思了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规划理念的价值取向、规划蓝图的原则依据、规划实施的补偿机制及福利保障,探寻生态和谐、人文和谐、经济和谐的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规划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背景下,为实现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北京绿色空间体系规划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坚持生态文明理念,从环首都生态建设协同发展、市域生态格局构建、城市绿色空间建设、休闲游憩体系发展以及园林景观风貌塑造等方面提出了绿色空间体系规划策略。为保证刚性要求有效落实,提出三项约束性指标,并对下一步规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唐军 《中国园林》2012,28(9):19-24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规划发展的一个新兴技术方法,反映了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现时发展需求。风景名胜区管理以资源保护为最终目标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风景区控规与城市控规相比应当有不同的出发点和控制方法。从风景区控规控制体系的建构逻辑和技术框架入手,通过对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陇景区规划实践的总结,阐述了以游憩行为和空间管制为控制基本要素的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目标、编制特点、技术路线、指标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风景名胜区逐渐成为旅游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风景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解说则是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教育功能实现的有效途径,其中制定解说目标就任何解说系统构建而言都是成功的关键。鉴于此,在阐明自然景观属性和风景名胜区解说目标本质前提下,依据体验理论谱系探查游憩者最优生态体验塑造机制,有所创新地提出风景名胜区解说目标维度,并将其关联予以解构,旨在推动旅游解说在风景名胜区生态管理有序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和规划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风景名胜区以璀璨的人文景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风景资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国家遗产保护地体系中居重要地位,在世界上等同于海外的国家公园.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地域面积广大,风景名胜区规划也因此体现出明显的综合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从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的建立、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发展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了我国当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4个发展阶段,国家三大遗产保护地体系与风景名胜区的关系.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法定地位:法定规划、建设规划、管理规划,论述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发展的10个特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的重视,风景道的研究与建设被提上日程。基于对生态保护、特色景观与休闲游憩的多元需求,由国内对风景道的研究和一系列实例入手,在传统风景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居于多元价值的生态风景道。同时,以乌兰察布四横风景道的规划为例,研究了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的生态网络构建、景观视觉评价的景观节点建设及串联沿途旅游资源的绿道系统建设,在实践中探讨了多元价值目标导向下风景道规划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楚文  李萍  范义荣 《中国园林》2009,25(10):95-98
基于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内外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体系规划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以拥有丰富风景名胜资源的浙江省为案例,通过对风景名胜区资源的分析和评价,明确了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和原则,提出了"一核、四心、六带、十八重点"的空间布局,选择和明确了68处世界遗产级、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确立了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体系的空间布局,以及等级结构、规模结构、类型结构.  相似文献   

12.
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与实践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已成为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基础性技术工作,是提高风景资源保护利用科学性的有效手段。在梳理生态敏感性评价内涵及对象的基础上,结合山岳型和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案例和应用实践,探索归纳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包括评价目标确立、评价方法和步骤、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等;总结分析了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现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规范城市绿地规划,国标《城市绿地规划标准》即时实施。基于规划用地视角,在对《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51346—2019)创新点的解读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析市域绿地系统的三大主导功能及子系统(生态保育子系统、风景游憩子系统和安全防护子系统)的规划内容和编制方法,以及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的三大主导功能及子系统(游憩型绿地子系统、防护型绿地子系统和景观型绿地子系统)的规划内容和编制方法,最后基于休闲游憩的迫切需求提出公园体系规划的分类、分级配置思路。  相似文献   

14.
吴承照 《规划师》2005,21(5):15-18
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来看,风景游赏规划是风景区旅游规划的组成部分,应包括风景观光规划与风景游憩规划两方面内容。现代风景名胜区规划必须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从风景观赏转向观赏与游憩并重,以游憩体验为核心。风景区游憩规划是建立在风景与生态双重标准基础上,而不单纯是景点与景区,它的立足点是游憩资源与游憩环境,规划内容一般包括游憩分区与结构、游憩组团,游憩活动、游憩设施、游线组织、游憩计划与管理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风景名胜区历史地理是以当下风景名胜区的资源本底为对象,探究其地理环境演变规律的研究专题。首先界定和分析在风景名胜区历史地理中边界、特性、演变和尺度4个基本概念,并提出风景名胜区体系演变、风景名胜区的形成和发展及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风景名胜区历史地理的3个主要研究内容。指出风景名胜区历史地理研究中理论与方法的匮乏问题,并提出以实证主义为基础,尝试结构主义、人文主义等理论的应用,并阐述风景名胜区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镇数量大幅度增加,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等基本特征已逐渐显现,城镇发展已开始进入依照城市规划进行建设的科学轨道,但城市规模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未能良好契合,城市病不断警示,城镇周边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风景名胜区正面临资源保护、城乡发展、资源开发、城乡一体化发展、居民休闲等多方利益诉求的博弈与平衡问题,亟待新的出路。作为规划设计单位,我们需要从多种利益诉求背景下探讨风景名胜区规划,对风景资源进行整体的保护和规划,科学界定其范围和保护区划范围线,并根据风景区定位和定性的不同,考虑多方利益诉求,提出相应的规划思路,实现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玲  展安 《建筑与环境》2009,3(5):74-77
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加剧、城乡建设无序等一系列问题使区域发展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生态资源成为宝贵的稀缺性资源,人们对休闲游憩场地的需求急剧增大.生态保护的理念也随之转变,开始注重挖掘生态资源的多元化功能,提升生态资源的内在价值。珠江三角洲地区于2003年首先提出区域绿地概念,并在随后的区域规划中对珠三角区域绿地进行深入研究和初步划定,在进一步落实过程中,根据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结合国外“绿道”规划建设案例的经验与启示,丰富了传统区域绿地的内涵,调整了区域绿地划定的思路,最终构建由维育生态安全的禁建控制线和促进生活休闲的区域绿道组成的区域绿地系统,并重点提出区域绿道建设行动。本文对建设“区域绿道”的设想,以及区域绿地系统的构建对其它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提出充分供给多样化、高品质魅力国土空间的要求。在新时代,高品质的游憩需求逐渐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必需品。在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针对中国游憩空间供给中存在的景观资源缺乏整体保护、供给规模不足、空间品质不高、游憩空间支撑体系不完善,以及社区经济效益影响不广泛等问题,借鉴国际上类似的空间类型提出魅力景观空间的概念,并提出以景观资源梳理和评价为基础,以资源跨区域空间整合为手段的魅力景观空间构建方法,同时从资源保护、支撑体系、区域联动、用地政策等方面提出魅力景观空间跨界整体保护和游憩开发的策略,旨在提升国土游憩空间供给规模和品质、充分发挥各类景观资源的游憩价值,促进区域生态整体保护、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及旅游业发展。此外,还对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魅力景观空间构建侧重点、魅力景观空间与国土空间规划中部分专项规划衔接的重点等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婧雅  邹文昊  钟乐 《中国园林》2023,39(12):33-39
自然游憩是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识别自然保护地游憩流特征并揭示其影响因素是依托多处自然保护地组织自然游憩的前提,但目前相关研究较欠缺。选取武汉都市圈核心区60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揭示自然保护地游憩流的网络特征,运用QAP分析法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自然保护地游憩流呈现出以“东湖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大分散,小聚集”的空间结构,游憩流网络整体密度较低,小世界特征不显著,共划分出以“东坡赤壁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名胜区”等为代表的5个社群;2)自然保护地游憩流受到空间邻近性、交通便捷程度、网络知名度、经济发展水平与游憩服务发展能力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从风景道建设、服务设施改善、游憩谱系产品构建等方面提出游憩规划建议,以期加强自然保护地间的游憩联系。  相似文献   

20.
邝强 《广东建材》2007,(7):169-172
本文紧紧围绕环境敏感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这个主题,针对湖南东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实际,论述景点建筑及基础设施对景区景点景观生态保护及旅游文化的作用,探讨东江湖风景名胜区景点建筑生态技术设计优化方向,倡导建筑生态文明与山水生态文明、地域历史人文、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