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1-氟-1,1-二氯乙烷(HCFC-141b)作发泡剂,研究了偏氯乙烯(VDC)共聚物颗粒的发泡能力、中空颗粒的泡孔结构及发泡倍率。实验发现,VDC-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物的发泡能力较强,而VDC-丙烯腈(AN)共聚物颗粒很难发泡,当引入第三单元苯乙烯(St)后可改善其发泡性能。VDC—AN—St共聚物颗粒的发泡倍率随着发泡剂浓度的增加或发泡温度的提高而先增加后减小,气泡将随着发泡温度的提高而最终全部破裂塌陷。由破泡和扩散造成的发泡剂损失对VDC共聚物颗粒发泡能力的影响已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2.
外加不同强度间歇磁场(MF,0T,0.1T,0.3T,0.6T,0.9T和1.1T)的干预下,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投料摩尔比为85/15的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共聚物(85/15AN/MA)。通过核磁共振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和热台显微镜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外加磁场对可熔融85/15AN/MA的共聚物组成、数均序列长度(NASBL)、立构规整性、热稳定性和熔融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当磁场强度为0.9T时,85/15AN/MA的共聚物组成与投料比最为接近,NASBL最短,三单元间规立构体含量最高,热稳定性高,在220℃时熔融行为更为明显,共聚物的可熔融加工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用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了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的接枝共聚物(PEB-g-MAN)。用不同性质的溶剂以抽提法将接枝共聚产物所含组分逐步分离,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各组分聚合物的归属。研究了AN/(MMA+AN)投料质量比(fAN)对接枝共聚反应行为及产物各组分含量的影响。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各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接枝共聚体系存在PEB与MMA-AN接枝共聚、PEB与MMA接枝均聚、MMA与AN共聚和MMA均聚等基元反应。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整共聚单体的组成(St/AN)及聚丁二烯与共聚单体的投料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接枝共聚组成和核壳比的ABS接枝共聚物。将其与氯化聚氯乙烯CPVC树脂熔融共混,研究了CPVC/ABS共混物的性能和形态结构。结果表明,SAN共聚物和CPVC树脂为不相容体系,但当SAN共聚物中AN含量为20%~25%时,两者之间表现出较强的相互作用。CPVC/AB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显著地依赖于接枝SAN共聚物的AN含量和ABS接枝共聚物的核壳比,当AN含量为20%~25%、核壳比为40/60时,ABS橡胶粒子能够均匀地分散在CPVC基体树脂中,共混物表现出良好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5.
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炭纤维用丙烯腈(AN)-丙烯酰胺(AM)共聚物.低转化率下,测得单体竞聚率,讨论了聚合机理模型.采用统计方法,推测了不同转化率下AN与少量AM(AM的摩尔分数<5%)共聚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该聚合体系中,AN、AM的竞聚率值分别为r(AN)=0.46,r(AM)=0.01;AN与AM聚合机理为末端基终止模型;AM的引入降低了AN单元的数均序列长度;随着转化率的提高,链段分布逐渐变宽,AN长序列单元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
可聚合性季铵盐及其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和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可聚合性季铵盐(PQA),并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季铵盐-丙烯腈二元共聚物(PQA-co-AN).用FT-IR、1H-NMR和EA表征了PQA和PQA-co-AN的结构,同时用DSC-TG研究了其热稳定性,并测试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PQA经与AN共聚后,共聚物PQA-co-AN的热稳定性和抗菌性能都比单体PQA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稀土填充乙丙共聚物流变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椎板流变仪研究了稀土氧化钇填充乙丙共聚物的流变行为。共混物的熔体粘度显著低于空白乙丙共聚物,体系粘度随稀土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填充后试样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加工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和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共聚物(AN/MA,投料比为85/15(物质的量比)),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A)、乌氏黏度计、高级扩展流变仪(T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对共聚物的组成、流变行为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相沉淀聚合法和...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分两次加料制备了丙烯腈/丙烯酸甲酯(AN/MA摩尔比为85/15)共聚物(以后简称为AN/MA(85/15)),并在共聚物中加入0%~10%的离子液体([emim]PF6)。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熔体流动指数测试仪(MI)等测定了加入[emim]PF6前后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稳定性和熔体流动性能。结果表明,[emim]PF6的加入对共聚物的Tg影响不大,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和共聚物的熔体流动性随[emim]PF6含量的增加有显著的提高。将含有[emi m]PF6的AN/MA共聚物在200℃下熔融纺丝,熔纺法制备的初生纤维表面光滑,结构致密;但[emim]PF6的加入使初生纤维的断裂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减小。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丙烯腈(AN)含量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将其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考察了AN含量对PVDF/SAN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动态力学热分析结果表明,随着AN含量增加,PVDF的Tg向高温移动,PVDF与SAN的相容性提高。X射线衍射仪测试得出PVDF结晶为α晶型,不同AN含量的SAN对PVDF的晶型没有影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发现PVDF及其共混物中,PVDF具有双重熔融行为。随着AN含量增加,PVDF结晶温度向低温方向有所移动,结晶能力降低。扭矩测试发现,PVDF具有较高的黏度,SAN的引入降低了PVDF的黏度。接触角结果表明SAN提高了PVDF的表面亲水性,AN含量越高,共混物极性越大,材料表面亲水性越强。  相似文献   

11.
丙烯腈-三元乙丙橡胶-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正已烷/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溶液法合成了丙烯腈-三元乙丙橡胶-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ES)。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称量法计算接枝参数,并就接枝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了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EPDM含量及St/AN质量比等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引发剂浓度及EPDM用量可得到具有较高接枝参数的AES。用热重分析法表征了产物的热性能,表明AES耐热性优于ABS。  相似文献   

12.
《工程爆破》2022,(6):14-19
为了研究混入煤粉的铵油炸药的相容性以及煤粉与铵油炸药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铵油炸药、混入煤粉的铵油炸药、硝酸铵和混入煤粉的硝酸铵的热分解特性。用Kissinger方程求解了铵油炸药和混入煤粉的铵油炸药的表观活化能(E_a),考察了煤粉与铵油炸药的化学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常压氮气氛围的环境中,铵油炸药和硝酸铵的DSC曲线中的热分解均为吸热峰;当煤粉和硝酸铵混合后,煤粉与硝酸铵会在硝酸铵的热分解温度之前发生化学反应,随着煤粉含量的提高,硝酸铵的热分解逐渐转变为放热峰,说明煤粉能极大地降低硝酸铵的热稳定性;使用DSC法研究混入煤粉的铵油炸药相容性等级为4级,煤粉与铵油炸药的相容性差。  相似文献   

13.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丙烯酰胺(AM)为反应单体,丙烯酸(AA)作为第三单体和交联剂,在不同热处理时间下,通过自由基本体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对BMA/AM/AA共聚物热处理时间增加,分子链间发生重排反应生成六元酰亚胺环,经过交联固化后得到PMI泡沫,其特征吸收峰与文献值能较好地吻合。泡沫热处理5 h后得到孔径为100~200μm致密硬质闭孔泡沫,其力学性能良好,压缩强度为8.160 MPa,拉伸强度达到12.95 MPa。泡沫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55℃,热失重10%时热分解温度Td10高达280℃,345℃时泡沫仍能残留80%以上,其导热系数为0.05424 W/(m·K),说明对共聚物热处理5 h后得到了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的泡沫。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二元共聚聚丙烯腈(PAN)纤维的热应力和聚集态结构特点,借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广角X射线衍射(WAXD)、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预处理阶段(180 ℃)纤维热应力变化与最终碳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关联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取向度较高,但热应力较大的二元共聚PAN纤维,在180 ℃进行适当的应力松弛处理有利于最终碳纤维力学性能的提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随着预处理阶段纤维热应力的降低,PAN纤维内部准晶区的取向度逐渐下降,而纤维的环化反应活化能明显降低,相对环化率逐渐增大,相应碳纤维中类石墨晶体的层间距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类石墨晶体的堆叠厚度则是先增大后减小;与之对应的碳纤维的拉伸强度以及拉伸模量也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对二元共聚PAN纤维进行适当的热应力松弛处理可有效改善最终的碳纤维结构参数,提高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了硝酸铵(AN)的热危险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AN进行扫描测试,获得了AN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解规律。运用热动力学分析软件AKTS计算得到AN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采用风险矩阵法评估了AN热分解的危险性。结果表明:AN起始分解温度为228~250℃,放热量为2 340~2 650 J/g,分解反应活化能为100~175 k J/mol,模拟并计算了AN在绝热条件下反应体系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时间为24 h的温度T_(D24)=137.2℃。利用风险矩阵法评估了AN的危险等级为Ⅱ级。针对此危险等级,提出了降低AN储存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东翰  廖明义 《材料导报》2018,32(8):1338-1343
采用红外(FTIR)、氢谱核磁(1 H-NMR)、氟谱核磁(19 F-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PLV85540型氟醚橡胶的单体组成和分子链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计算,采用热失重分析(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其热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在分析与测试的基础上,明确了PLV85540型氟醚橡胶的组成结构和氟醚单体对其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V85540型氟醚橡胶是由偏氟乙烯(VDF)、四氟乙烯(TFE)、全氟甲基乙烯基醚(MVE)、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MOVE)和含乙烯基的硫化点单体(c.s.m)组成的五元共聚物。经计算可知,VDF含量约为57.3%,TFE含量约为20.5%,MVE含量约为6.5%,MOVE含量约为15.6%,c.s.m含量约为0.1%。MOVE的加入使PLV85540型氟醚橡胶的耐低温性能进一步提升,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达-40℃;同时,由于主链中的结构并未被破坏,所以其热稳定性也得到了保持,热分解温度为430℃。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硼锂二元体系玻璃,并利用UVPC、NMR和DSC等手段研究了不同锂含量对玻璃透过率、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硼酸盐玻璃中引入少量Li2O,[BO3]三面体会向[BO4]四面体转变,使玻璃的网络结构有所加强,热稳定性提高,且玻璃中非桥氧数量降低,紫外透过率升高;当加入过量Li2O时,产生断网结构,玻璃稳定性逐渐下降,非桥氧数量增加,导致紫外透过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茂金属催化体系[2-C5Me4-6-tBuC6H3O]TiCl2/Al(iBu)3/Ph3CB(C6F5)4催化5-亚乙烯基-2-降冰片烯(ENB)与乙烯(E)的共聚反应。考察了聚合条件对催化活性、共聚物中ENB的含量和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利用氢核磁共振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对合成的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ENB/E共聚反应中,ENB环内双键参与聚合,ENB环外双键(亚乙烯基)保留。合成了ENB物质的量分数高达50.1%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达170.5℃的共聚物。合成的共聚物分子量分布较窄(PDI=1.93~2.11),最高分子量达到193 kg/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