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改进的基于形变模型的三维人脸建模方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提出了基于均匀网格重采样算法的原型三维人脸对应算法. 基于人脸特征实现原型三维人脸之间的对应, 克服了传统对应算法对应效果差,算法精度低的缺陷;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形变模型匹配算法. 新的匹配算法不依赖于目标函数的梯度信息和初值,全局搜索能力强. 优化过程中交叉和变异概率的调节机制,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 实验结果表明,新的对应算法可有效实现原型三维人脸之间的对应,提高形变模型的精度. 新的匹配算法能有效提高模型匹配的效率和精度,缩短模型匹配时间.  相似文献   

2.
基于形变模型的三维人脸重建方法及其改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形变模型(morphable model)是近几年出现的三维人脸建模新方法.该方法使用原型人脸的组合表示新的人脸,对于特定人脸图像,通过模型匹配实现了三维人脸的自动重建.虽然形变模型具有自动化、真实感好等优点,但现有形变模型的建立依赖于不稳定的人脸图像对应光流算法,模型匹配只考虑了一般光照环境下的人脸重建问题,且建模计算量大.针对以上问题,文章对形变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网格重采样的方法,实现了模型人脸数据的精确对应;建立了多分辨率的三维人脸模型;在模型匹配过程中采用了多光源光照模型,使模型可适用于复杂光照环境下的人脸重建.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改进可以有效提高模型匹配的效率和准确性以及模型对光照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网格重采样算法提取人脸特征实现了真实人脸与原型三维人脸之间的精确对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的方向自学习遗传算法的模型匹配算法,该算法在局部搜索中引入方向信息,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重建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可有效实现真实人脸与原型三维人脸之间的精确对应,减少了优化参数,提高了模型重建精度和速度,缩短了模型...  相似文献   

4.
形变模型是当前人脸重建研究中的一种主要方法。针对形变模型方法中模型构建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快速三维人脸重建方法。首先,利用压缩感知理论估计三维原型人脸与目标人脸的形状相似性,根据相似性对原型样本进行筛选并构建相应的形变模型,提高建模精度和效率;然后,利用特征点信息进行稀疏模型匹配,并结合径向基函数插值重建生成特定的三维人脸,提高重建表面的平滑性。在BJUT三维数据库和CAS_PEAL二维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重建精度和速度,重建人脸具有较强真实感。  相似文献   

5.
针对图像驱动的三维人脸建模这个计算机图形学中的研究热点问题,提出一种采用三维人脸形变模型的三维人脸自动生成与编辑算法.首先建立三维人脸形变模型,由三维人脸数据库统计学习得到线性混合人脸模型,用一个低维的参数向量来描述一个人脸;然后通过人脸检测、人脸对齐、边缘提取等方法从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实现三维人脸形变模型与图像的匹配,重建出与图像对应的三维人脸模型;最后,通过改变参数向量的值实现人脸的编辑.对5个输入人脸照片进行了三维人脸模型重建和编辑并且将重建的人脸模型和真实人脸模型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实现真实化的人脸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特征点的三维人脸形变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龚勋  王国胤 《软件学报》2009,20(3):724-733
针对传统三维人脸形变模型效率低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基于特征点的线性人脸形变模型.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平面模板的对应方法,自动地实现了三维人脸的稠密点对应,建立了人脸线性模型.然后,提出一个基于动态成分的线性形变模型,选择与目标人脸最相关的主成分作为形变模型的基空间.最后,采用一个全局与局部双重形变框架来完成人脸形状建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建模精度,可以通过真实照片上的少量特征点生成逼真的三维人脸模型.  相似文献   

7.
自动三维人脸特征点标定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人脸模型配准,表情识别,脸部动画等领域。通过对三维人脸样本统计建模,采用遗传算法对待匹配模型的生成数目进行参数优化,利用模型相似性匹配方法及其映射关系对三维人脸特征点进行自动标定。首先,对三维人脸数据预处理,然后对其统计建模并通过模型形变得到有映射关系的基准模型和待匹配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待匹配模型中的待匹配模型生成数目参数进行优化,生成与之对应的待匹配模型数;接着计算待测模型与待匹配模型的相似度。最后,利用模型相似度和模型映射关系,间接得到待测模型的特征点。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是可行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有算法的效率。该算法可以自动标定三维人脸模型的特征点,当距离阈值为10像素时,39个三维人脸特征点定位的准确率都可以达到100%,并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中三维人脸模型平滑区域特征点精度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SFM算法的三维人脸模型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琨  郑南宁 《计算机学报》2005,28(6):1048-1053
提出了一种根据两幅正面人脸图像和一幅侧面图像重建人脸三维模型的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4个步骤:寻找匹配点;采用SFM算法计算出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并组成稀疏的三维网格结构;采用分步紧支撑径向基函数进行三维插值,得到三维模型;最后根据多分辨图像拼接算法生成纹理图像并将其映射到三维模型上,从而增强真实感,与其它算法相比,该算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匹配点的寻找,匹配点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SFM算法结果的正确性,许多寻找匹配点的算法如角点匹配算法,在处理人脸图像时得到的结果并不稳定,这是因为人脸图像上包含了许多低纹理和重复纹理区域,大多数算法将代表人脸结构基本特征的基准模型运用在重建过程的最后一步,通过三维逼近运算,得到最终的重建模型,而该算法将反映人脸共性特征的几何对称性和规律性运用到匹配点的寻找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出SFM算法需要的匹配点,用户使用普通照相机拍摄到的图像经本算法的处理后就可以得到相应的三维人脸结构。  相似文献   

9.
基于实拍图像的人脸真实感重建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给出了基于实拍人脸图像的三维逼真人脸模型的重建算法,该算法首先在两幅人脸图像上交互标识特征点对和输入摄像机的广角参数来实现摄像机定标,进而匹配出两幅人脸图像上的其它对应点,实现模型的三维重建,作者用半自动垭达到匹配目的。用手工编辑建立的二维对应网格,得到初始人脸外开和鲁棒的最大拟然立体虎法自动匹配出稠密的对应点,重建出表示人脸的散乱三维数据点团;最后利用这些稠密的三维数据点去迭代矫正和自适应细分手  相似文献   

10.
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维人脸形变模型,并兼容于MPEG-4的三维人脸动画模型。采用基于均匀网格重采样的方法建立原型三维人脸之间的对齐,应用MPEG-4中定义的三维人脸动画规则,驱动三维模型自动生成真实感人脸动画。给定一幅人脸图像,三维人脸动画模型可自动重建其真实感的三维人脸,并根据FAP参数驱动模型自动生成人脸动画。  相似文献   

11.
Active Appearance Model (AAM) is an algorithm for fitting a generative model of object shape and appearance to an input image. AAM allows accurate, real-time tracking of human faces in 2D and can be extended to track faces in 3D by constraining its fitting with a linear 3D morphable model. Unfortunately, this AAM-based 3D tracking does not provide adequate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as we show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new constraint into AAM fitting that uses depth data from a commodity RGBD camera (Kinect). This addi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s 3D tracking errors. We also describe how to initialize the 3D morphable face model used in our tracking algorithm by computing its face shape parameters of the user from a batch of tracked frames. The described face tracking algorithm is used in Microsoft's Kinect system.  相似文献   

12.
Face recognition based on fitting a 3D morphable model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for face recognition across variations in pose, ranging from frontal to profile views, and across a wide range of illuminations, including cast shadows and specular reflections. To account for these variations, the algorithm simulates the process of image formation in 3D space, using computer graphics, and it estimates 3D shape and texture of faces from single images. The estimate is achieved by fitting a statistical, morphable model of 3D faces to images. The model is learned from a set of textured 3D scans of heads. We describ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rphable model, an algorithm to fit the model to images, and a framework for face identification. In this framework, faces are represented by model parameters for 3D shape and texture. We present results obtained with 4,488 images from the publicly available CMU-PIE database and 1,940 images from the FERET databas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要求3维人脸重建技术能重建高分辨率3维人脸,并具有较高计算效率和重建准确性。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单幅图像的高分辨率3维人脸重建方法。方法 该方法包含特征适配与拉普拉斯形变两部分。预先用1组3维人脸样本上的3维特征构造可变形模型。给定图像时,从其上自动提取2维特征点,并根据获得问题最优解的必要条件进行特征适配以重建个性化3维特征;然后基于拉普拉斯方法,用该3维特征对一般人脸模型进行变形以获得特定高分辨率3维人脸;最后通过纹理合成获得真实感人脸。结果 用本文方法和已有方法分别进行可变形模型适配和模型变形,本文的特征适配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准确性,拉普拉斯方法具有更小的重建误差。纹理映射后的3维人脸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结论 本文方法将特征适配与拉普拉斯形变结合起来进行高分辨率3维人脸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能实现较为理想的高分辨率3维人脸重建。  相似文献   

14.
摘 要:采用人脸特征点调整三维形变模型的方法应用于面部三维重建,但模型形变的计 算往往会产生误差,且耗时较长。因此运用人脸二维特征点对通用三维形变模型的拟合方法进 行改进,提出了一种视频流的多角度实时三维人脸重建方法。首先利用带有三层卷积网络的 CLNF 算法识别二维特征点,并跟踪特征点位置;然后由五官特征点位置估计头部姿态,更新 模型的表情系数,其结果再作用于 PCA 形状系数,促使当前三维模型发生形变;最后采用 ISOMAP 算法提取网格纹理信息,进行纹理融合形成特定人脸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 人脸重建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实时性能,且精确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鹿乐  周大可  胡阳明 《计算机应用》2012,32(11):3189-3192
针对传统三维人脸重建算法效率低且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分块的三维人脸重建算法,并将此算法应用到三维人脸识别中,实现了基于特征分块的加权三维人脸识别。首先,利用基于平面模板的非均匀重采样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其次,采用主动形状模型(ASM)算法对三维人脸和二维人脸图像进行特征定位和特征分块;然后,利用基于分块主元分析(PCA)的稀疏形变模型算法实现每个人脸分块的三维重建;最后,实现了此算法在三维人脸识别中的应用。实验表明,此重建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重建效率,还可以达到全局最优,并且可以提高三维人脸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6.
三维人脸相较于二维人脸包含了更多特征信息, 可应用于如人脸识别、影视娱乐、医疗美容等更多实际应用场景, 因此三维人脸重建技术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 由于真实三维人脸数据较难获取, 很多基于深度学习的重建算法首先利用传统重建方法为大量二维人脸图像构建三维标签, 作为训练数据, 这些数据可能并不精准, 从而导致算法的重建精度受到影响. 为此,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ulti-level损失函数的弱监督学习模型, 结合传统三维人脸形变模型3DMM与深度学习方法, 直接从大量无三维标签的二维人脸图像中学习三维人脸特征信息, 从而实现基于单张二维人脸图像的三维人脸重建算法. 此外, 为解决二维人脸图像中常存在遮挡或大姿态情况而影响人脸纹理重建的问题, 本文使用基于CelebAMask-HQ数据集的人脸解析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去除遮挡区域. 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本文方法的三维人脸重建质量与重建精度均实现了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三维人脸建模方法存在三点不足:建模条件苛刻、建模精度不高和建模时间长。针对以上不足,提出明暗恢复形状(SFS)和局部形变模型融合的3D人脸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SFS快速恢复3D人脸粗糙数据,得到3D轮廓脸;然后分别对人脸不同局部应用形变模型恢复其局部3D精确数据,并使用其对轮廓脸进行内插平滑处理重建出高精度3D人脸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建模精度,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单幅真实图像重建出个性化的三维人脸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