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预变形对LY12铝合金板热处理后晶粒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定合理的铝合金板多道次成形工艺,需确定每道次的粗晶临界应变.通过将单向拉伸试件拉伸到不同预应变,然后热处理测定晶粒度的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预变形对退火和淬火热处理后LY12铝合金板晶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预变形对退火热处理后晶粒度无影响;对淬火热处理后晶粒度影响显著,而且存在一个临界应变,当预应变大于该临界应变时,晶粒突然长大.对于包铝层,该临界应变小于0.8%;对于基体,该临界应变在4%左右.对于LY12铝合金板多道次成形工艺设计,退火前道次极限变形量的制定不需考虑粗晶影响,淬火前道次变形量的制定需考虑粗晶临界应变. 相似文献
3.
4.
5.
对9Ni低温钢进行淬火+回火(QT)、淬火+淬火+回火(QQT)不同工艺路径的热处理试验,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工艺路径下9Ni低温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路径直接影响9Ni低温铜最终的性能。相较于淬火+回火(QT)工艺路径,采用含有两相区淬火的QQT工艺能明显提高9Ni低温铜的低温韧性,但降低强度。在淬火+回火(QT)工艺路径下,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9Ni钢回火析出组织更加充分均匀,其低温韧性呈上升趋势。在淬火+淬火+回火(QQT)工艺路径下,9Ni钢的低温韧性随两相区淬火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条件对30CrNiMoV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对30CrNiMoV高强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淬火温度为860~920℃,回火温度为550~600℃时,该钢的低温冲击韧性、断裂韧性和抗拉强度可获良好的匹配。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在稳定扩展区对组织结构不敏感,而在门槛区或近槛区,则对组织结构敏感。 相似文献
7.
PC/TPU合金的断裂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J-积分法研究了聚碳酸酯及聚酸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合金的断裂韧性。实验结果表明,TPU加入PC中, 可以有效地提高PC 抗裂纹产生及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9.
10.
2Cr13马氏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不同的机械零部件对马氏体不锈钢又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要求,但传统的固溶处理热加工工艺难以满足特殊的力学性能要求。低温退火的热处理工艺比传统的固溶处理工艺能够得到更理想的铸件延展率,有效提高铸件的耐磨性能;高温软化退火比低温退火能够得到较低的铸件硬度,能有效提高产品的易加工性能,适宜产品后期的进一步加工;同时在高温软化退火工艺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温度,以便获得更为理想的零件的耐磨性、抗断裂性和适宜的硬度。 相似文献
11.
12.
用真空镀膜机和热处理炉对Ti—4Al—22V合金镀膜过程进行模拟热处理,用显微硬度计测量热处理后的合金显微硬度的变化;用测试弯折法测量其塑性;用奥林巴斯显微镜观察合金组织,用JXA—8800R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进行断口试样电子扫描分析和断面成分能谱分析。结果表明:Ti—4Al—22V合金在镀膜处理过程中,容易因加热温度过高而导致脆化,在300℃左右Ti—4Al—22V合金存在一个脆性区间;消除脆性的方法是在450~550℃对Ti—4Al—22V合金进行退火处理,使其发生再结晶和塑性升高;退火处理可以在镀膜前或镀膜后完成。 相似文献
13.
14.
本研究以201奥氏体不锈钢为基体,在酸性的AlCl3-EMIC(2∶1)室温熔盐中电沉积均匀致密的铝镀层,然后在570℃~680℃下对试样进行2min~100h的热处理,用SEM、EDS及XRD对热处理后的试样界面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201奥氏体不锈钢表面铝镀层在570℃热处理时,界面未形成合金层;经过630℃~680℃不同时间的低温热处理,可以获得含Cr、Ni、Mn合金元素的Fe-Al合金层;670℃下,随热处理时间延长,表面逐渐由Al向低铝含量的FeAl、FeAl转变,并在界面上形成FeAl合金层。 相似文献
15.
16.
用两种形变热处理工艺制备了Cu-0.4Cr合金,并通过测定不同工艺合金的硬度和电导率,研究了形变热处理工艺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以得到硬度和电导率综合性能优异的且适宜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工艺.结果表明,CuCr合金在线热轧淬火后经60%冷轧并在450℃时效30min后其硬度和电导率分别为156Hv,86.4%IACS,该工艺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经固溶一冷轧80%-450℃时效30min后,合金硬度和电导率可达176Hv,80.2%IACS,虽然该工艺所制备合金性能优异,但难以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对所得结果分析表明,所制备CuCr合金极易过时效,且冷轧变形量越大,时效温度越高,合金过时效越明显,生产中难以控制.微合金化以延缓时效是该合金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5 40Cr球化退火组织 图6为40Cr球化退火组织。从显微观察可见,该组织由两部分组成:白亮块和分布着小颗粒的白亮块。40Cr钢球化退火后只能由铁素体与渗碳体两相组成。所以白色颗粒状物为渗碳体,白亮块及分布有渗碳体颗粒的白亮块(基体)均为铁素体。从形态看也可判断它是铁素体块及分布有渗碳体的铁素体。形成这种组织完全决定于退火工艺。球化前原始组织为大块状铁素体与珠光体的混合组织,经750℃加热时,组织为铁素体块+(奥氏体和少量的渗碳体);缓冷后,铁素体块不变,而奥氏体分解为球状珠光体,致使缓冷后组织中碳化物分布极不均匀, 相似文献
18.
用提拉法生长的Ni50.3Mn24.5Ga25.2单晶样品,在真空中进行多种形式的热处理。通过测量交流磁化率曲线,研究了退火和淬火对Ni50.3Mn24.5Ga25.2单晶预马氏体和马氏体相变温度的影响。实验表明退火会明显降低预马氏体相变的温度,而对马氏体相变影响较小。还发现在1023K以下,预马氏体相变会随淬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步变得明显,而在1023K以上,则呈相反的趋势。另外,实验还表明,经过高温淬火后的样品,再次通过一定的退火处理,样品将恢复明显的预马氏体相变征候。分析表明,热处理是通过改变晶体的内应力来影响预马氏体相变征候的。 相似文献
19.
20.
研究了TA15钛合金两种组织在相变点以上热处理,不同冷却速度,对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变点以上温度热处理,组织发生相变,随着冷却过程的进行,单一的β相组织析出集束状次生α相→次生α相长大,并形成α相域。较慢的冷却速度,对应强度较低,冲击、断裂韧性较高,塑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