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泳 《时代消防》2000,(1):16-23
夜半惊梦 那个人蒙着面,看不清他的模样,手里拿着一把匕首,正恶狠狠地向她逼过来。她想喊,喊不出声。 她转身想跑,腿却是软软的,挪不动。一小步也不行。 她似乎听见“卜卜”两声,身上感到一阵彻骨的寒冷,穿透心脏。 突然,她从睡梦中惊醒。一个激灵,迷迷糊糊好像已是下半夜了。 “起火了!”“起火了!”不很清晰的喊声轻轻地飘拂在耳际。“莫非是梦中?”她心头一颤,坐了起来,开灯,灯没亮。 “停电了吧?”一旁的丈夫也醒了,嘀咕了一声。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没有月光,没有星星,哭声、喊声从楼下传上来。 窗外,漆黑一片,…  相似文献   

2.
喻光后 《安徽消防》1996,(11):13-14
夜深了,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渐入梦乡。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一股浓烟夹着火舌从桥头街312号胡秀个体“明服装店”内冲天而起,几乎是同时,一阵撕心裂肺的“救命啊!救火哟!”凄惨的呼救声在桥头街上空回荡,传向四面八方。胡秀的丈夫赵明成踉跄着从大火中冲了出来,六神无主地坐在地上一个劲地哭喊,人们听不清他喊的内容,事后连他自己也不知喊了些什幺。此时,是今年的5月11日凌晨两时许。  相似文献   

3.
法国中部一个小镇上有位年仅15岁的神秘少女卡米拉.儒勒,她是个不折不扣的“火神”。她要想让什么东西起火燃烧,只需要看一眼就足够了。卡米拉甚至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让一栋楼化为灰烬。有一次她使森林燃起大火,当局出动了12辆消防车和直升机才将大火扑灭,消防队长赫维.佩顿说:“卡米拉不愉快时,就容易发生火灾。自从我们知道她应对镇上许多起火灾负责时,就想将她隔离起来,而卡米拉至今仍“逍遥法外”,是因为她家里有一位好律师。可这个“火神”存在一天,我们这个镇子就有随时被烧毁的危险。卡米拉的妈妈为了给镇上减少危险,把女…  相似文献   

4.
鲜宁 《中国消防》2011,(7):50-51
因为有她的理解与支持,丈夫工作如鱼得水,屡次立功;因为有她的呵护与照料,患病的幼子天真烂漫,乐享童年。而她,在默默的付出中被岁月打磨得日渐苍老,却从不后悔,用她的话说,就一个字——“值”。  相似文献   

5.
房产权矛盾和纠纷按理说是民事调解或法律部门判决的事,而与城建档案部门无缘。然而,在建湖县城建档案室,却发生了一件因出具了一份原始执照存根证明,断了一家房产权纠纷的事。 5月的一天,城建档案室来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同志,请求查阅复印自家的建房热照存根。经询问,原来她正和丈夫闹离婚,但在财产分割时,房产权属的问题有矛盾,一说是她公爹的;一说是她丈夫的,如果是她丈夫的,财产分割就有她的一半。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电视上播出这样一则新闻,某纺织女工在下夜班的途中遇上了两个企图行凶的歹徒,她紧张慌乱之中,把“救命”错喊成了“救火”……倾刻之间,附近的居民一呼百应,有的甚至是只穿了条裤衩就从各自的家中奔出、歹徒见此情景只得落荒而逃。事后,当记者采访这些居民为什么听到“救火”呼叫声,都能主动的、迅速的冲出来,大多数居民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这们这里属棚户区,大多是连成一片的平房,万一哪家烧上了,岂不是要连累我们大家……”当记者再问到假七。受害者喊的不是“救火”而是“救人”或是“救命”什么的,是不是也会…  相似文献   

7.
“形象工程”,包括“政绩工程”、“首长工程”等等在内,已经成了过街的老鼠,虽然说人人在喊打,但这样的工程却没有绝种的迹象。办法应该说想了不少。就近年来说,就有两大举措颇为引人关注。一是中国建设银行下文要求对“形象工程”等六类房地产项目不予贷款,一是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严把建  相似文献   

8.
喊了多少年“狼”要来了,行业中人都是一边乐呵呵地数钱一边抽空喊,谁也没当真。如今“狼”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中,“严禁”二字随处可见,如:严禁烟火、严禁堵塞消防疏散通道、严禁违章作业、严禁玩忽职守等等,这些规章制度或是贴在了墙上,或是印成了件,看起来抓消防安全的力度还真不小。然而,在执行过程中,有些规章制度却被大打折扣,“严禁”变成了“言禁”,只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却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相似文献   

10.
《消防与生活》2007,(11):33
喊寨是千百年来,苗、侗等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村寨里一旦有人觉得中了“蛊”染了病痛,亲人就会沿着山寨喊,“着蛊了,着蛊了!挨刀砍脑壳的,谁放的蛊我已知道了。她不赶快收回去,我是不饶她的!”据说通过这种喊寨的方式,让“放蛊”的人听见了,心里害怕就会自动将“蛊”收回去。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4)
<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位极具个性的少女——"盼哥儿"。我是在初二上学期认识她的,我的座位正好被安排在她的后面。那时,她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衬衣,短短的头发,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我一不留神儿碰了一下她的书,她扭过头,眨巴着美丽的大眼睛笑着问我:"你说怎么办?"我连忙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哈?光说‘对不起’就行了?你得喊我一声。"因为她的名字里有  相似文献   

12.
遏制房价,不能靠“喊口号、摆姿态”,关键在于增加供给,特别是廉价土地的供应。否则,“遏制房价”最终还会停留在一句口号上。 “国四条”的出台,并不能说是“正当其时”。而仅能称之为“亡羊补牢”。  相似文献   

13.
那年,我还是读高二年级,她读一年级,都是校无线电测向兴趣小组成员。她长得很漂亮,性格也很活泼,认识她的同学私下里这样评价她:小巧玲珑,活泼可爱。我的测向技术并不是很好,因此一直没有引起她的注意,而我却时常注意着她,常常有想接近她的“非份之想”。但我是县城里人常讲的“乡巴佬”,对她自然不敢存在幻想。因此,每天只能默默地在远处看着她来上学,目送她回家。 一天,我正在街上一个书摊上看书,这时她正好走来,看到我就问:“买什么书啊?”“《辽宁青年》。”我不敢抬头去看她,但心跳莫名地加速了,觉得脸在发热。“这  相似文献   

14.
男人粗心,女人心细。这个观点我不赞成。 我平时在家就注意防火,一是电源,二是液化气。我不吸烟,否则也会小心烟蒂的。细心丈夫偏偏娶了一位粗心的老婆。每次做完饭,她十有八九不关液化气罐的阀门。台灯、电视、空调等电源插头也没见她拔掉过。这些“战场”往往都是我随后“打扫”。一而再,再而三,老婆头脑里就是少了这根“弦”。我经常向她提出严正“交涉”,她倒无所谓:有啥大惊小怪的,不是没失过火嘛?!  相似文献   

15.
“大娘,这些营养品给你补补身子!”“大娘,您的脚怎么样了?”……这是丽水市莲都区消防大队的官兵慰问孤寡老人范佩勋时的情形。今年81岁高龄的范佩勋祖籍山东,丈夫早年过世后一直孤身一人生活在丽水,由于左脚有风湿病,又没有子女,老人生活十分不便。6年前,莲都区消防大队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与其联系,结为对子,之后,官兵们便经常上门为其做家务,陪她聊天,把老人当作了自己的亲人。有一次,范大娘突然昏倒,隔壁邻居一个电话,正在吃饭的中队干部战士扔下碗筷便急急地赶到。掐人中,按穴位,在紧急的救护后,大娘醒了过来,…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防火安全检查中,一位基层单位的领导被问到防火工作存在什么问题时,他很干脆地回答了四个字:“没有问题”。但在其后的检查中却发现了几处火灾隐患,这位同志又连连重复四个字:“没有想到”。  相似文献   

17.
《安徽消防》1994,(6):29-29
法国中部一个小镇上有位年仅15岁的神秘少女卡米拉·儒勃,她是个不折不扣的“火神”,她想让什么东西起火燃烧,只需看一眼就足够了。卡米拉甚至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让一栋楼化为灰烬。镇上的居民见了她都远远躲开,唯恐引火烧身。  相似文献   

18.
在安徽省祁门县环卫战线上有一位四十来岁不惹人注目的清洁工叫汪杏儿。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她经常说:“只要做这份工作,我就会尽心去做好。”就这样她在清扫岗位上勤勤恳恳地一干就是十年,期间她经历了多少的风雨,也见证了环卫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紧喊老婆:“桂娥,桂娥,不好了!”自己抱着被子就往外跑。屋里被吵醒的人也赶忙起来逃生。其时,大火还没有燃着楼梯,第一批逃生者毫发无损。鼓板师傅、新昌县大明寺镇长王总庆一边喊醒人家_一边寻找水桶想灭火。大,殿与厢房还有十来米的距离,他以为火个会马上过来,但当他找到水桶时,火已沿着楼梯扑上来。堵在里边的人立即跳窗逃生。王总庆跳窗后,跌碎了;右膝盖骨,他的二个徒弟跳窗后也都受了伤、他的侄女,20岁的王国燕跳窗后、摔断双腿,昏死过去,混乱中,没有人救起她,最后她也葬身火海。不到一个小时,姜氏祠堂就化为灰…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2)
<正>语言中有很多表达使用了"鼻子"和"耳朵"这两个词。我们首先来说一说"鼻子"这个词。鼻子对人的呼吸和嗅觉来说非常重要。有些人能够牵着别人的鼻子走。例如,如果一位妻子牵着丈夫的鼻子走,她想让他干嘛,他就干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