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原有试油测试资料,结合录井、测井、地质等资料,进行老井重新评价,可以使老井重新利用,节省大量的勘探开发投资,并可以对老区的资源再认识。该方法投入小、见效快、成本低,是老油田进行精细勘探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低电阻率油气层在我国各油田普遍存在,其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解释领域关注的难题,随着吐哈盆地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深入,油气层电性特征明显,丰度较高的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将越来越难,在测井解释领域将越来越多面临的是低孔、低渗、高阻水层、致密砂岩储层和低电阻油气层。面对复杂的储层类型,油气层定量识别、评价和解释难度越来越大,尽快总结识别复杂油气层,特别是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解释和评价配套方法,有效提高测井解释成功率,不漏失油气层,并在老井复查工作中有所作为,是勘探生产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找这类复杂和隐蔽油气层对于油田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东部油田采用测井技术复查断块油田老井油气层,挖掘断块油田仙部油气资源潜力、获得了“增储上产”的显著效果,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文中给出大庆、胜利、大港、辽宁、中原、冀东油测井复查断块油田老井油气层的部分实例。  相似文献   

4.
测井地质分析在勘探目标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陆上油气勘探历史中,由于以往技术和认识程度的原因,有些地区多年来勘探工作几上几下却没有获得成功,应用现代油气勘探技术,对这样的地区重新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认识,这些地区往往曾经钻探,老井拥有反映地层剖面连续特征的测井信息,处理分析原有测井资料,可对地层组成和地层压力及生,储,盖组合等做出重新评价,为选择勘探目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油田发展历吏的勘探阶段,由于受当时勘探技术条件的限制,使一部分老井尚有大量的油气资源未被发现。现代勘探技术为彻底试油、发现新的油气层提供了可能性。在复查大量老井的基础上,对5口老井进行恢复试油,其中3口井获得工业油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吉林油田增储上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低电阻率油气层在我国各油田普遍存在,其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解释领域关注的难题,随着吐哈盆地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深入,油气层电性特征明显,丰度较高的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将越来越难,在测井解释领域将越来越多面临的是低孔、低渗、高阻水层、致密砂岩储层和低电阻油气层.面对复杂的储层类型,油气层定量识别、评价和解释难度越来越大,尽快总结识别复杂油气层,特别是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解释和评价配套方法,有效提高测井解释成功率,不漏失油气层,并在老井复查工作中有所作为,是勘探生产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找这类复杂和隐蔽油气层对于油田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复杂砂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各油田油气勘探程度较高,故开展复杂砂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研究,提高储层评价、油气水分析水平是有必要的。针对某地区复杂砂岩储层的特点,着重对钙质砂岩储层电阻率进行校正,建立复杂砂岩储层的测井解释模型,并对20余口井进行了处理,取得了良好的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8.
低阻油藏特征及挖潜方法——以孤东油田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近几年来孤东油田低阻油藏勘探开发的实例,从沉积特征、封盖条件、运移通道、圈闭类型介绍了低阻油藏的形成条件,通过总结孤东油田低阻油藏的认识经验,建立了类似孤东油田低阻油层的识别标志,从滚动勘探及老井补孔两方面介绍了挖潜方法。同时建议测井技术人员从测井解释方面,运用侧向电阻率测井反演技术、测井曲线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建立一套针对低阻油藏储层的测井评价标准,从而正确评价新井低阻储油层。  相似文献   

9.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在尕斯油田周缘有几十口长期关停井(老井),近两年,在精细测井二次解释的基础上,对部分老井进行了恢复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这些老井利用情况的总结,并从地质、油藏、测井等各个角度分析了这些井起死回生的原因,揭示出在尕斯周缘存在的非常规油气藏(层),并指明了下一步老井恢复利用的方向,拓宽了油田勘探开发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临盘采油厂科技人员,针对惠民凹陷油气较富集、断层多、断块小、构造复杂、油水关系多变等特点,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充分利用了小断块油藏描述、断块重新评价、测井二次解释和计算机工作站等多项先进技术,在临盘、商河老油田进行滚动勘探,取得良好效果,实现了滚动勘探开发良性循环的好态势。 在临盘和商河等油田筛选有利断块实施高速、  相似文献   

11.
地震勘探直接找油气在国外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美国The Leading Edge杂志第21卷第10期地震属性专辑中的主要地质成果,包括:用综合地震反演求泊松比,用参数谱估计求吸收系数,用密度数据体直接找油气的成果,寻找河道砂、高孔隙带、高裂缝带等含油气特殊圈闭的10个成功实例,预测超高压带以预防钻井风险成功的实例和两个油气预测失败的例子。着重指出,为了使地震属性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直接找油气方面富有成果,地质家和油气工程专家应持有的态度,以及要使属性技术上升为属性科学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源热共控”中国油气田有序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油气区(盆地群)为单元,基于"源热共控论",分析了中国大陆及海域油气田纵向成烃规律。结果表明,我国油气田的油气成烃模式非常有序:①东南部海域油气区包括东海和南海的盆地,纵向上呈单相成烃模式,源热共控生油或者生气,其中近岸带以油为主,远岸带以气为主;②东部油气区包括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江汉盆地带、北黄海—南黄海盆地,成烃呈"上油下气"双层模式;③中部油气区包括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楚雄盆地带,成烃呈"上油下气"双层模式;④西部油气区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等,成烃呈"三明治"式多层模式。结论认为:①"源热共控"中国油气勘探的重大领域;②找油领域为东南海域的近岸带,东部油气区的上部层系,中部油气区的上部层系,西部油气区的奥陶系、二叠系和古近系;③找气领域为东南海域的远岸带,东部油气区的中深层,中部油气区中深层,西部油气区的寒武系、石炭系、侏罗系和第四系等多个层系;④呈现出油田下面找气田、气田底下找油田、油田外面找气田、气田外面找油田的格局;⑤我国油气勘探领域依然广阔。  相似文献   

13.
郯庐断裂带含油气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巨型断裂构造带,该文从其基本构造特征入手,分析了它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其含油气特点,认为:a)郯庐断裂带对中国东部诸多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及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不同演化阶段产生并控制了不同的沉积盆地(如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b)郯庐断裂带对油气藏的形成及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不仅控制盆地烃源岩的发育、基本的储集层和盖层条件,以及圈闭的形成等等,而且对油气的生成、运移及聚集成藏、大中型油气田的形成及分布等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油层水电阻率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李厚义 《测井技术》1996,20(4):303-307
在地层水矿化度较低的地层剖面内计算油气层含油气饱和度时,经常遇到解释结果偏低的总是以致地不能用于油水识别、储量计算,甚至发生漏掉油气层的严重问题。本文提出,在利用含水饱和度方程计算油气层的含油气饱和度时,参数RW应使用油气层不电阻率。在多数情况下,油气层水电阻率不同于水层水电阻率。地于地层水矿化度较低的陆相沉积地层而言,这个问题特别重要,文中列举了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组油气运移特征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平湖组是东海西湖凹陷的主力生烃层位,花港组沉积时就已经进入生烃门限,具有良好的生排烃条件.多次构造运动改变了构造面貌,促使油气运移.计算机模拟研究表明,西湖凹陷的油气运移方向主要是西部斜坡带和中央背斜带.西部斜坡带以侧向运移为主,断裂隔挡和岩性封隔成藏,重点地区是平湖地区.中央背斜带以垂向运移为主,局部背斜构造成藏,成藏圈闭与断坳叠加关系密切.西湖凹陷平湖组的油气除了在西湖凹陷聚集成藏之外,有可能向周边地区运移.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萨喇杏油田老井压裂单井口增油9t八年(1987~1994年)不降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并对1995年及"九五"期间老井压裂增油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稳定压裂增油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平湖油气田油气分布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湖油气田是在我国东海发现的第一个以天然气为主的复合型油气田 ,其油气层主要分布于平湖组和花港组。纵向上油气藏分带特征明显 ,自下而上可分为正常原油带、含油凝析气带和轻质原油带 ;平面上不同区块的油气分布组合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分析发现 ,这种复杂的油气分布特征主要受控于盖层质量、构造 (尤其是断层 )分布以及不同期次油气充注所引起的蒸发分馏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外分枝井钻井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卫红  邹枫 《钻采工艺》1999,22(4):9-12
分枝井钻井技术在国外石油公司引起重视,且工艺日趋成熟。文中在介绍分枝井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具体叙述分枝井钻井与完井的方法、设计、打开油层钻井液,固井用水泥和分枝井钻井中几种常用的钻井与完进系统,建议我国在已经掌握老井套管开窗侧钻技术的基础上,尽快开展此项的研究及试验工作,缩短与外国的技术差距,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平衡剖面技术近十几年已成为油气勘探的一项基本技术.平衡剖面正演模拟可以迅速、有效地检验一种假设,为解释人员提供合理的模型.同时正演模拟可以动态地显示构造变形历史,为研究油气的形成演化提供依据.对塔里木盆地实际剖面的模拟表明,盆地内不同层次的滑脱构造在变形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断弯褶皱模型及双重构造模型可以更合理地解释某些油气圈闭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南海西部深水区天然气地质与大气田重大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加快我国深海油气勘探的步伐,"十一五"以来,综合利用大面积三维地震、测井、钻井岩心(屑)和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系统研究了南海西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沉积过程、烃源岩形成和生排烃过程,取得了"烃源条件优越""储集条件良好""大型勘探目标成群成带分布"3个创新性认识。研究结果表明:①该深水区位于琼东南盆地的中南部,其形成受印支欧亚板块碰撞与喜马拉雅隆升、南海扩张等多重构造事件控制,经历了古近纪裂陷和新近纪坳陷期;②始新世断裂活动强烈并伴有湖泊沉积,早渐新世裂陷继续发育,沉积环境为海陆过渡相和滨浅海相;③以生油为主的始新统湖相泥岩和以生气为主的下渐新统海陆过渡相煤系地层为两套主力烃源岩;④根据对热演化程度、生烃量及生烃强度指标的分析结果认为,乐东、陵水、宝岛和长昌等4大凹陷属于潜在富生烃凹陷,其中乐东和陵水凹陷的良好生烃潜力已得到钻探证实;⑤深水沉积学和成藏动力学研究成果表明,该区纵向上发育古近系和新近系两大成藏组合,横向上发育中央峡谷岩性圈闭带(群)、长昌环凹圈闭带(群)和宝岛南部断阶带等有利成藏区带;⑥中央峡谷岩性圈闭带成藏条件优越,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应作为首选目标实施钻探,南海北部最大天然气田——中央峡谷气田的发现验证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