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对某船舱积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茵(SRB)的实验室培养、挂片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SRB对船舱积水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SRB的存在促进碳钢的腐蚀,但积水中的油污减弱了SRB的促进作用;SRB使腐蚀产物膜的不均匀性增加,促进了局部腐蚀.  相似文献   

2.
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油田注水系统和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SRB)是微生物腐蚀(MIC)的主要原因之一。硫酸盐还原菌对金属的腐蚀主要表现在SRB的生长代谢在金属表面形成生物膜,改变了生物膜内微环境,其代谢产物与金属基体相互作用,加速了金属的腐蚀过程。从硫酸盐还原菌的微生物生理学,SRB的腐蚀机理,SRB对材料的腐蚀,SRB腐蚀研究方法和SRB腐蚀防治等几个方面,对微生物腐蚀的近期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微生物腐蚀研究的近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明确X100管线钢在含硫酸盐还原菌(SRB)海滨盐碱土壤中的耐蚀性,采用表面分析技术、电化学技术和失重法,研究了SRB对X100管线钢腐蚀过程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X100管线钢在有无SRB海滨盐碱土壤中的腐蚀均属于中度腐蚀,无SRB时腐蚀产物主要为Fe_2O_3,Fe_3O_4和γ-Fe O(OH),有SRB时腐蚀产物主要为Fe_2O_3,Fe_3O_4,α-Fe O(OH)和Fe7S8;SRB代谢形成的活性生物膜影响了X100管线钢的腐蚀行为,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SRB可在X100管线钢表面形成由微生物膜与腐蚀产物结合的膜,其更加致密,对腐蚀传质具有物理阻碍作用,可以减缓X100管线钢的腐蚀;无SRB菌时X100管线钢表面的腐蚀产物疏松多孔并分布有裂纹,且对基体的保护作用差,其腐蚀速率大于有SRB时的值;SRB的代谢活动抑制了X100管线钢的腐蚀。  相似文献   

4.
脱氮硫杆菌对碳钢微生物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实验室分离纯化所得的脱氮硫杆菌(简称T.denitrificans)用于硫酸盐还原菌(简称SRB)引起的微生物腐蚀的防治。采用静态挂片、交流阻抗法(EIS)等方法,研究了Q235钢在接种SRB以及SRB和T.denitrificans共存培养基介质中的腐蚀行为;并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探针等表面分析手段,研究了碳钢腐蚀过程中生物膜的形貌及致密程度的变化以及生物膜中细菌的新陈代谢产物。研究结果表明:SRB的存在加速了Q235钢的腐蚀,若该体系中有T.denitrificans共存,可明显降低碳钢微生物腐蚀的程度,且共生生物膜较SRB单独存在时的生物膜更为致密,该生物膜中硫化物含量远比SRB生物膜中的含量低。  相似文献   

5.
测量锌阳极在海泥和含硫酸盐还原菌(SRB)海泥中构成的宏电池中的腐蚀,研究了SRB对海泥中纯锌阳极材料的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RB能快速破坏纯锌的表面钝化膜,提高锌阳极在海泥中的自腐蚀速率。在含SRB和无SRB海泥构成的宏电池体系中,含菌海泥中的锌试样为电偶对的阳极,腐蚀增大;无菌海泥中的试样为电偶对的阴极,腐蚀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分析法,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某乳品公司碳钢立式蒸发器循环水中的有害成分、腐蚀产物的形貌和元素,测试了循环水中放置669 h和1054 h碳钢试样的腐蚀速率.研究表明:水中含有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有害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靠设备一侧腐蚀产物表面发现了菊花状的硫酸盐还原菌;碳钢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6593 mm/a和0.7187 mm/a.综合分析认为,冷却水介质中蒸发器的孔蚀原因是氧的去极化,垢下腐蚀,硫酸盐还原菌和铁细菌腐蚀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细菌的变异及其腐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介质pH值的变化对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影响,研究了在不同pH值介质中SRB的变异规律及变异菌对碳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耐酸菌和耐碱菌的活性均比原始菌弱;变弱菌及原始菌的腐蚀对比试验表明,耐碱菌对碳钢腐蚀最严重,其次是耐酸菌,两者均大于原始菌。  相似文献   

8.
A3钢在庆氧环境中的微生物腐蚀电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交流阻抗法、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A3钢在无菌培养液和培养液加硫酸盐还原菌的厌氧体系中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简称SRB)参与了A3钢的电化学行为,在SRB参与的腐蚀过程中,SRB加速A3钢的腐蚀,它对A3钢的阳极极化过程影响很大,而对阴极过程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SRB对AZgl镁合金在两种培养基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世杰  刘耀辉  乔健  张伟 《材料工程》2011,(9):56-61,67
采用浸泡法、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在两种培养基中,对AZ91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及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30±1)℃的条件下,SRB可以在AZ91表面附着、生长并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存在抑制了AZ91的腐蚀.AZ91在含硫酸亚铁铵和维生素C的培养基中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陈则胜  李伟  刘峥  魏润芝 《材料保护》2021,54(10):127-131
金属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然而金属极易腐蚀,其中微生物腐蚀在金属腐蚀中不容忽视.硫酸盐还原菌(SRB)是引起金属发生微生物腐蚀的重要因素.从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2种微生物腐蚀防治措施出发,阐述了目前针对杀菌剂与防腐蚀涂层的开发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硫酸盐还原菌腐蚀防护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碳钢在中性水介质中的CO2腐蚀速率及溶液pH值变化对腐蚀过程的影响。通过对碳钢表面形成的FeCO3膜在腐蚀前后的SEM和X衍射分析与观察发现,膜的致密性和稳定性,在pH值为7.6~8.4时较好,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膜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因而会增加腐蚀。在中性水溶液中,由于HCO-3浓度增加, pH值虽上升,但阴极还原反应仍在增加,因而FeCO3膜结构的变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7系铝合金是一种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通过改变热处理工艺的方法可以提高铝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性能.本文研究了不同升温时效处理下,铝合金在含硫酸盐还原菌(SRB)模拟海洋溶液中的应力腐蚀行为,并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和断口形貌,对比分析了铝合金在无菌溶液和SRB溶液中的应力腐蚀行为差异.研究表明,升温时效处理可以提高合金的自腐蚀...  相似文献   

13.
青松铸  张晓琳  文崭  但霞  唐宇  康林  廖柯熹 《材料保护》2021,54(6):166-169,174
页岩气集输系统输送介质复杂,易造成管线内腐蚀穿孔泄漏,严重影响页岩气田正常开发与生产.通过对长宁页岩气田穿孔腐蚀管道及输送介质取样分析,发现气质中CO2摩尔分数为0.44%,水质中检测出高含SRB(硫酸盐还原菌)(1.1×105个/mL)、Cl-(21 913.14 mg/L);采用SEM、XPS、EDS等微观分析仪器分析了集气管内腐蚀产物,其中含有FeCO3(9.31%)、FeS(3.54%)、FeS2(19.09%);得出造成长宁页岩气生产管线腐蚀的主要原因是CO2、SRB细菌以及Cl-的协同腐蚀作用,CO2溶于管壁表面的液膜,产生酸性腐蚀环境,CO2与Fe发生电化学腐蚀反应,形成点蚀坑,并产生Fe2+;SRB细菌将水质中的SO42-转变为H2S,与Fe2+结合生成FeS、FeS2,并在Cl-的促进作用下,快速造成管道腐蚀穿孔.  相似文献   

14.
硫酸盐还原茵是最重要的生物腐蚀茵,对凝汽器传热管的腐蚀较为严重.采用电化学方法、微生物学方法和表面分析方法,在培养基中就硫酸盐还原茵(简称SRB)对凝汽器传热管材料BFe30-1-1铜合金的腐蚀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RB的存在使电极自腐蚀电位剧烈负移,腐蚀速率显著增加,极化电阻在细菌生长后期显著降低,在SRB作用下BFe30-1-1铜合金发生了严重点蚀.  相似文献   

15.
硫酸盐还原菌对海底泥中Al-Zn-In-Mg-Ti阳极的腐蚀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扫描电镜(SEM)和表面能谱(EDS)等方法测试A1-Zn-In-Mg-Ti牺牲阳极在不含和含硫酸盐还原菌(Sulphate Reducing Bacteria,SRB)两种海泥中的腐蚀行为,研究海泥中SRB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电化学研究表明:试样在不含SRB海泥中的腐蚀电位一直高于在含S...  相似文献   

16.
电厂烟气冷凝液有较强腐蚀性,引起腐蚀的因素较多。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模拟烟气冷凝液中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pH值、Cl-浓度与温度对碳钢腐蚀速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极化曲线测定了碳钢的腐蚀电流密度。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值的降低、Cl-浓度的增大和溶液温度的升高,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法中的BBD模型设计试验条件,测试并分析了碳钢在不同条件下的腐蚀速率,发现对碳钢腐蚀速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H值﹥温度﹥Cl-浓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Zn-Al-Mg-RE涂层,采用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对涂层进行封孔,在含硫酸盐还原菌(SRB)海水中浸泡后,采用EIS,PC等方法研究Zn-Al-Mg-RE涂层在SRB一个生长周期内的腐蚀行为,并对涂层进行表面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分析,探讨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封孔和未封孔的Zn-Al-Mg-RE涂层在含SRB海水中的腐蚀速率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封孔后Zn-Al-Mg-RE涂层的耐腐蚀性得到较大提高。经过浸泡后的Zn-Al-Mg-RE涂层表面覆盖了一层微生物和腐蚀产物组成的混合物层和钝化膜层,避免了涂层进一步遭受损坏。  相似文献   

18.
土壤中硫酸盐还原菌对1Cr13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交流阻抗测试、扫描电镜观测、表面能谱分析、失重法以及微生物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对在不同Cl-含量的土壤中的1Cr13不锈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Cl-含量的增大,1Cr13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和最大点蚀深度随着土壤中Cl-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Cl-的含量增大到1.0%时达到最大值.与灭菌土壤相比,在接菌土壤中1Cr13不锈钢腐蚀速率和最大点蚀深度大,说明硫酸盐还原菌和Cl-的共同作用增大了土壤中1Cr13不锈钢的点蚀敏感性.1Cr13不锈钢未发生点蚀时阻抗图谱表现为单容抗弧,发生点蚀时阻抗图谱表现为有两个时间常数的双容抗弧.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关于油水体系中微生物的腐蚀形成过程、腐蚀机理、检测和评价手段、影响因素以及腐蚀控制方法等研究尚不成熟。采用失重法、线性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研究了X70管线钢在含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喷气燃料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X70管线钢在无菌介质中的腐蚀类型为局部腐蚀;在有菌介质中腐蚀比较严重,出现大面积溃疡状腐蚀区域并伴有大量鼓泡现象,浸泡初期腐蚀速率最大,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腐蚀仍然在进行,但腐蚀速率有所下降,SRB参与并促进了X70管线钢的腐蚀,加速阴极反应,增大了X70管线钢的腐蚀倾向。  相似文献   

20.
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过程及其对D36钢海水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海水中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生长曲线及其不同生长阶段的硫离子浓度、D36钢电极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自腐蚀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对该体系钢电极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中D36钢氧化还原电位和自腐蚀电位主要由体系中硫酸盐还原菌代谢产物硫离子的浓度所决定;体系的阳极和阴极反应速率均在硫酸盐还原菌增殖期增加,而且阳极反应速率衰亡期和残余期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