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用钱塘江和运河2006—2016年水质监测资料,对杭州三堡口门引配水工程实施前后的钱塘江和运河水质进行评价,对运河主要水质指标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进行水质趋势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评价杭州三堡口门引配水工程对运河杭州段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过去10年来,对杭州市区内的西湖、西溪湿地、钱塘江、运河等水系,实施引配水工程建设,使市区水网水质得到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3.
水环境治理中采取引配水措施在我国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京杭运河(以下简称运河)杭州段引配水工作开展已有10 a,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引配水改善水质的稀释机理角度出发,提出了引配水量与水质改善关系的分析方法,经过计算分析,得出运河近、远期引配水的流量需求,并结合钱塘江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论证,为引配水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杭州市运河以西河网特定的水流和水污染情况及水资源利用特点,对运西河网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了配水在运西河网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重点对钱塘江引配水方案实施后对运西河网水质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预测,计算得出了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所需的最合理生态环境引水流量.  相似文献   

5.
引配水对京杭运河杭州段水质的改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平原河网的水动力和水质特点,建立了运河水系河网水质模型,并利用2007年该运河水系河网的实测水位及水质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进行了杭州市主城区引配水方案下的水动力计算,并对设计水动力条件下的运河水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杭州市主城区引配水方案实施后,运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将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6.
针对杭州西湖区运河以西地区水环境现状及平原河网的水动力特点,采用MIKE11软件建立河网水动力模型,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该区域引配水方案。结果表明,该区域引配水方案实施后,河道水环境将有较大改善,并对下一阶段河道引配水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河(杭州段)引配水含沙量情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河引配水极大地改善了运河的水环境质量,在引水的同时也引进了泥沙.通过潮水含沙相关规律分析和实测泥沙资料分析2种方法来研究三堡配水通道出口处的平均含沙量情况,再根据全年的配水总量推求全年由配水通道进入运河泥沙量,对杭州市配水部门每年掌握泥沙输入情况和运河航运交通疏浚工作等都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全年向运河引进泥沙5.67万t,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西溪湿地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状况急剧恶化,水环境问题十分严重。近几年来,杭州市政府实施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引配水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整治措施得到了有效的实施。通过近期对西溪湿地实施配水后的水质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引配水对改善其水环境有着明显的效果。对远期引钱塘江水入城工程可能对西溪湿地水环境产生的影响作了分析,并提出了搞好今后引配水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杭州市运河引配水系统为例,围绕引配水工程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子系统的影响,分别从其合理性、利润和效益三方面建立了包含3个目标、8个指标和17个因子的城市引配水系统综合效益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改进信息熵的专家自身权重算法,运用欧式贴近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2003-2008年杭州市运河引配水综合效益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以改善水质为主要目的的杭州市运河引配水系统自引配水以来,综合效益水平逐年提高,且增长速率逐年增大,其中环境效益最为明显,保持在稳定水平;经济和社会受益较小,但逐年提高.改进的专家自身权重算法有效避免了专家多次打分形成的主观误差,评价更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0.
钱塘江配水工程配水过程中使大量泥沙带进京杭运河杭州市区段,造成运河市区段航道淤积,通过综合分析疏浚量情况,对易淤积航段、疏浚时间节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