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设项目的大型化和复杂化使得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联合的项目实施模式越来越多。但实践表明,联合体各参与单位合作过程中常因利益问题出现单方违约情况。系统归纳了设计变更的来源,引入超额收益、超额收益分配系数、违约额外收益、违约成本等影响因素,构造了不同设计变更来源下的设计施工联合体博弈模型,分析各参与单位的合作博弈策略选择,提出在合理的收益分配下,合作的净收益大于违约的净收益,设计施工联合体将选择合作策略;在不合理的收益分配下,合作的净收益小于违约的净收益,设计施工联合体中会出现违约情况。最后给出策略建议并进行实证分析,为设计施工联合体维持长久合作关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EPC 联合体合作关系质量对项目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 EPC 联合体内部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合作关系,通过双方收益和成本得出双方合作关系支付矩阵,构建并求解演化博弈理论的复制动态方程及演化稳定策略,并应用 Matlab 软件对影响 EPC 联合体合作关系的因素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合作关系长期演化结果可能是均采取“合作”策略,也可能是均采取“不合作”策略;群体采取“合作”策略的比例与额外收益分配及其分配系数、收益实现系数及“不合作”策略损失及其风险系数成正相关,与合作成本和损失分配系数成负相关。针对双方合作困境给出了改善 EPC 联合体内部各参与方合作关系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BT项目承包单位采用联合体模式竞标施工时的合同与管理关系,系统梳理了该合同与管理关系的管理层次与路径。基于BT项目中投资商和承包商组成联合体后的有利优势,研究了在项目各方博弈下,联合体模式与非联合体模式相比各方预期收益的变化以及总收益的变化;分析了影响收益变化的主要因素。为BT项目各个承包单位是否采用联合体模式竞标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案例分析了联合体区别于非联合体而获得额外收益的来源,表明联合体驱动因素在实际项目应用中的合理性。并给出了各竞标单位组成联合体的必要条件、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业主对联合体有效管理时需要完善的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2)
设计施工联合体成员属于独立的经济体,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合作目标,所以合理的收益分配策略是联合体成员合作成败的关键。从行为科学角度出发,引入公平关切理论,基于改进的FS模型,构建设计方和施工方之间的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博弈模型;考虑设计方嫉妒效用和同情效用两方面综合影响,对联合体的最优收益分配比例以及设计方和施工方最优努力程度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调研数据分析了设计方嫉妒效用和同情效用下,公平关切系数对设计方、施工方努力程度,设计方、施工方效用以及联合体整体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方嫉妒偏好增强会提高自身效用和联合体系统整体效用但会降低施工方效用;相反,在一定范围内同情偏好增强不仅会提高自身效用和施工方效用,还会提高联合体系统整体效用。联合体在制定分配策略时应考虑激发设计方的同情心理偏好,使联合体双方和整体效用均能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DB/EPC)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工程承包方式,而设计方和施工方组成联合体承包又是一种主流的承包方式;DB 的最大优势是利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条件优化工程,而优化收益如何分配不仅影响到双方积极性,甚至关系到设计和施工方合作的成败。现有研究完全采用“经济人”假设,并通过构建博弈模型,进而提出 DB 联合体双方优化工程额外收益的分配方案。然而,设计方和施工方组成联合体已建立了信任基础,应同时考虑“经济人”和“社会人”假设;基于此,构建按双方承担风险责任的大小分配优化工程额外收益的模型;同时,考虑到公平性,设计了“第三方”评估机制,对工程设计方和施工方工程优化中承担风险责任的大小进行评估,以科学合理分配工程设计方和施工方优化工程所得额外收益,进而实现互惠共赢  相似文献   

6.
张升奇 《建筑经济》2021,42(5):30-33
基于推行工程总承包单位"设计、施工双资质"背景,针对设计单位牵头的EPC联合体运营,总结现阶段该联合体模式的运营管理难点问题,然后从基于伙伴选择、风险防范、收益分配、组织架构四项关键要素深入分析运营管理重点环节进行,并给出提升运营管理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设计施工联合体模式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现阶段我国工程总承包主要方式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设计施工联合体在广州新光快速路工程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启示,为完善设计施工联合体模式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2)
会计师事务所合伙治理机制建设是合伙人之间集体博弈的过程。建立合作博弈视角下的合伙治理机制,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提高运营效率与审计质量,达成和谐治理、合作共赢的目标。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古代"和合"文化观所倡导的"礼仁一体"、"致中和"思想,在理性基础和情感基础两个方面对合作共赢联盟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审计师执业合作博弈均衡路径的推导,表明当前国内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普遍采用的合伙制组织形式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模式。基于"和合"思想以及合作博弈形成与均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提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治理应注重共同决策与协商治理以及收益的公平分配,建立合伙人遴选与退出机制,完善风险分担与共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组建项目联合体在国内EPC项目中运用广泛,而项目联合体合作成功的关键在于利润的分配。为了建立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激励EPC项目联合体成员企业实现联盟,考虑成员所承担的风险,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联合体成员的风险因子,并将风险因子纳入Shapley值模型,建立"基于贡献、兼顾风险"的收益分配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实现最大收益下的最合理的利润分配,并且考虑了风险后的分配模型不影响联合体总利润,只对优化收益根据"高风险、高回报"的原则进行合理分配,满足了公平性的要求,更体现了联合体成员的诉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对国家出台的有关 EPC 项目政策研究,构建 EPC 项目中业主方、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演化博弈模型,借助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分析了三方演化路径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业主激励成本和设计施工优化成本对合作关系的建立呈负向影响,公平合理的收益分享系数和额外优化收益能加速合作关系的建立。并根据仿真结果分析,针对 EPC项目三方实现合作共赢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合作博弈的巨项目组织联盟合作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项目组织联盟的合作协调是实现巨项目管理目标的组织保障和关键环节,巨项目组织的高效运行需要构建基于合作的柔性管理机制。以合作博弈理论为分析工具,构建巨项目组织联盟合作博弈分析模型,提出基于Shap ley值的巨项目组织联盟效益贡献分配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而探讨巨项目组织联盟合作协调策略:建立巨项目组织联盟中合作伙伴的有效磋商机制、公平合理的效益贡献分配机制,以及促进巨项目组织联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研究结果表明巨项目组织联盟的合作博弈分析模型不仅为定量解决巨项目组织联盟的合作协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亦为巨项目组织管理决策起到有益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单次项目合作中设计方和施工方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基于全寿命周期项目中的成本优化考量,通过构建设计 —施工两参与方的重复博弈模型,运用博弈理论分析重复博弈下影响两参与方的策略选择组合的条件并计算出基于未来利益的贴现系数。通过对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的求解确立了两参与方策略组合趋于“帕累托最优解”的贴现条件,并据此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公路工程全寿命周期的优化管理流程。结合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中,设计和施工双方出于长远利益考虑,会做出“利他”的策略选择,且从流程上有利于公路类线性工程节约后期改扩、建的勘察费用。此结论可以为公路工程全寿命周期新型管理模式提供参考,在重复博弈的机制约束下实现项目双方的高效合作和成本优化。  相似文献   

13.
绿色建筑比一般建筑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在推广绿色建筑的建筑行业大背景下,如何高效并合理地对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进行治理,对绿色建筑项目的成功普及和长远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采用复杂网络分析的方法,验证了绿色建筑项目参与者之间的风险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进而提出绿色建筑项目风险协同治理的思路;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业主和承包商两大绿色建筑项目参与主体的协同行为进行了演化博弈分析,构建了绿色建筑项目风险协同治理的策略选择动态行为模型,找到了具有稳定性的演化博弈均衡解,并得出保证博弈双方同时采取协同风险治理策略的必要条件,根据演化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绿色建筑项目风险协同治理的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中小水电项目为代表的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在采用PROT 项目融资模式经营运行过程中,由于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致使各方在博弈过程中存在“道德风险”,从而损害PROT 项目的整体利益。将不完全信息博弈和熵理论引入PROT 项目融资模式当中,分析社会投资者、政府以及公众三方的支付函数、期望收益以及项目融资系统熵的大小,建立了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PROT 项目融资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深入了解各利益相关方博弈的内在机理,并通过项目融资系统熵的变化来有效防范和监控产生的“道德风险”。经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行业在规范发展过程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因实力、规模或资源等的限制,存在多家企业联合开发房地产项目的情况。本文试从合作博弈的角度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间的联盟和利益分配加以分析,确定最终的收益如何在各个企业间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16.
集成化建设模式的核心是通过组织间的协同合作来实现"功能倍增"或"利益涌现"的效果,然而,传统的契约体系无法保障项目各参与方为了项目目标协同工作。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与合作博弈理论为工具对传统的契约模式进行重新设计,构建了委托人是风险中性、代理人是风险规避型的委托-代理契约模型,使各方在新的契约框架下以项目利益为共同利益,共担风险,实现项目参与方的有效集成,为项目增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EPC项目联合体成员风险分配更加合理,在识别EPC项目全过程风险的基础上,运用ISM法对总承包商风险进行层次划分,构建“四阶段”风险动态分担框架;在此基础上,针对共担风险,提出基于随机合作博弈的最优风险分担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联合体成员的最优风险分担比例。以经济风险为例,应用此方法对其在联合体内部进行转移,实现风险的最优分配,使项目总效益提高,验证了风险动态分担模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相对缺乏协调性及其行为主体博弈机理的研究,文中以 1993 ~ 2010 年的长春市为例,运用弹性系数,从人口、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与城市建设用地间增长速度视角分析其城市空间扩展的非协调性,从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征地博弈、开发商的区位选择博弈、绩效考核体制与分税制下的中央(或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产权区域"视角的区际政府博弈、"条块管理体制下"的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博弈以及城市公众的需求博弈等方面分析各行为主体对城市空间无序、非协调性扩展的原因机理所在。结果表明:三者的弹性系数都大于 1,城市空间无序、低效扩展态势非常明显;其中"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与"用地—经济弹性系数"几乎相差 4 倍,进一步印证了城市建设用地的低效投入,而"用地—人口弹性系数"与"用地—经济弹性系数"的比较表明地方政府更多注重经济效率,而相对忽视"人"的发展,严重抑制了人口城镇化进程;行为主体间的博弈更多反应出来的是一种制度安排不合理,制度安排是其价值扭曲的根源所在。据此最后从制度设计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型基础工程中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对地方政府,项目法人和农户3个参与方的收益进行了分析并获得了其利益模型。建立了三方合作博弈模型并分析了其在不同联盟下的利益分配,依据各参与方的收益与其Shapley值分配收益相等的原理,确定了项目法人对地方政府的最佳补偿价格的计算模型及地方政府对农户的最佳补偿价格的计算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对三方在初始价格下的收益与在最佳补偿价格下的收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个参与方之间的补偿价格是决定三方最终收益能否公平合理分配的关键,调整后的补偿价格能够改变利益分配的格局,使利益较为公平合理分配,为有效治理冲突及大型基础工程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