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糖果脯生产工艺中护色与硬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18(37)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复合护色液组合对低糖果脯的护色、硬化效果,通过追踪测定处理后果胚的褐变度筛选复合护色液的最佳组合配方。结果表明:柠檬酸和VC 分别在质量分数0.30% 和0.06% 时果胚褐变度最小;采用1.5% CaCl2+1.0% NaCl 复合硬化时,果坯软硬适中,外观整齐,口感较佳;就护色时间而言,果胚在处理2.0~3.0h 时褐变度有最低值。SPSS 分析结果表明,VC 的护色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CaCl2 达到显著水平,柠檬酸、NaCl 和护色时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后确定最佳工艺组合为0.30% 柠檬酸+0.08% VC+1.5% CaCl2+1.2% NaCl 复合护色处理3h,此时果胚褐变度最低,具有良好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龙须菜调味即食海洋蔬菜的加工工艺。方法:以龙须菜为原料,分别采用甘草浓缩汁和臭氧水浸泡法去腥、醋酸软化、ZnCl2护色、CaCl2保脆等方法处理海藻,再经复合调味、杀菌、气调包装并运用一级动力学模型预测产品的货架期。结果:去腥最优工艺条件为甘草浓缩汁质量分数4%、浸泡15min、臭氧水质量浓度0.2mg/L、浸泡15min;研究出4种口味的复合调味龙须菜即食产品;最佳常温气调包装的复合气体组成为CO2:O2:N2=6:1:3;常温下,调味即食龙须菜产品的货架期为7个月。结论:研究的4种龙须菜即食产品各项品质指标良好,符合国家相关海藻即食食品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3.
食品添加剂对透明包装榨菜品质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透明包装榨菜为研究对象,加入食品添加剂异VC钠、EDTA-2Na、焦亚硫酸钠、无水CaCl2等,以色泽、脆度、褐变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探讨控制透明包装榨菜贮藏过程中品质劣变的技术。结果表明:异VC钠和EDTA-2Na对透明包装榨菜的色泽和褐变度控制效果好,而对脆度保持效果差;焦亚硫酸钠对透明包装榨菜的防褐变效果和保脆效果都不明显;CaCl2对透明包装榨菜的脆度保持效果较好,但护色效果差;最终确定了透明包装榨菜品质控制的最优食品添加剂配方为9.14 mg/kg异VC钠、240.88 mg/kg EDTA-2Na、946.63 mg/kg无水CaCl2。在此条件下,常温贮藏10 个月内,透明包装榨菜的品质与对照组非透明包装榨菜品质相当。  相似文献   

4.
海捕虾保鲜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海捕虾保鲜效果好且对人体无害的保鲜剂。方法用焦亚硫酸钠、FMP-虾蟹用天然护色保鲜剂、食为鲜-虾鲜宝、植酸4种保鲜剂采用浸泡法、喷洒法和直接撒粉法3种保鲜方法对海捕虾保鲜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焦亚硫酸钠保鲜海捕虾,用浸泡法、喷洒法和直接撒粉法在7d内均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但如果操作不当,二氧化硫残留会超标;FMP-虾蟹用天然护色保鲜剂、食为鲜-虾鲜宝保鲜效果较好,而植酸保鲜效果较差。比较后3种保鲜剂的浸泡法和喷洒法,在相同浓度下,浸泡法保鲜效果较好。结论从经济方面考虑,可用焦亚硫酸钠以1.5%浓度浸泡2min保鲜海捕虾,但从人体健康方面考虑,应采用天然护色保鲜剂、食为鲜-虾鲜宝各以2%浓度浸泡2min保鲜海捕虾,保鲜时间控制在7d内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山葵产业的发展导致大量叶柄的产生,将山葵叶柄加工制成调味菜,针对性解决了此类食品色泽暗淡、口感软烂、保质期短等关键品质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以0.5%抗坏血酸、0.015%焦亚硫酸钠、0.8%氯化钙组成的复合护色保脆液处理,在料液比1∶2(W/V)、温度60℃的条件下浸泡20min,护色保脆效果良好。产品中使用山梨酸钾(0.1%)和脱氢乙酸钠(0.1%),并结合巴氏杀菌处理(85℃,15min),可有效保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研究结果丰富了山葵产品的种类,对山葵调味菜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CO/CO2/N2三种气体协同对冷却猪肉保鲜及护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延长冷却肉的货架期,采用添加一定浓度CO的方法进行护色处理,CO能与肌红蛋白(Mb)强烈结合形成碳氧肌红蛋白(MbCO).使肉在货架期内呈现樱桃红色.研究在混合气体中添加低浓度的CO气调包装对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测定贮存过程中的微生物、理化和感官指标(特别是色泽)的变化,确定适合的冷却猪肉气调包装混合气体比例为1%CO/50?2/49%N2,不但延长了货架期,而且使冷却肉在整个货架期内呈现诱人的亮红色.  相似文献   

7.
以新鲜茭白为原料,通过CuCl2、ZnCl2、CaCl2和柠檬酸的护绿单因素实验与联合护色的L9(34)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护绿液,在不同浓度条件下,采用烫漂、常温浸泡等护绿措施,对茭白叶护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浓度为300mg/kg的CuCl2、ZnCl2、柠檬酸和浓度为250mg/kg的CaCl2复合护绿液,在100℃温度下烫漂90s,护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焦亚硫酸钠预防鹰爪糙对虾黑变的最佳条件。方法 以鹰爪糙对虾为研究对象, 采用蒸馏法检测经焦亚硫酸钠处理后的对虾中SO2残留量及其在冷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采用感官评分法进行防黑效果评价。结果 在符合国家标准限量(即SO2残留量不超过0.1 g/kg)前提下, 适宜浓度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可以有效延缓鹰爪糙对虾的黑变, 且焦亚硫酸钠主要在贮藏前期起到延缓黑变的作用。其中, 3.0 g/L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对虾4 min可以有效延缓对虾黑变开始时间, 降低黑变程度。5.0 g/L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对虾30 s, 在贮藏前96 h内的黑变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尽管对虾经该浓度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后, 虾体内的SO2残留量略高于国标限量, 但SO2在贮藏过程中含量会发生减少, 贮藏12 h时即降至国标限量以下。结论 3.0 g/L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对虾4 min或5.0 g/L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对虾30 s, 两种处理工艺均可显著抑制鹰爪糙对虾贮藏过程中的黑变。从防黑变效果来看, 焦亚硫酸钠高浓度、短时间处理组的防黑变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9.
鹰嘴豆分离蛋白的胶凝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涛  江波  王璋 《食品科学》2006,27(8):108-113
研究了蛋白质浓度、pH、NaCl及CaCl2对鹰嘴豆分离蛋白胶凝性的影响。pH3.0、无盐加入时,蛋白质分散液以溶液状存在;pH3.0、0.1mol/LNaCl与pH7.0、高离子强度(NaCl:0.5~1.0mol/L)条件下,蛋白质分散液表现出半溶液状性质。pH3.0、高离子强度(NaCl:0.5~1.0mol/L)与pH7.0、低离子强度(NaCl:0~0.1mol/L)条件下,蛋白质分散液以凝胶状存在。pH3.0、NaCl浓度0.5~1.0mol/L与pH7.0、NaCl浓度0~0.1mol/L时具有相似的胶凝动力学。CaCl2对蛋白质的胶凝性影响与NaCl基本相同。pH3.0时,CaCl2的浓度为0.1和0.3mol/L时的凝胶强度分别为24和26.4g;NaCl浓度为0.1、0.5、1.0mol/L时的凝胶强度分别为7.6、8.4和9.3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外源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处理与自发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MAP)对灵武长枣贮藏品质的协同保鲜效果.方法:将灵武长枣经0.3g/100mLAsA溶液浸泡后分别用聚乙烯和0.03 mm厚的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褐变抑制剂对鲜切雪莲果护色效果,通过正交试验并运用多指标试验设计综合加权评分法对多种抑制剂护色效果的进行综合选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5%柠檬酸+0.5%抗坏血酸+0.05‰焦亚硫酸钠浸泡10min的复合处理,试验综合加权评分值为97.6414.雪莲果的PPO活性为0.007、褐变度为3.62、感官品质为7,在10d内抑制褐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异VC钠、柠檬酸、焦亚硫酸钠的单一与复配使用对半干鸡肉宠物食品进行护色研究。单一护色实验结果表明,护色效果焦亚硫酸钠>柠檬酸>异VC钠,复配护色实验表明柠檬酸能够增强异VC钠和焦亚硫酸钠的护色效果,柠檬酸:焦亚硫酸钠(质量比)=2:1时,对维持鸡肉宠物食品颜色金黄色,抑制的颜色加深变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柠檬酸亚锡二钠对双孢菇罐头的护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柠檬酸亚锡二钠(DSC)对双孢菇罐头的护色作用。在双孢菇切片预处理和罐头汤汁中添加DSC与其他常用护色剂及其正交复合护色剂,测定产品的PPO残余酶活和褐变度BD等质量指标。在预处理阶段,较之植酸、柠檬酸、VC,DSC对双孢菇酶促褐变有更佳的抑制作用,预煮前以最佳复合护色剂(质量分数)0.2%柠檬酸,0.03%DSC,0.02%植酸,0.03%VC护色液浸泡预处理可有效防止菇片褐变;DSC用于双孢菇罐头汤汁比其他护色剂有更显著的褐变抑制效果,汤汁复合护色剂的最佳参数组合为(质量分数):0.03%DSC,0.02%植酸,0.3%CaCl2和0.1%柠檬酸,各因素对其影响程度为:DSC>植酸>氯化钙。DSC复合护色剂可有效抑制双孢菇罐头褐变,效果可与焦亚硫酸钠媲美,可作为蘑菇罐头中替代焦亚硫酸钠的新型安全高效护色剂。  相似文献   

14.
真空冷冻干燥绿芦笋护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泽是评价真空冷冻干燥绿芦笋质量的重要指标,本实验从漂烫和护绿剂浸泡处理两个环节对真空冷冻干燥绿芦笋的护绿工艺进行研究。运用U12(122×6)均匀实验研究不同漂烫条件对绿芦笋营养成分的影响,利用L16(45)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护绿处理的护绿效果,最终得出真空冷冻干燥绿芦笋较优护绿工艺条件为:切分长度5~6cm,85~90℃条件下漂烫3.5~4min;0.3mol/L的Na2CO3溶液浸泡40s;护绿剂pH7.5、Zn(CH3COO)2浓度200mg/kg、CuSO4浓度50mg/kg,浸泡时间8h。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鱼香肉丝中胡萝卜褐变,尽量维持胡萝卜明亮的颜色,该研究以色差值和感官评分为考查指标,比较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L-抗坏血酸(VC)、异抗坏血酸钠和柠檬酸对鱼香肉丝中胡萝卜的护色效果;研究了其质量分数、浸泡时间和温度对胡萝卜的护色效果。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结合确立最适合胡萝卜的护色剂复配配方为:柠檬酸0.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0.4%,L-抗坏血酸(VC)0.3%,异抗坏血酸钠0.2%。其中,柠檬酸浓度对护色效果影响最大,异抗坏血酸钠影响最小;护色条件为25℃、30 min;在此护色条件下处理的胡萝卜的色差变化最小(ΔE值为4.19)。将胡萝卜与护色液以重量比1:4的比例在25℃环境下浸泡30 min,后通过漂烫、冷却、脱水,再制成鱼香肉丝,其中的胡萝卜颜色和品质保持较好。该研究结果可为鱼香肉丝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茶树菇的采后护色及热空气干燥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茶树菇干制品品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柠檬酸(C6H8O7·H2O)、抗坏血酸(C6H8O6)、氯化钙(CaCl2)及其复合的褐变抑制剂,以及逐步升温干燥、直接恒温干燥、间隔干燥3种热空气干燥方式对茶树菇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护色处理的茶树菇干制品品质较无护色处理的好,同种抑制剂、不同用量的护色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1);复合抑制剂的护色效果优于单一抑制剂,呈协同、增效作用;茶树菇干制品品质最好的护色条件为(0.2 g CaCl2+0.4 g C6H8O7+0.04g C6H8O6),100 mL水,浸泡时间30 min.逐步升温干燥、直接恒温干燥、间隔干燥均适用于茶树菇的干制,其中以逐步升温干燥的茶树菇褐变最少,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7.
试验针对发酵酸菜生产、流通及销售过程中易发生褐变的问题,通过对比两种不同护色剂对酸菜L*值的作用效果,探究两种护色剂的最适添加量,并对酸菜护色的保藏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两种护色剂D-异抗坏血酸钠和焦亚硫酸钠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1%和0.004%,在此条件下,30天后酸菜L*值为60.32±0.08,护色效果最佳;通过保藏条件试验研究发现,酸菜经浸泡处理2h,pH值调节至3.5时护色效果最佳,此时,酸菜L*值为62.94±0.03。  相似文献   

18.
鲜切芹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鲜切蔬菜的质量,通过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苯甲酸钠、VitC、CaCl2溶液及混合溶液对鲜切后的芹菜进行保鲜处理,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采用浓度为0.05%的苯甲酸钠、0.05%的VitC和0.3%的CaCl2混合护色保鲜液处理的芹菜,在4℃条件下冷藏能得到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9.
雪梨汁护色、澄清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雪梨为原料,研究了维生素C、亚硫酸氢钠和柠檬酸等不同护色剂对梨汁色泽的影响,及果胶酶、PVPP(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和壳聚糖等澄清剂对梨汁澄清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了果汁复合护色与澄清的适宜组合。结果表明:雪梨破碎后经浓度为0.8g/L的维生素C、5g/L的柠檬酸和0.2g/L的亚硫酸氢钠复合液浸泡对梨汁护色效果较好;采用0.2mL/L果胶酶、0.3g/LPVPP、0.4g/L壳聚糖澄清梨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速冻双孢蘑菇护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速冻蘑菇良好的色泽,该实验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设计,对速冻蘑菇护色和热烫处理条件如护色液的组成、热烫时间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0.30%的亚硫酸盐(焦亚硫酸钠∶无水亚硫酸钠为1∶2)、0.80%的氯化钠和0.50%的异抗坏血酸钠溶液作为护色液,取1∶3的固液比,浸泡10min,再热烫4min,是速冻蘑菇加工时护色和热烫处理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